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主要探讨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在模因论视域下的特殊语用现象.通过引入乖讹理论发现,喜剧小品中言语幽默的生成实际是在语言模因发挥作用下的一个乖讹-消解的过程,即:发现不和谐及不断消解不和谐的过程.本文还进一步分析了模因视角下言语幽默制笑策略,藉此期望能为言语幽默的研究提供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2.
幽默几乎无处不在,国内外不少学者对幽默的内在机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其范围是多领域的、多学科的;而言语幽默的产生从根本上讲是一个语用问题。因此从语用的层面来看,关联理论对分析言语幽默的制笑机制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框架。此外关联理论对言语幽默的产生和理解过程也有较强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3.
语用预设是一种分析言语交际过程中话语的重要策略。言语幽默是人们在言语交际过程中技巧性地运用语言所实现的效果。因此,语用预设与言语幽默关系密切,语用预设可以为言语幽默的解读提供一个新的视角。英语笑话是言语幽默的表现形式,言语幽默寓于英语笑话之中。运用语用预设的合适性、共识性和可撤销性三个特点来解读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通过解读,旨在揭示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证实语用预设能够科学地解读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4.
栾瑞琪 《海外英语》2015,(3):222-223,243
该文试图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及V-N理论,分析美剧《老友记》中幽默言语的解读机制,探讨剧中的幽默言语是如何被观众解读以产生幽默效果。在建立起理论模型后,该文将结合剧中的语料按照概念整合的四种类型依次进行分析,以揭示言语幽默解读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5.
该文试图结合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整合理论以及V-N理论,分析美剧《老友记》中幽默言语的解读机制,探讨剧中的幽默言语是如何被观众解读以产生幽默效果。在建立起理论模型后,该文将结合剧中的语料按照概念整合的四种类型依次进行分析,以揭示言语幽默解读过程中的认知机制。  相似文献   

6.
黄曙光 《怀化学院学报》2006,25(12):136-137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概念整合理论对英语幽默言语的解读,提出对幽默言语的成功解读至少需要两次概念的整合过程。  相似文献   

7.
现代语言学对幽默研究始于Raskin的脚本理论(SSTH),国内对言语幽默的研究也完成了从Grice的合作原则理论到应运关联理论的认知解读转向。但是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的关联理论、概念整合理论、心智空间论和不一致的消解论,都无法回避这些模型并不仅仅适用于言语幽默的认知解读这一问题。如果从言语幽默的生成机制入手,从接受者的角度分析言语幽默认知解读过程中脚本、语境和嘲笑对象的互补,就可以说明言语幽默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8.
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常见的表现形式,英语笑话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运用关联理论的知识去解读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通过解读,旨在揭示英语笑话的致笑机制,从而进一步证实关联理论能够科学地解读英语笑话中的言语幽默。除此之外,英语笑话言语幽默的解读不仅有助于人们更好地感知和欣赏英语笑话,也有助于英语笑话作家设计出致笑技巧性更强的英语笑话。  相似文献   

9.
该文从认知的角度,以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既可丰富言语幽默的研究视角又可证明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言语幽默。然而,在对某些言语幽默的解读中却发现了其局限性。因此该文尝试在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推理、关联和空间冲突等过程更有助于概念合成理论对言语幽默的充分解读。  相似文献   

10.
高玲 《海外英语》2014,(17):245-246
该文从认知的角度,以Fauconnier的概念合成理论为研究视角对言语幽默进行研究,既可丰富言语幽默的研究视角又可证明概念合成理论的解释力,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言语幽默。然而,在对某些言语幽默的解读中却发现了其局限性。因此该文尝试在概念合成理论的基础之上引入推理、关联和空间冲突等过程更有助于概念合成理论对言语幽默的充分解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运用关联理论解读美国情景喜剧《生活大爆炸》中的幽默对白,探讨言语幽默的产生机制,以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言语幽默。  相似文献   

12.
李玉 《鸡西大学学报》2013,(2):83-84,86
Fauconnier和Turner提出的概念合成理论是意义构建的普遍认知模式,对自然言语具有强大的阐释力。研究以概念合成理论为背景,依据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子网络,从四个方面对幽默言语的运行机制进行认知解读。研究结果一方面验证了概念合成理论对幽默言语在线的、动态的解读能力,另一方面也为幽默言语的解读提供了新的认知视角。  相似文献   

13.
作为言语幽默的一种,逗笑短信已经在人们的生活中频繁出现。幽默的乖讹—消解理论对逗笑短信具有较强的解释力,但它并没有进一步阐释乖讹—消解过程的底层认知运作机制,而关联理论恰好解释了这一点。  相似文献   

14.
幽默言语的产生和理解都与语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幽默是语言里较为委婉含蓄的一种言语交际形式,因而对幽默言语的解读并非易事。本文将具体分析与幽默有关的语用原则,包括合作原则、礼貌原则、预设和指示语。  相似文献   

15.
以赵本山的小品《策划》为例,通过对幽默的认知分析,提出了小品言语幽默的生成和解读机制,挖掘了小品《策划》言语幽默的隐性含义。  相似文献   

16.
王园园 《海外英语》2013,(9X):261-262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该文尝试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和系统功能语法的语域理论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全面的解读。并以经典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二者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源远流长,但对中国某个具体相声演员的幽默言语研究却很少。对赵本山的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运用概念整合理论和威奇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赵本山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探讨,揭示其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提出了新的赵本山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英语幽默会话为例,试从两大认知语用学理论关联理论和概念合成理论视角下解读幽默言语,指出两者有其互补性,将两者结合起来,对幽默言语有更好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19.
在言语幽默的研究中,对幽默理解过程的探究始终占据重要地位。因为听话人对幽默很好的理解才是幽默这一特殊交际方式成功的关键。将Sperber&Wilson提出的关联理论(RT)和Fauconnier等人提出的概念整合理论(CIT)相结合,利用二者的互补性,在一个新的理论框架下,对英语幽默话语进行认知语用方面的解读。并以美国情景喜剧《老友记》中言语幽默为分析实例,以期在RT和CIT互补的视角下,对言语幽默解读的心理机制做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20.
幽默言语是人类日常话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对幽默言语研究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本文对赵本山小品(《昨天·今天·明天》)的片断进行分析,结合关联理论和概念整合理论及veatch的背景与常规理论对幽默言语的生成进行了探讨,揭示其小品幽默背后的语言机制。在概念合成理论四空间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个新的幽默言语解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