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本周知识学习指要在运动学中有一些很重要但很容易混淆的概念,需要特别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如时间和时刻,位移和路程,速度和速率,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加速度和速度及速度变化等.在运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及它们的推论时,要注意公式中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同时还应注意公式的适用条件.要熟知几种常见运动的位移图象和速度图象及其物理意义.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第1个T时间内、第2个T时间内、第三个T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记住这个结论是很有用的.二、练习题精选1.关于参照物…  相似文献   

2.
就中学物理中一个具体的函数图象而言,利用它可以解决不少物理问题。例如,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象,可以求出物体运动任一时刻的速度、加速度、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及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可以在同一坐标上比较几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包括初速度、即时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运动时间的先后以及何时速度大小相等;还可以判断某一运动过程的几个阶段的运动性质与状况。下面所述图象的应用,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物理课本中图象的基础上,应用图象巧妙地提出物理问题并直观、简捷、灵活、准确地解决问题而言的,这些方面的应用主要  相似文献   

3.
图象法浅谈     
图象法是一种常用方法,可使解题过程简化,易于理解.利用图象解题,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 1.斜率斜率是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变化率,不同的函数图象上曲线的斜率表示的物理意义不同.如速度-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位移- 时间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等等.  相似文献   

4.
本章内容包括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学习中要注意准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特别应该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  相似文献   

5.
1.速度-时间图象与横轴所夹面积等于位移的大小 例1 甲、乙两车相距s,同时同向运动,乙在前方做加速度为a1、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甲在后方做加速度为a2、初速度为v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试讨论两车在运动过程中相遇的次数与加速度的关系. 分析 利用v-t图象分析. (1)当a1相似文献   

6.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在正确理解和熟练掌握匀变速运动规律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研究在特定条件下质点运动的特殊规律(如等分时间或等分位移时的规律)和一些特殊运动(如竖直上抛运动)的特征(如运动的对称性等),以便灵活求解本章习题,有些题要求一题多解.对于多阶段的复杂运动问题,要注意分析各个运动过程的性质、特征,寻找各个运动过程间的相关量,一般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来建立清晰的质点运动图景.对于两个质点的运动问题,常选地面为参照物进行研究,但有时变换参照物求解也很简单.对于“追及”或“避碰”问题,要注意两质…  相似文献   

7.
本章内容包括位移、路程、时间、时刻、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在学习中要注意准确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基本概念,特别应该理解位移、速度、加速度的矢量性。[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一、选择题1.一物体沿直线运动,它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由此可知A.2秒末物体返回出发点B.2秒末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改变C.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的位移大小相等D.第1秒和第3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2.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3s内通过的位移是3m,则A.第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物体的加速度是1.2m/s2C.前3s内的位移是6mD.3s末的速度3.6m/s3.一辆汽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时间t速度达到v,立即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又经时间2t停止,则汽车加速阶段与减速阶段A.速度变化量的大小相等B.加速度的大小相等C.位移…  相似文献   

9.
高波 《科学教育》2006,12(2):48-48
中学阶段,我们会学习几种带“匀”字的运动,那么,在不同的运动中应如何理解“匀”字呢?这是我们学习这些运动时必须搞清楚的问题。(1)匀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通过的位移都相等的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直线运动。由V=s/t可知,此种运动的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物体的速度大小和方向都不变。(2)匀变速直线运动在任意相等的时间里速度的变化都相同的直线运动。且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在一条直线上。由α=△tu可知,此种运动的加速度是恒定不变的,即“匀”字反映了这是一种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直线运动。可分为匀加速直…  相似文献   

10.
一、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理解能力的培养 1.用比较法辨别似是而非的概念 物理学科中存在着许多相近的概念,如速度与加速度、动量和动能、功与能、压力和压强、场强和电势等等,学习时很容易产生混淆。例如:认为速度大,加速度就必定大,加速度大速度就必定大;动量变化,动能就一定变化,动能相同,动量就必定相同;场强相等,电势就一定相等,电势相等,场强就必定相同等等。有效的方法是,把这些相近又不相同的物理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进行全面比较,如该物理量是矢量还是标量、是过程量还是状态量,在比较判断中巩固概念,加深理解。比如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从牛顿定律出发,首先确定力和加速度的关系,再分析加速度和速度的关系,根据加速度与速度是否在同一直线上,来确定是做直线运动还是做曲线运动,直线运动又分为匀变速直线运动和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条件各是什么?曲线运动又分为匀变速曲线运动和非匀变速曲线运动,它们的条件各是什么?对于某一性质的运动,要能够举出具体的实例,比如是“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还是“匀速圆周运动”,通过对实例的分析,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同时增强了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直线运动是高中物理的重要章节,是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内容之一,本章涉及位移、速度、加速度等多个物理量,基本公式也较多,同时还有描述运动规律的s-t、v-t图像等知识.必须正确理解物理概念、规律以及图像的物理意义,合理选择运动公式解决直线运动问题. 一、关于加速度概念的理解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和方向的物理量,是速度的变化和所用时间的比值.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一、看图象的坐标首先要看图象的纵横轴所表示的物理量各是什么,图象是反映哪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的,并弄清图象的物理意义.有些图象,虽然形态相同,由于坐标轴所代表的物理量不同,它们反映的物理规律就截然不同,如振动图象和波动图象.例1.如图1所示,若横坐标为时间t,纵坐标为位移s,它表示物体开始沿负方向匀速接近原点,到达原点继续沿负向运动。若横轴表示时间t,纵坐标为速度v,则它表示物体先沿正方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速度减小到零,后又沿负方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二、看图象的特征注意观察图象是直线、曲线,还是折线等,若为直线可能表示的…  相似文献   

13.
竖直上抛运动是一个重要的运动模型,处理方法有: (1)分段法.将竖直上抛运动划分为竖直向上的匀减速运动和竖直向下的自由落体运动. (2)整体法.将上升和下落两个过程看作一个匀变速运动过程,对位移、速度、加速度等矢量同取一个正方向,用匀变速运动公式列式.  相似文献   

14.
V—t图形象、直观、简捷,有很多优点,它不仅直接能表示出速度的变化情况,也能利用速度图线的斜率明显地表示出加速度的变化情况,而且还能利用速度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对于那些复杂运动如多体运动、非匀变速运动,往复性周期运动等,如用常规方法求解,计算会非常烦琐,甚至会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如果用V-t图来研究,无论定性分析还是定量计算,都能简化解题过程、优化思维程序,出现“柳暗花明”,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例1 一子弹击中放置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最终没有射出,试用图象法分析木块及子弹的运动情况。解析 子弹和木块受同样大小的作用力,方向相反.则子弹作匀减速运动,木块作匀加速运动,因子弹最终没穿出,所以二者达到共同的速度v。图象如图1所示.其中①为子弹的运动图象,②为木块的运动图象.由图可以明显地看出Ⅰ区为子弹与木块的相对位移,即子弹穿入木块的深度。  相似文献   

16.
夏进 《理科爱好者》2004,(7):i129-i130,i027
本单元知识是学习力学甚至整个物理学的基础.其中物体的位移、速度和加速度是本单元的重要概念,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及位移公式是本单元的基本公式.  相似文献   

17.
王传勇 《考试周刊》2011,(51):180-181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在位移、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上研究的一种最基本最简单的变速运动,包括速度时间关系和位移时间关系。这一章题目常可一题多解,解题时要注意多积累、多发现,图像法、比例法、逆向转换法等都是常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1.“斜率”表示某一物理量的变化率 (1)“斜率”表示物理量随时间的变化率 位移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速度;速度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加速度;动量一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合外力;磁通量时间图象中的“斜率”表示感应电动势等等.  相似文献   

19.
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中 ,sM -sN =(M-N)aT2 是一个非常有用的结论 .1 证明 :一质点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为a ,在任意两个不相邻、相等的时间间隔TM 和TN(M >N)内的位移分别为sM 和sN,设TM =TN =T ,作出质点运动过程示意图如图 1所示 .作出时间段TM 和TN 对应的几个时刻如图 ,以及在TM 和TN 两段时间内各自对应的位移sM 和sN,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时间内中点时刻的即时速度”计算出TM 和TN 两个时间段内的平均速度 ,vM =sMT  vN =sNT由加速度公式可…  相似文献   

20.
浅谈物理几种简便解题方法庄惠新(莒县教师进修学校)1图象法图象法就是利用物理图象来进行解题,它具有直观、简单,能描绘出题目的物理过程等优点.[例1]一质点由A出发沿直线AB运动,先以加速度a1作匀加速运动,接着作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的绝对值为a2运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