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在新世纪的某一天里,人类不需要再像现在这样靠冒着滚滚浓烟的火箭将人造卫星和飞船送上天,只要搭乘一架连接太空与地球的“天梯”即可。这种大胆的设想是一位俄罗斯专家在20世纪60年代首先提出的,后来美国航天科学家进一步对此进行了论证。而要建太空天梯并非易事,其中关键的问题是目前还没有这样牢固的材料可以用来建造如此之长的太空天梯。1991年,日本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碳纳米管的碳纤材料,这种材料的重量仅为现在钢材的1/6,而其坚韧度要比钢材高出几百倍。试验表明,这种材料的牢固程度已足够用来建造太空天梯。尽管…  相似文献   

2.
正希腊神话中有这样一个故事:雅各布做梦沿着登天的梯子取得了"圣火",后人把这神话中的梯子,称为雅各布天梯。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们创造出新的"登天"设想:利用碳纳米管制作太空天梯,可以使人类沿着天梯直接从地球通往太空。准备用来制作太空天梯的碳纳米管重量轻,碳原子六边形结构连接完美,具有极高的拉伸强度,是人类目前发现的力学性能最好的材料。碳纳米管单位质量上的拉伸强度是钢铁的200多倍,远超其他任何材料。此外,用石灰石造纸现在也不是天方夜谭,原理就是将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研磨成超细微粒后吹塑  相似文献   

3.
深圳人要上太空了?一次太空游花费百万,深圳人报名参加美国某公司亚轨道飞行的新闻,引起了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尽管,许多人对这条新闻心存疑问,但新闻的背后,值得注意的是,众多太空大国已经展开了太空旅游市场的争夺。太空旅游有多大的市场潜力?神五上天之后的中国航天业是否能从中分上一杯羹?  相似文献   

4.
吴凯,一位执着的民间发明家,2005年3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防撞防沉安全轮船》专利证书.2006年元月获得了《磁浮力发动机》专利证书;如今,又申报了《人造天梯及太空列车》发明专利,正式向人类社会的梦想发起进攻.  相似文献   

5.
《发明与创新》2006年第1期登出了吴凯、赵建军所写的“空气送我去登月——关于人造天梯与太空列车的探讨”一文。我看后,觉得其中的人造天梯与太空列车的动力存在巨大缺陷,即进入基座的空气不可能自然而然完成,比如文中提到的“进入基座的空气将要完成的是从高气压到真空的流动过程,其风力之大,流速之高可与台风、龙卷风相比”。我的理由如下:众所周知,地球表面覆盖着一层厚厚的空气,居于空气底层的压力最大,越往上走,空气的压力越小,直至太空(此处为真空),空气越来越稀薄,气压越来越低,直至为零。要形成空气由高气压往低气压流动,就需要给…  相似文献   

6.
神秘的东方之国——中国对西方人来说,像是一个永远也解不开的谜;而中国的万里长城,则是谜中之谜。西方曾盛传从月球上能看到长城,从火星上能看到长城,从太空中看长城,到如今,这个谜该解开了吗?  相似文献   

7.
要知道两点间的距离,只要拿一把长尺子一量就可以测出来。然而,天上的星系、星团等天体离我们非常遥远。那么,天文学家又是怎样在地球上就知道这些星系或星团离我们有多远呢?确实,这是天文学家们所公认最头疼的难题,但又是他们必须面对的巨大挑战。通常情况下,天文学家为了测量一颗河外星体的距离,首先要尽可能精确地测出一颗银河系内较近星体的距离,然后再利用一系列先进的太空技术,计算出那颗更远星系星体的距离。这个过程像踩着台阶上楼,所以又称作是“宇宙距离阶梯”。多年来,许多不同的“宇宙距离阶梯”被发现,造父变星就是其中的一部…  相似文献   

8.
《科学与文化》2007,(5):40-40
宇航员在太空的凌波微步让人羡慕不已,但是常人却可望而不可及。不过现在有办法了,只要你花上几千美元,乘坐失重飞机,在大西洋上空就能亲身体验太空遨游的感觉。2006年,美国俄亥俄州克利夫兰市的中学老师迈克·希基和其他38名老师乘坐一架经过特别改良的喷气式飞机在大西洋上空“跳水”(上下飞行),体验了“太空之旅”。  相似文献   

9.
2012年6月,荷兰一家独立的航天公司"火星一号"太空发射公司宣布,他们将发起一项移民火星计划,在2023年4月之前把4个人送上火星居住。随着这些探险者逐步建设他们的定居点,每隔两年将另有4人加入他们的队伍。到2033年,将有20多人生活在火星上。不久之后,2012年11月23日,美国私人航天企业巨头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又宣布了一项更为宏大的火星移民计划:在未来15年到20年,将8万名地球人送往火星,他们将在可供人类居住的火星基地  相似文献   

10.
在太空中生病了怎么办?吃药啊!且慢,药不能乱吃,在太空中更不能乱吃。为了研究地球上生产的药物在太空中是否还有效,科学家把35种药物送上了国际空间站,并在地球上也存放了同样的药物作为对比,看看药效有什么样的变化。28个月过去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欧洲航天局与"清洁太空"公司签订合同,将在2025年发射世界上第一颗太空垃圾清洁卫星——"清洁太空一号"。消息一经发布,太空垃圾清除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多年来,面对太空垃圾影响在轨航天器安全和后续航天发射的问题,各国科学家们已尝试了多种手段,包括激光推进、机械臂抓捕等。有科学家从渔网捕鱼中受到启发,提出了专门用于捕获太空垃圾的飞网捕获系统设想,并初步付诸实践。今天,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在浩瀚无垠的太空中,太空垃圾是如何产生的,又有哪些危害?面对这一威胁人类航天活动的问题,各国科研人员提出了哪些奇思妙想、做出了哪些大胆尝试?  相似文献   

12.
奇事异闻     
《科学生活》2007,(2):7-7
天文学家搜寻外太空电视信号在地球以外的其他星球上是否有生命存在?如果有,那么外星人是否也会看电视?天文学家计划搜寻来自太空的广播电视信号,如果能找到的话,那就意味着地球以外的星球上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个项目计划于2008年上半年展开,使用射电望远镜完成搜寻任  相似文献   

13.
赵薇  孙彦新 《今日科苑》2011,(24):50-51
除了抬头仰望、梦想飞天,遥不可及的太空宇宙与我们的生活还有什么联系?其实,太空科技已然"潜伏"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一呼一吸、一举一动都密不可分。饿了?太空食品惊喜多是要炒个青菜,还是偷懒泡碗方便面?相信吗,哪一种选择,都  相似文献   

14.
为了检验地球生命在太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去年10月份科学家向火星"派遣"了首批地球生命。它们有哪些?又是凭什么特异的本领被选中的?这篇文章会告诉你答案。  相似文献   

15.
你想不想去太空旅游呢?比如去火星上看一看。在不久的未来,这个心愿就能达成了。太空生长的食物去旅游啦!快点收拾东西,首先要准备的是什么呢?这还用说,当然是吃的啦!我要在背包里塞上牛肉干、薯片、巧克力、可乐……这样路上就不会寂寞了。  相似文献   

16.
把一个人的名字放进航天设备里,就能让他或她有亲自去太空旅行的感觉吗?你想不想去太空旅行?现在,美国宇航局、欧洲宇航局和日本宇航局提供了许多这样的机会。好吧,别太激动,确切地说,这些宇航局提供送个人的名字去太空的机会。把名字放在航天器上,它就能到太空转一圈了。别看只是把名字送上太空,但依然会让一个人有亲自去太空旅行的感觉。这和把自己  相似文献   

17.
太空生活听起来充满神奇,它与地面的生活有些什么不同之处,又有什么相同之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太空“花花世界”。  相似文献   

18.
高坳 《百科知识》2007,(12S):18-20
随着1957年苏联“伴侣一号”卫星上天,人类进入了探索太空的发现之旅。如今,人类又开始把目光投向了太空旅游。不仅航天员能邀游宇宙,普通人也有机会去太空旅游,尽情享受宇宙之美。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研究人员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举行的第67届国际宇航大会上称,他们已设计出一款简单的整体式太空飞机,可在一日内搭载最多20名乘客飞抵太空边缘,然后返回地面。另有报道披露我国将于2030年完成试飞的空天飞机项目——"腾云工程"。那么,太空飞机与空天飞机分别有哪些特点,又有什么区别呢?太空飞机在我国,太空飞机和空天飞机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太空飞行器,前者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20.
人类要在20年后飞向火星?那要先得把吃喝问题解决了:如何在太空中度过接近2年的时间?带几十吨食物和水过去?看来科幻小说中的循环生态的太空农场,这次要真正应付实战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