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张衡     
张衡(78—139),字平子。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召县)人。祖父张堪当过蜀郡太守。在他出生寸,家道已经衰落,生活贫苦。但是张衡很有志气,曾说过:“不患位之不尊,而  相似文献   

2.
张衡(公元78-139年)字平子,家住在当时荆州南阳郡的西鄂县(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一位杰出的科学家.他大约在二十三岁(公元100年)那一年,应南阳太守鲍德的聘请当了主簿(掌管文书工作).后来汉安帝听说他善术学,征拜郎中,115年,调升做太史令,才开始主持天文的观察和研究工作.在116年他写成了  相似文献   

3.
祖堂 《良师》2010,(11):60-61
在东汉,有一位集科学家、政治家、文学家、画家于一身的学者,他就是张衡。张家是河南南阳的名门大族,他的祖父张堪曾被人称为“圣童”,在家庭良好的文化氛围中,  相似文献   

4.
张衡的故事     
在世界天文史上,有一位中国古代科学家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他就是我国东汉时期的伟大天文学家——张衡。 公元78年,张衡出生在当时的荆州南阳郡西鄂县,比西方著名的天文学家哥白尼、开普勒、伽利略早诞生1000多年。青少年时代的张衡生活很贫困,但贫困的生活激发了他刻苦学习的精神,在他十多岁的时候,已经读了很多书,文章也写得很出色了。17岁那年,他先后来到长安(今西安)和洛阳。在那里,他结交了许多有学问的人,除了日夜攻读,就是与他们一起钻研学问。后来,张衡做了3年郎中。  相似文献   

5.
在《张衡传》中,共有六次写到张衡对待做官的态度和官职的升迁情况,详细弄清这些情况,对学生理解张衡的为人和品德是有帮助的。这六次情况是: (一)“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据历史记载,张衡年轻时就很会写文章,加上他十七岁至二十二岁时曾“游三辅”、“观太学”,更达到了“通五经”、“贯六艺”的程度,于是出了名。汉和帝(刘肇)永元年间,南阳郡太守要推举  相似文献   

6.
读《语文教学参考》高中版第四期后,收益甚多。但发现其中有些资料似欠准确,试举二例,敬请指正: 一、《张衡传》的资料上说:张衡是“河南南阳西鄂(今河南南召县南)人。”这个材料可能引自课本的注释②,但未重新审核。张衡是河南人,我们河南的课本注释、资料解说应该说是可靠的。但查了一些材料,发觉这条注释、资料都是欠准确的.一九六○年的高中语文第五册《张衡传》注释②上,注的是:“南阳西鄂——南阳郡的西鄂县,在现在河南省南阳县。”当年五月份出版的《张衡》(中华书局本)一书介绍说:张衡出身于“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县石桥镇)”。是否因为后来区县重又划分而有改变了呢?查一九七五年本《中国古代科学家史话·汉代杰出的科学家张衡》一文,那上面介绍说:“张衡的家乡在南阳郡西鄂县石桥镇(今河南南阳县城北五十里)。”还  相似文献   

7.
《考试》2007,(Z2)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张堪字君游,南阳宛人也。为郡族姓。堪早孤,让先父余财数百万与兄子。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世祖微时,见堪志操,常嘉焉。及即位,中郎将来歙荐堪,召拜郎中,三迁为谒者。使送委输缣帛,并领骑七千匹,诣大司马吴汉伐公孙述,在道追拜蜀郡太守。时汉军余七日粮,阴具船欲遁去。堪闻之,驰往见汉,说述必败,不宜退师之  相似文献   

8.
简评羊续     
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在统治阶级内部,确实出现一些为政清廉,关心民间疾苦,维护民族团结的官吏,这种情况是很值得史学家、伦理学家关注和研究的。本文仪就东汉灵帝时南阳太守羊续的为政清廉做些介绍和评价。汉灵帝是东汉末期的皇帝,在位时期,政纪腐败,经济衰落,卖官籍爵盛行,贪污贿赂成风,追求奢靡荒建生活成为有权有势人的时尚。而南阳太守羊续刻反其道而行之,自己为官清廉,对官场腐败深恶痛绝。这种反差现象很值得人们深思,并进行总结。他身居南阳太守,生活却非常简朴。穿的应是经罗绸缎,而他却是破旧的衣服,吃的应是…  相似文献   

9.
作家简介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我国东汉时期伟大的文学家、科学家,好天文、阴阳、历算之学,他是我国观察天象的"浑天仪"和测地震仪器的"候风地动仪"的发明制造者。为我国天文学、  相似文献   

10.
正4月4日晴张衡是一个无人不晓的天文学家。在月球上,还有一个被命名为"张衡"的环形山呢。"张衡"这个名字真是家喻户晓啊!我们班也有一个名叫"张衡"的人,但与古代"张衡"差远了。古代的张衡无论在文学上,长相上可都是一表人才。可是我们班的张衡长得胖胖的,剃着一个小平头,眼睛小小的,还戴着600度的"窗户"。现代"张衡"十分怕运动,特别是长跑。一次,800米长跑训练,张衡刚开始跑得挺快的,暂时跑在前面。一圈下来他慢慢落后了,第四圈时,张衡支持不住了,慢慢成了走路。过了一会,好像有点力气了,又开始速  相似文献   

11.
张衡(78—139),字平子,南阳西鄂(今河南南阳)人。他是著名的科学家,又是很有成就的文学家。他的《四愁诗》和《同声歌》,堪称东汉文人诗中的一流作品,显示出中国五、七言诗的发展轨迹。先读《四愁诗》: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从之梁父艰,侧身东望涕沾翰。美人赠我金错刀,何以报之英琼瑶。路远莫致倚逍遥,何为怀忧心烦劳?我所思兮在桂林,欲往从之湘水深,侧身南望涕沾襟。美人赠我琴琅洐,何以报之双玉盘。  相似文献   

12.
历史小词典     
张衡后汉杰出的天文学家,南阳西鄂(今河南省南阳县)人.生于汉章帝建初三年(公元78年),死于汉顺帝永和四年(公元139年).他曾制作"浑天仪"和"候风地动仪".当时人都惊佩仪器制作的精妙."浑天仪"用水转动,星宿出没与天象密合."地动仪"制成后,忽有一龙机发动,就是指示要有地动,当时洛阳城中没有地震的感觉,于是学者认为仪器无用.但在几天之后,果有陇西地震消息传来,人们这才惊佩其才能,这确是当时中国及全世界最高的科学成就.张衡不但是天文学家,他还是个文学家,曾作"两京赋"以讽刺当时的奢侈风尚,构思十年始成.他的作品表现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曾经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出现过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杰出的文学家。东汉的张衡(78—139)就是其中的一个。张衡在科学上有重大发明,在文学上也有重大贡献。一张衡在科学技术和科学理论上都有重大的发明创造。他在科学技术上的重大发明,主要  相似文献   

14.
《中国高校招生》2005,(12):F0003-F0003
南阳山川秀美,人文荟萃,享有绿城,水城,历史文化名城,现代化新城之美誉,南阳文化积淀悠久而丰厚,曾孕育了张衡,张仲景,诸葛亮,范蠡等历史名人,现代更有冯友兰,姚雪垠,彭雪枫,王永民,二月河等英才涌现。  相似文献   

15.
张衡与文学     
张衡与文学蔡维才伟大的科学家张衡,东汉人,河南南阳人氏。由于他聪明过人、精心钻研、百折不挠,终于创造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用铜壶滴漏带动的浑天仪,并于顺帝阳嘉元年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测定地震方向的地动仪,从而在天文学、地震学领域为中国、为世界做出了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正> 《论贡举疏》一向为学人视为张衡的作品。明人张溥编《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录此文入《张河间集》,清人严可均编《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据《通典》将此文录归于张衡名下,上海古籍出版社86年版《张衡诗文集校注》以及当今其它一些论著,同样如此。然近代刘师培在其《搜集文章志材料方法》(见人民文学出版社59年版《中国近代文论选》)一文,就已指出严可均《全上古秦汉三国六朝文》“误以蔡邕《封事》第六事,误列张衡文”。  相似文献   

17.
《永始三年诏书》简册释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永始三年诏书》简册,一九七四年经甘肃居延考古队发掘,出土于汉代金关烽火台南侧的遗址中。共存十六枚简,出土时简的麻绳编纶已朽,经整理后,现将释文发表于下。丞相方进御史臣光昧死言明诏哀安元:臣方佳御史臣光往秋郡被霜冬无大(雨者)不利宿麦恐民□? 郡国九谷最少豫稍为惆给立辅既言民所疾苦可以便安弘农太守丞立山阳行太守事湖陵□阝上?彳调有余给不足不民所疾苦必可以便安百姓者公计长吏守丞? 臣光奉职无状顿:首:死:罪:臣方进臣光前封公上计弘农太守? 令堪封曰富民多畜田出贷?  相似文献   

18.
张衡是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科学家,发明了世界上最早利用水力转动的浑天仪和测定地震的地动仪,在世界上第一次预测出了月食的规律。张衡成才与父母培养他的兴趣、发挥他的特长有着直接的关系。张衡出生在河南南阳的一个普通的家庭里。虽然当时天灾频繁,人们靠挖野菜、剥树皮过日子,但全家人看着这个刚出世的孩子,仍然非常高兴。张衡非常聪明,尤张衡非常聪明,尤其热爱大自然,对日月星辰特别感兴趣。他的头脑里装了数不清的问题:为什么有白天和黑夜?为什么有季节变化?为什么有风雨雷电?为什么早晨凉爽中午热?他提出一连串的问题,有时连父母都回…  相似文献   

19.
<正>Q:什么是Cool?OC仔:关于Cool,这回我要讲一个悬鱼太守羊续的故事。上周末领导仁慈,正好没有给我安排加班,所以呢,我就溜哒回到了东汉时期,随便选了个坐标,"嗖"的一声,没想到落在了名城南阳。当我在市井闲逛的时候,听到很多人在谈论他们的太守,比如为官清廉,两袖清风,为民做主,都是溢美之词,竟然没有一句负面的。我就很好奇,想弄清楚这个羊续究竟何许人也。先科普一下,这个东汉时期的太守,差不多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市长级别,算是个不小的官职呢。好了,书归正传,我马上就  相似文献   

20.
张衡,字平子。汉章帝建初三年(78)生。张衡淹通之才,文学、史学及自然科学上,他都有所建树,一生著述颇富。本文根据《后汉书·张衡列传》、《全后汉文》、《张河间集》以及《文选》、《古文苑》等有关材料,试图考订张衡主要赋作的系年。疏陋武断之处,识者正焉。《南都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