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我国高等教育招生、收费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家庭经济确有困难的学生能否顺利入学并完成学业,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通关注多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各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以及各高等学校一直非常关、重视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教育部、财政部会同有关部门相继研究制定了一系列资助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和措施,在我国高等学校中逐步建立起了以奖学金、学生贷款、勤工助学基金、特别困难学生补助和学费减免(简称“奖、贷、助、补、减”)以及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多元化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政策体系。这些资助政策和措施,对于确保每一个考入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的学生不因经济困难而辍学,保证他们安心学习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学生工作中需要关注的重点对象之一。他们不仅要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而且还要承受巨大的学习压力和精神压力,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心理特点,结果就出现了“心理贫困”问题。虽然国家和学校加大了对学生尤其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在解决他们的经济问题上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物质扶持,更需要心理脱贫。  相似文献   

3.
汤玉明  殷婧瑶 《文教资料》2013,(23):142-143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是在校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当前,学校和社会各方面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问题的关注,大多还停留在经济层面上.作为高校的学生工作者,如何健全他们良好的社会心态,培养他们高尚的心理情操,帮助他们摆脱济贫困与心理贫困的双重压力,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帮助,成为急需攻关的课题.本文试从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心理层面入手,针对一些典型心理问题,探讨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4.
对贫困大学生资助观念和方式应该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高校“并轨”和招生规模逐年扩大 ,以及收费制度改革的深入 ,高等学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党和国家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 ,明确指出 :“决不让一个学生因为经济困难而辍学” ,因此 ,在现有的办学资源和条件下 ,如何解决贫困生的经济困难 ,以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接受高等教育 ,采取何种资助方式将更有于利于贫困生的成长 ,已成为各高校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广大学生工作干部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一、高等学校贫困生现状分析高等学校贫困生是指由于家庭经济困难 ,无力支付费用或支付有困难的学生。其划分标准一般为低于学校所在地政府规…  相似文献   

5.
指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压力问题近年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以福建省四所高校为例,通过问卷调查、个别访谈等方式,对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面临的压力进行研究,并分析压力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缓解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压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熊鸿生 《江苏高教》2006,(6):108-110
构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稳定运行的长效机制主要应以政府强力主导、社会踊跃参与、学校积极配合三方面入手。同时,高等学校应积极开展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和帮助他们在逆境中成长成才。  相似文献   

7.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作为高校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在承受较大家庭经济压力的前提下很可能逐渐发展为同时承受经济、心理及学习的三重压力,最终成为人们常说的"三困生"。这些压力不但制约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同时也是校园稳定、社会安定的不稳定因素。因此,辅导员应该对这部分特殊的学生给予特别关注,作出正确的教育引导,帮助他们减压,从而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相似文献   

8.
随着北京市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上学难问题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北京市非常重视高校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在整合原有政策的基础上建立了北京市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  相似文献   

9.
国家助学贷款是由国家指定的商业银行面向在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中经济困难的本专科学生、第二学位学生、研究生发放的无需抵押的,在校期间政府给予全额贴息的个人信用贷款,目的是帮助普通高等学校的经济困难学生支付学费、住宿费和生活费,以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  相似文献   

10.
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培养成本之主体的转换,导致了高校经济困难的学生群体的形成。由于经济的原因,贫困生在学习、生活中承受着相对更多的压力,因而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其中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的心理问题呈逐年上升趋势,我们应把握他们心理问题的表现及特点,通过建立健全国家助学贷款机制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制,关注申请国家助学贷款学生心理健康,加强他们的心理调适能力和职业生涯规划能力,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心理危机。  相似文献   

11.
人文关怀:治理大学校园贫困的新理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生是大学校园里的弱势群体,他们面临着经济、心理、能力上多重贫困的困扰,人文关怀是治理大学校园贫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新理念。对贫困大学生的人文关怀,需要走出认识误区,构建起经济关怀、精神关怀、学业关怀和能力关怀四位一体的立体型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贫困"问题会对贫困生的学习及生活产生严重影响。"心理贫困"的具体表现可分为心理状态和行为规范两方面。大学生出现"心理贫困"的原因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和大学生自身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要渗透积极思想,增强贫困生自我调适能力,鼓励贫困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中弱势群体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虽然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贫困生的扶持力度,贫困大学生的经济状况有了很大的改善。但经调查发现,贫困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要远远高于其他普通大学生。所以,如何在精神方面援助贫困生,培养其自身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使之重塑自信,成为当前高校学生教育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途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着重探讨了大学生弱势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与途径:加强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理性认知和坚强意志;建立科学的、长效的特困生解困运行机制和资助机制,切实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的经济困难和压力;开展立体网络式心理咨询服务,疏导,缓解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注重人文关怀和情感支持,温暖抚慰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灵。  相似文献   

15.
张红霞 《鸡西大学学报》2011,11(10):153-154
针对残疾大学生心理特点,结合自身优势,高校图书馆可全方位对残疾大学生实施心理关怀:针对肢体缺陷引起的自卑心理,完善专用无障碍设施建设;针对残疾类型不同,提供个性化服务,消除冷漠、偏激心理;利用丰富馆藏资源,开展阅读疗法,减轻焦虑、抑郁、恐慌、偏执等不良心理;利用充足馆舍资源,建立专用康复锻炼室、心理减压室、心理咨询室;培养复合型图书馆馆员,提供优质、安全心理咨询服务;利用大学生读书协会,开展心理沙龙、校外联谊活动等,消除逆反等负性情绪;利用图书馆自办刊物,开设心理知识专栏;以残疾大学生心理健康需求为本,提升办馆理念和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6.
贫困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干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边远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的大学生,由于受到经济贫困、市场经济负面性和自我认知偏失的影响,心理上大多存在焦虑、自卑、抑郁、偏执等问题,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生活,对此可采取如下干预对策: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多渠引水,完善贫困资助体系,建立积极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构建全方位危机干预网络,达到助人与育人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7.
贫困女大学生是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对她们进行家庭经济状况与消费现状、学习现状、职业生涯规划、自我意识、人际交往和恋爱观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对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健全贫困生资助体系,加强贫困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建立其心理健康档案,引导其树立正确的贫困观,重视其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提高贫困女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大学一年级,是学生人生历程的一个新的起点,是完成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教育者首先必须重视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引导学生尽早地适应新环境、完成角色转换,顺利步入大学生活、学习的正确轨道;其次,必须重视良好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大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从UPI透视当代贫困生的精神世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UPI对贫困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阐述了他们精神世界中的各种特性和存在的问题,并建议通过采取物质及精神两方面立体资助,加强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其正确认识自我,成为一个自强、自立的人。  相似文献   

20.
高校“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社会、学校在物质方面给予贫困生极大的帮助和爱护,但在思想教育方面还存在着盲点,应从自立自强意识、责任意识的培养;健康心理教育;爱的氛围的营造等方面从精神上缓解其压力,以解决贫困生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