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 毫秒
1.
《今日一线》是南方电视台经济频道制作的一档以社会新闻为主的日播式电视新闻栏目。栏目自我定位为电视新闻杂志。30分钟的节目共由三个板块组成,分别为:《封面》——关注社会热点、突发事件并作深度报  相似文献   

2.
刘嘉 《声屏世界》2011,(9):40-41
"播"与"说"在实践中的应用我国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从成立的那一天起就担负着政策导向、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电视新闻节目就是完成这一使命的重要阵地之一。电视新闻节目播音员能不能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节目的思想内容,直接影响到电视节目的整体宣传效果。"播"新闻严格以稿件内容为依据,  相似文献   

3.
观众本位——中国电视新闻报道的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1999年7月5日开始,每晚9点,一个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充满各类新闻资讯的电视新闻节目《现在播报》,总是以一种清新自然的面目出现在人们面前。作为中央电视台晚间时段又一个重要综合性新闻栏目,《现在播报》区别于现有同类型新闻节目的特色之一,就是其鲜明的“观众本位”的传播价值取向。它的开播是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向纵向发展的一个标志,同时也预示着中国电视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4.
中央电视台《社会记录》是2003年5月1日和新闻频道一同开播的,从初创阶段的资源再生型栏目,已发展成一个社会新闻深度报道和评论的栏目。几年来,在不断对栏目的定位思考和表现形式探索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剑走偏锋——形成与发展中国第一个早间新闻杂志节目《东方时空》的创办,使中国电视新闻的语态从宣讲、说教向亲切的平民化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从而使电视新闻节目自此展开了一股平民化之风,从央视到各级省、市电视台,都开始注重用平民的语态来陈述事件,表达观点。别林斯基说过:“每个民族都有两种哲理:一类是学究式的、书…  相似文献   

5.
据1996年4月22日的《中国电视报》报道,从5月6日开始中央电视台将新设立一个45分钟的纯电视新闻深度报道栏目《新闻调查》。此举旨在加快电视新闻栏目化趋势的力度,使电视新闻栏目化建设更趋发挥整体传播效应。笔者拟就此作一探讨。 所谓电视新闻栏目化,是指电视新闻节目定期、定时、定量播出并冠以固定的栏目名称,赋予栏目特定的方针、内容和与之相适应的相对稳定的节目形式,它的出现有一定的发展必然性。本世纪40年代末,世界上最早的专栏节目——美国的《骆驼新闻大篷车》出现,开始了电视新闻栏目化的探索。我国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在70年代末创建,虽然获得了观众的青睐,成为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但很长时间它是“一花  相似文献   

6.
陈佳琪 《今传媒》2013,(11):88-89
媒介生态环境的变化、新闻价值规律的回归、受众多元化信息诉求、电视台自身发展的需要和新媒体迅速崛起,促使电视新闻语态发生微妙变化。电视新闻语态从传统的宣教模式向“宣教+新闻”模式过渡,电视新闻节目试图融合浓厚的宣教与客观的新闻。本文以央视《新闻联播》作为研究案例,梳理其开播以来新闻语态的转变路径,并探析电视新闻语态的转变方向。  相似文献   

7.
《新闻周刊》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晚间播出的一档新闻杂志型深度报道栏目。作为周播性新闻杂志节目,自2003年开播以来,《新闻周刊》秉持浓缩过去七天的中国历史这一理念,迅速成为国内同类型栏目中的佼佼者。因此,对《新闻周刊》的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形态、内容、主持人三个方面浅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8.
一种另类的新闻专题——《传奇故事》的“不同”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奇故事》是江西卫视2005年元月1日开播的一档日播新闻栏目,或者说是一档“另类”的新闻专题节目。它通过对新闻素材的再加工,挖掘其中蕴涵的矛盾和转机,使新闻本质富有了传奇色彩。节目从开播伊始就展示了强大的竞争优势,受到了广泛关注,收视率不断攀升。开播一年后,即在全国10城市AC尼尔森数据中跃居全国卫视晚间自办节目前三位。笔者作为《传奇故事》的一名编导,一直在节目制作一线。本文主要阐述《传奇故事》与其它新闻类节目的“不同”之处。一、以采撷全国各地优秀新闻节目素材为主,自拍节目为辅。《传奇故事》作为一档日播栏目,…  相似文献   

9.
《新闻界》2014,(9):23-27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电视新闻评论节目面临着极大的挑战和发展困境,也促使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必须在内容和形式上进行革新。央视《新闻1+1》的系列专题节目从结构、语态和传播模式三个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平行逻辑"引入到节目内容的结构中,形成了多元的、融合新媒体属性的"碎片化"内容单元,同时还融入了大量的视听性元素,以人性化的视角和个人化评论,在满足观众收视期待的同时,为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突围与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0.
沈阳广播电视台《沈视早报》栏目创播于1999年4月19日,是辽沈地区首个自创的电视早新闻栏目,每天早上6点半到8点播出。13年来,节目收视率和市场份额一直在辽沈地区同时段电视新闻栏目中名列第一,创造了早间收视奇迹。作为一档早间新闻资讯节目,《沈视早报》以"更新、更快、更全"的新闻信息播报为己任,始终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节目更新的速度上,强调"快字  相似文献   

11.
周海钦 《东南传播》2011,(11):95-97
自20世纪九十年代《焦点访谈》和《东方时空》这两个栏目开播后,我国媒体顺应社会转型的需要,重新构建电视新闻语态,呈现出由现象到本质、由单一到复杂的变化,开创了类似《新闻1+1》等新闻语态的新面貌。本文从对比电视新闻言论类节目崛起前后新闻语态变迁的角度来分析、研究社会大环境转型后新闻语态所发生的深刻转变,以及新闻语态改变...  相似文献   

12.
《晚间800》自1994年6月开办以来,已经播出800期了。800期的不断探索,800期的不断创新,它已成为江西电视台的一个名牌栏目。为了让节目办得更好,9月17日,《晚间800》请来了我省高校、社科院、中央及省级新闻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同行,对《晚间800》的节目定位、选题计划、节目制作及其社会影响进行了研讨,对该栏目今后的发展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大家认为,《晚间800》开播两年多来,形成了几个显著的特点:一、贴近老百姓的节目定位深受观众的喜爱。《晚间800》是一个以社会新闻、热点类新闻事件为主要报道内容的新闻性栏目。这种性质的新闻性栏目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导向的把握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涉及到社会的各个层面,许多社会热点与群众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贴近性与导向性这对矛盾的关系,《晚间800》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3.
基于受众的需求以及信息时代媒体对于新闻评论的重视,2008年3月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TV透》在厦门电视台应运而生,它成了厦门首个开放式的电视新闻访谈类栏目。但近些年来,电视新闻访谈类节目成为最广泛的谈话类节目,观众收视出现疲软趋势。《TV透》栏目组意识到,只有不断提升节目品质,引入新鲜元素,大胆创新,才能重燃观众的激情。2013年3月4日,改版后的《TV透》栏目亮相于厦门电视台的晚间黄金时段。  相似文献   

14.
嘉兴新闻频道自制日播电视新闻节目共3档,总时长100分钟。1档时政主新闻,涵盖政经、科教文卫及服务类信息,日播消息量15—17条左右;2档民生新闻,日播消息量分别在10条和8条左右。尤其是最"接地气"的民生新闻《小新说事》,尽管信息容量有限,收视率却不逊于中央及省级媒体,2012年全年平均收视率突破15个点以上。嘉兴新闻频道在对电视新闻节目的改革探索中发现,如果把新闻视作一种文化商品。  相似文献   

15.
彭海涛 《视听界》2005,(1):15-18
自1994年《焦点访谈》开播以来,中国电视新闻评论节目在全国各电视台遍地开花,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得到了迅猛发展。电视新闻评论类节目的发展和壮大不仅代表了新闻事业的新成就,而且也从侧面表明了中国社会的变革以及在此情况下的新闻观念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从一定意义上代表了中国电视新闻节目所特有的品质,是新闻在电视上的优良表现形态和类型。从新闻在各种大众媒介的发展历程和变迁来看,电视新闻节目向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转化首先在操作上起始于新闻语态的变革。电视新闻评论节目的最大特点莫过于其新闻语态的独特性和创造性,从根本上重新建构了新闻的语态,展现了新闻的高端发展方向和未来。  相似文献   

16.
在"云媒体"、"多屏"时代,传统电视新闻面临空前的竞争。如何发挥自身优势、从竞争中脱颖而出,差异化、深度化、多元化战略的应用如箭在弦。深圳卫视《关键洞察力》栏目创新性地以心理分析等手段来深度剖析新闻人物与焦点事件,赋予了节目新的特色"黏点"。本文以《关键洞察力》对韩国"岁月号"沉船事件的报道为例,探讨电视新闻中心理学运用体现出的独特视角和创新性深度报道新路。  相似文献   

17.
《大刚说新闻》是南京广播电视集团一档编辑类日播电视新闻资讯节目,每天傍晚五点半到六点播出。这档节目以独特的说新闻方式历经近十年。本文将围绕该栏目三个纯粹的特点,即选的纯粹、说的纯粹、看的纯粹来剖析节目所持生命力的原因。  相似文献   

18.
朱冬玲 《视听界》2005,(6):57-57
县级电视新闻编后,是节目播音员或主持人代表县级电视台在所播新闻后依托新闻内容进行评说的“小言论”。若能重视并垂青编后,不仅能提升县级电视新闻的影响力,还有利于打造县级电视新闻名栏目。本文结合灌南县电视台《灌南新闻》节目中一些编后个案,浅析编后对县级电视新闻的影响,以期进行业务交流。  相似文献   

19.
“零距离”的电视新闻理念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栏目 ,自 2 0 0 2年 1月 1日开播以来 ,不断引发着江苏乃至全国电视观众与业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它的出现 ,不仅盘活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而且拉动了江苏电视的整体局面 ,甚至与其他同类电视新闻节目一道 ,改变了江苏电视观众的晚间收视习惯 :最受瞩目的节目 ,由电视剧、娱乐节目变为了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不仅“练内功” ,从节目内容、构成方式、传播方式、内部运行管理上处处创新 ,而且也“练外功” ,即真正将电视的媒体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资源优势 ,面向百姓 ,面向大众 ,进行全方位的电视服务 ,被大家誉为自己的“百姓电视”。《南京零距离》在社会大平台上探索电视新闻改革 ,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电视新闻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此 ,本刊专门为《南京零距离》开设“个案研究” ,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发表各自的高见 ,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对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关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诸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为正在探索着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贡献一个有价值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0.
一个栏目盘活整个频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炀 《现代传播》2003,(2):64-65
《南京零距离》作为一档新闻资讯类栏目 ,自 2 0 0 2年 1月 1日开播以来 ,不断引发着江苏乃至全国电视观众与业界人士的热切关注。它的出现 ,不仅盘活了江苏广播电视总台城市频道 ,而且拉动了江苏电视的整体局面 ,甚至与其他同类电视新闻节目一道 ,改变了江苏电视观众的晚间收视习惯 :最受瞩目的节目 ,由电视剧、娱乐节目变为了电视新闻。《南京零距离》不仅“练内功” ,从节目内容、构成方式、传播方式、内部运行管理上处处创新 ,而且也“练外功” ,即真正将电视的媒体资源优势转化为更具广泛意义的社会资源优势 ,面向百姓 ,面向大众 ,进行全方位的电视服务 ,被大家誉为自己的“百姓电视”。《南京零距离》在社会大平台上探索电视新闻改革 ,为“全球化”背景下本土电视新闻的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为此 ,本刊专门为《南京零距离》开设“个案研究” ,约请相关专业人士发表各自的高见 ,意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 ,对由《南京零距离》引发的关于中国电视新闻的诸多问题作进一步深入的思考与探讨 ,为正在探索着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贡献一个有价值的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