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非受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众重要,但在急剧变动的时代,非受众与受众一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因为任何媒体,非受众总是比受众多;时代的大变化,总是在非受众中更多地大面积发生。  相似文献   

2.
广播的创新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的媒体竞争越来越白热化.因为机制的改变,媒体已经早就被推向了市场,目前,媒体的竞争已经由赢利的竞争转达为生存的竞争,一些媒体已经开始分割和重新分割媒体市场,还有部分媒体已经在这场残酷的竞争中败下阵来。因此,摆在媒体面前的是和任何一家企业一样的赤膊上阵,四平八稳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相似文献   

3.
图书是一种媒体,并且是一种特殊的媒体,是承载全方位信息和深度采访的媒体。正因为图书媒体属性的凸现,中国书业在近一个时期出现了若干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态势下,新老媒体出现交流与融合的趋势。电视读报节目的开设,便是电视媒体与纸质媒体相互融合的生动体现。在竞争越来越普遍和激烈的今天,这种合作颇受媒体欢迎,因为这种合作能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已经成为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影响最为广泛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2003年的"非典"不同的是,当下的舆论环境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电视媒体因为新媒体的发展感受到了莫大的压力,近些年来还出现了不少唱衰电视媒体的声音。但在此次疫情报道的媒体大军之中,电视媒体却是大放光彩,权威、科学的声音不断通过电视媒体发出。本文通过分析央视、卫视、地面频道在此次疫情报道中的具体做法,研究电视媒体的传播效能,并结合具体事例分析疫情报道的媒体融合手段。  相似文献   

6.
媒体在信息发达、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不仅担负着传播新闻新科技的任务,也起到了传播新词语的作用。可以说,媒体对于新词语的出现和使用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媒体与新词语有着须臾不可分开的关系,没有媒体的传播,新词语也不会使用得那么迅速、那么广泛。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有语言词汇的变化,而且它的发达情况与社会的变化是成正相关的,它反映了某个时代某个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社会发展的情况。从某种意义上说,新词语的发达情况也是这个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和科技发展情况的一个表现。而能够及时和充分表现它并给它以生存空间的就是媒体。新词语就是因为生活发生了变化才出现的,所以媒体成为最先使用者,我们也在媒体上接触到越来越多的新词语。新词语在媒体上的出现,也有些规律可循。我们可以从新词语在媒体中出现的语域,了解新词语出现的某些规律。  相似文献   

7.
随着中国传媒市场的逐步深入,媒体经营的生态环境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其中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内容经营与广告经营同时成为媒体经营的重点。本文意在探讨中国媒体市场化过程中,媒体经营的生态环境变化、价值链特性及其竞争胜出要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对于传媒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传统媒体不会因为新兴媒体的出现而走向消亡,传统媒体借助新兴媒体的技术手段,可以成为融媒体,获得新的发展机会。最后,本文就传统媒体向融媒体发展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9.
融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在时代的漩涡中,不仅传统媒体正在改变自己“采编播”的流程、创新探索与其相适应的思想和理念,而且受众也因为互联网技术带来的信息高度交互性、即时性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多维度、多元化、社交化、高时效、短暂性(易遗忘)成为融媒体的主要特征,新闻传播的发展趋势有了新的方向、新的变化。因此,本文以融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特点为切入点,对新闻传播在融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以更好地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相似文献   

10.
2006年注定是媒体竞争异常激烈的一年,因为有了世界杯足球赛。  相似文献   

11.
新一轮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摆脱了通货紧缩阴影、总体形势趋好.但部分行业过热,投资需求过旺、信贷投放过多、通胀压力加大等影响后,中央为防止经济大起大落而实施的对策。在这种背景下。从中央到地方.媒体纷纷将经济报道的重心转向宏观调控。与中央媒体更透彻、更到位的报道相比,地方媒体往往有些“力不从心”,这不是因为地方报纸天然不适合报道宏观经济,  相似文献   

12.
随着电视媒体的普及.电视的大众文化功能不断凸显。电视媒体离不开地方民俗,因为电视传播与民俗传播有着高度的趋同性。民俗文化使电视这一大众媒体具有更强的亲和力.从而受到广大民众的欢迎。民俗文化所具有的通俗易懂、真情和谐,让观众喜爱。传承民俗文化,取悦于民众,引导民众,是地方电视媒体发展的根本。  相似文献   

13.
方翔 《新闻记者》2006,(4):66-69
尼葛洛庞帝曾这样表示,“数字化会改变大众传播媒体的本质,推(pushing)送比特给人们的过程将改变为允许大家(或他们的电脑)拉(pulling)出想要的比特的过程。这是—个剧烈的变化,因为我们以往的媒体的整个概念是,通过层层过滤之后,把信息和娱乐简化为一套‘要闻’或‘畅销书’,再抛给不同的‘受众’。”  相似文献   

14.
当美国个别老牌报纸突然告别新闻纸,而以电子版的形式与读者见面时,中国的纸质媒体,尤其是许许多多发展实力还相对薄弱的地市党报,发展的危机感显得更加强烈。因为传统媒体竞争日益激烈,因为新兴媒体强劲冲击,也因为国际金融危机带来的报业经营环境的不利变化,地市党报的发展面临越来越多的困难,可谓身处逆境。那么,要不要、能不能在逆势中扩张,如何有效破解发展难题、实现地市党报报业的科学发展?这是地市党报必须正视的一个课题。  相似文献   

15.
媒体新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正因为媒体新闻的作用重要,所以媒体新闻从业者的操守更加重要,它构建了媒体新闻的操守。  相似文献   

16.
王田田 《军事记者》2002,(11):45-47
一、媒体炒作的冷与热每年的高考,都是全国考生、家长的头等大事。往往还未进入7月,考生和家长便如临大敌,而大大小小的媒体却如过节一般,早早搭起戏台,唱起了名目繁多的“高考经济”大戏,什么保健品、高考房、高考套餐、高考状员出高招、考前预测、考后分析,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知怎的,今年媒体格外沉得住气,进了7月,也没见擦出多少火药味来。实在令人心里纳闷,媒体都忙着炒什么去啦?一日到网上溜达,见到一则消息,才恍然大悟。上面说,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已呼吁各媒体“决不炒作高考”,因为“高考是中国一年一度的教育工作,为…  相似文献   

17.
从2009年的微博控宣告自媒体时代到来至今,我国的媒体生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理论界越来越关注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研究的新面貌。本文试图通过总结2011年媒体文化的研究现状概括自媒体时代媒体文化研究的不同方面,并分析其未来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8.
赵静 《新闻前哨》2006,(7):76-77
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合作的道路上,手机作为“第五媒体”与传统媒体的合作呈现着令人期待的前景。手机媒体不断地与传统媒体对接,手机正在从二种移动通讯终端逐渐演变为一种信息终端。与传统媒体相比,手机作为媒体具有更大优势:它比报纸更互动,比广播更自由,比电视更便携,比电脑互联网更普及。手机,能够带来的不仅是单向上网,最主要是带来双向互动,这正是传统媒体最需要的。通过手机,可以建立传统媒体与受众之间新型的互动关系,也正因为有了手机,受众与媒体的互动参与更快更广更自由。  相似文献   

19.
荆雷 《视听界》2011,(4):64-65
面对新媒体格局,电视媒体还是要坚持内容为王。在不同的平台上重新定位媒体内容,做适应型变化,通过转变生产方式,改变传统表达方式,电视新闻可以创造一个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20.
媒体环境近些年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互联网、直播卫星电视、移动电视、手机等新兴媒体大量涌现,网上聊天、短信、博客、播客等新的传播方式的流行导致了传播活动的变化,同时也引起了人类社会的变化,这一切构成了复杂的新传媒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