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都凌霄 《新闻世界》2009,(6):129-130
本文从流言传播的受众方面出发,以汶川大地震期间的成都某高校学生为例,引入费斯廷杰的认知不和谐理论,分析了人们对地震流言的态度是如何通过减少认知不和谐因素来形成的。  相似文献   

2.
2008年以来,地震新闻开始在各种媒介上出现。汶川地震以及其后世界上几次大地震的发生使得地震新闻开始成为受众较为关心的话题,为了适应受众需求,媒体开始对地震新闻予以特别关注。但是,地震新闻作为灾害新闻的一种,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的新闻工作应该如何对待诸如地震。失火、车祸、沉船等灾难性事件的报道呢?对此,我们是有一个认识过程的。过去,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要么回避不报道,要么拖拖拉拉,时过境迁才刊播。其结果,造成不少受众去接受西方新闻传媒的报道,使不少国内新闻出口转内销,从而产生了西方传媒由新闻而在思想上对我国受众形成巨大冲击的堪忧现象。现在,我们对灾难性新闻事件的报道对策是迅速而低调。这种低调的具体表现是,在及时报道的同时,新闻传媒对灾难性新闻一般不予以重要的版位,比如不入电视、广播的前三条,不上报纸的头版。以我…  相似文献   

4.
叶靖 《新闻实践》2008,(7):72-72
大地震对民族来说,是巨大的"时艰",而对媒体来说,是巨大的"遭遇"。钱江频道"范大姐帮忙"栏目迅速行动,在抗震救灾中用"帮忙"彰显责任,让"爱心"超越磨难。一、新闻报道围绕"帮忙"特色,展现媒体价值取向"帮忙"满足受众知情权。地震发生当天,"范大姐帮忙"记者就兵分四路,赶赴浙江省地  相似文献   

5.
受众是新闻传播的对象,对新闻工作者来说.最遗憾的事无非是脱离大多数受众,不了解受众的需要和兴趣,不注意研究怎样才能反映受众的需求、好恶,无法引起受众的心理共鸣。  相似文献   

6.
李尚子 《新闻传播》2010,(7):105-106
娱乐是大众传播自身诸功能中的一种。根据马斯络“受众需求分层理论”——初级需求不被满足前人不会奢望进一步追逐高层需求的满足——娱乐似乎成为了受众在太平盛世向大众传媒索取的首要需求。而对于报纸而言,满足受众这一需求。除简单易行之外,也意味着巨大的经济效益——包括受众因喜好而购买报纸所产生的销售收入.以及将这些受众转卖给广告商所能取得的商业利益。  相似文献   

7.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一带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震后,海内外诸多媒体的上千名记者云集灾区,从一线为全球受众发回宝贵的现场报道.灾难事件,以其“破坏性”、“突发性”和“多变性”,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有着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现场报道是新闻报道中极为重要的手段,为受众呈现最快最新的信息,缩短了受众与地震发生、救人等新闻事件的时间和距离,使受众产生与事件进展的同步感.虽然中西方记者对突发灾难事件的现场报道采取了不同的表现形式,但都在不同角度体现出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8.
韩彪  于都 《军事记者》2008,(8):56-57
2008年5月1213北京时间14时28分,四川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在新闻频道的15时《整点新闻》中头条播出了地震的消息,就此开播了《突发事件·关注汶川地震》的现场直播报道,24小时不停机。央视反应迅速,报道客观、权威、翔实、充分,为党和政府及受众提供了全面的灾情资讯,  相似文献   

9.
陈峻俊 《新闻前哨》2005,(12):71-71
一图胜千言已是老生常谈了。印度洋海啸事件再次证明了这句话的正确性。正是由于图片的作用,使全世界的受众如临其境地参与了这次颠覆。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海底9级地震带来的大海啸,使印度尼西亚、斯里兰卡、泰国、印度等国家蒙受巨大灾难。纵观各大媒介,对这次灾难的图片报道大至分四部分:海啸前、海啸瞬间、海啸后灾难现场、国际救援。从接受美学的角度,这些图片强调了新闻的真实可信,使这次空前灾难给受众留下了足够想象的空间。 图片新闻的生成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解读: 第一阶段是图片话语“意义”的生产,即新闻传播工作者对原材料的加工。这也是所谓的“编码”阶段。海啸中的许  相似文献   

10.
在受众细分的完全市场竞争时代,以专有读群为对象的经营性专刊,在培养稳定读群、做精做专新闻方面所具备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报纸与特定读之间无缝沟通而带来的报纸广告增长的巨大空间,值得报界充分重视。  相似文献   

11.
刘卓 《记者摇篮》2004,(10):59-59
审美活动作为人们审辨美丑、善恶等的精神活动,无时无刻不在对媒介语言起着巨大的影响。传媒语言作为媒体与广大受众交流的桥梁.更加离不开时代审美的指导,以满足广大受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彭军辉  周欢 《青年记者》2006,(16):41-42
进入80年代以后,我国各地的大众传媒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而其中最重要的当属各新闻媒介中的受众观念变革。因为它打破了以往“以传为中心”的传播模式,逐渐走向“以受众为中心”的符合全球传播观念发展规律的全新传播模式。本试图通过对我国新闻报道中受众观念的演变、传播中心的换位进行观照,并对受众地位强势化在当前新闻传播中的体现加以描述,从而探讨应对这种强势化趋势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通过对政府网站的汶川地震报道文本进行内容统计和报道内容分析,同时配合报道内容进行地震报道受众抽样调查,二者结合分析发现政府网站在突发事件中的信息公开不及时、不全面,信息供给与信息需求错位,信息表现媒介单一,互动性较弱等,因此应加强政府网站在突发事件中的传播技巧,突出以错位求定位并实行整合传播的信息公开策略.  相似文献   

14.
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新世纪,在信息经济的背景下,媒体经营必须确立如下观念: 品牌观念 中国新闻事业多年的改革创新征程把媒体推入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如今,创建强势媒体品牌是赢得市场的不二法门,好的媒体品牌是笔巨大的无形资产,是“特卖许可证”,能产生巨大的效益和回报,新世纪的媒体经营呼唤把媒体当成品牌来经营。 为此,媒体经营必须致力于使自己传播的信息对受众有更大的吸引力,建立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让媒体具备目标受众的所希望的功能.使自己的典型受众具备与时代潮流同步的形象。让自己的媒体具有独特的品牌个性、…  相似文献   

15.
自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地震新闻开始频繁进入受众的视野。以新闻报道的形式进行地震科普宣传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发展前景,但是,地震科普的公益性和媒介市场竞争的功利性之间存在着突出的矛盾,这就导致了地震新闻并不  相似文献   

16.
秦琴  侯洪 《新闻窗》2007,(1):103-104
纪录片是运用镜头,真实地记录社会生活、自然环境,客观地反映生活和大自然中的真物、真事、真情、真景,着重展现生活和自然生态环境的原生态,排斥虚构和扮演的功能性节目。然而,随着纪录片的不断发展和受众接受水平的提高,这种纪录片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求。纪录片要赢得广大受众就必须实行大众化,尤其是动物自然类题材,不贴近受众,不感动受众,纪录片就不会最终面向大众。  相似文献   

17.
电视剧是一个年轻的艺术门类,然而它一经诞生,就显示出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来,中国电视剧空前繁荣,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影响最广泛、受众最巨大的一种文化样式。电视剧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体形式,对大众文化的传播,在现代社会文化的传承中显而易见是有着非同寻常的积极意义的。然而,我们也不无忧虑地发现,大量充斥荧屏的,却是一些观众“不爱看”、  相似文献   

18.
徐占品  丁玥 《青年记者》2017,(23):31-32
灾害带给人类的危害,不只是直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还有个体精神上的伤害和区域文化的破坏.灾区受众无论是在灾害潜伏期还是发生期抑或是恢复期,都具有特殊的信息需求.①2014年12月1日至10日,笔者在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的六个乡镇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按照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的烈度图,笔者选择了位于地震ⅨX度区的龙头山镇、火德红镇、包谷垴乡,以及位于地震Ⅷ度区的乐红乡、水磨乡和位于地震Ⅶ度区的文屏镇.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将收集到的数据与2008年9月赴汶川县和都江堰市考察获得的数据进行了对比验证,初步了解了灾害事件中灾区受众的信息需求.  相似文献   

19.
陈燕 《新闻前哨》2005,(9):63-65
一、电视平民化的形成基础在早期的传媒理论中,传媒发出的信息理所当然地会被受众接受,是一种刺激-反应模式,传播者占有主动地位。传播者坚信,任何强大的宣传力量都会对受众造成巨大的心理影响,从而轻易改变他们的观念甚至行为。这种传播者为中心的观念导致传媒与受众关系的不平衡,受众心理、受众诉求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如今,当电视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重要的文化现象的时候,无论是理论界还是电视从业者都越来越强烈地意识到:电视媒体再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单向传播者,相反,受众的作用在  相似文献   

20.
网络调研是对台广播入岛调查的新手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没有调查研究,我们就不可能了解受众市场,也不可能了解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我们的对台湾广播也必定是盲目的。”由于台湾当局的阻挠,目前电视和平面媒体入岛十分困难,只有广播能够真正覆盖台湾全岛。在媒体竞争激烈的台湾岛内,对台湾广播要想在受众群体当中占据主流地位,就必须在岛内新闻传播主题多元化的倾向中,牢牢把握受众的舆论方向和关注热点,了解受众收听需求和收听习惯,据此不断改进节目,增强对台广播的针对性和贴近性,避免对台广播无的放矢,而这离不开科学的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