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从中央音乐学院附中那幢老式楼房的窗口不时传来阵阵悦耳的琴声。那琴声穿过绵绵细雨,又向远处林立的楼群,悠悠荡荡地飘去。“每个窗口都是一个天才。”我忽然想起世界小提琴大师艾萨克·斯特恩在参现中国音乐学校时所说的话。的确,天才是有的,但并不是天生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天才是经过具有才能的教师的富有创造力的  相似文献   

2.
风之恋     
风,忽而粗犷,忽而轻柔;忽而和煦,忽而凛冽;忽而神秘莫测,忽而亲近随和。这就是你的性格,不是吗?风,我喜欢你这种性格。我愿像你一样洒脱,我愿与你同行。于是,我们去环球畅游,给空阔寂寥的大漠带去喧哗,让浩淼无垠的海面涌起波涛。在这春寒料峭的日子里,我们去抚弄那正在萌生的草木,让它们蓬蓬勃勃地生长;去吹拂那岸边的垂柳,将如云似雪的柳絮,抛洒满天,让它们给多情的诗人带去灵感;去亲吻那原野上含苞的花朵,让万紫千红装点出绚烂的春天。(指导老师:卢新民)风之恋!江西余干@卢小青  相似文献   

3.
那声音,或柔和,或急促,或有力……在我心田一圈圈回荡,激起爱的圆晕,给予我无限的温暖与慰藉. 奶奶的脚步声,平缓祥和,沾着秋雨的湿润. 晨光初露,早早起床的我,忙着写作业.忽而,缓慢的脚步声自房门那边而来,一声一声,清晰又带点尾音.我没有在意.待到那脚步声又逐渐消失在房门外时,我才发现旁边多了一盘切好的水果.一惊.平缓的脚步声,永远是如此默默、无私.  相似文献   

4.
在讲鲁迅的《拿来主义》一文时,有学生下课追到办公室问我:老师,为什么有人说邵洵美不是个坏人,还做了许多好事呢?看到学生满脸真诚中透着疑惑,我心中一怔,反问道:谁说邵洵美是个坏人?学生昂起头说:鲁迅说的。说完,先指着课本中“或是做了女婿换来的”那一行。又指着课文下边“这里是讽刺做了富家翁的女婿而炫耀于人的邵洵美之流”的注...  相似文献   

5.
心中的日月     
阳光在我们每个人心中有着特殊的位置。 月光下,汾河的水面浮光跃金,从烦躁中走出的我努力寻找着一阵微风拂面的清新。这时,耳边传来一阵悦耳的琴声,那琴声婉转悠扬,像微风拂过琴弦,像落花飘零在水上。忽然一个男低音伴随着琴声而起,  相似文献   

6.
梦镜     
“那不是……那不是……”我倒抽了一口冷气。在侧面墙上,挂着一幅古老的画像,正是我在通往梦境城的墙壁上看到的那幅画。画上的人围着红围巾,手中拿着那张地图。不同的是,这幅画里的人物似乎是活的,他正在眨着眼睛,不时地用手摆弄一下围巾。“天哪!”我吓了一跳,急忙跑向吉丝丽女士的办公室。“怎么了孩子?”听到我的叫喊声,吉丝丽女士急忙从办公室里跑出来。“墙壁上的那幅画!那幅画……”“哦!你是说那幅画呀!画上画的就是制服噩梦魔王的海利尔呀!这里的每一个卧室里都有那张画的,你不必害怕。”她摸了摸我的头,继续说,…  相似文献   

7.
琴声     
夜深了,白天的吵闹声渐渐地消失了,一阵悦耳的手风琴声传入了我的耳际。我在卧室里挑灯夜读,同那窗外拉琴者比赛。我不记得那琴声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每天夜幕降临时,它会准时响起,一直到深夜,不管刮风下雨,从来不间断。我细细地听着,这声音虽然断断续续,时有反复,可我觉得拉琴者对每一个音符都那么用心。我也下决心,一定要加倍努力,与拉琴者默默地比一比,看谁更努力,看谁更用心。琴声每日准时传出,我也伴着琴声,独自坐在写字台边认真地看书、写字,直至深夜。一个夏天的夜晚,屋里很热,我坐在写字台边复习,一直到很晚,…  相似文献   

8.
从很小的时候开始,我就对钢琴有一种深深的迷恋。那铮亮的琴身,那黑白相间的琴键,那优雅的琴声……那时的我很天真,以为弹钢琴不是什么难事,以为只要肯学,不久的将来,我就能像那些音乐家一样,穿上漂亮的演出服,让一首首优美的乐曲从指间飞  相似文献   

9.
一 文 在恍恍惚惚的某一瞬间 我才记起自己已经是一个快升入初 】 ,三的学生了 这种醒悟 恍如隔世 就像在黑暗中沉寂太久太 。 , ,久 刚刚一睁开眼就会被强烈的阳光刺得痛痛的 我至今也无法, 。明白自己睁开眼的刹那究竟看到了什么 是老师僵硬的面孔 同 , ,学浮肿的脸庞 父母变形的双颊 还是自己每天噩梦般开始的清 , ,晨 我也不太清楚 总之一切的一切忽而清晰 忽而模糊 忽而? , , ;明朗 忽而混沌 , 。 偶尔回忆起少年时追逐的童稚 已失去青春活力的我 …  相似文献   

10.
按照惯例,我用琴声提醒孩子们安静下来,准备进入下一个集体活动。可是,孩子们依旧交谈着。我生气地走上前,大声地喊道:“琴声已经响过了,你们怎么还在讲话?”孩子们见我很生气,才渐渐安静下来。“以后只要琴声一响,你们就要自动安静下来!”我怒气冲冲地补上一句。哪知我话音刚落,便听到一个女孩子的声音:“我们又不是机器人,怎么会自动呢?”她这一反问令我哑口无言。是啊,孩子又不是机器人,怎么会自动呢?我不由得对自己的行为进行了反思:为了抓好常规,我们对孩子严加控制。如,孩子们听到琴声,要立刻安静下来;听到起立的口令,要迅速站好;听到…  相似文献   

11.
妙龄时光     
喇鲡︸呱月光笼着你天然髻曲的短发你犹豫着走向我的琴声我们战栗的指尖在弦上慌乱移动你又站得远远的了微笑着注视我的琴声你会永远记住初练的琴声吗它仿佛从你倚着的那棵桂花树的馨香里飘出来的又仿佛从我心灵深处的清泉流出来的我颤动的眼眶第一次升起诗情朦胧的泪幕妙龄时光@张烨  相似文献   

12.
双面人     
《大学生》2013,(1):138-138
似乎像每个大学宿舍一定会有一个吃货,每个办公室总会有那么一位双面伊人,他们忽而化身街头悍妇,忽而摇身一变圣母玛利亚,而每次变脸背后都只有一个原则——利益大小决定精神分裂程度。  相似文献   

13.
下午,学生放学后,我刚回到办公室,一位低年级的学生家长就来找我,气愤地对我说,我班一名学生劫她孩子的钱,遭到拒绝后又把她孩子的嘴打伤了,她要求这名学生赔付医药费,并由其家长带领登门道歉。我觉得这件事性质严重,必须严肃处理。次日课间,我把那名学生叫到办公室,向他了解情况,而他却不以为然,还说自己是“借”钱并不是“劫”钱,那孩子的嘴也是他无意中打伤的,并坚决拒绝付医药费。看着他那满不在乎的样子,我气极了,正想狠狠地教训他一顿时,上课铃响了,只好让他先回教室上课。冷静下来之后,我想:他满不在乎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4.
那目光,那琴声……──回忆我的班主任陈昆陈海普1988年秋,我在张店高中学习。那是一所条件很差的乡村学校,简陋的教室里桌凳高低不齐,学生宿舍是用麦秸苫成的。但这里有一批呕心沥血的教师,我的班主任陈昆就是其中的一位。陈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那稳健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古老的钢琴     
鼓浪屿最好玩又具有古典艺术的就是鼓浪屿钢琴博物馆了。馆内有70余架古钢琴,这些钢琴都拥有历史意义和动人的故事。它们全是现居中国的澳籍收藏家胡家谊先生收藏的。它们有的古朴,有的高贵。每当清晨我们起来时,就能听到优美的钢琴声,而我的心情也会随着琴声变化。琴声高扬时,我的心情也随之快乐起来;琴声低沉时,我的心情也变得沉重起来。指导老师:周晓燕3古老的钢琴$新疆教育学院实验小学四(5)班@杨琬馨  相似文献   

16.
紫色薰衣草     
朋友送我一盒花茶,是薰衣草,名字朴实,颜色极美,那是一种较亮丽的紫,虽是干枯的花朵,仍紫得迷人。薰衣草的香味好浓啊,隔着一层塑料纸,我都能闻到它清冽而别致的香味,那香味有一股中药味,芬芳而奇特,决不是一般花茶的甜腻香味可比。闲暇时,我喜欢轻轻地拿着盒子嗅嗅,却不敢轻易打开来泡水喝,怕自己受不了它怪异的味道。桌上放了这盒薰衣草,整个办公室都荡漾着淡淡的草药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怡然恬静。薰衣草成了我的清新剂,我在它的清香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时光。一日,我的学生筠子来办公室,这个离开家人异地求学的孩子,平素常往我办公室跑,…  相似文献   

17.
紫色薰衣草     
朋友送我一盒花茶,是薰衣草,名字朴实,颜色极美,那是一种较亮丽的紫,虽是干枯的花朵,仍紫得迷人。薰衣草的香味好浓啊,隔着一层塑料纸,我都能闻到它清馨而别致的香味。那香味里有一股中药味,芬芳而奇特,不是一般花茶的甜腻香味可比的。闲暇时,我喜欢轻轻地拿着盒子嗅嗅,却不敢轻易打开来泡水喝,怕自己受不了它怪异的味道。桌上放了这盒薰衣草,整个办公室都飘逸着淡淡的草药的清香,令人神清气爽,怡然恬静。薰衣草成了我的清新剂,我在它的清香中度过一天又一天的时光。一日,我的学生筠子来办公室,这个离开家人异地求学的孩子,平素常往我办公室…  相似文献   

18.
点燃希望     
夜深人静,沏杯清茶,在灯下静坐,白天的事情又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午,我来到办公室,为自己沏了一杯清茶,便坐在办公桌前。“报告”宏亮的声音在我的耳边响起。“进来。”我的话音刚落,活泼的刘峰便出现在我的眼前:“曹老师,这是我的语文作业本。”我接过一看,那撕裂的缝子已粘贴好了。“噢,没想到你的手会这么巧,真是心灵手巧啊!”刘峰听了,脸上充满了笑意,几乎是蹦跳着离开了办公室。  相似文献   

19.
光与影     
有了光,而又有了形形色色的天上和人间的事物,就有了影子。云和青山有影子,它们的影子往往是投映在水面上了;树、房屋、牲畜、篱笆、人、花朵与飞鸟,都会产生影子。有些影子是好看的,如月光下被清风摇曳的树影,黄昏时水面漂泊的夕阳的影子以及烛光中小花猫蹑手蹑脚偷食儿的影子。我印象最深的影子,是烛光反射到墙面的影子,它们有桌子的影子,有花瓶的影子,有插在柜角的鸡毛掸子的影子,也有人影。这些上了墙的影子随着光的变幻而变幻着,忽而胖了,忽而又瘦了;忽而长了,忽而又短了,让人觉得影子毕竟是影子,一从实物中脱离出来,它就走了样了。老…  相似文献   

20.
双面人     
正似乎像每个大学宿舍一定会有一个吃货,每个办公室总会有那么一位双面伊人,他们忽而化身街头悍妇,忽而摇身一变圣母玛利亚,而每次变脸背后都只有一个原则——利益大小决定精神分裂程度。虽然长得不够白骨精,聪明程度也远远达不到只靠眼神就能透出灵气的段数,可是借着金融危机下外企用实习生来降低人力成本的春风,我歪打误撞地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