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为了解决湿陷性黄土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至清水河段路基1标为例,提出了灰土垫层处治湿陷性黄土路基的设计方法,为黄土地区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处于湿陷性黄土路段的路基,当基底为Ⅱ级非自重湿陷性黄土,且基底黄土层厚度大于2米时,宜采用强夯的处理方式,通过强夯改善路基的土体结构,消除湿陷性,使路基达到要求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劈裂注浆技术所加固的湿陷性黄土路基土体进行现场试验、颗粒分析实验、界限含水率试验、击实试验、渗透试验、固结试验和湿陷性试验,经过合理的分析,论证了该技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中的可行性,为该技术广泛地应用于湿陷性黄土路基加固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本文简述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几种病害,针对病害成因及发展规律提出了黄土路基防治的基本方法和施工中处理病害应采取的措施。对以后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湿陷性黄土路基设计与处理措施进行了全方位的分析,首先简要概述了黄土工程的特性,其次详细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湿陷性黄土路基中存在的问题,接着笔者在进行了客观全面反思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行之有效的解决对策,旨在从整体上提升湿陷性黄土路基的稳定性与坚固性。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阅读大量资料、归纳总结出湿陷性黄土的若干问题,分析在不同环境下对湿陷性黄土灾害的一些对策与方法。内容包括湿陷性黄土地区公路路基陷穴治理方法、黄土工程特性对隧道工程的影响、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高层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和地基共同作用分析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路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太青 《青海科技》2011,18(2):112-114
本文结合兰新铁路第二双线平安至西宁段湿陷性黄土路基工程实践,对强夯技术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施工及其效果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通过省道323线一级公路黄土路基施工,在分析黄土工程性质的基础上概括论述了黄土地区排水处治,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陷穴处理方法以及黄土路基填筑施工要点,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王飞 《科技风》2014,(18):158-158
湿陷性黄土这种特殊地质情况,是我们铁路工程施工过程中遇到常见地质中的一种,湿陷性黄土路基的处理一直是个施工难题。本文主要就是针对湿陷性黄土的水泥土挤密桩处理方法进行了一个探讨,从湿陷性黄土的特征出发研究了黄土出现湿陷的原因,再通过一个具体的工程实例进行了水泥土挤密桩作用的探讨研究,来帮助以后铁路工程建设中的湿陷性黄土处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通过载荷试验和路基下桩、土应力测试,采用现场实测分析方法对水泥土挤密桩复合地基的工作性状进行分析研究其承载性。对水泥土挤密桩处理路基工程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现场原位测试、沉降观测实验研究,按沉降观测结果预测路基工后沉降,为铺轨提供时间参考、对路基稳定性进行评价,论证了水泥土挤密桩作为铁路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湿陷性黄土作为不良工程地质,广泛分布于内蒙古的各个地区,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在公路施工过程中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其中湿陷性黄土边坡处理作为施工难点之一,被广泛讨论研究。文章主要介绍了几种湿陷性黄土路基边坡处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袁宏文 《科技风》2011,(15):180
湿陷性黄土是北方地区常见的一种工程地质,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本文简要分析了湿陷性黄土路基沉陷机理,并提出了处理方法,对类似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分析黄土工程性质的基础上介绍了黄土地区路基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方法以及黄土填筑路基的施工要点,以确保经过处理后的地基具有足够的承载力、满足变形条件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黄土作为特殊土分类,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力学性质,会对工程造成负面的影响,本文就湿陷性黄土的特性、沉降机理及现阶段的一些处理方法进行了总结分析,在湿陷性黄土路基的施工过程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黄土地区路基属于特殊地区的路基工程,黄土含有大量粉粒,一般在55%以上;具有肉眼可见的大孔隙,孔隙比在1左右;富含碳酸钙成分及其结核;无层理,垂直节理发育;具有湿陷性和易溶蚀、易冲刷、各向异性等工程特性。上述特征和特性,导致黄土地区的路基容易产生多种特有的问题和病害。本文对黄土路基养护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泛指在自重压力或自重压力与附加压力共同作用下,受水浸湿后,土的结构迅速破坏,发生显著下沉现象的土。它会对结构物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使路基及结构物大幅度沉降、倾斜,严重影响其安全和使用。本文主要介绍湿陷性黄土的概念、分布状况,湿陷性黄土的基本性质以及几种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7.
结合西(宁)至塔(尔寺)高速公路工程实践,详细地介绍了灰土挤密桩处理湿陷性黄土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与检测,为公路路基湿陷黄土基地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8.
由于黄土是一种孔隙发育,具有典型湿陷性的特殊土,在工程上属于特殊地质;压实度和干密度对黄土强度影响很大,因此,需要采取必要的加固技术才能保证黄土路基的强度和稳定性。公路过程中通常采用掺加外加荆和特殊加固工艺来处理黄土路基,本文采用掺加生石灰和冲击压实相结合的方法提高黄土路基的承载力和抗水损害能力。  相似文献   

19.
黄土是一种特殊性质的土体,含水量不同,其力学性能指标差异较大。为进行延安宝塔山隧道结构建模分析,提出有效的湿陷性黄土隧道围岩加固处理措施,通过对黄土路基颗粒组成分析,对其物理和力学性质进行试验研究并提供相关基本物理及力学参数。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黄土的(干容重)孔隙比和含水量均是黄土的湿陷变形的主要影响因素。该地区的黄土湿陷性很小,湿陷引起的危害较少。  相似文献   

20.
道路建设是发展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道路建设近年来发展态势良好,但是受制于建筑材料黄土本身物理和化学性质的影响,已经投入使用的道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首先概述了湿陷性黄土工程的地质特征,然后分析了其湿陷机理,最后讨论了如何处理路基建设中的黄土湿陷性问题。下文所述仅供交流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