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去年暑假,我买了一本厚厚的《伊索寓言》。其中, 《狮子和蚊子》这则寓言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讲一只曾战胜了狮子的蚊子,因为骄傲自大,不小心被蜘蛛网网住,成为了小小蜘蛛的囊中之物。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失败!  相似文献   

2.
《伊索寓言》是一部寓言故事集。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人,善于讲动物故事。现存的《伊索寓言》,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流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集,统归在伊索名下。《伊索寓言》里大多是动物故事,以动物为喻,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它的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形象、生动,处处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对后代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
《伊索寓言》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风雨交加的日子,有位饥寒交迫的穷人来到富人家门口,对看门的仆人说:“你让我进去吧,我在你们的火炉旁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认为这点要求不算什么,就让他进去了。然后这个可怜人请求厨娘借给他一口锅,以便让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很惊讶,“我倒想看你怎样将石头做成汤。”  相似文献   

4.
中外文学交往最初从寓言开始,伊索寓言是第一个翻译介绍到中国来的西方文学作品。最初的伊索寓言汉译,是来华传教的耶稣会士为在中国传播天主教而做的。据考证,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意大利耶稣会士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在其文言著作《畸人十篇》中,已经介绍了伊索(厄琐伯),并引用了两三则伊索寓言。这可以说是最早的伊索寓言汉译。(1)到明朝末年(明天启五年,1625)就有法国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8)口授、中国文人张庚笔传的《况义》问世。这  相似文献   

5.
天还没黑,几颗性急的星星已经出来了。早早吃过晚饭,姐妹俩坐在庭院里纳凉。“阿姐,给我讲个故事吧。”“我哪来故事给你讲。”姐姐怪累的,将妹妹轻轻推开。“不嘛,就讲一个!”姐姐想了一想,说:“你在我身边坐下,别胡闹,我就给你讲。”妹妹一听,叽叽喳喳笑着去搬了个小凳,伏在姐姐腿上等着听故事。  相似文献   

6.
记得上小学和中学时,就学过许多篇伊索的寓言。后来上大学听外国文学课,老师讲伊索寓言讲得特别细,我还专门找《伊索寓言》读了一遍。《狼和小羊》《农夫和蛇》《狐狸和葡萄》《乌龟和兔子》等寓言故事,我至今记忆犹新,可以一字不漏地讲给小孩子听。中国古代文学中也有许多寓言故事,但却似乎远不如伊索寓言那样深入人心、童心。伊索寓言教给了我们这世上有富人、穷人,有强者、弱者,他们之间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教给了我们许多浅显而永恒的生活道理,还有怎样处世和做人……应该说它给予我们的大多是有益的、正面的教育,我们从来没…  相似文献   

7.
常规教学寓言的方法就是把寓言读明白后,老师提出一个问题“:亡羊补牢”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我在教学中一反常规,通过让学生扮演角色讲故事,经教师巧妙点拨后学生轻轻松松领悟寓意。我设计了这样的环节:把自己当作文中的人物来讲文中的故事,体会角色的想法和做法。下面是我的一段课堂实录:(一生到台前)师:你是谁?请你介绍一下行吗?生:养羊的人。师:你好,养羊人。生:你好。师:听说“亡羊补牢”的故事就发生在你的身上,是吗?生:是的。师:你把这个故事给大家讲一讲好吗?(教师随机引导,不知不觉把全体学生带入讲故事的情境之中,气…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看了一本非常有趣的书,书名叫《伊索寓言》。你想听听这本书里有趣的故事吗?下面就让我来给你讲讲吧!  相似文献   

9.
寓(yu)言寓言,就是寓 “理”于“言”;通过一个短小 的故事,揭(jie)示一个深刻的道理,这正是寓言这个 文学品种的基本艺术特征(Zheng)。伊索的《葡萄园里 的珍宝》,正是说明一个发人深省(xing)的生活哲 (Zhe)理的优秀寓言。  相似文献   

10.
各位爱儿童、爱阅读的佳宾: 大家好! 在台湾,很多人称我花婆婆。因为我曾经翻译了一本图画书《花婆婆》。故事的内容是: 有一个小女孩,跟爷爷住在海边。爷爷常常讲一些远方发生的故事给她听。小女孩对爷爷说:“我长大以后,要像你一样去很远的地方旅行,我老的时候,也要像你一样,住在海边”。  相似文献   

11.
木偶奇遇记     
伊索寓言里的木偶每说一次谎话.鼻子就会长长一些。故事虽非真实.道理却是真言  相似文献   

12.
一、导入新课,初识寓言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许多短小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均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说《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这些故事我们都把它们叫做——寓言。刚才我们回顾了小学时学过的几则寓言,那么国外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寓言呢?生:有,如《伊索寓言》。师:很好,谁来介绍一下?生: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一个奴隶,他擅长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来被权贵所杀。生:(补充)后人将他写的寓言编辑成册就成为《伊索寓言》。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比较有名的两则——…  相似文献   

13.
一、导入新课,初识寓言师:同学们,我们在小学时曾学过许多短小而有趣的故事,这些故事均蕴涵着深刻的道理,比如说《狐假虎威》《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等。这些故事我们都把它叫做———寓言。刚才我们回顾了小学时学过的几则寓言,那么国外有没有比较有名的寓言呢?生:有,如《伊索寓言》。师:很好,谁来介绍一下?生: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的希腊寓言家,他原是一个奴隶,他擅长创作寓言,讽刺权贵,后来被权贵所杀。生:(补充)后人将他写的寓言编辑成册就成为《伊索寓言》。师:同学们讲得很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伊索寓言》中比较有名的两则———《…  相似文献   

14.
同学们爱听故事,爱讲故事,但不一定爱写故事。敬爱的贾志敏老师小时候听了"外婆的外婆讲的故事",深受启发,记在心里,现在写下来,就是一篇生动的美文。我们不妨学学贾老师,也写写你听到的故事,让大家分享你的快乐。有一个故事,是我外婆告诉我的,它已经很古老了,是外婆的外婆当初讲给外婆听的。今天,贾老师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各位同学听,希望你们从中明白一个道理。  相似文献   

15.
微型创作「寓言」文学创作中,最早的恐怕要算童话了。自从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开始有了语言以后,童话也就产生了。爱听故事是人类的天性。在襁褓或摇篮中的婴孩,一开始认识这个世界,就要听祖母或母亲给他们讲故事。这种故事与人类的历史一样早。“寓言”是它的继承,出...  相似文献   

16.
善待他人     
当我还是个喜欢赤脚到处乱跑的小男孩时,曾读过一则《伊索寓言》,讲的是太阳和风的故事。一天,太阳和风正在争论谁比较强壮,风说:“当然是我,你看下面那位穿着外套的老人,我打赌,我可以比你更快地叫他脱下外套。”  相似文献   

17.
[考场真题] 《伊索寓言》中有一个《马和驴》的故事。某人有一匹马和一头驴,在旅途中,驴对马说:“你如果肯救我一命,请分担一点我的负担。”马不听。驴筋疲力竭,倒下死了。主人把所有的货物,  相似文献   

18.
每个人都有一个神奇的大脑,世界上的一切奇迹,都是大脑思考的结果。人与人生存价值的差异,从某种程度上讲,是思考水平的差异。伊索寓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暴风雨的日子里,有一个饿得发慌的穷人到富人家去讨饭。“滚开!”仆人说:“别打扰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火炉上烘干衣服就行。”仆人感到这并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后  相似文献   

19.
你一定读过《伊索寓言》,因为小学课本里就选用了其中的一些故事,如《狼和小羊》;你也许在课外又读到过《龟兔赛跑》、《狐狸和葡萄》,还能绘声绘色地讲给同学们听呢!可是你知道这部伟大的寓言集是谁写的吗?  相似文献   

20.
好人坏人?     
情况不同,好人与坏人是没有严格界限的。上小学的儿子合上书本,向爸爸提出一个问题:“爸爸,什么叫好人,什么叫坏人呢?”爸爸想了一下,说:“我先给你讲几个故事,讲完后再回答你的问题,好吗?”“好哇好哇!”一向爱听故事的儿子高兴得直跳高:“爸爸你快讲吧,我最爱听故事了。”爸爸端起茶润了一下嗓子,然后就向儿子讲起来:“我讲的第一个故事,主人公叫A,这天A乘公交车去办事,从始发站到终点。后来车上人越来越多,以至连过道上都站满了人。这时上来一位大腹便便的孕妇,乘务员大声喊:“哪位同志给孕妇让个座。”孕妇周围坐了许多人,却全都装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