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电视法制节目是运用纪实的手法,对社会生活的矛盾纠纷、案件,进行集中的、深入的报道,内容较为专一,形式多种多样。应该说,法制节目既有新闻节目的时效性,又有专题节目的深度性。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地方电视台开办了法制节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电视台也通过开办"巴州警界"栏目,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巴州警界"栏目是巴州公安局、巴州电视台联办的一档电视法制专题栏目。为了增强节  相似文献   

2.
评价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的发展轨迹过程,电视法制节目的形态和模式应该成为一个重要指标。在新的法制进程和媒介环境下,中国电视法制类节目又有了新的发展趋势,并孕育着新的节目形态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大到一个电视台的发展路线、一个电视频道的发展规划,小到一档电视栏目的风格与定位、一期电视节目的内容编排与设计,都不能缺少事前策划。目前的中国电视法制节目已经进入发展的繁荣期,因此分析法制节目的策划,必须摒除固有的观念和思路,要从当前的新媒体环境、普法宣传的形势与要求以及法制节目自身的发展特点入手,对节目创意进行再发掘。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随着我国"一五"普法宣传的提出,电视法制节目作为一种新的节目类型,开始在我国荧屏上出现。之后,伴随着我国的法制进程与电视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视法制节目从节目形态到节目内容和时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与拓展。从电视法制节目诞生到现在,法制节目始终是电视观众的收视热点。但是综观其节目形态、内容、采访、编辑、表达方式、镜头的设计与运用等,还存在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5.
吴筠 《新闻传播》2012,(3):226-227
"倾听"是电视谈话节目内心的一种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倾听"的态度便决定了节目日后发展的一切可能性。有倾听,节目才有灵魂;而倾听没有捷径,在每一档优秀电视谈话节目的背后,一定会有无数双优秀的眼睛、耳朵和嘴巴一起"倾听",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打造一档优秀的电视谈话节目。本文将结合电视谈话节目的实际制作经验,与大家一起探讨在电视谈话节目的制作中倾听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电视法制节目以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社会生活,快捷传播信息,以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弘扬法制精神为己任,那么如何更好地让老百姓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电视法制节目,给老百姓以有效的法制熏陶,这就给电视法制节目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永无止境的话题,那就是电视法制节目如何出精品。  相似文献   

7.
刘欣然 《新闻前哨》2013,(12):51-51,55
伴随我国法制化建设的进程,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也保持同步发展。电视法制节目的兴起不仅丰富了电视荧屏,也在普及法律知识和推进法制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那么,一档成功的电视法制节目,如何才能够做到寓教于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吸引观众收看,最大化发挥法制电视节目的宣传教育作用?笔者以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8.
电视法制节目是以电视为传播媒介,以传播法律知识为内容,以普法、释法和指导用法避免或减少犯罪为宗旨,关注我国法制建设进程的电视节目,为我国实现法治化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随着法制节目的繁荣,各种问题也层出不穷,除目前法制节目娱乐化、同质化现象备受关注之外,法制节目本身存在的"乱象"也愈渐明显,这与法制节目倡导的法治精神是相违背的。本文从"乱象"入手,探讨法制节目"乱象"的产生原因和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郝丁瑶 《视听》2016,(7):42-43
"情景再现"是当前电视法制节目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段,它以复现逝去的情景和对现实生活的反映而显示出特殊价值。"情景再现"在增加节目的艺术感染力的同时,也传递出些许负面影响。目前对于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来讲,如何通过情景再现将事实的原貌再现,而又使其充满正能量,是电视法制节目创作者无法回避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0.
于茜 《视听界》2007,(1):85-86
1988年FOX电视网推出了《American most wanted》(全美最高通缉)这档法制节目,开始在FOX电视网的7家附属台播出。节目起初时长为半小时,1990年秋,节目从周日晚间移到周五晚间播出,延长为一个小时。节目中描绘了那些尚未被抓获的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号召观众提供线索,帮助缉拿逃犯。随着嫌疑犯不断被捉拿归案,节目收视率也节节上升。  相似文献   

11.
<大家看法>作为一档法制节目,自2004年开播以来,一直有不俗的收视率.本文以节目的宣传语"大家帮助大家,为生活寻找办法"为切入口,通过探讨<大家看法>在节目选材、节目形式、节目专家等方面的创新与不足,思考这档法制节目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在当今电视法制节目竞争激烈的时代,公信力对于电视法制节目来说具有格外重要的意义。它是电视法制节目吸引受众眼球和耳朵并取信于受众的法宝,是电视法制节目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保证,更是电视法制节目发挥其社会影响力的前提条件。电视法制节目的公信力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媒体在长期的发展中日积月累而形成的,体现了电视法制节目的权威性、美誉度以及在公众中的影响力等特征。  相似文献   

13.
邓斌 《声屏世界》2006,(10):30-31
江西人民广播电台《人与法》节目开办至今已经有9个年头了,9年的历练确立了它的品牌地位,在听众当中享有一定的知名度。9年时间里,节目形态常变常新,我国各大媒体运作中的法制节目的主要节目形态都曾经历和正在经历。《人与法·空中神探》是其中一档寓教于案、寓法于案、寓乐于案,极具参与性、互动性的破案型法制节目。这档节目从2004年2月一经推出,就受到听众的喜爱。作为这档节目的责任编辑,在总结节目运作中的一些成功经验之余,更多的是对节目如何进一步完善和发展的思考。新型的节目形态迎来收听率的飙升说到法制节目,听众很容易把其同…  相似文献   

14.
我国第一档电视评论节目《观察与思考》虽然已停播多年,但电视评论的发展却呈现出方兴未艾的良好势头。节目的形态和样式越来越丰富,节目的广度和深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开发,特别是在非评论性节目如谈话类、法制类、民生类新闻节目中,评论的因素也日见放大,评论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并成为体现节目思想深度的标志之一。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5.
李阳 《军事记者》2005,(11):44-45
目前的电视法制节目成为电视观众竞争的又一重头戏,法制栏目、法制频道成为从中央台到各省市台竞相攻占的又一块阵地。但由于一些新闻从业人员缺乏法律意识,而在相关节目中产生的问题也随之暴露,法律意识的弱化成为电视法制节目发展的一个瓶颈。本就如何进一步加强新闻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从而为电视法制节目开拓出更宽的发展道路提出两点思考。  相似文献   

16.
尚小虎 《东南传播》2010,(2):109-111
如今的电视法制节目已经作为一个独特的电视文类被提了出来。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近300家省级、市级电视台开设了法制栏目,20家电视台的法制栏目达到了日播。电视法制栏目的迅速发展,得益于我们国家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大环境。但是,在法制节目增多的同时,如何使其与时俱进地发展等一系列理论问题尚未得到充分研究,为此,本文就法制节目的形式以及内容创新的问题作一个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电视法制节目现状及发展之我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重要的、独特的节目类型之一。经过改革开放后2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今日说法》(中央电视台)、《法治进行时》(北京电视台)、《拍案说法》(重庆电视台)等一批深受观众欢迎的名牌法制栏目、节目,积累了丰富的宝贵经验。同时,其发展到今日,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面对荣誉和问题,电视法制节目该如何发展?在下面的这组文章中,本刊特约请专家、学者,电视法制节目负责人、制作人,就法制节目的发展历程、经验、教训、制约节目发展的因素以及未来拓展的空间等展开研讨,各抒己见。  相似文献   

18.
电视法制节目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法制节目是中国电视媒体的一种历史创举,在历经20年的发展期,到达了其鼎盛时期之后.她正处在一个发展的十字路口,无论从功能定位、内容,还是形式与形态.都存在着多种选择的可能性。那么,电视法制节目何去何从.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其发展趋势如何?  相似文献   

19.
何波 《视听纵横》2002,(1):64-66
所谓电视法制节目,是“以普及法律精神、分析案件前后的法律意义,为电视观众提供法律服务为宗旨的社教类节目”。从80年代中国早期较单一的电视法制专栏《规矩与方圆》和《观察与思考》开始,它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的恢复和建设、电视传播水平的提高,以及传播规模的扩展而逐步发展起来,其具体节目形态以及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逐渐清晰、成熟。目前,在我国已经开辟法制节目的近200家电视台中,电视法制节目纷纷进入了播出的黄金时段,湖南电视台甚至出现了“长沙政法频道”这样的法制专业频道。  相似文献   

20.
正节目的价值理念彰显了电视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和传播所要实现的社会功能。二十多年来,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以传播法律知识和增强国民法制意识为目的,始终把法治、道德、社会作为核心内容,其产生、发展和兴盛的每一个脚步都记录并深深影响着中国的民主与法治进程,并在当前到达了前所未有的规模、水平和影响。一、电视法制节目传播价值理念的演进过程由于电视传播的独特优势,我国电视法制节目从诞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