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文博     
《上海文化年鉴》2011,(1):279-305
文博综述 2010年上海地区文物博物馆事业以“世界博览会”在上海举办、“国际博物馆协会第22届大会”在上海召开、“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在上海举行为契机,对国内外著名博物馆广泛联系、沟通,商借各馆珍藏精品文物;对国内外著名文物收藏家进行专业交流,深入开展学术探讨;全市文博单位和上海市收藏协会,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迎世博活动,出现了欣欣向荣的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2.
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之际,一支美军装甲部队通过被炸的废墟开进波恩城的商业区,坦克部队的指挥官希望在莱茵河上找到一座撤退的德军未曾破坏的桥梁。装甲部队在贝尔塔·冯·祖特纳广场停下来,一名少尉问一个德国老人:“贝多芬的故居在哪里?”博恩加泽大街二十号,有一幢用泥灰粉饰的三层住宅,1770年路德维希·范·贝多芬出生于此。无论在战争岁月或和平年代,这里都是这位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的崇拜者瞻仰的圣地。这幢房子和室内的博物馆已是波恩最吸引人的名胜之一,每年有十  相似文献   

3.
国家博物馆新馆(下称“国博”)自2011年开馆以来,秉承“历史与艺术并重”的办馆方针,积极展开包括德国三大博物馆、大英博物馆、维多利亚和阿尔伯特博物馆、秘鲁国家博物馆、新西兰国家博物馆、意大利文化遗产部以及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在内的世界著名博物馆、美术馆、文化机构的合作,在2012年庆祝“国博”建馆百年期间,  相似文献   

4.
丙戌金秋,世界著名的华裔建筑设计师贝聿铭的“封山之作”在其家乡苏州揭开面纱,展露新貌,满足了众人的好奇和敬仰。2006年10月6日,由贝聿铭担纲设计的苏州博物馆新馆隆重开馆。贝聿铭远涉重洋回到故乡苏州,亲自为博物馆揭幕。包括法国总理夫人在内的百余位来自法国、德国、美国、日  相似文献   

5.
据说法国文坛巨匠巴尔扎克写作时总离不开浓黑的咖啡,但到写不下去时咖啡就不管用了,所以他每逢这时就到院中的酒窖里取酒喝。巴尔扎克故居的后院有一个旁门,从那儿下去的酒窖可以直通当今的酒博物馆,这也就是为什么酒博物馆中留有巴尔扎克饮酒获取创作灵感的传说。其实真正追究起来,这个通道是巴尔扎克逃避征税人逼债的方便之门。酒博物馆建在巴黎16区中心水街的地下,离巴尔扎克故居不过几百米远,地下通道虽然串联了许多住家的酒窖,但是由于许多住家不愿意向酒博物馆出售他们的酒窖,所以酒博物馆仅开辟了实际长度近一半的通道。…  相似文献   

6.
莫斯科河附近的托尔斯泰街26号,是一座美丽的草木葳蕤的庭院,越过临街的雕有花纹的木围墙,可见一栋橘红色的两层楼的木板房。院门口镶着的一块小小的铭牌上刻着如下俄文:“列夫·托尔斯泰故居博物馆,作家1882至1902年在此居住。”  相似文献   

7.
《中外文化交流》2014,(10):47-48
位于法国巴黎的国家毕加索博物馆拥有约5000件毕加索的不朽作品,其馆藏毕加索作品量居世界首位。自1985年开馆以来,这座收藏有西班牙大师杰作的著名博物馆也因将藏品慷慨出借而闻名业内。据该馆馆长安娜·巴达萨里(Anne Baldassari)介绍,在毕加索博物馆最初开放的20年中,得益于一项“非常慷慨的出借政策”,使得该馆的藏品在世界各地不停流转。  相似文献   

8.
出了巴黎,离开赛纳河,穿过颠簸的乡间小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是吉维尼,这是印象派大师莫奈的故居所在地。吉维尼位于巴黎和卢昂之间的赛纳河谷畔。画家莫奈从1883年在这里购屋,一直到1926年在此去世。莫奈故居中的花园、工作室和房舍,仍保留其生前亲自布置的模样,供大众参观。这里的一切都令人欣喜;房子有着黄色墙面和贴了瓷砖的地板、莫奈亲自挑选的家具和日本绘画、百叶窗和花园涂上了大师所挑选的绿色。莫奈故居的门前有一汪池塘,在游客纷纭的脚步中,我似乎看到了画家的足迹,他每日漫步在这池塘周围,然后就坐在这一汪池塘之…  相似文献   

9.
猫王故居     
猫王故居刘长锁编译每年的8月份,歌迷们拥至“猫王”故居悼念“猫王”埃尔维斯。中午时分,数千名忠实歌迷来到“猫王”故居格雷斯兰。这是一座拥有23间居室的漂亮庄园,前来参观故居的游客络绎不绝,每两分半钟就有一辆满载游客的大轿车驶向这里。在美国,“猫王”故...  相似文献   

10.
<正>2017年春节期间,武汉博物馆联合共青团汉阳区委员会、汉阳区青少年教育办公室举办的“博物馆奇妙日体验行”寒假户外体验营活动在武博举行。汉阳区外来务工子女和贫困家庭青少年近五十人来到武汉博物馆做客。孩子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探寻武汉城市起源,通过“青铜器对对碰”、制作纹饰拓片等互动游戏,了解盘龙城国宝级文物背后的故事。在“乡间画记”木版年画展厅,孩子们聆听了“年”的故事,亲手张贴“门神”“年画”“春联”,亲身感受了  相似文献   

11.
《中外文化交流》2008,(4):94-94
新卫城博物馆位于希腊雅典,馆内藏有雅典卫城旧址的大批稀世珍品。2月25~3月31日,该博物馆在北京的希腊之家展出卫城最著名的帕特农神庙西侧雕带的仿制残片及“新卫城博物馆”的一组摄影。参观者还可看到“帕特农美术馆”的微缩模型、帕特农神庙雕带及其他建筑装饰的实物。“新卫城博物馆”将于2008年底全面开放,展出古希腊人在远古时期(公元前6世纪)和古典时期(公元前5世纪)无与伦比的艺术成就。  相似文献   

12.
从三藩市驱车北行,过金门大桥上37号高速公路东行,约1个小时便抵达索诺马县城,这是加州一个颇具历史意义的地方——美国独立前墨西哥人统治时的首府。索诺马县城距杰克·伦敦故居约15公里,经过索诺马山的一个缓坡,便到了杰克·伦敦故居——杰克·伦敦纪念博物馆。这里林木葱郁,流水潺潺,十分幽静。杰克·伦敦说:“我之所以来到这里,是我厌倦了城市生活。我要在这块美丽而原始的土地上定居。”自然,由于这里“幽深的峡谷,茂密的森林和终年不断的泉水溪流”,深深地吸引了他:“我需要的,是在乡间有一幽静处写作;在自然中生活并得到我所需要的。…  相似文献   

13.
<正>2023年是“中法文化年”举办20周年,第17届“中法文化之春”艺术节也正在全国20多个城市火热启动。值此契机,带领中国读者走进法国的博物馆,了解法国博物馆美育事业的发展现状,可谓恰逢其时。法国的艺术博物馆在世界上享有盛誉,其以艺术审美教育为核心内容和首要手段的美育功能尤为突出。借鉴法国博物馆美育的经验,对于中国建设“博物馆强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徐华荣 《世界文化》2014,(11):39-41
1988年,经全俄罗斯普希金博物馆馆长С.М.涅克拉索夫倡议,并在Д.С.利哈乔夫院士的全力支持下,人们开始在圣彼得堡市丰坦卡河边杰尔查文故居的基础上,修建"杰尔查文及杰尔查文时期俄罗斯文学博物馆"。2003年圣彼得堡建城300周年之际,新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截止到2011年9月,杰尔查文庄园的修建工作全部竣工。该庄园现已成为全俄普希金博物院最受欢迎的分院之一,也是这座涅瓦河上之城的一份新的标志性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5.
汪庆元 《寻根》2012,(2):102-105
歙县渔梁街是明清徽商水路经营的重要码头。渔梁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徽商文化是其主要特色。当年徽商从渔梁出发,创造了“无徽不成镇”的商业奇迹。作为“儒商”,不少徽商能诗尚文,留下一些吟咏渔梁的诗篇。我近年阅读徽商诗集所见,虽难求全,却可见一斑。清乾隆年间著名篆刻家巴慰祖的故居,是渔梁街现存规模最大的古民居。  相似文献   

16.
《上海文化年鉴》2012,(1):263-264
2011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为“博物馆与记忆”,上海市文物局同绕主题,组织全市的博物馆、纪念馆在5月18日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5月18日上午,由上海市文物局、杨浦区文物管理委员会主办的“博物馆与记忆——2011年上海市5·18国际博物馆日”宣传活动启动仪式在杨浦区国歌纪念广场举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6月23日,法国参议院宣布将其所属卢森堡博物馆(Musee duLuxembourg)交山国家博物馆联合会(RMN)经营,合同期至2018年。该决定平息了一年多来这一历史260年、被冠以“法国第一个艺术博物馆”之称的文化机构未来命运的猜测,但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博物馆经营的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18.
瑞士山多、饭店多、手表多、巧克力多,瑞士还有一多———博物馆多。瑞士共有博物馆和各类画廊600余座,是欧洲博物馆数量最多的国家。从历史、文化、科技、艺术、音乐到雇佣军史、钟表、烟草、食品和玩具,从联合国专门机构的历史到名人故居,不胜枚举。瑞士是个多民...  相似文献   

19.
清江苗岭行     
贵州高原苗岭山区,雷公山麓清江河畔,吊脚木楼鳞次林比,苗寨风情浓郁迷人,是民族风情游的好去处。醉卧郎德寨由于工作关系,我常到郎德作客。这座中外闻名的贵州苗寨博物馆,从1986年对外开放以来,我不知去了多少次,宿过多少夜,但有一夜印象最深。那是1984年,我到都柳江畔考察侗寨鼓楼,顺便路过郎德。我成心在郎德住一夜,想看看能不能把它作为苗寨风情博物馆来培植。那天晚上,我住在一位寨老家。他的房子是典型的木结构吊脚楼,二楼明间当堂屋,堂前外廊设栏杆,称为“美人靠”,苗话叫做“逗安息”。好客的主人在吊脚楼上设宴款…  相似文献   

20.
世界著名的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是加拿大最大的博物馆,也是世界上拥有藏品最多且收藏中国艺术品及古董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恰值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设计方案全球招标之际,加拿大皇家安大略博物馆馆长Thorsell先生访华,在其抵达北京的第二天本刊记者采访了他。我们的谈话自然而然地从中加两国的博物馆交流切入,Thorsell先生首先谈及其访华的目的:主要是想了解中国博物馆的情况,他说:“我们始终希望与中国博物馆进行更多、更深入的交流与合作。目前,皇家安大略博物馆正在改扩建,中国国家博物馆也将改扩建。仅此双方便有很多值得交流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