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西方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运用的新闻手段主要是新闻与评论。美国早期新闻学者约斯特说:“新闻是报纸的生命,评论是报纸的灵魂”。新闻与评论在资产阶级报刊、广播、电视宣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初期的资产阶级报纸上完全是新闻,以后才有了评论(主要是读者来信和评论),再后才有了社论。资产阶级新闻事业对于新闻手段的具体运用、反  相似文献   

2.
一般来说,强调报纸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并不可能招致异议。因为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生存的根本。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闻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即便从概念出发,我们知道,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媒手段普遍应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性即是其基本特性之一。  相似文献   

3.
中国英语传媒在塑造和维护良好的国家形象,营造有利于我国的国际舆论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新闻评论是一种对最新发生的新闻事件或重大问题提出一定看法和意见的文章[1]。中国胡乔木指出评论是“报纸的灵魂”,美国普利策称评论为“报纸的心脏”。鉴于提升中国英语传媒传播效果的迫切性和评论在中西方新闻传播中的重要地位,本文对美国主流日报和中国主流英语日报的言论版进行定量和定性的比较,希望对办好中国对外英语报纸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一般来说,强调报纸新闻评论的新闻性并不可能招致异议。因为众所周知,新闻是报纸生存的根本。新闻评论作为报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新闻属性是与生俱来的。即便从概念出发,我们知道,新闻评论是现代新闻传媒手段普遍应用的、面向广大受众的一种新闻体裁,新闻性即是其基本特性之一。那么,问题的提出是否多余?实践过程中的某些倾向、某些表现使我们感觉并非如此。这些现象大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在已经见诸媒体的新闻评论当中,有相当一些议论与新闻事实本身有某种游离甚至偏移。换句话说,有许多讨论并非建立在新闻点的基础上,所谓的新闻,仅仅被…  相似文献   

5.
电视新闻的产生虽然晚于报纸、广播新闻,却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在现代社会传媒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位于电视业发展的前沿,站在电视业改革的潮头,自觉不自觉地置身于一种飞速发展的状态。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新闻受众市场上,报纸、广播、电视三方基本上是三分天下。到了1999年,电视赢得的市场份额上升到近一半,独领传媒风骚。但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随着我国复关尘埃落定,网络媒体诞生,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的迅速发展全面挑战着电视新闻媒体,与电视争夺着观众。与此同时,现代社会信息高度聚积,人们对新闻的需求不断增…  相似文献   

6.
《新闻导刊》2005,(5):15-17
新闻评论在媒体中有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西方传媒界,著名报人普利策把评论比作“报纸的心脏”,这一比喻集中代表了他们对评论在媒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近几年来,言论在国内各媒体异军突起,报纸的不少版面都开设了言论专栏,形式也更为多样。时事评论——“因时而评”、“合时而著”的新闻评论,由于颇吸引读者的眼球.就自然而然地成为报刊的一大看点。  相似文献   

7.
当代报纸传媒的立足与发展,离不开有效的新闻策划。一方面,从阅读兴趣看,由于受众获取新闻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广泛,除了报纸、电台、电视台和通讯社等媒体外,现代互联网络媒体提供了即时信息服务。受众除了关心一些突发性的新闻信息外,更关注新闻的“背后”。另一方面,从报纸媒体的特点看,以文字描述为主要手段的报纸新闻信息发布,必须要求通过分析性报道获取受众的关注。因此,在信息开放时代,报纸作为一种媒体的优势,已不能简单地在“独家最早发布新闻信息”的传统要求里,而应该更显著地体现在对“新闻信息的深入挖掘之中”。新闻报道的策划,就成为深入挖掘新闻信息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在报纸评论中出现了一种新的形式——记者点评。 记者点评超越了报纸评论的常见文体,诸如不署名的社论、评论员文章、短评、编者按和编后,署名的专栏评论以及介于新闻与评论之间的新闻述评和新闻分析等等。…….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作为报纸宣传的基本手段之一,理应与新闻报道互相配合,比翼双飞,甚至还起到对新闻报道的“点睛”,为市民代言的作用。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报社的新闻评论却普遍呈现弱化之势:一是报纸对新闻评论重视不够,新闻评论作者少,写的少,也不注重组织人写;二是评论稿件数量小,有些报纸整版不见一篇新闻评论;三是评论稿件质量差,内容空泛,文风呆板,读者不愿看。  相似文献   

10.
许英 《记者摇篮》2005,(6):18-18
在中国近代报纸发展初期,评论就与消息、通讯并列为报纸三大报道品种。报纸以传播新闻为主,同时也是舆论纸,既要反映社会舆论,还要及时评价新事物、新问题、新形势。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评论是报纸的一面旗帜。  相似文献   

11.
读图时代新闻图片成了报纸的宠儿,新闻图片作为报纸传媒吸引读者的重要手段和工具。如何增强党报吸引力,体现党报在新媒体时代的权威性、主导性,推动党报不断发展?强化新闻图片策划,更好地发挥新闻摄影在党报中的功能和作用是条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2.
南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地带,其新闻传媒的发展也处于前沿,其报纸早已以“新派”之誉唱响海内,在国内的影响甚大。国内有许多报纸甚至视其为“领头羊”,加以仿效。那么,处于改革前沿地带以“新派”称的报纸,其新闻评论有什么变化与特征?这些变化与特征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它对于我国2l世纪新闻评论写作的发展变化具有怎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云豪 《视听界》2004,(3):45-47
电视新闻评论是运用电视制作、传播手段做出的新闻评论,通过对新闻事实的深入调查采访,认真分析论证,把新闻事实及其过程完整清晰地呈现在观众面前。“它依据新闻事实,就实论虚,以深刻尖锐的剖析阐明媒介的观点和立场,是一种具有鲜明针对性和指导性的论说性新闻体裁,它集新闻性和政治性于一体,熔新闻体裁和政论于一炉,通过揭示真理,引导舆论,完成媒体的使命。”实际上, 它是电视传媒对当前重大新闻事件或重要问题发表意见, 做出分析判断或评述的一种节目形式。1980年第十次全国广播工作会议以后,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才开始进行尝试性的操作,中央电视台创办  相似文献   

14.
张晴晓 《新闻窗》2007,(4):85-86
“读图时代”如何调配人力资源和新闻资讯,搞好新闻摄影报道? 综观外部环境,目前全国各报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各类新闻传媒之间的竞争加剧,拍好图片、用好图片,不仅仅是报纸创新出彩、吸引读者视线的手段,而且成为报纸争夺读者市场、追求卓越的“常规武器”。因此,新闻图片和摄影记者的竞争日渐加剧;[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新闻评论是党报的旗帜。在当今时代,党报新闻评论面临挑战和机遇,但党报普遍存在“新闻评论问题”。改进发展党报新闻评论,在于坚持“三贴近”,提供高质量的“新闻评论服务”。为此要更新观念,提高强度,增加活性。党报新闻评论是有位的。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与旗帜,这成为了办报的规则和指南。但是,多年来,这一规则在党报实践中打了折扣。而时下,又分明要求把这一规则坚决贯彻到位。有位应当有为,有为方能有位,这大抵就是新的传媒格局下党报新闻评论的现实处境与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温婧 《青年记者》2017,(9):53-54
新世纪以来,网络的迅猛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播方式,给传媒生态和舆论环境等带来了明显的变化.以言论频道新闻评论、留言板跟帖和论坛评论为主要内容的网络评论发展迅速,报纸评论受到了极大的冲击.《新京报》是我国最早开设评论专版、并将评论放在仅次于头版地位的报纸之一,以其为例探讨融合背景下如何发掘并保持传统评论的特色和优势,对于积极构建报纸评论与网络评论的新格局具有典型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世界传媒大亨默多克麾下的英国老牌报纸《世界新闻报》,因窃听丑闻被迫停刊。随后,引发对其他传媒同类问题的追究,默多克本人面临"滑铁卢"。然而,对此事件的报道和评论中,我国一些媒体或避开关键问题,大谈邓文迪保护老公那一巴掌多么精彩,或采用诸如"窃听门暴露西方国家新闻观的虚伪本质"、"西方新闻自由严重扭曲事实”等传统批判话语说事。  相似文献   

18.
商晶 《新闻与写作》2004,(11):40-41
传媒记录历史,传媒影响历史,传媒也汇入历史。关于新闻与史的亲缘关系,“前人之述备矣”。谭嗣同的“报纸,即民史也”的见解,揭示了新闻与历史之间的内在联系;章太炎认为,新闻作品须以事实为本,新闻评论要有独立见解,如此方足以匡国政而为史官取材;李大钊认为,“历史不应  相似文献   

19.
范秀珍 《青年记者》2010,(18):70-71
新闻评论在报纸版面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是报纸的"旗帜"和"灵魂"。在传媒竞争日益白热化的时期,报纸面临着一个举足轻重的问题:如何吸引读者眼球以及培养自己的忠实读者?综观当今的各大都市类报纸,新闻报道"以受众为中心"已经是平常事,然而不可忽视的是,报纸的评论也逐渐体现出贴近受众的特点,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评论为例,剖析它的评论特点,  相似文献   

20.
本文所说的电视新闻评论,是指电视新闻报道中针对所报道的重要新闻做出的即时评论,在新闻节目中由新闻主播照稿念出的评论文字,而不是指谈话类或时事评论类的电视新闻评论专题节目。电视新闻评论,如同报纸评论一样,是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