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校企合作办学有别于一般的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是高校和企业深层次、更紧密的合作和发展,是校企合作的延伸。校企以企业岗位需求为导向,通过定向式的人才培养有较强的针对性;可以解决企业人才招聘的专业性和不稳定性,同时也提高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使得学校、企业和学生三者利益主体共赢,拓宽校企合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2.
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重要途径,校企合作有助于企业借助"外脑",提高管理水平和员工素质,打造核心竞争力;校企合作有助于将学校的学术研究成果及时转化应用,拓展科研领域。校企合作使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本文以校企合作的新实践,在北京天坛股份有限公司开展职业心理素质培训,初步探讨了校企合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研究者们对校企合作进行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为今后更深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梳理和总结了关于校企合作的内涵、动力机制、校企合作模式及其创新、相关跨学科研究以及基于实际办学经验分析的各项研究成果,分析了现阶段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根据大连职业技术学院老年服务管理专业近年来的校企合作实际情况,通过专家访谈、企业调查问卷和毕业生调查问卷构筑出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现状。依据调查数据的分析,从校企合作绩效评价的实证性、政府校企合作政策制度的创新性和以企业视角进行校企合作研究三个方面,提出今后高职校企合作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4.
安徽建筑大学对校企合作实践进行创新,有利于高校与企业合作培养优质人才,满足双方在新时期的共同发展需求。高校教育工作者需要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的特点与作用作为认知基础,分析现阶段的校企合作实践创新问题,结合问题采取强化双方合作理念、加强双方合作沟通、共同制定培养计划、共建教学实践基地、创新合作管理模式、争取政府政策支持等措施,实现校企合作的有效创新。  相似文献   

5.
建立互动有效的校企合作,是高职继续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企业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高职院校继续教育校企合作要重视理顺校企合作关系,完善校企合作政策,加大校企合作项目研发力度,建立校企合作服务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6.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虽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仍存在认识不清、企业积极性不高、院校合作服务企业基础能力不够、措施不力等诸多问题。应尽快探索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规范对校企合作的管理,加快适应校企合作的基础能力建设,出台更加灵活多样的校企合作政策,以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7.
走"校企合作"道路是高职院校学生岗位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校企合作形式单一,企业主动性差等原因,合作仅流于形式,只是"数量"上的合作。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校企合作要有"实效性",就要坚持"实质性、有效性、有序性"的合作原则,确定"国际化、信息化"的校企长效合作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紧密型"合作企业和建立企业虚拟班进行双主体办学的实践办法,对校企深度融合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8.
校企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高职院校在对企业选择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价手段,严重影响了校企合作的效果。本文从企业综合实力、企业环境条件、企业提供的办学支持、校企合作意愿等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力图为校企合作企业构建一个较为全面、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利用该指标体系对候选企业进行评价,克服在选择合作企业过程中主观随意性强、片面的弱点,为高职院校选择合适的校企合作企业提供定量的、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不断深化,社会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校企合作是推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社会要求对接的重要法宝。校企合作推进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对应、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相匹配、专业人才培养与企业转型相对接,然而当前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实践总体存在校企合作人的人才培养认识不足、专业设置与社会实际需要不匹配、教学体系与校企合作需要不适应、师资力量与校企合作要求不对接等问题,基于此提出确立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理念、创新专业课程设置与课程开发、构建校企合作适应的教学体系、建立专兼结合双师型师资团队等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相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台湾与福建隔海相望,在产业发展、文化交流以及教育等方面有着极为相似之处。而台湾在教育领域内作为校企合作的引领者,有着完善的校企合作制度,为了推广海峡两岸的交流与合作,实现两岸教学课程的衔接以及教学资源的共享,我们可以充分借鉴台湾校企结合的教育模式,使之与福建的产业发展相结合,提出更有利于提高财务应用型人才实践能力的校企结合模式。本文以财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视角,以校企合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台湾校企合作的模式,力图解决政府、企业和学校之间共同明确人才培养规格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等问题,在办学场所、专业建设、师资结构、实践基地等方面互利资源,为企业量身定制培养所需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