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印章文化已经有了三千年以上的历史。而陶瓷印章又是其特有的材质种类,在小小的一方陶瓷印章中,已经积聚了材质美、雕刻美、书法美、文学美为一身,具有极大的审美价值。本文主要是研究陶瓷印章装饰艺术的特点,同时运用了图片进行分析展示,使人们了解陶瓷印章特有的艺术表现力,让人们在它特有的材质和特有的装饰中寻求意境、寻求创作情趣,打破原来人们思想中所固有的印章材质理念,寻求新的创作手段和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茅旭文 《职大学报》2011,(4):104-106
家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既是室内生活的必需品又是陈设的装饰品,它是美化室内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家纺设计可以看成是一种物质与意识、技术与艺术、审美与文化的整合创意过程。探讨家用纺织品的功能、装饰形态、手法、风格以及环境空间等一些问题,旨在提高我国现代家纺产品的时尚意味,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不断变更的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耀州窑陶瓷造型与装饰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当时生活环境、审美风尚以及科学技术有着直接的联系。它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本文从造型、题材、工艺、风格等多角度对耀州窑造型与装饰艺术进行了深入剖析,以了解这种艺术符号所透露出的固有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台湾邵族服饰的地域特点鲜明,具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审美情趣、文化底蕴。文章通过对服装的材质、款式、色彩、工艺进行阐述,结合相关史料与实物分析环境因素、气候因素、汉服元素对其成因的影响,总结出邵族服饰的阶级平等、族群标识、思想保守、技艺传承、祖先崇拜等文化内涵;通过对其服饰艺术特色的解读,对保护和传承文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界首彩陶的造型装饰艺术,如果脱离了民俗文化的土壤,就失去了其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探索的意义。界首彩陶的装饰艺术被誉为“东方之秀”,它的形成受到各方面的影响,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针对目前很多陶瓷产品缺乏内在支撑力的问题,将本土民俗文化融入陶瓷装饰艺术之中,具有深刻的审美价值以及人文价值,为陶瓷产品的可持续性发展以及活态传承提供了重要思路。  相似文献   

6.
电影艺术的物质媒介与主体的审美意识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辩证关系。从主体角度看,在近代大工业社会的背景下,人类把征服大自然的科技成果引入审美领域,把自己的知识和愿望积累并结晶在物质材料中,创造出一种新的艺术媒介,全面解放了人的感性审美器官。另一方面从客体角度看,以摄影机为核心的机械装置确立了电影的本体论,创造了具有电影审美价值的银幕艺术形象,制约着电影创作者和观众特殊的审美心理结构和艺术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7.
建筑是兼具实用性与精神性的艺术,宗教建筑的精神性功能更加突出。道教作为中国的本土宗教,其建筑中蕴含了大量中国传统美学思想。文章主要从道教建筑的材料选择、整体色彩、装饰艺术以及建筑整体形制等方面特点入手,在介绍道教建筑特点的同时,依托成都青羊宫这一道教建筑实物典例,揭示道教建筑所表现的道教思想追求以及所蕴含的独特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8.
安徽省淮北市境内出土的大量汉画像石有着其他地区画像石不同的艺术面貌,呈现出独特的装饰艺术特点,主要从装饰内容和题材、装饰表现技法、装饰特点上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相似文献   

9.
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是新疆独特的地理生态和人文历史的产物,它的存在与发展是与维吾尔族的传统生活相适应,其独特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谙合着维吾尔族的精神信仰和审美取向,而且还凸显出多元文化相交融的文化合成特质。从陶瓷艺术的角度诠释新疆维吾尔族民间釉陶的造型与装饰,不仅能够更好地认知维吾尔族的手工文化,宗教传统和生活习俗,而且,对研究丝绸之路上的东西方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艺术本质上是一种关系性存在,艺术的审美本质应从主客体关系中去把握。马克思艺术理论认为艺术的审美本质既不是一种单纯的客观物质存在,也不是一种单纯的主体存在,而是由主体和客体相互对应所产生的和谐自由的审美关系决定的。审美关系是主体(审美主体)与客体(审美对象)相互对应形成的。审美主体在感知和理解审美客体时,主客体之间建立起一种同构关系,主客体进入同构关系之后,不再是原来独立存在的事物,而变成了这种同构关系产物。艺术创作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统一。  相似文献   

11.
1956年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成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新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结合上作出了重要贡献,而且也标志着新中国开启了现代审美生活,进入到社会大众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进程中。更为重要的是,经过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诸位开创者的努力,逐步形成了兼顾精英艺术的形而上与实用艺术的形而下的融合发展模式,并且对社会性审美教育,以及促进审美观念的形成与审美趣味的提升起到了奠基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传统装饰纹样是一种易于接受的审美媒体,其在设计发展史中的形态是呈波动变化状,构成是一种新的装饰样式,其目的(或实质)还是装饰。装饰样式是设计艺术风格变化的轴心。审美需要是传统装饰与现代构成的共同目的。装饰是人类审美心理历史沉淀的物化显现和证明。  相似文献   

13.
南红玛瑙因为自身材质的特点,一方面与其它玛瑙拉开了审美上的距离,另一方面又使它在造型上处于诸多的限制;就珠宝材料而言,材质是唯一的、不可更改的,如何突破限制,更多地体现在设计者的造型能力上;不同的造型能力,展现不同的造型方式,获得不同的审美效果.  相似文献   

14.
浙东沿海传统渔船装饰艺术是集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结合的劳动工具,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传统渔船装饰艺术中蕴舍了丰富的海洋民俗文化和传统民俗技艺,同时也是研究我国古代沿海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的重要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15.
明清点蓝首饰和"新艺术运动"珐琅首饰在装饰题材上有很大的差异。明清首饰的装饰题材多属日常流行的吉祥造型与图案,而"新艺术运动"首饰则多取材自然物象。在表现动机上,明清首饰多着眼于物象的吉祥寓意或象征,而"新艺术运动"设计多立足于表现题材的线条和形姿之美。两者总体上呈现出"重意"与"重形",寄托祈祝意愿与表现审美情趣的不同。这种差别包含着东方和西方,古代和现代两种不同时空的深厚渊源,体现着各自不同的艺术风尚和文化传统,值得我们认真体会与思考。  相似文献   

16.
数码图形艺术融合了高端科技和审美价值、艺术表现和精准学术。和原始的技艺比较,数码是集物质、时间、空间、动态、变幻、沉醉等许多特殊性质和技艺特点于一身,富有很多途径、独立的特征。无不显示出在创造和欣赏方面的独特,使得数字文化的大潮拥上新时代的舞台。  相似文献   

17.
工笔重彩是中国传统工笔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在其发展中由于受西方艺术的影响。其装饰性的特征得到强化,相对于传统工笔重彩而言,其造型夸张、变形,色彩主观化,技法和材料不断创新,具有很强的现代构成的装饰意味,体现了现代人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18.
徽州三雕装饰图形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装饰图形语言意义深远,是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集中体现。从徽州三雕装饰图形的造型特点、艺术特色和艺术成就,可以发现它在构成形式、表现手法、图形艺术魅力及图形所蕴含的应用价值、传承徽州文化的价值方面是十分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的。  相似文献   

19.
武术的审美是其自产生起就存在的实践活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物质生活质量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和文化生活的巨大转型,当代的审美活动也随之经历了巨大的变化,表现出大众化、商品化、多元化、全球化、媒介化等特点。武术表演审美是武术审美中十分重要的一部分,以当代审美活动特点为视点,显示出商品化是武术表演审美最显著的特点。此外,武术表演的审美还显示出当代审美所具有的多元化、大众化等特点,使得武术表演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0.
装饰画是一种装饰性艺术 ,是装饰性和创造性相结合的艺术设计形式。装饰造型、装饰色彩、装饰构图三要素是学习装饰画的关键。装饰画的特点是它的装饰性及制作性。近几年来 ,装饰手段以为众多的艺术家所接受和弘扬 ,装饰画作为工艺性质的绘画是最具表现力的 ,它的绘画 ,在艺术设计中具有表现形式美的重要作用。制作过程本身就是体现工艺制作性、思维创造性的全过程。绘画制作作品的完成有利于艺术创造性的不断完善。在今后的专业设计中 ,充分发挥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同时 ,要重视装饰画这门专业基础课的学习 ,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