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9月5日,“日本平成文化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由中国对外文化交流协会与日本图案博物馆、日本图案家协会联合举办;北京艺海文化发展公司承办。“平成文化展”以“探索吉祥文化的未来”为副题,以吉祥图案为主要内容。产生于中国的吉祥文化,是以福、禄、寿的思想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它是随着佛教东传而到日本,与日本文化相交融而形成日本的吉祥文化。吉祥图案正是这种文化的体现。以“吉祥”为主题的此次美术展览,来到吉祥文化的发祥地中国举办,既是对中日文化交流成果的展示,又是对中日友好的促进。从展览的作品风格看…  相似文献   

2.
天地生综合研究是科学家钱学森提出的“大科学”中“地球科学”的一部分。所谓“大科学”,是在系统论提出以后科学发展的一种新的思路,它改变了过去学科越分越细、研究越来越专的状况,提出系统的综合性研究。这种新思路源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审视,因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着系统综合的观点。古人在对世界的认识过程中,形成“五行生克”和“阴阳二气”学说,其中包含有综合的观点。“五行”是指古代人所认为的组成世界的五种最基本的物质———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基本物质相互作用、变化衍生出世间的万物以及事物的运动演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数学领域的0.618律蕴涵着重要的哲学原理,它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易”与“道”一样是对宇宙规律的一种表达。这种规律存在于特定的系统之中。它在特定系统内部所构建的主导价值,则是特定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本质特征。对于一个系统而言,主导价值乃是它的灵魂:是...  相似文献   

4.
说到民间学.大家也许会说那是一种地方民间的“土学”.也是一种未经都市化熏陶原始的、无字记载的口头传播学,正是这种扎根民间的“土学”.才使劳动人民的生活丰富多彩.它极其广泛地反映了人类有史以来人科学的全部内容.是其它学无法取代的一门学问,这就是民间学。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认识它其中的内涵呢?下面就我平时的学习和实践。和人家一同作如下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五星红旗插上天安门城楼前50个春秋,郭沫若在他的著作以及一些零散的书信言谈中,时常论及孔子和他的学派。这种论及不是随意性的,而是严肃的。他说:“我对于孔子的思想自信还相当有点研究,我不是盲目地崇拜他的人,我也不是盲目地攻击他的人,他是怎样我还他怎样……这是我研究孔子的态度,也是我们研究一切学问应该取的态度呢①”。这位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是如何“还他怎样”的呢? 一、给“混沌的学界”“独创一线”光明 五四运动是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反对“精华曰礼教,为吾国伦理政治之根本”的孔教②被视为反封…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在美术馆众多美术流派的展览中,有一种既得到专家首肯又得到普通观众认可,“雅俗共赏”的画展——即现代民间绘画展览。  相似文献   

7.
在谈到个人利益的时候,以儒家文化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价值观,往往把个人利益与道德评价联系在一起,倡导重义轻利的思想。正如孔子所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优道不忧贫”。《论语·卫灵公》“义”始终在“利”之上,“义”就是圣人概括的“理”──一种同事物的合理化趋势相背的,有别于西方科学理论的中国式理性,以这种理性判断的依据,形成儒家双重的价值观念,即“君子──小人”的价值观。董仲舒也特别强调“义”,他认为君子应是“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汉书·董仲舒传》)他说…  相似文献   

8.
吴文星 《东方文化》2001,(2):C001-C004
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湖北艺术家群体中的重要成员,李邦耀和杨国辛自80年代中期至今,一直坚持着当代实验性艺术的探索,并活跃在国内外的重要学术展览之中。  相似文献   

9.
重在思想革命─—周作人论新文学新文化运动舒芜周作人作为“五四”新文学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平生发表过许多对这个运动的看法,晚年尤其爱对运动的情形进行回忆和分析。他的看法自成一套,这里想稍稍加以清理,供研究“五四”运动史的参考。“五四”运动究竟...  相似文献   

10.
从中国的传统文化来说,有一个重要的老问题。一个人为什么要读书?传统最正确的答案,便是“读书明理”四个字。明个什么理呢?是先要明白做人的道理。人生来就是人,个个自然会做人,哪里还要有什么另外一种做人的道理呢?不错,人本来就是人,原始也和世界上一切“灵长”的生物差不多。但人类的老祖先,尤其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老祖先,早在五千年前,就开始建立了一套文化,教育我们后代子孙怎样才能懂得“人伦”的基本道理,然后才扩充到怎样去为“生活”,怎样好好地“生存”在这个世界上,完全不同于一切“灵长”生物一样的原始状态。当然,其中还包括了“科学”的、“哲学”的、“宗教”的、“艺术”的等等文明。  相似文献   

11.
信仰情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仰情怀与科学动力 爱因斯坦在1940年纽约举行的“科学、哲学与宗教大会”上,讲过一句频频为人徵引的名言:“有科学而无宗教乃是跌足的科学,有宗教而科学则是失明的宗教。”然而爱因斯坦并不是宗教的信徒。他仅仅信仰“斯宾诺莎的上帝”,亦即对宇宙的终极本体,有一种个人的直观体验。在1930年出版的《我的信仰》中他曾论及:人所能有的最美好的经验乃是神秘体验;一个不复有讶然好奇之感的人,不啻走骨行尸;正是这种神秘  相似文献   

12.
晓喻 《世界文化》2005,(5):47-47
她先是写了一本能够想象得到最恶心的书,然后她把这本书献给孩童,孩子们看过后惊呼尖叫,非常喜爱她的天才。她迈向成功之路。继好几本恶心的书之后,现在席维亚布兰锡是全球顶尖的“恶心学家”,并将她最新的畅销书《动物恶心学》变成了备受好评的博物馆展览(这是她第二次展览),目前正在俄勒冈州波特兰市的俄勒冈科学与工业博物馆展出。  相似文献   

13.
奇闻趣事     
祯恒 《世界文化》2003,(5):40-40
摔不碎、拧不断的眼镜一种可以拧、不怕摔的眼镜已经问世,而且在拧、摔之间,这种具有弹性的新型眼镜可迅速恢复原状而丝毫无损。这是专供运动者使用的眼镜的魅力所在。许多热衷于运动的“四眼儿”,常担心运动时会不小心将眼镜掉在地上,镜碎框毁,钱财损失还是小事,变成了“盲公”而无法继续运动,实在扫兴。所以“雅马哈”公司特意设计了这种眼镜,即使是落地之后,再踏上两脚,戴上它仍完好如初。球鱼比赛在埃及的海域里,有一种奇怪的“球鱼”。这种鱼有独特的防敌手段,当它遭到其它鱼类袭击时,便拼命地吸食海水。海水进入球鱼的食道后,经过特殊…  相似文献   

14.
“和”─中华民族的内在凝聚力杨小川中华民族奇迹般的把不同地域、语言、信仰、刁俗的民族凝聚在一起,究竟是什么原因?答案很多。如果我们从“和”文化系统去审察,则会有一种新的感受。“和”文化户生于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中国古代宗法文化步向“和”文化的客现团式...  相似文献   

15.
李政道认为:“艺术和科学的共同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们追求的目标都是真理的普遍性……艺术和科学是不可分割的,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在中国汉画像石中,有许多表现星空天象的图案,反映了汉代的文化思想和科学探索。从中,人们感受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的确像“一枚硬币的两面”。  相似文献   

16.
仿佛是借着第二届“相约北京”联欢活动的东风,一个来自加拿大的重要艺术展览,首先在北京,继而再赴上海、广州、深圳等中国的数个大城市里进行为期半年的巡回展览。这个展览便是2001年4月19日在北京炎黄艺术馆开幕的《荒野之地──加拿大风景画和七人画派》作品展。这是一个由中国文化部和加拿大文化遗产部共同主办;中国展览交流中心和加拿大国家美术馆共同承办的大型文化艺术展览。在中加双方长达3年的运作下,终于在新世纪第一年的春天,这个被加拿大人视为“国宝”的艺术展览走进了中国。上个世纪初,一群加拿大艺术家走到一起,他们…  相似文献   

17.
最近,旅居奥地利的中国女画家刘秀鸣为出席“2001北京新世纪国际妇女艺术展”的开幕式专程来到北京。这是她继1998年参加在北京举办的“世纪·女性”艺术大展之后,新世纪的第一年回到自己的祖国参加艺术展览。刘秀鸣非常看重这一类在自己的国家举办的展览,因为参观展览的人中有自己的师长和亲朋好友。她特别愿意听他们对自己的作品说三道四;希望他们为自己在艺术上的进步指点迷津。而她因此所获得的则是一个“以画会友”的宝贵机会。“会友”在她来看,也许比展览本身更重要。作为一名海外游子,最渴望的莫过于能够与国人、亲人的交流。…  相似文献   

18.
在欧美城市,华侨喜欢聚居。因此,在“中国城”、“唐人街”看到汉字并不奇怪。但这种汉字文化,在欧美人看来只是一种外来文化,虽对其怀有好奇心,却很少把它当成是自己的文化而怀有敬意。 不过,在一些东方国家就不同了,汉字文化有其特殊的地位。今年4月,我有幸去韩国参加举办中国民俗展览。一踏上韩国的土地,就很少  相似文献   

19.
世界上有文字记载的第一个动物园,是在公元前约1100年由中国的一位统治者吴王建立的。这个动物园被称为“智园”,表示园内驯养动物是为教育和科学之目的。古希腊和罗马人也捕养野兽,但那主要是供斗兽竞技之用。到了中世纪,王公贵族和封建酋长们开始举办动物展览,并开设鸟类饲养场。十五、十六世纪时,墨西哥阿兹台克人的首领们喜欢搜集野生动物,秘鲁的印加人也有这种  相似文献   

20.
本对汉初陆贾的“无为”论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陆贾“无为”论是在总结秦亡教训上的一种以道入儒的思想学说,其基本内容是以儒学“仁”、“礼”为纲,以道家为表,儒学为里;“无为”为用,“仁治”为体,而融合儒道两家,将儒家“仁义”思想赋予了新的内涵。本还研究了陆贾“无为”思想的孟、苟思想的渊源及对汉代大一统政治学说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