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剑 《今传媒》2011,(8):155
作为广播电台新闻记者外出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活动,也是新闻写作获得素材的一种方式。数学家利用公式计算习题,画家绘画先要联想构思,经过仔细的挖掘和推敲方才挥毫。所以,新闻记者就必须学会采访。掌握采访的艺术性和技巧性,学会声情并茂的技巧性提问。这些都是新闻采访写作中讲究艺术的前提。也是作为一个合格新闻记者所要掌握的一种工作方式。  相似文献   

2.
作为电视新闻记者,外出采访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活动,同时也是写作新闻获得素材的一种方法。在新闻采访过程中必须掌握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不能盲目地提问与采访无关的问题,而是应该运用一定的技巧,学会声情并茂地进行提问,这是每一名新闻记者必须掌握的一种技能。  相似文献   

3.
新闻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为了写作新闻报道,从相关客观事实中进行采集进而分析出对受众具有知悉意义信息的一种调查研究活动。可以说,新闻采访是新闻活动的起点,是牵动一切新闻工作的龙头,是新闻传播活动中最基础、最关键的一环,是新闻写作的先决条件。因此,新闻采访是每个新闻工作者必须掌握的基本功,新闻采访的艺术技巧更是新闻记者应该学习掌握的。  相似文献   

4.
采访,是为搜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口头采访是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问。也是记者职业生涯中最大量的活动,是新闻采访中最复杂多变的最能体现艺术性的一种采访方式。  相似文献   

5.
采访是社会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环节,一篇好的社会新闻稿件七分靠采访,三分靠写作。美国《塔尔萨论坛报》记者鲍勃·福尔斯曼曾说:"笔下的功夫不强照样能当一名出色的记者,但不善于进行访问是绝对当不好记者的。"作为一名社会新闻记者,掌握采访的技巧是十分重要的,社会新闻采访在一定层面上讲是一门艺术。记者只有掌握了采访技巧,采访时才能如鱼得水、得心应手,也才能采集到真正有价值的新闻素材,写出好的文章。那么,作为社会新闻记者,如何提高采访质量呢?  相似文献   

6.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新闻传媒行业有了极大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重视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工作,使得传媒行业对新闻记者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一名新闻记者来说,掌握熟练的新闻采访技巧和新闻写作水平是十分重要的,只有提高新闻采访和新闻写作的工作质量才能保证新闻报道的质量.本文将着重分析新闻采访要素与新闻写作的互动关系,希望可以为相关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访是新闻记者最主要的基本功,也是进行新闻写作的前提条件,新闻采访的成败关系到新闻稿写作是否能有效进行和成败,本文从新闻采访前期准备、采访提问的方式选择、提问的重点与方法、现场情绪的把握以及采访的深入等方面,浅谈新闻采访的技巧。  相似文献   

8.
“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从这句话中足可以看出采访在新闻工作中的重要性。采访,是新闻记者对客观事物的一种认识活动。采访既是新闻记者深入实际的过程,也是新闻记者对被采访对象认识思考的过程。从理论到实践,从新闻课堂到新闻单位,提到采访,前面都要加上两个字——深入。  相似文献   

9.
新闻暗访(或称隐蔽采访)作为一个新闻概念,尚无准确的法律界定。用新闻学者的语言来说,新闻暗访就是:“在采访对象不知情的情况下,通过偷拍偷录等记录方式,或者隐瞒记者的身份以体验的方式,或者以其他方式,不公开猎取已发生或正在发生又未披露的新闻素材的采访形式。”简单地说,新闻暗访,就是新闻记者不暴露身份、不讲明目的的一种采访方法,这是同公开采访相对而言的。这种采访方法,实际上是一种暗察私访,是掌握真实情况的一种特殊手段。新闻记者在采访活动中,经常会碰到一些不便直接采访的人和事,就必须随机应变,采取新闻…  相似文献   

10.
姚莉 《新闻窗》2011,(3):50-51
作为信息传播者的新闻记者,其获得新闻信息的最根本、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新闻采访,事实是第一性的,只有通过采访,事实才能进入记者的视野,之后经过其"加工",最终成为被受众所接收的新闻;而面对同样的新闻事实,擅长新闻写作的与不会写的记者把事实报道出来,传播效果的差别可能很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记者的看家本领就是新闻写作。作为新闻记者,只有处理好新闻采访与新闻写作之间的关系,才能在新闻传播方面有所建树。  相似文献   

11.
正一、建设符合学校实际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实践训练体系迫在眉睫《新闻采访与写作》作为新闻传播学科的核心课程,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新闻采访和写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学会采写消息、通讯等新闻体裁,学会处理和交流信息,该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生新闻业务能力的高低。但目前在《新闻采访与写作》的教学上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讲授、轻实践训练的现象,学生在学完该课程后  相似文献   

12.
孙静  郑大勇 《记者摇篮》2014,(10):17-18
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积累总结新闻专题采访是重要而又复杂的过程,我们在采访前需要对采访对象进行充分了解,要掌握采访对象的特征,这是一般新闻采访中对记者的普遍要求。采访是新闻记者最基础的活动,是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重要手段。新闻专题采访是记者和采访对象间的一种互动交流,是双方知识、观念、认知、思维方式的交流。交流是双向的,需要相互合作,这就要求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运用一定的采访艺术,尤其是记者在采访中的提问,提问能  相似文献   

13.
王小宇 《记者摇篮》2009,(12):35-35
采访是新闻工作者的一项最基础的活动,是我们从事新闻写作取得新闻素材的主要手段。好比一位画家,要绘一幅画,首先要构思,方能动笔。当记者首先要学会采访。采访,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娴熟掌握的一种基本功,它是新闻写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4.
新闻采访学是研究新闻记者用什么方法进行采访获得新闻的科学.现代新闻传播工具(报纸、广播、电视)要向公众传播新闻,首先得有从事新闻采访的记者,通过采访活动采集新闻.没有采访就没有传播.因此,新闻采访是现代新闻传播事业最主要的组成部分.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是根据新闻记者采访的实践,总结经验,认识新闻采访的规律,使它理论化、系统化.对于愿意献身于人民的新闻事业的青年和高等学校新闻专业的学生,通过新闻采访学的学习和实践,掌握和应用新闻采访学,成为善于进行新闻采访的新闻记者,这就是研究新闻采访学的目的.在新闻学的领域,新闻采访、新闻写作、新闻编辑这几门学科都是应用科学.新闻采访的理论不是来源于权威的本本,也不是来源于实验室的试管,而是来源于新闻记者的实践.  相似文献   

15.
新闻写作是一种相当“绞脑汁”的艰苦劳动。在新闻采访和写作过程中,新闻记者的思维活动特点是怎样的? 人们知道,文学创作主要运用形象思维,而哲学思考和科学研究则主要运用逻辑思维(也叫抽象思维)。那末新闻写作主要用哪一种思维方式呢? 十九世纪俄国文艺批评家别林斯基说:“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说话,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政  相似文献   

16.
新闻采访指的是新闻记者为了获取相应的新闻素材,对客体进行的观察、询问、倾听、思考等一系列活动的过程,新闻采访既是对采访对象的提问和思索过程,也是新闻记者自身知识的积累与思维方式转变的过程,所以新闻记者的采访思维与方式,对新闻的有效性和真实性都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新闻采访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和技巧,才能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本文主要针对新闻记者的采访艺术进行简单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对实时讯息要求的不断提升,对于新闻传递的内容也有了进一步的要求。新闻记者作为实时讯息传递的媒介,能够通过一定的采访技巧来获得信息以达到采访目的,使人们获得最及时、最具真实性的新闻内容。而采访作为新闻记者获取信息的一种方式和手段,能够有效地帮助新闻记者顺利地完成信息获取的工作,并带来一定的积极作用。通常来说,新闻采访的工作开展需要分为三个步骤:前期准备、过程提问以及记录总结。本文简单地介绍了新闻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必须具备的采访技巧,并对目前新闻记者采访的特点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引起更多新闻工作者的思考以及对新闻工作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新闻采访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工作。新闻记者采访质量的高低、掌握信息的多寡,将直接决定新闻报道水平的高低。尽管不同记者的采访技巧和方式各有不同,但在采访中必须遵循基本的原则与规范,坚守职业底线,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以准确性为工作核心,以独立性为基本操守,以平衡性为伦理底线,以坚韧性为职业标杆,以合法性为基本底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后期的新闻写作提供准确、详尽、有效的素材。  相似文献   

19.
隐性采访作为一种新闻采获的方式,因其采访过程和采访内容的独特性,而受到了许多新闻记者和新闻受众的广泛欢迎。而电视新闻因为在传播过程中具有视听兼具的独特优势,更是将隐性采访作为新闻竞争的独门利器而广泛采用。本  相似文献   

20.
章玉政 《新闻世界》2013,(10):150-151
新闻采访是一项看似简单实则繁杂的工作。新闻记者采访质量的高低、掌握信息的多寡,将直接决定新闻报道水平的高低。尽管不同记者的采访技巧和方式各有不同,但在采访中必须遵循基本的原则与规范,坚守职业底线,确保新闻的真实性、准确性。新闻记者在采访中应以准确性为工作核心,以独立性为基本操守,以平衡性为伦理底线,以坚韧性为职业标杆,以合法性为基本底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为后期的新闻写作提供准确、详尽、有效的素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