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安     
邓笛 《海外英语》2007,(3):32-33
[1] 早安! 我们每次都会把这句话用在恰当的时候吗? 我对女儿说这句话, 对员工说这句话, 甚至对邮递员, 我也说这句话。我想你会说这句话只是一天开始时人们相互间的一种问候, 是活跃气氛的一种寒暄, 或者对大多数——至少对部分人来说只是一种习惯和一种礼貌。对我而言,“早安”有着与大多数人完全不同的含意。我不记得我多少次说过这句话, 也不记得在什么特别的时刻说过这句话, 但是有一次我却铭刻在心!  相似文献   

2.
挑战自己     
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这句话我早就知道,但真正深有体会,还是因为最近发生的一件事。此后,这句话始终铭刻在我的心中。  相似文献   

3.
"我不能忍受我身边的人不幸福。"这是虾米对我说的第一句话。"看到我身边的人不幸福,我的心就会痛。"这是虾米对我说的第二句话。于是,虾米在每一本书的扉页上写下"幸福虾米"。  相似文献   

4.
"好马不吃回头草!"这句话不知是谁最先说的,我认为,说过这句话的人应该为很多人的失意和悲剧负责任,因为这句话让人缺乏回旋的空间,自己把自己的出路堵死了!把"好马不吃回头草"信奉为人生金玉良言的人,大概以为  相似文献   

5.
“欣赏自己脚步的人,只能在原地打转。”这是我听到的最发人深思的一句话!这句话的意思是:只懂得欣赏自己成果的人,是洋洋自得的人,是永远不会进步的。这句话告诫我们不要骄傲,只有谦虚才能使人进步,才能使人走向成功。  相似文献   

6.
《课外阅读》2015,(4):52-53
<正>匿名网友:我最反感的一句话是:"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不管这句话正确与否,它直接与我的灵魂相抵触。虽然这句话带给人的好像是鼓励,好像是不错的指引,但是我无论何时听到这句话,得到的都是消极的影响,都是负能量。一张SHOUJI买卖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太凶残了,首先把家长置于一个负面的角色和不利的位置,不购买它家的商品,家长  相似文献   

7.
爱满生活     
徐嘉慧 《新读写》2009,(10):9-9
“我爱中国”这句话,最近一直听人说,可这句话中又蕴含了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要承认差别     
此生听到的第一句名言是:“聪敏在于学习,天才在于勤奋。”人家告诉我这是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的。那时候我还在读小学,脑子如一张白纸,所以这句话打下的印记十分深刻,至今清晰如新。我那时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人的脑子没有差别,一个人成功与否,  相似文献   

9.
<正>"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这句话对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并不陌生,对于我,印象尤为深刻。因为这是我在教育硕士论文答辩时,答辩委员会的老师在听完我的论文陈述后给我提出的问题。让我谈出对这句话的理解,我记得当时在仓促中,结合自己平时在这方面的积累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于是,在教研中,我一直在用这句话警醒自己的教学和教研活动,用它来支撑自己的教学热情。没想到,时隔四年后,当我在讲授《春夜宴从弟  相似文献   

10.
“我思故我在”,笛卡儿这句话中有两个我,不同的两个我。“人则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马克思的这句话中有两个自己,也是两个我、两个不同的我。  相似文献   

11.
事件经纬"我感到自己是全班最自卑的人。"她叫芳芳,是某职高的学生。这是芳芳见到我说的第一句话,我细细地咀嚼着她这句话的意思,等待她做出进一步的解释。  相似文献   

12.
“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话挂在我小学的教室里,旁边还有鲁迅的厕像,两者都让我既敬且畏。上课的时候经常想人非非,有时就想鲁迅的这句话:硬从没有路的地方走出一条路,多苦啊。  相似文献   

13.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上大学读哲学系时,知道康德这句话和它的渊源的人,还很小众。如今在中国,出版物上引用这句话比比皆是,至于社交媒体和文艺青年们随口引用,更是不可胜数,简直是泛滥成灾了。  相似文献   

14.
“人只要能控制自己的生活,就总能找到时间。”这句话像一个响亮的耳光,羞辱着所有被时间追债的现代人。“我太忙了……”、“我没有办法……”,每一个说出这句话的人,都是在宣布,自己丧失了对时间的主权。  相似文献   

15.
“失败是成功之母”这句话可谓家喻户晓。它用来激励那些做事失败的人,让他们知道,失败是教训,不要气馁,继续做便一定会成功。但我觉得这句话里有两个弊端: 一是不适用所有对象。对于意志坚强的人,这句话固然能激励他们不  相似文献   

16.
"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历久弥新,这就是我们头上浩瀚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我上大学读哲学系时,知道康德这句话和它的渊源的人,还很小众。如今在中国,出版物上引用这句话比比皆是,至于社交媒体和文艺青年们随口引用,更是不可胜数,简直是  相似文献   

17.
我一直都相信友情是这个世界上最不讲理的东西了。这句话在我和M身上得到了充分的证明。 老妈说了,两个人的关系不能太好。因为如果俩人关系太好了,反而就不能容忍一点点的不好。这句话又噼里啪啦地在我俩身上显灵了。  相似文献   

18.
我希望你永远都没机会听见别人这样对你说:你妹妹,她死了。这句话和其他的语言不同。这句话太沉重了,让人的耳朵无法承受。这句话属于某种奇怪、沉重而有力的语言,像个伤人的铁球,不停地锤打你的脑袋,直到在你的脑壳上砸出一个洞,正好可以让这几个词儿嵌进去。这时候,人就感觉被割裂了开来。  相似文献   

19.
本期格言     
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陈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是我很早就听说,并且一直坚信不疑的一句话。我一直认为这句话是马克思说的,因为很多人都曾经这么告诉我。但是后来,我终于知道这句话其实并不是马克思说的,马克思只是在《资本论》的序言中引用了它。直到最近,我忽然不再那么相信这句话了,因为我看到了另外一句话:“走自己的路,听别人的劝。”这句话是一个小人物说的,不那么豪壮,也没有显出多大的智慧,但却更实在,也更适合我们这些平凡的人。他讲的道理其实也很简单:做人是有成本的,要降低成本,还是应该多听听别人的话——但…  相似文献   

20.
分析寓言《自相矛盾》(六年制五册第32课)的关键在于引导学生理解卖矛又卖盾的人所说的自相矛盾的两句话。“我的矛锐利得很,不论什么盾都戳得穿!”“我的盾坚固得很,不论什么矛都戳不穿它!”这两句话看起来容易理解,但对于三年级学生来说却往往是似懂非懂,因为这两句话夸耀的对象是两个:矛和盾。学生很难从这两句话所涉及的两个对象的关系之间找出自相矛盾的真正原因。那么怎样使学生理解这两句话呢?我在教学中采取的办法是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