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媒短信     
政策 今后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 在海南省博鳌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明确表示:今后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原因是作为喉舌性质的电台、电视台组建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容易与社会上一般理解的产业集团的概念相混淆。 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指出,广电总局今后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此前已经成立的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可以将集团改为总台,如果要继续保留事业性质,就一定要把经营性资产剥离,组建新的产业经营公司或  相似文献   

2.
2004年1月5日广州的<足球报>刊登一篇题为<国资委阻击中国足球>的文章,称国务院国资委认为中国足球是不良资产和不良市场,要求国有企业完成与中国足球的剥离.中国足协认为该报道失实,于1月9日正式宣布:从即日起取消<足球>报对中国足协主办、承办所有比赛的采访资格.由此冲突引发的"封杀令"事件立即成为今年新闻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其实,中国足球协会并不是"封杀令"的始作俑者.去年底,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下发通知,规定分属<南方日报>、<羊城晚报>、<广州日报>3大报业集团6家报社的6名记者一年内不得旁听采访广东省三级法院的庭审活动.  相似文献   

3.
《新闻前哨》2005,(7):39-39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2005年5月出版的《2004-2005年:中国传媒产业发展报告》(传媒蓝皮书)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传媒产业整体市场规模已达3270亿元人民币。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传媒业已经成为仅次于信息业、制造业、旅游业的第四大产业,大力发展广播影视产业是加强文化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的客观要求,随着传媒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集团化的建构为主流形式的传媒之间的合作、联合将成为我国媒介产业未来生存发展的基本模式。广电集团“做大”是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做强”则是产业发展的基础新闻媒介一旦作为产业走向市场,就必须要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方式运作、经营。而产业进入市场,首要的是扩大市场份额,其中最重要手段是扩大经营规模,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竞争实力,求得规模效益。也就是说,市场体制下,新闻…  相似文献   

5.
出版业的资本运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2007年起,资本运作成为出版业的主话题之一.上海新华传媒是我国出版业第一家借壳上市企业,辽宁出版传媒通过IPO形式以中国出版第一股实现上市.2008年4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举办主题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未来"的高层论坛,业内外人士广泛关注出版产业融资的制度瓶颈与出路,国有资本在出版业的控制方式、代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出版产业的资本运作与政策规范、文化产业的融资经验与启示、资本市场与出版产业的未采等问题.这一年还有几家出版集团表达了上市的意愿并着手运作,成为出版集团发展新态势.资本意识日益觉醒的中国出版企业,萌生了强烈的进入资本市场实现资本运作的欲望与冲动.然而,进入资本市场需要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2005,(7):21-23
中国报业的多元化经营走到今天,前后累计花了二十多年时间,真正进入发展时期,就在近十来年,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后。而2003、2004年则是大见成效之年,从多种经营到集团化,再到跨媒体经营,构成传媒产业近期发展脉络。而此后,跨媒体、跨地域、跨行业的传媒经营势必更成潮流。  相似文献   

7.
当前全球经济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而在低谷中徘徊,中国经济发展也面临着重大挑战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却仍然异军突起,呈现出较好较快的发展形势.2009年7月22日,国务院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这是继钢铁、汽车、纺织等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后出台的又一个重要的产业振兴规划,标志着文化产业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对于加快中国传媒产业升级换代,繁荣国内文化传媒市场,提升传媒产业国际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形势的发展对上市传媒业的振兴指数问题提出了研究要求.  相似文献   

8.
今年以来,传媒主管领导多次讲话,强调文化体制改革已到了非改不可的阶段,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事业,前者要增加投入,后者要改革,以改革求发展,在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政治方向的前提下,把经营性产业剥离出来,改制成集团,将来还可以上市。在一些领域,要允许民营资本进入参与改革,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放眼传媒业,广电、报刊显示崭新的气象,其他势力跃跃欲试。一、2003年回顾:各方势力做强做大(一)广电调整思路发展第一广电媒介20年的经营改革,基本是由行政与市场的双轮驱动。广电拥有全球最大的有线电视网,近1…  相似文献   

9.
赵丹 《传媒观察》2005,(4):21-22
在2004年12月21日至22日举行的全国广播影视工作会议上,国家广电总局副局长赵实表示:今后不再批准组建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只允许组建事业性质的广播电视台或总台。对已成立的十余个事业性质的广电集团,广电总局指出两条路:一是可以继续保留事业性质,但内部一定要剥离经营性资产,组建产业经营公司或集团公司:二是将集团改为总台,在总台内部进行事业、产业分开运营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今年2月,在中国文联、广东省委宣传部、中国电视家协会和南方传媒集团联合主办的"改革题材优秀电视专题纪录片推选活动"中,由浙江广电集团电视教育科技频道摄制的大型专题片<丰收>被评为精品作品.  相似文献   

11.
《青年记者》2005,(4):53-53
2004年度,中国平面广告投放整体升势比上年略有放慢,整体升幅不到20%,为近五年来最低,这一方面是因为各汽车、房产、电器等广告投放大行业受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影响放缓广告投放增幅,网络、电信等新兴传媒又进一步瓜分市场所致;另一方面也显示出经过2005年的全国报刊大调整后,中国的平面广告投放已开始进入稳定发展期。  相似文献   

12.
谈及2004年由北京青年报社控股的北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H股挂牌上市,业界至今仍津津乐道.作为中国内地首家在境外上市的主流媒体--<北京青年报>,是新中国的"同龄人",也是改革开放的"同路人".回顾60年走过的历程,<北京青年报>在记录和见证新中国成长的同时,也牢牢把握住了时代赋予的四次机遇,今天的<北京青年报>已由当初的4开4版小报、两间木板房,发展成为拥有十报五刊两网、六家下属企业、总资产超过24亿元的现代传媒集团.  相似文献   

13.
反复拜读吴国辉、张中华二位发表在<中国档案>2004年第5期上的大作<档案局(馆)不是开展档案文化产业的主体>,笔者总感不安,写下几点感受,非杞人忧天之想,皆档案馆人事业之情结所在.  相似文献   

14.
7月22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规划明确指出,要"推动跨地区、跨行业联合或重组,培育骨干文化企业".有分析家认为通过重组、上市,造出中国文化产业的大"航母",是这个(<规划>的重中之重.对于出版产业来说打造超级出版传媒集团无疑是今后很长时期内的一个重大主题.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传媒产业已经由初期市场生产要素的积累阶段,进入到资本运作的产业整体发展阶段.传媒资本运作成为现阶段传媒产业发展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6.
城市广播电视是与城市居民和消费市场联系最紧密的媒体,是我国广电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广电行业正迎来新一轮的大整合、大分化、大调整,中央和省级媒体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新媒体的扩张态势日渐凸显,身兼宣传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任务的城市广电媒体面临着一个新的发展临界点.如何利用广播电视的传媒优势,紧紧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机遇,主动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实现新的战略跨越,这是摆在城市广电决策者面前的重要课题.2008年10月27日,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管理学院、<中国广播影视>杂志社和无锡广播电视集团联合主办的"2008城市广电产业发展论坛"在无锡举行.  相似文献   

17.
北青报在2004年初将北京儿艺并入旗下后,对儿艺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造,把儿艺打造成为化市场的一匹“黑马”。北青报入主儿艺之后。儿艺经营额实现了从70万到1500万的质的飞跃。北青报第一次的跨行业投资就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作为一直关注传媒产业发展的期刊,《传媒》就北青报的此次跨业整合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8.
传媒产业是由电视、期刊、电影、网络等多个子产业组成,这些产业间的竞合关系以及各自在传媒市场中所处的地位对整个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从2004~2013年传媒产业各个子产业间的力量对比变化、传媒产业的主导产业、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未来变化趋势三个层面来考察我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演进.  相似文献   

19.
一 媒体进入资本市场,这只能看作一个新的发展的开始,不能以追求上市为终极目的.媒体经营得好,会受到投资者的肯定和追捧,反过来就可能被二级市场所抛弃,从这个意义上讲,进入资本市场等于打造了一把双刃剑,搞好了会所向披靡,搞不好会伤到自己.北青传媒(1000.HK)就是-个明显的例子.  相似文献   

20.
臣瑞 《新闻天地》2002,(1):33-35
2001年12月6日,中国广电集团的旗舰下水了。挑战:"航母"下水的外部环境就在几天后,12月11日,中国正式成为了世贸组织的成员。时下中国最流行的口号莫过于"迎接WTO的挑战"。毋庸讳言,中国广电集团的出现就是对这一口号最好的体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大众传媒市场走向进一步的自由竞争,媒体巨无霸们支配着全球大众传媒市场。这些传媒产业巨头以其巨大的资金规模,先进的产业结构、强大的市场扩张、大量的科研投入,国际性的营销网络,不断扩张自己在国际传媒市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