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种"梨"记     
一次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说:"把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我一听,高兴极了,心想:我爱吃梨,我要种一棵梨树.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个大花盆,悄悄地在土里种了一粒色梨籽.……  相似文献   

2.
种“梨”记     
一次思想品德课上,老师说:“把一粒种子种在泥土里,就会发芽、开花、结果。”我一听,高兴极了,心想:我爱吃梨,我要种一棵梨树。我缠着妈妈给我买了个大花盆,悄悄地在土里种了一粒梨籽。我每天浇一次水,一个星期过去了,果然长出了“梨”苗,绿绿的嫩叶,十分可爱。妈妈走过来瞧了瞧说:“这是什么草呀,晴晴?”我神秘地眨了眨眼睛说:“现在不能告诉你。”日子一天天过去了,我的“梨”苗越长越高,开出了黄色的小花,结出了圆圆的小黑果。一天,妈妈对我说:“晴晴,你的‘悠悠’熟了,怎么不吃呢?”“什么?”我瞪大了眼睛问,“‘悠悠’?我种的是梨呀!”…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领工资,我买了几斤梨回家。黄澄澄的梨,光滑,没有疤,削去皮后露出雪白的肉,渗出的汁水顺着手指缝往下流。爸爸说,这梨的肉雪白的,是雪梨;从前自己家的梨,皮暗黄,粗糙,像麻袋,是麻梨。妈妈说,这梨水多,味淡,不甜,嚼到后头还一粒一粒的,打嘴,还是自家梨好吃。  相似文献   

4.
No.1,红洋梨     
说起烟台苹果莱阳梨,那可是名扬海外.我外公家在蓬莱,有一种洋梨,只在外公家才有.一想起它,我肚子里的馋虫就会跑出来.不光是我,只要是吃了这种梨的都赞不绝口,有一位阿姨还专门打电话问妈妈:"你捎的水果叫什么名字?我到超市去买." "别买了,超市没有!"哈哈,我妈妈是烟台人,说话倍儿直接!  相似文献   

5.
常识   韩寒和队友在挪威奥斯陆参加汽车比赛,下榻的酒店提供当地产的梨.韩寒用刀切开的时候发现,其实这些梨是没有核的,只有一粒西瓜籽大小的种子,其他地方都能吃.……  相似文献   

6.
富饶的家乡     
我的家乡在阳山脚下,黄河之宾,被称为河套平原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我们这里盛产雪花粉、葵花籽、韭菜、蜜瓜、蕃茄、苹果、梨等,优质的土特产品。特别是我们生产的雪花粉质量上乘,又白又精,葵花籽粒大肉包,苹果、梨个大肉脆含糖量高,还有多种维生  相似文献   

7.
今天放学回家,我刚一进门,奶奶就对我说:“镭镭,快来吃梨!”她边说边拿着一个大青梨就要削,我快步走上前,拿过奶奶手中的梨,说:“奶奶,我自个儿削!”我掂了掂手中的梨,脑子里不由得冒出了一个问题:这个梨的体积是多少呢?于是,我和奶奶说了一声,就将梨拿到了离我家不远的瑶  相似文献   

8.
在我家的后院里种着一棵梨树,它可茂盛了,有一枝树枝还伸到了邻居家的院子里。到了梨子快成熟的时候,我担心邻居会把梨给偷吃了,于是,我爬上墙数着邻居家的梨有几个。突然,从墙下传来了喊叫声,我一看是妈妈,便笑眯眯地摸着头说:“我在数邻居家的梨有几个。”妈妈对我说:“你放心,邻居又不是小偷,不会偷吃你的梨的。”虽然听妈妈这样说,我还是很担心。那一天,妈妈刚好没在家,我又爬上墙,踩在一块石头上认真地数着。突然,我身子一沉,“扑通”一声从墙上摔了下来。这可糟了,竟然摔在了邻居家的院子里!我暗暗叫苦,赶紧翻身爬起来撒腿就跑,可没想…  相似文献   

9.
不见梨核     
“女儿,吃梨。”小时候当我晚上正努力做功课时,爸爸常会用削好的水果慰劳我,而且因为他知道我特别喜欢吃水分多的甜果,所以放在我案头的常常是几片又甜又嫩的梨。可奇怪的是,那些梨从来不带核,以至我有一天带着疑惑问爸爸:“爸,你削的梨怎么不见核呢﹖”可我老爸却笑而不语,还装作一脸神秘的样子说:“爸爸喜欢吃梨核,那梨核当然就不见了。”“我也要吃!”小时候的我还真不懂事,嚷着要爸爸把梨核让给我吃,可怎么说他也不肯让我,为此我还哭过一回呢有一次,我实在按捺不住梨核的“诱惑”,背着爸爸自己抄起了小刀削梨,一刀一刀,费了九牛二虎之…  相似文献   

10.
胖嫂     
中秋节,我回老家探亲.一天傍晚,我躺在院里的槐树底下,把一个大白梨削得水汪汪的,捏住梨把在小孙子眼前转来转去,逗得小孙子口水直往下流."好乖乖,喊声爷爷,就给你吃!"小孙子强忍着口水,甜甜地喊了一声:"爷爷好,好爷爷."我乐呵呵地把梨给了他.  相似文献   

11.
牙签     
牙签是普普通通又不起眼的东西,我却对它有一种特别的感情。小时候,和爷爷一起住。一次在爷爷的后院玩耍,玩累了,喊着要喝水。爷爷说,吃个梨吧。边削去梨皮边问我要不要切两半,我说不要,可是爷爷削好后,却顺手切了半。我把半只梨拿在手上,不喜欢地扭动着身子,带着哭腔说,不要,不要,我要整个梨,整个,不要分两半的。爷爷接过梨没有说话,返身进屋。不一会入院,递给我一只完整的梨。我说不要,我要刚才的那个!爷爷笑呵呵地抱着我,指了指梨,梨上赫然印着我的小黑手印,我顿时语噎。手中拿着梨,一口一口地啃食。爷爷心满意足地看着我,不时摸摸我的头…  相似文献   

12.
王天怡 《辅导员》2014,(Z1):90-91
正时间:明朝前后地点:大街人物:老乡(卖梨人)、道士、群众、酒店伙计【一天,有一位老乡在集市上卖梨,他的梨个儿大汁甜,价钱很贵。这时有个头戴破帽子,身上穿着旧道服的道士走了过来。】道士:(用乞求的目光望着老乡)给我一个梨吧!我渴得厉害。老乡:(瞪了道士一眼,生气地冲道士大喊)不给!穷光蛋!滚远一点!道士:(再次哀求)求你了!我真的很渴!帮帮我吧!老乡:(冷笑)来到这里连水都喝不起!还不如死了呢!道士:(缠着老乡)可怜可怜我吧!就给我一个!  相似文献   

13.
案例:师:(手持一个梨子走上讲台)同学们,老师今天从家里带来一个梨子。大家仔细看看、闻闻这个梨,然后想想,对于这个梨你想说什么?(学生挨个传递梨,看、摸、闻。)生1:这个梨头小肚大,像一个小葫芦。它黄澄澄、沉甸甸、玲珑剔透,与其说是水果,倒不如说它是大自然献给人们的一个宝贝。师:哦,你说出了梨的颜色、形状,还把它夸得这么美。生2:这个梨的柄有点萎了,采摘的时间一定蛮久了。可见这梨走了很远的路,是下了汽车上火车,下了火车上汽车,然后又关进了老师家里的冰箱,最后又钻进老师的袋子,这才来到我们的教室,真是长途跋涉,如果它能听懂话,我一定说一声“辛苦了”。师:你由梨柄就想像出了梨的经历,观察仔细,想像丰富。生3:这种梨我吃过,叫香梨。你仔细闻闻,它有一股普通的梨所没有的香味,吃起来细腻、爽口,没一点渣,很甜。这种梨不仅我们石门不产,恐怕连湖南也不产,它来自遥远的新疆。师:你不仅知道这梨的味道,还知道它的身世,真了不起。生4:我知道这种梨包装特别讲究,不像别的梨,赤裸裸的挨挨挤挤混在一起,而是每个梨先包上一层雪白的薄纸,再套上一个白网子,然后一个梨放一格,可见这种梨出身高贵啊!师:不错,你用对比的方法说明了这个梨不一般...  相似文献   

14.
买梨     
星期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水果. 一走进超市,我们就直接来到了水果区.我们首先看到的是榴莲,它们像准备过冬的大刺猬似的待在那儿.旁边堆成小山一样的圣女果,用红彤彤的笑脸望着我们,好像希望我们把它们带回家.不过,今天我们是专门来买梨的.因为妈妈说秋天干燥,吃梨润肺.于是,我们来到了摆有梨的货架前.妈妈告诉我说:"小个子的香梨比大梨好吃,母梨比公梨甜,而且肉细."  相似文献   

15.
某日,听一位小学低年级老师教《孔融让梨》.这位老师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字词句的训练之后,连设三问,实录如下.老师问:"孔融四岁的时候,有一天和谁一块吃梨?"——"和哥哥一块吃梨."又问:"孔融拿了大梨还是小梨?"——"孔融拿了一个小梨."再问:"孔融为什么吃小梨?"——"因为孔融是弟弟."这样的设问,似乎天衣无缝,然而我敢说,她的这节课失败了.显然,"弟弟"不是"应该吃小梨"的理由.小学低年级学生分析与综合的水平低,往往不能看出事物的主要方面和事物各部分的联系,而常以事物的偶  相似文献   

16.
最近上了一节思维训练公开课,内容为"盈亏问题"。例题是这样的:"老猴子给小猴子分梨。每只小猴子分6个梨,就多出12个梨;每只小猴子分7个梨,就少11个梨。有几只小猴子和多少个梨?"例题中的角色是"猴子",学生一定很感兴趣,而且是"分梨",多么有意思的活动啊!我心想":这样的例题只要一出示,学生们肯定会跃跃欲试。"为增强效果,我在教学设计时,  相似文献   

17.
聊天室     
室主:ECHO在线网友:小梨同志、田中稗子、新新、MAY ECHO:今天我值班,起了个大早,一看,好友已来了一大堆。好心的 MAY上传了一篇文章,看了,鼻子这会儿还有点酸,我先去洗手间处理一下,你们聊,随便一点哦。小梨同志:呵呵,酸?还酸得过我小梨吗?青青涩涩的。唉,就像那花开时的凄怜啊!  相似文献   

18.
大梨和小梨     
我的女儿已两岁半了。为了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好的品德,我便时常给女儿讲些童话,生活故事等,她常常听得入神。一则故事多讲几遍,她便能断断续续地复述。一次,我给她讲《孔融让梨》的故事,讲完后,我问她:“孔融为什么拿小梨,而不拿大梨?”她稚气地回答:“因为小梨削好了皮,大梨没有削好皮。”我听了又好气又好笑,真想批评她,但转念一想,她毕竟还只有两岁半,能这样回答也是动了脑筋的。于是我在以后几次复述这则故事时,就着重强调了孔融因为人小吃小梨,而把大梨让  相似文献   

19.
开心一笑     
《当代学生》2011,(5):52-53
蚂蚁搬梨之国家名称谜语串烧两只蚂蚁走在路上,突然看见一只很大的梨。蚂蚁甲:咦,大梨?(意大利)蚂蚁乙:"嘘,梨呀。"(叙利亚)蚂蚁甲说:"噢,大梨呀。"(澳大利亚)蚂蚁乙:"嘻,搬呀。"(西班牙)蚂蚁甲:"我来!"(文莱)蚂蚁乙:"抱家里呀。"(保加利亚)可是梨太重,抱不动,蚂蚁甲出主意:"啃梨呀。"  相似文献   

20.
一、谈话引入,认识计数单位“万”师:昨天晚上,每个同学都在家数出了一万粒粮食,能说一下你是怎样数的吗?生1:我是一百粒一百粒数的,100个一百粒是一万粒。生2:我是一千粒一千粒数的,10个一千粒是一万粒。生3:我是500粒500粒数的,20个500粒是一万粒。生4:我是200粒200粒数的,50个200粒是一万粒。生5:我是估摸着数的,先数出了一千粒大米,放在我家的小玻璃杯里正好满满的一杯,于是我又用了这个小玻璃杯装了9杯,10个一千粒是一万粒。生6:我认为这样数出来的一万粒大米不准确,可能比一万粒多,也可能比一万粒少。……师:关于万你们知道了什么?生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