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樱 《世界文化》2005,(11):32-33
有一个大神秘,隐藏在威尼斯的繁华里:总有一天,整个威尼斯会沉到亚德里亚海的水底下去,这是它最美丽的结局——我不止一次地听人这么说过。在托马斯·曼的小说里,在巴雷斯的小说里,在罗布莱斯的电影里,在朱天文的小说里……我都听见过这样一个声音:“只有威尼斯,能够决定我的命运!”仿佛全世界的恋人们,都在关注威尼斯的未来。同时,仿佛全世界的恋人,都愿意去威尼斯,寻找自己的幸运星座,甚至将自己的生命,交给这座天天都在下沉的城市。“死在威尼斯”,仿佛是一个寓言、一句谶语,使威尼斯这座本来就够神秘的城市变得更加暖昧和扑朔迷离。有一…  相似文献   

2.
水城威尼斯     
从罗密欧和朱丽叶的故乡维罗纳出发,一路东上,穿过景色迷人的威尼托平原,大约离陆地4公里处的亚得里亚海上矗立着一座城市,那便是令世人向往的水上城市威尼斯。威尼斯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五、六世纪。当时,为了躲避蛮族的入侵和逃避封建领主的迫害,来自威尼斯农村的逃难者便在离开大陆不远的湖泽荒岛上建造了这座奇妙的城市。威尼斯靠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东西方经济、贸易、文化的交流促进了她的繁荣。到了中世纪,威尼斯已经发展成为十分强盛的海上共和国——威尼斯共和国。威尼斯坐落在泻湖的118个小岛上。整座城市矗立海水之中。市…  相似文献   

3.
威尼斯是一座独特的城市,这里流动的一切。无论空气还是物体都是那样独特,独特得使你不敢相信这是真实的存在。  相似文献   

4.
在枝头摇摆着 找到了飘落的理由 用一辈子体验着孤独 将灵魂堆在午后的阳光下 遗忘了死亡的程序 将一生依附于苍茫的大地 追求一个成熟的标志 翻阅心灵的梦想  相似文献   

5.
参加今年威尼斯双年展的国家达76个,想在几天内全部看完整个展览简直不可能。此处仅就教个国家馆进行大概地描述整理。绿园城堡一向是威尼斯双年展各大国家馆展示其本土艺术家的重镇,今年坐落绿园城堡的倒家馆共31个,军火库有3个馆,其他国家馆则分散各处,虽每个展馆都有其独特面貌,但仍可从中归类一些共性。  相似文献   

6.
威尼斯的耶稣升天节克雷斯皮收藏,米兰〔意大利〕安东尼奥·卡纳莱托(1697—1768)卡纳莱托的绘画以对建筑物的精确刻画和对明媚的阳光的描绘所表现出来的威尼斯的城市风光,深受18世纪观众的欢迎。《威尼斯的耶稣升天节》这幅画透视准确,细节描写生动,富于...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曼的《死在威尼斯》邑夫威尼斯在钟声中迎来黎明。当今的文明世界里,它是唯一几乎听不到汽车声音的城市。推开旅店的窗户,展现在眼前的是闪光的水波和成片的红色屋顶。从广场传来的钟声,使人感到惬意。但你为威尼斯陶醉的日子不会超过三天。当你乘坐水上公共汽...  相似文献   

8.
6月7~9日,第52届威尼斯双年展预展的现场人山人海,来自世界各地的艺术家、策展人、批评家、收藏家及美术馆等艺术机构的艺术劳动者,云集其绿园城堡和军械库,在“赶”这两年一次的世界当代艺术大“庙会”。此期间,笔者遇到的中国艺术界同仁比在北京任何一场艺术活动开幕式都要多得多。地中海的阳光倾泻在威尼斯这座日渐下沉的岛市,而艺术此时则成为一道多出的风景。各国艺术劳动者混迹于熙熙攘攘的游客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应意大利文化艺术中心的邀请,以中央美院副院长、油画家孙为民为团长的中国美术家代表团一行4人于1997年6月12日至19日赴意大利参加“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意大利“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造型艺术展览,至今已有102年的历史。中国以官方名义参加展览并派代表团随展尚属首次。6月15日,汇集58个国家和地区艺术家近千件作品的“第47届威尼斯国际艺术双年展”在卡斯特勒公园隆重开幕,意大利副总理兼文化部长威勒特洛尼。威尼斯市长及各国来宾、参展艺术家等数千人参加了开幕式。中国代表团被邀在贵宾席就坐,中国…  相似文献   

10.
清晨四点钟我们就往威尼斯赶,来到进海的码头上了轮渡,在亚得里亚海湾里曲折前进,不时有小岛、小桥、古老的建筑物闪过。迎面而来的岛上一片宏伟的建筑群,大家以为到了,都露出了笑容。不料,陪同的皮扎莱先生说:“这可不是,还早呢。”  相似文献   

11.
阿姆斯特丹国立美术馆程在里阿姆斯特丹号称北欧的威尼斯,虽然这里没有威尼斯夏日的耀眼阳光,也没有蓝色的流水,但市内运河纵横,无数桥梁横跨两岸。河岸上大榆树枝叶茂盛,17、18世纪富商的宅邸掩映在绿荫之中。房屋的砖墙用白石镶边,挂着带花边的窗帘的大窗户敞...  相似文献   

12.
一提到提香画的头发,就会使人联想到满头浓密金发的妇女。感谢这位艺术大师,他的油画展示了美丽的威尼斯妇女的形象,并使我们了解到了文艺复兴时期在威尼斯什么颜色的头发最为流行。时装的某些式样要归功于18世纪法国的著名画家安托万·华多。他所画的妇女都是穿着  相似文献   

13.
我去威尼斯,从来不在夏季,不在节日,也不在盛况空前的电影和艺术展览期间。我的威尼斯,属于晚秋时节与冬天,那是旅游淡季的威尼斯,是威尼斯人日常生活中的威尼斯。威尼斯在直观上是个拥挤的城市,人们对此早已阅知,或多有耳闻,但它总有让人出乎意料之处。我曾五访威尼斯,现在依然向往。原因绝非由于那里的建筑、宫殿、桥梁以及城市整体的辉煌壮美,而是建筑与水、空间、光和色彩的组合令人惊叹不已。我以为,其中的水特别富有魅力。  相似文献   

14.
莎剧《威尼斯商人》的主题思想与儒家思想之比较徐颖果文艺复兴时期的文艺巨人、伟大的英国剧作家莎士比亚的名作《威尼斯商人》写成于1596年左右。四个世纪过去了,我们重读这篇西方名作,却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威》剧当中体现的基督教的教义精神,和我国古代的...  相似文献   

15.
当海员时有过多次到意大利水城威尼斯的经历,初到威尼斯,的确被她那美丽奇异的风光所打动。那四通八达的运河,纵横交错的水巷,被当地人称为“贡多拉”的小艇,古朴多姿的拱桥,游人如潮的圣马可广场,马可·波罗的故居,乃至花样繁多的小吃等等,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水城威尼斯就像一幅画,有欣赏不完的诗意。去的次数多了,再看那水中各式建筑物巍然耸立,在领略多彩多姿古代精湛建筑艺术的同时,在错综复杂的巷道间体会探索的乐趣的同时,也会想到威尼斯人为什么要在水中建城?这里的建筑物为什么会如此多姿多彩?也许,世界不少游人也都是带着这个…  相似文献   

16.
卡纳莱托的辉煌旅程周一兵编译卡纳莱托是18世纪备受青睐的一位名画家,但人们也时常对他产生误解。他的作品之所以备受欢迎是由其内容所决定的:他在作品中既描绘威尼斯这座美丽城市的独特风光,又表现威尼斯在日趋没落中享乐的生活方式。而实际上,作为当时的一位重要...  相似文献   

17.
放开你的心     
北岛 《世界文化》2005,(5):13-13
如果我们细心地回顾成长的历程,似乎大部分人都会同意,在小学、中学阶段,我们都曾经有过一些伟大的梦想及志愿,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梦想也跟着逐渐缩小成消逝。照理说,随着岁月的成长,一个人的能力应该越来越强,志愿也应该随之加大,但为什么实际却刚好相反呢?  相似文献   

18.
威尼斯和意大利北部的艺术威尼斯是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北部最重要的城市。威尼斯人的生活逸乐豪华,他们受惠于与东方的活跃的贸易,输入丝绸、宝石、奴隶和异国情调的食品。与东方艺术的密切接触和富于色彩的自然环境,激发了威尼斯的  相似文献   

19.
江南 《世界文化》2007,(10):36-37
克雷莫纳的小提琴 意大利北部只有8万人口的克雷莫纳市,是全球小提琴演奏家向往的圣地。400多年来,各国琴手都梦想得到一把克雷莫纳的小提琴。  相似文献   

20.
展览·活动     
《中外文化交流》2007,(3):95-96
侯瀚如出任2007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人,“哦!”-泰凤玲作品展,“丹麦设计神话”展,2007届“罗中立奖学金”的评委确定,[编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