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长期以来,作为一个封建贵族阶级的叛逆者形象,贾宝玉已经广为人知了.近年来,有人提出新观点:“贾宝玉并不是什么‘叛逆者’,而是一个‘多余人’.然而,我认为,贾宝玉既够不上“叛逆者”称号,也还没达到“多余人”的水准,他就是他,一个生活在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的有较大逆反心理的青年贵族知识分子.他的志趣、言行,都还  相似文献   

2.
克尔凯郭尔的思想是在对哲学上的黑格尔主义和宗教上的丹麦国家教会的批判中形成的.他抛开了对理性、客观世界的追求,极力强调个体的主观存在意义.克尔凯郭尔思想的核心词汇就是基督教定性下的精神、自由、自我.在精神的定性之下,他把人们的生活方式概括为典型性的三种:美学的、伦理的、宗教的.他选择了宗教的生活方式,认为基督教的真理才是永恒真理.他所理解的精神不是一种抽象的品质或者理性,而是个体在上帝面前的存在.他激烈地抨击理性对信仰的僭越,与此同时他又把信仰和宗教凌驾于理性和美学之上,试图以此来指导人类的一切行为,这无疑是走向了另一极端.  相似文献   

3.
约翰.契弗以一个练达的社会学家特有的犀利目光观察美国现代社会,尤其是居住在纽约郊区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和道德观念。他坚持描绘客观现实,描绘普通人的普通生活。契弗透过和谐、安逸、平静的生活表层,揭示了美国人内心世界的空虚、彷徨、孤独和恐惧。  相似文献   

4.
卡佛最令人着迷的是他的身份.他不像托尔斯泰、霍桑等出身高贵的作家--其个人生活无法让普通读者接近,如果避开他小说家的身份不谈,生活中的卡佛可能就是个酒鬼、投资失败者、婚姻抛弃者……他融入美国当下中下层的市井生活--开一辆破车,有三五个好友,玩世不恭,朋友间还吵吵闹闹,不同的是他既是这些生活的展示者,同时也是这些生活的记录者.  相似文献   

5.
D·H·劳伦斯的小说主要从男女关系的独特视角揭示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这是由他的文艺观决定的.在他看来,创作和审美都离不开情感,离不开激情,作为创作主体的作家必须是一个有着心灵激情的人.劳伦斯认为艺术的真谛在于表达生活的激情,艺术的任务是展现人与周围世界的关系,而艺术的根本作用在于载道.只有如此,小说才是"揭示我们活生生关系变化之虹的最佳手段".  相似文献   

6.
“读写四位一体”教学模式是在传统读写一体理论基础上的调整与创新。一是调整目标指向。将阅读目标调整为:准确具体地把握作者传递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以及作者传递信息的手段、表情达意的方式等。而以全面提高学生向读者传达自己的生活体验、人生感悟的能力为总体目标。二是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三是确立“审读———探究———模仿———创新”四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一、审读1.展示材料。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张晓风他落榜了!一千二百年前。榜纸那么大那么长,然而,就是没有他…  相似文献   

7.
弗洛斯特在美国被公认为没有桂冠的桂冠诗人和拥有读者最多的现代诗人。他的诗蕴含浓厚的乡土气息。新英格兰乡村故土是他诗歌灵感的源泉。他认为艺术的作用是清除现实中的污秽.赋予现实以艺术的形式。他把对生活及其人格的"真"的追求贯注于诗歌艺术创作之中,使其诗歌既朴实可亲.又疑聚着生活的哲理.显现着智慧的光芒。而诗中哲理的传达则是由现实手法与象征手法的相互作用促成的。另外,由于他将英诗传统诗律形式与新英格兰乡村生活背景融合创造得那么真实完美,使得其诗似一幅幅素净的水墨画,质朴无华,淡而有味。  相似文献   

8.
读云逢鹤先生诗选《人·鬼·神》,感到诗人始终处在诗情亢奋状态。诗人写工矿,写农村,写城市,写海洋;写老一辈革命家,写崛起的新一代,写海外侨胞、游子,写异国商人、文人;写纯真的友谊,写甜密的爱情;写风土人情,写风光旖旎。琳琅满目,多彩多姿。诗人似乎在用他的整个创作实践和全部艺术激情证实一个最朴素的真理——文学源于生活。生活凝重,诗情也凝重。他没有用美丽的想象去渲染那些乐观者的浪漫情绪,他看到的是生活的艰辛以及人们衍扬生命的坚韧。尽管诗人命运多舛,但他有理想,有热情,有坚贞  相似文献   

9.
欧·亨利(O·Henry,1862 ~ 1910)是美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奠基人.他的小说独具特色,曾经与法国作家莫泊桑以及俄国作家契诃夫齐名.他的作品从普通人生活素材入手,能够以小见大,从平常的小事中总结出社会的伟大意义.还有一个特点是用幽默的手法记叙悲惨的事情,突出戏剧效果.  相似文献   

10.
乐观是苦难地狱的杀手,是幸福天堂的入口。——题记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望无际的大沙漠里,仅有半壶水,第一个人仰天长叹:“只剩下半壶水,我一定死在这里了。”于是,坐下来等待死神的降临。第二个人则高兴极了,说:“我还有半壶水呀,有救了。”他大步向前走去,终于走出了沙漠。为什么同一件事情会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结果呢?这要取决于心态。前者放弃了生活,生活自然也遗弃了他;后者乐观地对待生活,生活对他也是公平的。“文革”期间,著名作家沈从文先生陷入了非人的境地。先是遭到无数次的批斗,每天还要负责打扫历史博物馆的女厕所;后来古稀之年…  相似文献   

11.
儒家为熊十力所肯定和发扬的是义理化的《周易》之生生、创进的宇宙观与刚健有为的人生观,对人生和现实世界的肯定及其经世精神,他诠释确立了一个毫无“宗教迷情”的儒家学统;道家给熊十力以玄远理境的启迪和生命层面的助益;佛家使熊十力受到哲学思维的训练,是其哲学体系的来源和哲学创作的思想宝库,他对禅宗有亲切的生命认同;西学是熊十力进行哲学创作的参照系,他强烈认同并积极回应了东渐之西学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2.
梁忠义先生一生默默耕耘、不事张扬,潜心研究、治学严谨、品格高尚,脚踏实地、开拓创新,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诲人不倦、循循善诱,成为学生与同事们的良师益友。我们学习他的治学态度与为人品格,是为了更好地做好他的未竟事业。  相似文献   

13.
杨献珍同志是从鄂西北大山区走出去的优秀儿女.作为他故乡的人民,我们感到尤为自豪、荣幸和仰慕。在死念他诞辰110周年的时候,我们重温了杨老的曲折而又光辉的历史。在其漫长而又坎坷的革命生涯中,杨老始终用自己的言行捍卫着党和人民的利益.保持着一个共产党员敢于坚持真理、敢于斗争、对党忠诚、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勇于献身的精神.体现了老一辈革命家的崇高的革命风范.不愧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相似文献   

14.
概述刘景晨生平事迹,着重叙说他在方志修纂、《敬乡楼丛书》校印、图书馆事业、文物保护工作等方面的突出成就与社会影响。探讨他的诗作风格特色,借以透视其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5.
<镜花缘>以小说的情节框架容纳、承载了李汝珍的精神生活,是李汝珍面向个人精神生活的写心遣兴之作,表现了他个人的心灵、思想和生活,包括他的处世观念、社会理想、生活态度、生活情趣等.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部小说是李汝珍面向个人精神生活、以小说为戏进行的艺术消遣之作.文人以小说遣兴的品性与明清白话小说的写心倾向密切相关,是白话小说在写心方向上发展而生成的一个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王一桃是香港文坛享有盛誉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坚定不移地遵循现实主义的审美创作原则,且根据自己的创作实践,把这一审美创作原则的精髓概括为"示人以真,导人以善,给人以美".他强调诗是真善美最完美的结晶,认为诗人笔下只有流露出生活的真,心灵的善,艺术的美,其诗才具有活生生的生命,才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天祥是我国宋代著名的民族英雄、爱国志士。他少怀壮志,忠君爱国。严格的教育和良好的环境,是文天祥爱国主义思想形成的基础;社会的动荡和时代的刺激,使文天祥的爱国主义思想得以升华。他在闽粤赣地区的抗元斗争,直到生命的最后一息,是其爱国主义思想的生动的具体体现。他宁死不屈,以死报国,其可歌可泣的爱国精神,是整个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对客家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In these lines, Lord Tennyson might well have been writing of himself, and the title of the poem from which they are taken, “The Poet of Love,” readily applies to him, for he sang always “a song of undying love, multiplying truth on truth.” That he considered love the all-pervading influence of life is easily deduced from the fact that poem after poem of his has for its theme the immortality of love and its power “to shape or shatter a life till the life shall have fled.” To question whether or not he was the type of writer to deal adequately with the subject is hardly worthwhile since his poems bear silent witness to his artistic ability. Tennyson could have written “as one who loved his fellowmen” since understanding and sympathy such as he has shown in treating with the subject of love are qualities of one whose heart and mind were mellowed by the emotion itself. Love is, as Tennyson himself said in a poem, a more ideal artist than all.  相似文献   

19.
关注海子其人其诗,我们不难发现海子作为赤子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和对生活理想的执着追求以及理想破灭后反抗绝望的勇气。通过分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我们感受到赤子诗人海子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强烈追求和无限憧憬.也体会到理想破灭的海子内心痛苦的无声呼唤。  相似文献   

20.
苏轼一生在政治风浪中时沉时浮,后半生更是屡遭贬放,且越贬越远,佛禅思想成为其逆境中的精神支柱.禅宗人生如梦、随缘自适、自性清静的思想让他在穷荒之所安之若素,处之泰然,以一种超然平淡的心态来处理贬谪生涯.禅对苏轼心态的渗透,不仅形成了其诗歌的独特风格,还铸造了他超然生死的旷达性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