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2.
核糖体是细胞生长所需的蛋白质合成的动力工厂,每一个核糖体的大小为4兆而顿,有18S、5.8S、28S和5S四种RNA及80S等蛋白质组成,细胞中约有50%的RNA是核糖体RNA,这些RNA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形成数百万的核糖体,因此,核糖体RNA基因的转录调控机制一直是细胞生长和细胞周期调控研究的热点,细胞通过进化已经形成一套完整的配合RNA聚合酶共同完成的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本文从核糖体RNA基因结构出发,就染色质重塑、组蛋白乙酰化及细胞周期三个方面探讨核糖体RNA转录调控机制。  相似文献   

3.
SIRT1是Sirtuin家族的一个成员,一种NAD+-依赖性蛋白去乙酰化酶.SIRT1通过与p53、Ku70、FOXOs、PGC-1A、p300和H1、H3、H4等不同的非组蛋白和组蛋白相互作用来发挥不同的功能.SIRT1基因调控肝脏、脂肪、肌肉、胰岛和脑等器官中的糖脂代谢.SIRT1是脂类稳态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并且对脂肪酸的氧化也起作用.SIRT1自身的表达和活性在转录水平、转录后水平及翻译后水平都受到调控.本文综述SIRT1基因的表达调控及对动物脂类代谢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在“人体的X染色质观察”实验中,观察到的人体口腔粘膜细胞内的深色小体是一种X染色质,一般出现在女性细胞的间期核内。在细胞周期中染色体会发生凝缩——松散的周期性连续变化,但有些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断的凝缩周期与其余染色质不同,故又将染色质分为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所谓异染色质就是在间期和早、前期中仍处于过度凝缩状态的染色质。女性细胞间期核中探着色的小体即是间期核中位于X染色体上的异染色质。原来人类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即正常女性个体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正常男性为XY。在个体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5.
任少亭 《生物学教学》1999,24(8):2-3,26
从细胞学角度看,染色体是分裂期细胞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杯状小体;从生物化学角度看,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RNA、组蛋白和非组蛋白,因此是核酸和蛋白质的复合体。染色质(c]m。till)指的是间期细胞核中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其主要成分与染色体类似,也是DNA、RNA和蛋白质。染色质在细胞分裂前期逐渐聚集起来形成染色体,在分裂末期染色体又逐渐处于解集缩状态,到间期时再变为染色质。染色体印染色质是控制遗传形状的DNA一蛋白质复合体在细胞周期不同阶段的运动形态。染色体按其形态功能不同可分为各忡类型。1A染色体和…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新型组蛋白去乙酰化酶( 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抑制剂DWP0016对神经胶质瘤U251细胞株的作用,探讨诱导U251细胞周期阻滞及凋亡作用的机制.方法: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DWP0016对U251细胞株的增殖抑制作用;采用流式细胞术观察DWP0016对U251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凋亡诱导作用;采用实时定量PCR(real-time PCR)检测抑癌因子P21,P53的mRNA水平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测定Ac-H3,P21,P53,Pi3K,p-Pi3K,Akt,p-Akt的蛋白表达并进行光密度定量.结果:DWP0016抑制U251细胞增殖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0.531 μmol·L-1)明显低于阳性对照奥沙利铂(IC50=4.792 μmol·L-1),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显著上升;DWP0016作用后,U251细胞中细胞周期阻滞于G1期并产生凋亡,P21,P53的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明显上升,Pi3K/Akt通路中的Pi3K,Akt的磷酸化水平下降.结论:DWP0016能明显抑制U251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周期阻滞和凋亡产生,其机制与促进抑癌因子P21,P53的转录及蛋白表达,抑制细胞中Pi3K/Akt生长信号通路有关,具有良好的抗神经胶质瘤潜力和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高温条件下,生物体普遍的反应是产生热激蛋白。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热激蛋白基因表达调控的主要方式。热激转录因子通过与热激基因上游调控片段中的热激元件结合来调节热激基因的转录。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热激转录因子的种类、结构、功能及转录调节机制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BAF是哺乳动物细胞中的染色体改构复合物,通过重构核小体的结构来促进基因的转录活动·NF1/CTF是一种重要的转录因子,可以和CCAAT-box结合,参与基因转录活动.有研究表明,BAF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共同作用可以增加NF1/CTF转录活性[1,2].另有文献报道在CSF-1启动子上,BAF复合物激活  相似文献   

9.
就转录过程中DNA双链解旋所需要的是RNA聚合酶还是转录因子进行了分析,包括转录过程中的相关概念,原核生物、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过程等,并得出原核生物转录的解旋过程是在RNA聚合酶作用下完成的,而真核生物转录是在转录因子的直接作用下实现的。  相似文献   

10.
《嘉应学院学报》2019,(3):61-69
NF-Y是在植物、动物和酵母细胞均存在的转录调节因子,由NF-YA、NF-YB以及NY-YC组成异源三聚体,在细胞核内结合在下游基因启动子上调节基因转录活性,或通过与核内其它蛋白的互作调节细胞生命活动.NF-YA(核因子Y,亚基A)是具有多种生物功能的植物转录调控因子,其与NF-YB、NF-YC组成异源三聚体,结合下游基因的CCAAT顺式元件,从而激活或抑制一些基因的表达. NF-YA、NF-YB和NF-YC参与植物体内许多生理过程,包括胚胎发育、种子发育及萌发、花的发育、根和根瘤发育以及各种逆境反应等重要的生理过程.本文就植物中转录调控因子NF-YA、NF-YB和NF-YC的基本结构特点、生物学功能,以及它们在植物响应生物和非生物胁迫方面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在真核生物的细胞核中 ,存在一种主要由非组蛋白的纤维蛋白和大分子量的RNA组成的三维网架体系 ,这就是核基质。MAR是真核生物基因组的DNA序列中能特异地和核基质紧密结合的区域。它与真核基因中其它调控元件一起调节DNA复制、RNA合成和hnRNA加工等过程 ,在基因表达调控中起重要作用。1 MAR及染色质的边界元件真核生物染色体是由一系列各自独立的高度有序的染色质结构域组成。这些结构域在功能和结构上都是独立的 ,它们是由边界元件所界定的。迄今为止 ,已发现 3种边界元件 :核基质结合区(matrixattach…  相似文献   

12.
真核细胞的染色体除了含有DNA、RNA外,还有组蛋白、酸性蛋白质、酶等一系列化学物质,其中的蛋白质通过与DNA或RNA结合形成蛋白质复合体。蛋白质在细胞中无论是对控制基因的活动,还是对细胞的活性和寿命都起着重要的作用。1.组蛋白与酸性蛋白质对基因控制功能1.1组蛋白的功能在成年脊椎动物的不同细胞中,组蛋白含量十分恒定,和DNA的比率大约是一比一。当这种蛋白质在细胞质中合成后,就转移到细胞核中并很快与DNA联合起来,使得DNA超级螺旋化,从而使庞大的DNA聚合酶再也无法沿着双螺旋移动了,防碍了遗传信息的转录。因…  相似文献   

13.
转录因子TRRAP是维系生命体正常活动的重要蛋白,目前对其功能作用还知之甚少,相关研究方兴未艾.2011年发现TRRAP一个多发点突变与肿瘤相关,该突变亟须在人群样品中进行检测,以增加对该分子与肿瘤发生关系的了解.本文设计了一个通过PCR扩增,然后酶切的检测方法,有助于了解肿瘤的发生机理.  相似文献   

14.
SIRT1(Sirtuin type 1)是依赖NAD+的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对作用底物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去乙酰化修饰而发挥多种生理功能.SIRT1通过增加脂肪分解,减少脂肪堆积;增加糖异生,维持正常血糖水平;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抑制蛋白水解酶活性,减少骨骼肌质量丢失等多种途径调节机体物质代谢,改善代谢的失衡.因此,提高SIRT1活性已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的方法之一.运动是刺激SIRT1表达的有效因素,小分子多酚类是SIRT1的激活剂,低强度激光照射可改善SIRT1活性,这些方法均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15.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和脂肪组织,肝脏脂肪酸的合成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文章重点介绍调节脂肪酸合成的核转录因子:肝脏X受体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碳水化合物反应元件结合蛋白。  相似文献   

16.
"组蛋白编码"假说提示了真核生物基因调控的程序性信息的存在方式.文章提出这种程序性信息运作机制的一个数学模型——排列的构象,并从由一系列生物学实验证据得出的基本观点出发,提出组蛋白编码和染色质高级结构运作机制的生物学模式,它可以解释从染色质过程到发育生物学的许多生物学现象.  相似文献   

17.
<正>表观遗传是一种不涉及DNA序列变化而改变生物表型的机制,并且这种改变可以遗传给子代。表观遗传的调控机制包括多种方式,图1主要介绍其中的3种: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图1中显示乙酰化和甲基化修饰)和非编码RNA介导的调控。3种修饰的关系如图1所示,组蛋白修饰和DNA甲基化会影响基因的转录活性,而非编码RNA则通过介导染色体重塑、RNA干扰等多种方式调控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18.
细胞凋亡 (apoptosis)是指在一定的生理或病理条件下 ,遵循自身的程序 ,由基因调控的主动的死亡过程 .  细胞凋亡细胞形态特征有 :凋亡早期 ,细胞首先变圆 ,随即与邻周细胞脱离 ,微绒毛消失 ,胞浆浓缩 ,内质网扩张成泡沫状并与细胞膜融合 ,线粒体保持形态上的正常 .核染色质凝聚在核周边呈半月形 ,随后核固缩 ,进而碎裂、崩解 .细胞膜皱缩、内陷将细胞自行分割包被形成多个内含数目不等的细胞器凋亡小体 ,这些小体从凋亡细胞表面出芽并脱落 ,在机体内被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所识别、吞噬 ,或自然脱落而离开生物体 ,这种死亡过程不…  相似文献   

19.
《生物学教学》2008,(7):74-74
据东方网2007年11月30日消息,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的科学家成功绘就了酵母的7万个核小体图。核小体是细胞状态的主要指示器和调节器,由多伦多大学教授克里·尼斯洛带领的研究小组,将他们绘制出的酵母基因三维图上信息编制成了计算机软件,可用以预测核小体的走向和位置。核小体在DNA上的定位对细胞日常功能的发挥起重要作用。知道核小体的位置,就可以初步了解细胞内部究竟处于什么状况以及细胞下一步的动向。这种信息可以作为疾病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总结了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染色质重塑及基因组印记这几个表观遗传学原理的研究进展,并对表观遗传疾病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