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漫谈歇后语     
张天云 《现代语文》2006,3(6):51-52
歇后语是人们喜闻乐道的一种形象化的语言形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歇后语结构形式灵活,取材广泛,语言生动活泼,幽默风趣,并且随时代的发展不断推陈出新,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恰当使用歇后语,不仅能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和感染力,而且可以取得言简意赅,余味无穷的表达效果.  相似文献   

2.
歇后语是我国语言文化宝库中的奇葩,是我国民间流传得最广的传统语言文化之一,它集诙谐幽默于一体,集中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因此它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充分的人类智慧和独特的语言结构。本文探讨了歇后语的结构形式、幽默讽刺之修辞特色,并且探讨了相应的日译方法,以便更好地把幽默诙谐的歇后语准确完美地介绍给日本民众,弘扬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3.
1.引言 歇后语是一种特殊言语形式,它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凝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歇后语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浓郁的生活气息和独特的结构形式,以描写浅显事象,富含深奥哲理,耐人寻味,因而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特别是其独特的语言结构赋予了汉民族极强的思想内容,这是其它语言所没有的.长期以来,我国学界一直把歇后语归入到修辞中去研究,或对之进行翻译方面的研究.因此,通过认知理论对歇后语作心理认知表征的探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4.
歇后语大家知道吗?你能背出几个歇后语呢?本次的作文游乐场,何老师就带大家认识歇后语,并借用歇后语编故事,开个故事会。感兴趣吗?赶快参与吧!其实,歇后语本身就是一种文字游戏。【游戏准备】准备几个有趣的歇后语【游戏过程】1.认识歇后语: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它一般由前后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  相似文献   

5.
汉语歇后语是中国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和认识过程中提炼的语言的结晶,承载着丰富的中华文化内涵。在交流中使用歇后语能使交流幽默生动、委婉明了。从概念隐喻角度分析解读三类汉语歇后语—谐音歇后语、双关歇后语、省略歇后语,直译、意译和套用习语以及意译加注是比较实用的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6.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题材广泛、形象诙谐、短小风趣,是亿万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为现代汉语提供了无比丰富、宝贵的语言材料,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歇后语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歇后语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于是在网络上形成了新的歇后语,我们把它称作“网络歇后语”。网络歇后语不仅有着口语性、幽默性等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了新时代歇后语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7.
歇后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它题材广泛、形象诙谐、短小风趣,是亿万人们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歇后语为现代汉语提供了无比丰富、宝贵的语言材料,为汉语的发展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尤其是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歇后语也在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变化。特别是电脑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歇后语更是层出不穷,日新月异,于是在网络上形成了新的歇后语,我们把它称作"网络歇后语"。网络歇后语不仅有着口语性、幽默性等特征,鲜明地表现出了新时代歇后语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8.
杨静 《现代语文》2015,(2):35-37
歇后语是流行于人们日常交际中的群众语言,是劳动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一面镜子,它主要有喻意型和谐音型两种类型,在朔州方言里还有其他类型。朔州方言的歇后语文化内涵极其丰富,它既能反映和记录朔州地区的物质文化,也能反映和传承朔州人民的精神文化。从朔州方言歇后语的类型着眼,可从中探究朔州方言歇后语所反映出的风土民情。  相似文献   

9.
试谈文学作品中的歇后语张铭歇后语是一种文学性较强的群众语言,是流传在人民口头上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俗语。歇后语具有独特的结构形式。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因其使用时常常省去后半部分,故名歇后语。歇后语的前半部分是假托语,是比喻,也是构成其形象生动、活泼风...  相似文献   

10.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通常说出前半截,“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所以称它为歇后语。  相似文献   

11.
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浓郁的生活气息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歇后语是我国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种特殊语言形式。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一种口语性语句,它与成语、谚语等都属于言语中的一种熟语。它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解释、说明,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  相似文献   

12.
人民群众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歇后语就是这种丰富、生动的群众语言的一部分,也是熟语的一种。歇后语中有许许多多生动而巧妙的比喻,它集中地运用了双关(谐音)、隐喻等传统的修辞手法,从而达到形象、深刻的语言表达效果。歇后语这种语言形式形象生动而又诙谐幽默、妙趣横生,所以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  相似文献   

13.
歇后语是群众语言的珍珠,具有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特点,它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在民间广为流传和运用,同时也不断被人吸收,为学作品输送了新鲜血液。歇后语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多是形象的比喻或隐语,像谜面;后一部分解释前一部分,是本意的说明,像谜底。通常说话或写章往往只说前一部分,留下后一部分让别人去体会猜测,停一会才说出来,好像于活歇一会似的,所以叫歇后语。歇后语是人民群众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它和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歇后语通俗易懂,幽默生动,是我们祖国语言特有的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语言形式,是祖国语言的一宗宝贵遗产。歇后语大都产生于群众的口语之中,群众具有广泛的行业性,因此,歇后语的行业性是它的一大特色。  相似文献   

15.
正歇后语也叫俏皮话,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实践中创造的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短小、风趣、形象的语句。它由前后两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起"引子"作用,像谜面,后一部分起"后衬"的作用,像谜底,十分自然贴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人们通常说出前半段语句,"歇"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想出它的本意。歇后语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幽默风趣,耐人寻味,是汉字王国中的"幽默先生",为广大人民所喜爱。古  相似文献   

16.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是山阴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厚而鲜明的地域和民俗特色。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分为谐音类、比喻类和故事类三大类。  相似文献   

17.
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是山阴人民千百年来在劳动和生活实践中创造、流传下来的,具有浓厚而鲜明的地域和民俗特色。山西山阴方言歇后语分为谐音类、比喻类和故事类三大类。  相似文献   

18.
民歌,即民间歌曲。是由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实践中集体创作的,经过口口相传,并不断地加工演变的一种艺术形式。她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及思想感情,音乐语言凝练简明,音乐形象鲜明生动,感情纯真质朴。民歌具有很大的继承性,最能代表一个民族的精神特征,同时又最富有时代气息,是民族音乐艺术发展的根基。伟大的人民音乐家冼  相似文献   

19.
楚雄地区的歇后语作为当地各民族交际最直接的口语,借助了口头语言的思维方式,以口语表达的形式,利用诸多修辞艺术手段及词语之间的关系进行超语言常规的精妙组合,使其具有丰厚的妙不可言的审美意蕴。楚雄歇后语不仅题材广泛、幽默风趣、哲理丰富,而且还具有感情真实,全方位表现的特点。它是楚雄地区各族人民人生经验的结晶,智慧的奇葩,心灵的闪光,是语言大树上一枝永不凋谢的花朵。  相似文献   

20.
学点歇后语     
歇后语流传于人民群众之中,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学样式,语言幽默有趣,运用广泛。下面向大家介绍几条歇后语,读一读。会给你带来乐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