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秋雨的"学者散文"沉静而具有文化底蕴,受到中学生的喜爱。中学生通过对其文章的阅读,不仅可以探寻到历史的深度和知识的厚度,更可以学习作者语言组织的技巧,从而力争使自己的作文语言富有文采。  相似文献   

2.
语言暴力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本文通过中学生中语言暴力的来源、教师对学生实施语言暴力的状况以及语言暴力对中学生的影响等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表明家庭、教师和社会都对中学生语言暴力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中学生教学语言能力的内涵及基本成份的划分,并结合中学生数学语言学习状况,提出数学语言能力的培养策略:激发兴趣策略、引导理解策略、问题导向策略和鼓励操作策略,旨在提高学生的数学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数学学习水平的高低。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的发展,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从非智力因素方面深入探讨提高中学生数学语言能力发展的水平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夏智 《生活教育》2012,(4):56-60
中学生在作文创作中由于语言运用不规范,导致作文不能准确表意和缺乏文学性。为了提高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必须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充分认识到语言规范是中学生作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增强语言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6.
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物理语言的表达能力,是中学生应具备的能力,就现状来看,这项能力我们中学生普遍较差,物理这门科学其语言有很强的科学性和逻辑性,要符合科学原理和逻辑关系,表达起来有一定的难度,我想,确有理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物理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应把这项工作长期落实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7.
相咸琴 《课外阅读》2010,(12):31-31
作义能力可以分解为语言能力、思维能力、书写能力等。尽管思维要借助语言才能顺利地进行,但是起主要作用的仍然是思维能力;因为思维能力是作文能力的核心。中学生写作文的主要难点,  相似文献   

8.
一、中学生英语语感形成的影响因素 (一)已经存在的语境感 语境是指语言出现和发展的具体环境,语言的表述实质上是以一定的语言环境为依据来选择创造语言形式从而表达语言的具体内容的一个过程,语言表达中想要以怎样的方式表达或者表达什么内容,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受到语境影响,所以,信息接收者要想整体正确地理解语言信息,明白所要表达的意图或者目的,就必须与具体的语境相结合,分析理解语言表达者的形式和语言内容,整体感知其语言的内部环境,并且通过推理得知其语言的外部环境。具有英语语感的学生可以在表达自己的意思时,结合语言的外部语境来选取合理的表达方式和词语进行表达。一般来说,语感程度和语境感程度成正比。中学生已经具备的语境感水平是影响其语感形成和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个性化写作可以确立中学生主体意识,语言的个性化是个性化写作的基本保证,回归生活是个性化写作教学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10.
为了培养和提高中学生正确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本文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力,数学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数学语言的转换能力及数学语言的操作能力这四个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1.
阅读对中学生乃至每个人都是必须具备的重要能力,而阅读中对语言意义的理解,可以说是最关键之处。由于语言的暗示性、象征性、模糊性,言不尽意等特性,就使得阅读理解显得很难把握。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阐述如何在熟悉语言的特性之后提高理解能力。  相似文献   

12.
培养中学生英语语言技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从听力教学策略、口头教学策略、阅读教学策略以及写作教学策略四个方面入手,分析了提高中学生英语语言技能能力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学生语言苍白无力的现象仍然存在。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分析作品的语言特色与指导学生运用相脱节,以致这样的情况屡见不鲜:学生欣赏作家优美语言时如痴如醉,学生写作时语言依然像一个瘪三。消灭这种毛病的一条有效途径就是将两有机结合起来,指导学生借鉴作家的极富表现力的语言技巧,以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家的下列语言技巧是很值得中学生学习的。  相似文献   

14.
夏举峰 《考试周刊》2010,(53):66-67
农村中学生语言表达与社会需求距离甚远,在目前的条件下,学校教师应努力营造学校文化氛围,开展农村中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加强农村中学教师培训,提高语言教学能力;提高农村中学生的心理素质,以期改变现状.  相似文献   

15.
黄智诚 《考试周刊》2014,(73):38-38
语言是重要的交际工具。教学中学生"不想说"的现象严重,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策略,提高中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可以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卸下自卑羞涩的包袱,增强自信;协调全面,抓住"听说读写"四个部分;开展课内外活动,增强实践能力等途径实施。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语言偏误的表现形式及存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为分析了少数民族汉语教学中学生在习得语言过程中存在的语言偏误的具体形式,以及这些语言偏误在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中的存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中学生而言,此处的"器"就是语言运用的能力。作为中学生必须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语言运用的能力的养成、提高是特别长久的一个过程,我认为,中学生必须从听、说、读、写等各方面学习提高语言运用的能力的各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语言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所特有的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的特殊纽带。语言能力的好与坏可以显示出一个人是否有判断力、交流能力与思想内涵,作为21世纪具有文化内涵群体之一的中学生更需要有着良好的语言能力,才能为他们的成长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我们,需要在教学中把语言教学作为重点课题,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让学生在创新的语言教学模式中发现语言文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走入语言的秘密花园。  相似文献   

19.
蒋金勇 《考试周刊》2011,(14):72-74
本文分析了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现状:对一些用数学语言表述的概念、公式、性质、定理的内涵与本质理解得不够透彻,造成很多的错误;三种数学语言形成之间的转化存在一定的问题,特别是从文字语言转换成符号语言符号语言转换成图形语言存在一定的困难;用数学语言进行问题表述的能力不甚理想。并从四个方面提出培养中学生数学语言转换能力的策略:加强概念教学,丰富学生数学语言词汇;加强数学交流,促进学生对数学语言的理解和掌握;加强数学语言转换训练,发展学生的数学语言转换能力;注意数学语言学习的审美情趣。  相似文献   

20.
正语感是人类对于语言的领悟感应能力,是语言能力表达的重要基础。这对于学生学习英语来说至关重要。良好的语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英语学习,获得更多的英语知识,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促进学生英语水平的整体提高。这对于中学生的英语学习更是具有重要作用。中学阶段正处于语言学习的黄金阶段,也正是培养学生语感的重要阶段。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文字语言的训练,我认为最要紧的是训练语感,就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