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站在海边,我们能听到海浪声、呼呼的风声,还能听到海鸟的叫声。如果我们有声呐设备,那么还可以听到海洋动物发出的声音。然而,在加勒比海,科学家还检测到了一种神秘的声音,它正以120天为周期有规律地发送。这种声音人耳听不到,但是绕着地球运转的卫星却能捕捉到它,科学家把它称为罗斯贝哨声。这到底是什么声音?难道是加勒比海中的某种生  相似文献   

2.
很多动物都可以发出特定的声音进行交流,我们每天也都能听到各种动物在"说话"。不过,由于人耳结构的原因,我们只能听到频率在20赫兹-2万赫兹之间的声音。对于频率大于2万赫兹的声音,我们是听不到的,所以,虽  相似文献   

3.
自然界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在人们可以听到的声音之外,还有听不见的声音——超声和次声。原来,一个物体振动时,会激励周围空气或其他弹性物质的质点振动。由于空气和其他弹性物质的可压缩性,在质点的相互作用下,四周的媒质就会产生交替的  相似文献   

4.
《科技风》2015,(17)
交互式网络视频会议召开时,发言者能够从音响听到自己的声音,这种现象被称为回声现象。回声现象会对视频会议产生较大的影响,尤其是多会场同时存在回声时,将严重影响视频会议的质量与进程。本文通过网络视频会议回声现象的基本模型介绍,对回声现象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危害性进行深入分析,并针对性的提出消除回声现象的常用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对着山谷喊话,会听到重复的回声,持续几秒到几十秒。但让人想不到的是,光竟然也会有类似回声的返光现象,光的返光能持续几百年!最惊人的是,返光传播速度有时是超光速的!声音是声波,需要物质来传播速度很慢;光是电磁波,不需要物质传播,速度极快。但是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波,表现有时却很相似。  相似文献   

6.
科学为什么?     
正为什么有些人听到刮黑板的声音就会起鸡皮疙瘩?原来,这和大脑中的杏仁体密切相关。杏仁体会对高频尖锐的声音产生非常厌恶的感觉。科学家研究发现,声音音频介于2 000~5 000赫兹时,人耳对它最为敏感,也感觉最难听,而刮黑板就是处于这个音频区间。杏仁体由于对这种音频难以忍受,这种痛苦的信息就会传递给听觉  相似文献   

7.
余夫 《百科知识》2009,(9):31-32
听觉是动物感受外部世界的重要方式,许多动物的召唤、求偶、御敌和对抗都要依靠声波信息。事实上,动物有不少器官可以接收声音,例如,海蜇的“耳”是一个带液体的球,圆球液体里漂浮着几棵珠子,这些珠子同神经细胞连着。振动传到球体,珠子又将振动传给它的神经细胞。软体动物中的淡水蜗牛则有两个圆珠,它能听到比海蜇所能听到的频率大12倍的声音。即使是人类,甚至也可以不用双耳,而单靠手指或毛发感受到的振动来接收声音。然而,用声音作为通讯的动物,常常具有特殊的听觉感受器。  相似文献   

8.
人的耳朵是相当理想的听觉器官,它可以听到和辨别的声音强度的范围特别大,人耳可以听见的最强的和最低微的声波压力要相差25万万万倍之多。人耳由内耳、中耳与外耳三部分组成(图1)。外耳包括耳壳和听道,听道在稍微缩小之后,终止在鼓膜上。鼓膜是外耳与中耳的分界,是一张大约0.1厘米厚的薄膜,向内耳陷进,并且与听小骨相连。中耳实际上就是颞  相似文献   

9.
耳朵     
声音的来源——发源,虽然有不同,但是性质却一样,都是由於声源物体的振动,引起介质(如空气)的振动,成为声波,向四面八方传送。声波到达我们的耳朵,我们便感觉到声音。可是,到底我们的耳朵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它的构造又是怎样的呢?这里就来给读者讲一讲关於耳朵的一些知识。外面看得见的“耳朵”只不过是人耳的一部分,它并不能听,就跟人的眼皮并不能看一样。耳朵是由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构成的(图1)。外耳和中耳的任务是传送声音,内耳的任务才是感受声音,它并且有管理身体平衡的作用。外耳主要包括“耳郭”和“外耳道”。耳郭就是露在外  相似文献   

10.
曾晖 《科技新时代》2002,(12):45-45
与普通扬声器向空间中的所有方向发射声波不同,美国技术公司的超声波扬声器只向外发射一束声波,就像手电筒的光束。而且只有当声波在传播方向上受到阻碍或反射时,我们才能够听到声音。因此我们可以控制声音是让一个人听到或是让所有的人都听到。  相似文献   

1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引起的,人靠声带的振动来說話,風琴靠風琴管中空气柱的振动而发出各种音响,……不論从那里发出的声音,都是一种彈性波,可以在介质(气体、液体或固体)中傳播,通常叫声波。声波頻率在20—20,000赫芝范圍內,人耳能够听到;高于20,000赫芝的,人耳就听不到了,叫做超声。超声的用途实在多得很,工厂用它来探測厚鋼板深处的細微缺陷,潜艇利用它查明海底的群山和暗礁,医院用它为患者解除痛苦……超声的用途,可以写成一大本专著。  相似文献   

12.
频率在20~20000赫兹之间的声波可以被人耳听到,叫做可听声波,简称声波;当频率高于20000赫兹时,人耳就听不到了,这种波称为超声波,海豚和蝙蝠可以接收超声波。频率低于20赫兹时,人耳也听不到,这种波称为次声波(又称亚声波),水母能感到次声波。  相似文献   

13.
宁舒 《今日科苑》2008,(7):94-95
少肉多纤维素可预防老年耳聋随着年岁渐长,很多老人会出现小声音听不到、大声音又怕吵、和人交谈时能听到声音但听不清讲话内容等问题。很多人觉得这是人衰老的必然现象,然而耳科专家指出,听力障碍虽然在老年人中普遍存在,但通过积极预防,可以推迟老年耳聋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自从马可·波罗等探险者讲述在沙漠中听到奇怪声音的故事后,人们就一直在探索这种声音到底是如何发出的。这种声音在10千米以外就可以听到,像战鼓或者低速飞行的喷气式飞机的声音,甚至像管风琴,声音强度可以达到105分贝。后来人们了解到,这种声音是沙丘的崩塌发出的,那么所有沙  相似文献   

15.
参观过博物館的人們,都会去观看一下汉代的漁洗。 漁洗,看来好像一个面盆,有两个耳环,盆的內面雕刻着九条魚。当人們用两手去摩擦两个耳环时,漁洗便不断地发出悅耳的音响。当两只手掌摩擦加快,声音便逐漸变高。如果往盆里注入清水,人們就会看到魚沉水底,昂首,嘴微露水面的栩栩如生的景象。继  相似文献   

16.
当一辆火车响着喇叭快速驶近我们身边的时候,你听到喇叭声会由低变高;当它快速远去的时候,声音由高变低。消防车的警报声也一样。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你可以到商店买个闹钟,旋转甩动这个闹钟,就可以重现“多普勒”效应。  相似文献   

17.
尽管在20世纪以前,人们还没有开展对水下声音的科学研究,但水下声音的存在早已为人们所知。南太平洋和西非的原始渔民采用自己发明的方法,只要将耳朵紧贴桨柄,水下声音产生的振动就能传递到木头上,被人耳听到。直到20世纪40年代以后“,静寂的”海洋世界里的动物们可以用叫声传递信息这一事实才广为科学家们接受。水下声音只所以这么长时间都没有被发现,主要是水面所造成的障碍:空气振动产生的声波碰到水面时,99%的声音不是被反射,就是被吸收;水下声波的振动也同样被“囚禁”了。轻装潜水员几乎听不到经由耳朵里残留的空气所传递的水下声音。…  相似文献   

18.
<正>在影院里听到别人翻弄食品袋和吃零食的声音,是一件令人恼火的事情,不过对于一些蝙蝠,例如大鼠尾蝠来说,其他蝙蝠准备进食时发出的声音,却是寻找食物的重要线索。蝙蝠是通过回声定位来寻找可口虫子的,它们只能"看到"大约10米以内的情况。不过,如果要去听周围其他蝙蝠发出的声呐,它们可以听到远在160米以外的一只蝙蝠发现虫子的声音。这主要是因为一只蝙蝠攻击虫子时产生的特别的叫喊,  相似文献   

19.
课堂游戏     
这个姓刘的体育老师,总会在下雨天的时候想办法上一些好玩的室内课。那一次,玩的是猜声音的游戏。六个学生一组,面朝黑板站着,下面的同学坐在位子上,用各种各样奇怪的声音喊那六个同学的名字。被叫到名字的同学,得马上回过头来,猜这声音的出处。如果猜对了,他就可以回到座位上去;如果猜不中,抑或没有人叫他的名字,那他就必须在这黑板前一直站下去。  相似文献   

20.
克隆声音     
正我们知道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人类是靠喉腔内两块肌肉声带振动发出声音的。因为音色、音调、振幅等区别,几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属声音。靠着这种独特性,在很多方面我们都可以用声音代表自己的身份,比如,声音密码锁。比起输入又长又难记的密码,用一句话解锁显然要容易得多。但现在,这种用声音代言的方法可能要行不通了。最近,加拿大一家名叫Lyrebird的公司开发了一种可以模仿人类声音的新技术。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你那独一无二的声音会消失,你可以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从别的"嘴"里说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