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舆论监督的重要工具就是法制节目,近些年我国转变了新闻话语,成为倾向于百姓的新闻话语,法制节目在电视节目类型当中属于独特的电视节目类型,既可以发挥出舆论监督的作用,也符合当今大众的兴趣,在叙事学的角度出发,分析电视法制节目的叙事方式,针对法制节目比较独特的叙事方式和叙事特点进行揭示。  相似文献   

2.
在最近的20年来,法治问题越来越成为公众所关注的问题,法律知识在人民群众中越来越普及,相继而来的就是法制节目的出现,法制节目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节目,成为继娱乐节目后观众比较喜欢的一种节目类型,例如《法治进行时》、《拍案说法》等。可是在我国目前情况下,法制节目还是存在很多问题。本文通过分析找出目前我国法制节目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它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广播法制节目要长足发展,获得生存空间,方法就一个,贴近群众。基于此,结合地方媒体自办的一档《直播说法》节目,谈如何做到让节目贴近群众,受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4.
杨芳 《声屏世界》2006,(7):57-58
广播社教节目承载着导向和教育功能,有较强的目的性和影响力,如何加大社教节目亲和力,达到更好的导向和教育目的,则必须知百姓情,讲百姓事,说百姓话。一、知百姓情。广播社教节目要把党和政府的路线、方针、政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内容和形式宣传到群众中去,真正为他们理解和接受,就必须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生活,了解群众对新闻传播的需求、态度、意见和建议,树立正确的群众观念,更好地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信息和物质、精神文明领域的各种需求。全国第一次经济普查2004年12月31日开始,老百姓普遍关心的是这次经济普查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关…  相似文献   

5.
广播法制节目是大众喜爱的一类节目,成为人们了解法律、学习法律的重要阵地。党的"十八大"把依法治国方略提到新高度,进一步为广播法制节目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就要求播音主持人要根据形势的要求,熟知群众维权、弱势群体、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问题,在播音主持各环节,结合节目的品牌发展战略,打造法制节目主持人个性化的主持风格,发挥广播法制节目在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促进法治建设等方面服务听众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李岚 《新闻实践》2012,(7):66-67
近几年.地方电视台的法制节目崭露头角.风光无限。如杭州台《金剑说法》、南京台《法制现场》、太原台《百姓说法》等在当地都取得了较高的收视率。然而,法制节目中暴露出来的资源匮乏、主持随意、情节渲染、人文价值缺失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节目的可持续发展。这使人不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地方法制节目的支撑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7.
何谓电视法制访谈节目?简而论之。它是通过演播室访谈或讨论的形式对所展示的法律事件《典型案件》进行法理辨析的一种节目类型。如中央电视台于1999年元月2日推出的《今日说法》,该栏目遵循“重在普法,监督执法,推动立法,为百姓办实事”的宗旨.采取以案说法.百姓参与讨论.并有专家评点的节目样式,深受观众欢迎。  相似文献   

8.
作为电视法制节目而异军突起的典范<今日说法>栏目自1999年1月2日开播以来,以"点滴记录中国法治进程"为宗旨,将节目定位为"切入新闻事件、百姓参与、法学专家点评",目的在于普法,推动立法和监督执法,已经成为央视法制类节目中的王牌栏目.  相似文献   

9.
广播法制节目在传播法律知识、树立法治精神、促进法制建设等方面有着积极的作用。节目主持人在其中起主导作用,优秀的法制节目主持人应该具有较高的综合能力及自身素质,经过本人多年实践,有如下感悟。一、大方向必须稳广播法制节目属于社会主义新闻事业的一部分,它关注的内容涉及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新法颁布、群众维权、弱势群体、违法犯罪等社会热点,这就要求主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法律的日益完善,一些法制类节目也如雨后春笋般相继出现,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青睐,仅以央视为例,就开播了包括《道德与法》、《普法栏目剧》、《今日说法》、《法治在线》等等诸多类型的法制节目。然而法制节目同质化倾向严重,一些无法适应市场需求的法制节目收视率日趋下降。我国大概有200多个电视法制类的相关栏目,相关数据显示,其中有9个是播放法制类节目的频道。本文将以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为例,分析该栏目的特色。  相似文献   

11.
1、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来贴近百姓.贴近性是法制节目的生命力所在.就法制栏目的听众定位来说,还是应该以最广大的老百姓作为目标受众,节目是办给芸芸百姓听而不是办给专业法律工作者听的.我们国家的老百姓,文化水准偏低,法制知识比较差,虽然经过多年普法教育法制观念有所增强,但由于法律专业性比较强,讲的太专业了老百姓听不懂.法制节目要从这一基本实际出发,从广大群众的切身要求出发,从适应大众接受能力出发.  相似文献   

12.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三百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节目,二十多家电视台的法制节目为日播节目。法制节目表现形式也在不断地拓展,主要突出节目的现场化、故事化与人物化,可看性较强。当前法制节目主要分举案说法类节目和纪实警务类节目两大类。  相似文献   

13.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4.
王春 《视听纵横》2005,(4):101-102
法制类节目的基本内核是由法制新闻事件为主干,以新、奇、特的法制案件为形式,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培育群众法律意识为目的的法制新闻专题节目。法制类节目的本质决定了其具有严肃性、推理性和不可变性,其内在的逻辑性是相当严密的,给人以庄重理性的感觉。法制节目如何才能地深入人心、更容易被观众接受?我认为,加强互动性是一条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如何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普及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如何使广播法制节目让人一听就懂、一听就会?从事法治节目制作的广播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将故事化处理手段运用到节目制作过程中,使严肃、抽象的法律常识和政令法规以更加亲民的姿态走进百姓心中,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我国法制建设的推进,法制节目在电视屏幕上也获得快速发展,活跃在不同电视媒体早、午、晚的黄金时段里。《今日说法》、《经济与法》等等,真实的情感,鲜活的事例,曲折的情节,深刻的教训,丰富的法律知识等等特点优势使得法制节目在所有电视节目中堪难匹敌。群众越喜爱的节目越应将它办好,而要办好法制节目,“策划”则起着事关成败  相似文献   

17.
石其智 《新闻窗》2013,(6):12-12
广播热线监督节目以邀请政府职能部门和窗口服务单位负责人走进直播间,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基本形式。目前,全国有31个省(区、市)和93.7%的市(地)开通了热线节目,在解决百姓难题,纠正不正之风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热线舆论监督节目的主持人责任重大。那么,应如何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定位呢?笔者有以下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8.
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轨迹过程,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和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法制进程和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孕育着新的节目形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19.
《晚间800》是江西都市频道每天20:00~20:20播出的一档新闻法制类专题节目,自开办以来,其收视率一直处在江西电视界自办节目的前列。该节目以解读发生在百姓身边的案件为己任,用最直观的镜头再现法律案件。12年来,因其对社会、法律现象的直接关  相似文献   

20.
2005年全国电视法制节目理事会上,中央台和各省电视台法制频道及栏目的负责人对江苏卫视的《探案俱乐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和希望,认为“这种新型法制节目的出现,有可能带动法制类节目的变革”①,我们把这种“新型”法制节目且称为判案竞猜节目。判案竞猜节目是指竞猜者通过情景短剧展现案情、在主持人的引导下完成案件推理的节目形式。节目融合了悬念、戏剧、益智等众多娱乐元素,它以案件逻辑推理为内在节奏,将竞猜判案作为中心环节,通过选手或固定嘉宾的竞猜使案情真相水落石出。《今日说法》《法制在线》两大王牌法制节目就曾以判案竞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