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雄鹰展翅     
2005年北京市教委提出加快首都教育现代化步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开展城镇教师支援农村教育工作,进一步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论述农村教育的地位、作用和意义。强调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努力提高农村基础教育的水平和效益。提出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确保农村教育投入的一些思路和办法。  相似文献   

3.
教育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工程,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制约四川省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形势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新要求,应结合四川省教育实际,切实抓好农村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工作重点,突出体制机制改革和创新,大力加强农村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四川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4.
构建有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发展农村教育事业,必须大力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针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有效需求量不足,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不能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推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从2004年开始,湖北省教育厅采取三大措施,构建有效机制,努力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素质。  相似文献   

5.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和谐社会发展的重要步骤。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加快远程教育的建设步伐,实现区域内资源共享,从而推动农村跨跃式发展已成为农村基础教育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就以上问题,2006年10月25日我们来到辽宁省某市某县(以下称为A县)进行了调查,本文着重分析了农村教师队伍及远程教育概况,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希望能对改善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还比较薄弱,农村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农村教师素质偏低、结构不够合理以及农村小学教育的培训缺乏等同题比较突出,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从而影响了整个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结构、实施农村教育的城市援助等六个方面探讨了如何加快我国农村小学教师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当前农村教育的发展存在诸多的问题和困难,其中中小学帅资队伍建设方面的问题和困难比较突出,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近期,笔者深入某地区郊县教育部门和农村中小学,就农村中小学教职工队伍建设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就解决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的几个突出问题进行了思考和分析,想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战略决策。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前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与进程。  相似文献   

9.
推动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持续、稳健发展的战略决策.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在于教师,农村中学教师队伍的状况直接影响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目前农村中学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素质不高等问题制约着新农村建设的成效与进程.  相似文献   

10.
任何教育改革的成败、办学水平的优劣,关键取决于教师素质的高低。正如邓小平同志所指出的“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化的劳动,关键在教师。”因此建设一支整体素质优良的农村教师队伍,则成为努力提高占中国基础教育80%的农村教育质量的当务之急。最近,我们对农村教师队伍  相似文献   

11.
赵雄辉 《教师》2008,(21):13-17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关键。但是,在广大农村学校硬件条件得到普遍改善,农村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管理不顺等老大难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农村教师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林健 《教育探索》2004,(12):114-115
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功,取决于农村教师队伍。在农村教师队伍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员结构、教师待遇、教学环境等客观因素,而农村教师教育是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关键。从推进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角度思考农村教师教育,必须理清一些问题: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扫盲、 "普九"问题,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实际的问题,农村教育与农村教师教育问题。  相似文献   

13.
农村教师队伍作为现代农村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情况下,建设一支高质量的农村教师队伍也就成为加快农村教育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在当前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农村小学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该问题抓得好,则有利于基础教育事业的长远发展,同时对我国农村经济的腾飞有着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了当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困境,特别是眼前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的建设与农村基础教育的脱节之处,并基于现实实际提出了相关对策,即加强建设适应农村实际的"全科型"教师人才队伍建设为先导、构建无缝隙对接农村教育实际的课程体系为保障、政策给力、学生助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为补充,试图切实提升办学质量,弥补小学教育专业与农村教育现状的缺位。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村小学队伍建设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是促进小学教育均衡发展的需要,是构建和谐教育的需要。笔者认为,应着重从以下几方面加强农村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建设高素质的农村教师队伍是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基础教育水平的关键。但是,在广大农村学校硬件条件得到普遍改善,农村教育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教师队伍数量不足、学科结构不合理、年龄老化、素质不高、管理不顺等老大难问题仍然摆在我们面前,需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7.
中小学教学工作中,青年教师所占比重逐渐增加,在班主任队伍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农村中小学青年班主任队伍建设状况直接关系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否健康发展。但是近年来中小学尤其是农村地区青年班主任工作中出现了很多问题,对我国基础教育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因此,农村地区中小学青年班主任队伍建设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自教育部启动实  相似文献   

18.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目前有六七万所初中的80%和60多万所小学的85%在农村。如果农村中小学实现了教育信息化,就真正实现了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农村教育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加强教育信息化研究,改善农村教育环境,优化农村教育资源,普及农村信息技术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对实现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正,缩小城乡差距,扶持农村教育弱势群体,促进农村经济、文化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郝杰 《农村教育》2007,(7):35-36
农村基础教育是我国整个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肩负着培养农村新型人才,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重要任务。然而,现今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着诸多问题:教育经费仍显紧缺;优质教育资源匮乏;基础教育资源与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形成了矛盾;地区间、城乡间、学校间的办学条件、教育质量不均衡;办学行为和办学秩序不够规范;  相似文献   

20.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加强农村基础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缩短城乡差距,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作。因此,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并采取适合农村的多元化教育模式,努力推广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素质教育等,将有利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和科学素养。我们就农村基础教育方面的问题,2006年10月对辽宁省某市某县(以下称为A县)作了调查,通过调查我们了解到了农村当前的职业教育、特色教育、素质教育方面的现状,取得的成果以和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