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在中国,刚学走路的孩子摔跤,家长的普遍做法是"扶起来"。孩子不小心摔跤后,家长多半是急忙跑过去扶起孩子,为孩子拍掉身上的灰尘,并心疼地安慰孩子不要哭;有的家长扶起孩子后不再让孩子自己走,而是直接抱着孩子走;有的家长甚至以拍打地面出气的方式安慰孩子,孩子也学着家长的样子边哭边拍打着地面。  相似文献   

2.
众所周知,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决定着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必须担负起教育孩子的重任,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和成长环境,使孩子成人成才。作为中职学校,应下大气力做好家长工作,不断提高家长教育孩子的能力,促进家校配合形成积极向上的教育合力。具体建议如下。  相似文献   

3.
望子成龙是家长的美好愿望,为此家长们也在付出种种努力。遗憾的是,由于缺乏科学的家教知识,不少家长在教育孩子上事与愿违,走进了家庭教育的误区。一、包办式教育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这种良好的愿望本身无可厚非。然而,父母在重视教育孩子时,往往把注意力  相似文献   

4.
李娟  宋伟 《山东教育》2003,(33):41-42
关心孩子的成长正是父母爱孩子的一个具体表现,现代教育观要求家长要在爱中学会科学地评价孩子。科学评价幼儿是家长教育幼儿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么如何提高家长的教育能力,掌握科学评价幼儿的方法,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呢?近几年,我班在指导家长开展对孩子的评价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取得了可喜的效果。一、引导家长了解孩子的特点了解孩子是家长教育孩子的前提,“要教育孩子,我们必须让家长懂得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本着这一原则,我们开展了切实可行的家园互动活动。如:利用家园联系窗口向家长介绍孩子在本年龄段应具备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教…  相似文献   

5.
李军艳 《考试周刊》2014,(37):188-188
<正>在幼儿园工作中,和每位孩子的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是每一位幼儿教师必须面对的。常常听家长埋怨老师不近人情,孩子一有情况就"告状",语气生硬,不考虑家长的面子。老师也常常是一肚子苦水,"孩子是你的,怎么动不动就责备说孩子教不好是老师的事情呢"?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对孩子的了解是无人能替代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和家长实际上是教育合作伙伴的关系,都是为了同一个目标——给孩子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老  相似文献   

6.
家校互动的真正目的在于形成教育合力,最终推动孩子的发展。"家长每月答题作业"是我校开展家校互动的一项常规工作,也是全面提升家庭教育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如何让这份作业产生更强大的力量,不仅让家长重视这样的作业,而且更要紧的是要让孩子从中受到教益,反过来提升孩子的作业效率呢?我从家长答题作业的评价方式入手进行思考,并对此作了改进,即通过家长、孩子的角色互换,让孩子来评价家长的作业,最终为孩子的学习发展助力。翻转作业评价,改革家长答题本的评价方式让学生批改自己的家长作业,分别从"字数""作业表现""问  相似文献   

7.
慎用斥责     
分析:这是许多家庭常出现的场景。斥责是家长在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常用的一种负面强化方法。有些家长在斥责孩子时经常使用训斥、讥讽甚至威胁的语言,并伴有冷漠的、严厉的语气和盛气凌人的架式。殊不知,这种斥责往往会给孩子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1.影响孩子独立性的发展在家长看来,斥责孩子是为了管教孩子,而管教孩子就是为了让孩子听话。因此,经常强迫孩子照家长的话去做,否则,就给予斥责。这很容易使孩子变得被动、依赖,遇  相似文献   

8.
李芳 《教育探索》2001,(4):31-32
一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因而家长倍加关心和爱护,这使得家庭教育在理念上有了保障,但同时也容易走进以下误区:(一)重智轻德许多家长只重视孩子的文化学习和智力开发,而忽视对其思想品德的教育。孩子的学习表现及成绩常常是家长关注的焦点,也是家长最为敏感、最能引起情绪波动的关键所在。为了让孩子学习好,一些家长挖空心思、想尽办法找好学校,找好班级;有的家长自己节衣缩食,省吃俭用,从牙缝里也要省出些钱给孩子买钢琴或让孩子学绘画。家长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  相似文献   

9.
"请家长"是备受争议的一件事,但也是当今班主任常用的一种教育手段。它不仅可以使家长能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也可以促使家长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但现在许多学生个性强,叛逆思想重,对于家长与教师的见面会产生抵触情绪,不利于今后的学习。更重要的是,当出现问题后,学生不会把真实情况告知家长,而家长也往往轻信孩子,心疼孩子,护着孩子,最终与教师产生误会,甚至矛盾。在实际操作中,"请家长"需要一定的技巧,否则会事与愿违。班主任在"请家长"时一定要掌握分寸,维护家长的尊严,与家长真诚交流,从而  相似文献   

10.
刘杭玲 《幼儿教育》2002,(12):36-37
爱孩子,尊重孩子,这是做合格家长的基本条件,也是都子良方。下面四篇文章介绍了家长该怎样尊重孩子的一些方法和建议,也许会对您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1.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道德观念、思想认识、文化水平、审美情趣、教育方式等都对子女的成长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我们就家庭少儿德育情况以西北师大附小为例做了调查。调查显示,大部分家长在家庭教育中重视孩子的教育,少部分家长搞智育挂帅,忽视了科学教育。部分家长教育方式欠科学,孩子存有自私、嫉妒、不诚实、粗暴等不良品质,应该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何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是家长们的热门话题。但是 缺的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交流和嬉戏。这是独生子女影响孩子学习成绩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其中家庭原 家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家长可以通过因是一个重要方面。家长从哪些方面做起才能帮助 在心理上关心孩子,在思想上了解孩子来解决。家长孩子呢?本课题组最近在调查1002 位小学生家长的 对孩子的关心和了解有利于融洽亲子两代人的情感基础上,我们按成绩分成三类学生,第一类,学习成 关系,为家长教育孩子准备…  相似文献   

13.
父母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位老师,老师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的人生走向。教育好孩子是家长终身的责任,所以家长需要进行持续性的学习。本文旨在阐述家长学习的重要性,以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培养优秀孩子。  相似文献   

14.
张小霞 《文教资料》2014,(6):120-121
家长教育倦怠使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变得消极与压抑,希望逃避教育孩子的责任,影响家长对孩子教育的热情与信心。本文主要研究了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对于孩子的心理教育和生活学习教育等方面的影响,得出家长的教育倦怠心理与行为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并基于此给出家长必须加强自身倦怠心理调节,家庭教育专业化。以及学校社会网络支持的几点消除家长教育倦怠心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家庭是孩子生活学习的第一场所,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人教师,而且是终身教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要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和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但是由于生源的差别,每个孩子的家庭状况各不相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家长教育知识匮乏,管理方式简单粗暴,孩子养成教育不好等。这些问题在孩  相似文献   

16.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个老师,家长的教育态度对幼儿个性的培养具有极大的影响。家长应该带着自己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帮助孩子培养一个良好的个性品质。对此笔者结合自己多年幼儿教育的实践经验从家长要切忌过分容忍和溺爱孩子,防止幼儿形成娇惯型的个性;家长不要过于严管和干涉孩子,以免其形成的支配型的个性;家长不要对孩子过分的拒绝和放任,以免孩子形成的忽视型的个性;家长要切忌命令和威吓孩子,以免养成孩子专制型的个性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梁东标 《教育导刊》2004,(24):50-52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孩子的思想与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家长的思想、言谈、行为与情绪表现模式的影响。所以,欲要孩子改变,家长必先要作一些改变。  相似文献   

18.
孩子早恋.是许多家长最怕发生的事情。因为处理不好.不仅会耽误孩子的学业,还会给孩子的心理留下阴影。因此.如何带领孩子走出那美丽的错误.已成为家长们必须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我接到的家长求助热线不计其数.其中反映孩子的厌学问题次数之多让我感到惊讶.每一次在电话里.家长都是埋怨学校给孩子的压力多大等等.很少有家长真正反省自己做的是不是不够好。其实.很多时候.家长比学校更让孩子感到压抑和害怕.  相似文献   

20.
寒昱 《教育艺术》2002,(10):11-11
现在 ,不少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吃苦。有的孩子从呱呱坠地 ,吃喝拉撒睡几乎全被父母、祖父母等人“承包”了 ,致使孩子上学后生活还不能完全自理 ;有的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 ,有求必应 ,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 ;有的家长为了给孩子谋个舒适职业 ,费尽心机 ,倾其所有 ,托人情 ,找门子。怕孩子吃苦的原因大致有三 :一、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越 ,有人觉得不需要提倡吃苦精神了 ;二、现在家庭多为独子 ,许多家长视孩子为掌上明珠 ,对孩子溺爱 ;三、不少家长不懂得吃苦精神对孩子的健康成长的必要性。中国自古就有“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