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近年来,有关中国近代农民战争的评价问题,学术界出现了一些“新”观点。有人认为太平天国革命是“落后倒退”,而曾国藩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则是“阻止了中国的后退”;还有人认为,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以后,“太平天国不打外国侵略者而一如既往地武力进攻清政府,还和英国侵略军头目拉拉扯扯……其结果是加速了清政府对外战争的失败……所以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客观历史作用绝不是延缓了而是加速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过程”。在论述义和团盲目排外色彩时,有些学者认为:“义和团在打击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同时,还要根绝一切与近  相似文献   

2.
太平天国为什么没有取得改朝换代的胜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太平天国革命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是在国内阶级矛盾尖锐,广大群众不甘忍受封建统治者的压迫剥削而爆发的一次反抗运动。在运动中,它提出了比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建立了比较严密的革命武装和比较完备的革命政权,以及它的规模之大,历时之久,影响之深,都是以往农民战争不可比拟的,它把中国旧式农民战争推进到了最高峰,这充分显示了农民群众具有反封建的革命性和巨大的创造力,但是,这场大规模的斗争最后仍然以悲剧结束。其原因就是由于太平天国仍是一场旧式农民战争。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方式的代表,它不可能改变旧的封建生产关系,也就是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推翻封建剥削制度,所以,就这个意义来说,它的失败是必然的。那么,我们是否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太平天国能否取得一个象刘邦、朱元璋那样的胜利,也就是推翻反动腐朽的清王朝,来一个改朝换代呢? 历史表明,在封建社会里取得胜利的旧式农民战争,有能力推翻腐朽的旧王朝,建立一个开明的新王朝,为生产力的发展,为社会的进步,扫除一切障碍。秦末的刘邦,元末的朱元  相似文献   

3.
读《历史教学》1993年第1期陆干斌作《太平天国的国号有几个?其演变原因是什么?》一文,其中所称“金田团营时的国号为太平兴国”、“在东乡改国号曰太平天国”、“洪秀全在永安即帝位,改国号为太平天国”一说,颇可商榷: 一、据陆文称洪仁玕《太平天国起义记》说:“洪秀全在永安即帝位,改国号为太平天国”,《起义记》的作者实非洪仁玕,而是瑞典人韩山文(Theodore Hamberg),陆文引用有误。按洪仁玕曾参与洪秀全早期的革命密谋,他亲身参加金田起义以后,去广西浔州圩,时  相似文献   

4.
答:1851年中国近代史上长达14年之久的太平天国革命在广西爆发,仅在起义爆发后的九个月间,清廷就从户部支出镇压起义的军费600多万两,两年后,这个数字又增至1800多万两,占当年清政府一年总收入1/2.太平天国起义不仅从政治上.而且从经济上给清政府早已捉襟见肘的财政状况以沉重的一击.然而,令人惊奇和注意的是,长达14年之久、遍及中国半壁江山的轰轰烈烈的太平起义烈火,居然并未能冲垮清政府的财政,却被清朝封建统治者残酷地镇压下去了.那么,清廷是怎样克服太平天国起义带来的财政危机,怎样筹措和解决镇压太平天国军费的呢?  相似文献   

5.
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与以往的农民起义不同,它发生在鸦片战争以后的一、二十年中,处在外国资本主义不断侵略、力图把中国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历史条件下。面对着资本主义的侵略,太平天国在对外关系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维护太平天国革命政权和民族的尊严。太平天国的领导者是怎样提出和实施独立自主原则?他们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缺乏本质的认识,为什么能采取与清政府根本不同的反对侵略的政策?本文试图就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6.
胡一华 《丽水学院学报》2001,23(6):32-34,38
唐朝末年,王仙芝、黄巢所领导的农民战争很有典型意义,它较为全面地反映了农民战略的规律:为求生存,农民才会铤而走险揭竿而起;“纯粹”的农民,承担不起农民战争领导者的重任;建立农民政权是农民战争的需要;“平均”、“均平”成为农民战争的走向;没有引发全民大起义的农民战争是推翻不了封建王朝的。  相似文献   

7.
太平天国究竟是农民政权,还是封建政权?这是近年来史学界争论不决的问题。倡为封建政权说者振振有词,自认为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又有史实根据的。其实,他们的所谓论据,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来,原是值得商榷的。第一,他们自称系依据马克思所说的革命暴力“是每个孕育着新社会的助产婆”并不能创造一种新的社会制度的观点来论证太平天国政权的封建性的;但不从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矛盾发展的特点出发,考察其反封建反侵略的民主革命性。结果理论脱离实际,把太平天国起义与历代农民战争视同一样,连革命暴力这一“助产婆”的作用也否定了。  相似文献   

8.
1851年在金田村所暴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太平天国起义前后,革命的农民在斗争中形成了自己的领导集团。“这个集团的结合与分裂,决定太平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本文试图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分裂的背景、性质与后果作一些分析。  相似文献   

9.
毛主席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一文中指出:“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直到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次数多、规模大,这是中国古代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重要特点。远在战国时期,就有小规模的民众暴动。自“陈王奋起挥黄钺”,农民革命更是绵延不断,此伏彼起。  相似文献   

10.
今年是金田村起义140周年纪念。太平天国运动是我国近代时期由农民阶级领导的第一场伟大革命运动,其革命目标和理想,同秦未陈胜、吴广起义以来的千百次农民战争基本相同。但是,太平天国运动发生在不同的时代,既是旧式农民战争的继续,又是中国农民阶级试图担负起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尝试。 1840年鸦片战争后,我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太平天国运动必然带有这一时代的特征,以区别于历次农民战争。本文拟从下列三个方面谈些看法,求教于同仁。以西方宗教为号召的旗帜古代农民战争缺乏革命理论的指导,在这种历史条件的制约下,只能借助宗教形式作为凝聚农民群众的手段。东汉末年的黄巾军起义,领导人张角在起义前首先创建了太平道,《太平经》录下对“平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我国史学界对太平天国革命史的许多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讨论.现将讨论中争论较多分歧较大的几个问题,简要综述如下:关于太平天国革命的性质问题对这个问题的讨论曾有过四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太平天国革命仍旧是没有工人阶级领导的单纯农民战争".由于得不到先进阶级的领导,无法克服由农民革命本身所带来的弱点,从而也就无法建立一个新的社会.这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革命的基本群众是农民,革命的组织、要求以及它的土地纲领也都反映了这个农民  相似文献   

12.
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三次革命高潮中的第一次革命高潮。今年是太平天国定都南京一百三十周年。太平天国这次震撼全球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运动,革命火焰遍及十八省,持续斗争十八年,其规模之大,影响之深是中国历史上任何一次农民战争所无法比拟的。对于太平天国革命爆发的原因,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书中曾有精辟的论述。他说:“中国的连绵不断的起义已延续了十年之久,现在已汇成一个强大的革命,不管引起这些起义的社会原因是什么,也不管这些原因是通过宗教的、王朝的还是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推动了这次大爆炸的毫无疑问是英国的大炮强迫中国输入名叫鸦片的麻醉剂。”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局,以清廷战败被迫签订  相似文献   

13.
曾国藩站封建统治的立场,对太平天国大起义的原因作了不懈探讨。在京官任上,他觉察到清王朝面临十分严重的统治危机,预感大乱将至。起义爆发前后,几次上奏疏从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指陈引发起 潜在弊政,提醒统治要有所更张。出山参与镇压革命以后,对统治阶级造成农民大起义的“乱因”,从吏治腐败、官逼民反、变乱是非、人心塌陷、道德危机等几方面进行了深入反省和追究,并以此为根据采取诸多凶狠对策,最终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  相似文献   

14.
太平天国运动一开始就是一场以推翻清王朝,建立新的王朝太平天国为目的的农民战争。它虽然以客家人为主体,但这次起义绝不仅仅以移民为目的。“客家武装移民”论片面强调太平天国的兴起与客家社会的渊源,忽略太平天国起义反清政治革命的宏伟志向,也忽略了拜上帝信仰在起义阶段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平天国起义前夜广西局势的特点是:天地会掀起的不是“反清起义高潮”,而是盗匪劫掠狂潮;由于广西当局的弛治放任,和会党仅以劫掠为志,形成了二者互求容忍的短暂格局;会党劫掠狂潮的不可遏止,招致清政府将广西列为重点用兵之区,而会党劫掠狂潮顿时变成了降清高潮。这种局势对于太平天国起义的影响犹如双刃剑,它既在客观上对拜上帝会的组织活动起过掩护作用,又成为太平军义旗甫举就陷入清军重兵围剿的起因;既在客观上为太平天国发动起义拓展了社会基础,又使太平军在首义之区陷于孤立状态,不得不放弃“东进”计划而北上。  相似文献   

16.
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七十年代初,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的影响下,甘肃回族人民掀起了一场大规模的反清起义。这场起义是当时全国总的革命形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就其性质而言,却不同于太平天国革命运动,它不是一次“以回族劳动人民为主体并联合一部分汉族人民共同反抗清朝封建统治者和地主阶级的农民革命”,而是反对清朝统治者的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为争取民族生存权利的民族斗争。  相似文献   

17.
一陈玉成和李秀成是在伟大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杰出的青年将领,是太平天国后期的两大支柱。 1851年在金田村所爆发的太平天国革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总结,也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序幕。 1856年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讧”,是太平天国从进攻到防御、从胜利到失败的转折点。“内讧”削弱了革命声势,清军即乘机反扑:在皖北,清军陷三河,困桐城,逼安庆;在长江沿岸,湘军陷武汉、九江,逼安庆;在江南,清军逼近天京,再建江南大营,与江北大营相呼应,掘长壕围天京。这样,太平天国在军事上陷于被包围的形势,天京、安徽同时危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只有这种农民的阶级斗争、农民的起义和农民的战争,才是历史发展的真正动力。因为每一次较大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众所周知,这是“农民起义是封建社会动力”说的一条重要的理论依据。“从秦朝的陈胜、吴广、项羽、刘邦起……直至清朝的太平天国,总计大小数百次的起义,都是农民的反抗运动,都是农民的革命战争。中国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的规模之大,是世界历史上所仅见的”。这是任何人所不能否认的事实。  相似文献   

19.
18.从起义原因、领导力量、起义的主要参加者和斗争对象等方面比较印度民族起义和中国太平天国起义的异同.后来的1905—1908年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同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相比,有什么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对于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在史学界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三种主张,一种认为太平天国是农民战争,其根据是当时中国社会基本封建社会,阶级基础是农民,打击的对象是清政府。第二种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市民运动。第三种观点认为是一次带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农民革命。  我认为第一种观点是正确的,因为太平天国主要领袖洪秀全,杨秀清等出身农民家庭,参加运动的主要是农民阶级,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南京实行的政策基本符合农民利益,打击的对象是封建地主、清政府、贪官污吏,因此它是农民战争,但又不同于以往的农民战争,带有反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