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1956年邮电部邮政总局(1956)邮业字52号文的规定:"国际邮件互换局和交换站办理国际邮件业务所用日戳,上面刻全写的国名(中华人民共和国),下面刻汉文地名和英文拼音地名,汉文在左,  相似文献   

2.
按邮电部规定,各级邮政局及所属邮电所使用的邮政日戳,下半环只要刻局号(邮政编码),不必在局号后缀“局”、“所”等类别文字。只有代办所使用的日戳,可以在领导局所的局号之后加刻“代”字,并加括弧表  相似文献   

3.
为了便于识别违规风景日戳,特将原邮电部的两个通知简要摘录: “风景日戳,圆形,直径32(后为30)毫米。……圆周线为0.3(后为0.5)毫米实线,字钉槽孔不刻边线。……日戳上的文字,除下列情况外(注:指少数民族地区),其余均应刻汉字,用长仿宋体……不得任意简写或改用繁体字。……刻当地风景图案和该风景的名称。……地名环,刻风景所在地的市、县名。直辖市只刻市名;省、自治区辖境内各市、县名前冠以省、自治区名;直辖市所辖县,在县名前冠以直辖市名。”让我们以上述规定为准绳,逐一对照,纠正违规。  相似文献   

4.
日戳上下环刻藏、汉文地名“西藏”。下半环刻“拉萨机场”和邮政编码850009,日期为1993.12.3.19,供同好参考。  相似文献   

5.
1980年1月,邮电部决定在上海、江苏、辽宁三省市试行邮政编码制度两年多的基础上,自当年7月1日起在全国推行邮政编码。在使用邮政编码初期,为增强助记性,采取了在邮政日戳上刻制邮政编码的措施。1985年7月邮电部颁发《关于邮电日戳印模规格标准与使用管理规定》,"普通日戳、邮资已付日戳的下半环、下格规定刻制局号(邮政编码),但  相似文献   

6.
《上海集邮》多次刊登地名邮政日戳资料,很是有趣。笔者在整理旧时实寄封时,又拣出一些很有趣味的地名邮政日戳,特予介绍,与邮友同乐。 一、省名、县市名、地名同刻在上半环 海南海南儋州东干桥(图①)。 河北河北新城(高碑店)(图②)。  相似文献   

7.
邮政法有关规定.邮政日戳上部刻直辖市市名,省自治区的省(区)及市名或省及县名。在绝大多数邮政日戳中极少出现,诸如“省”“市”“县”等字样。  相似文献   

8.
范伟 《上海集邮》2005,(3):22-22
如题邮票全套12图,除-5台湾海岸线图无法制作原地封外,其余大多都有确切的主图原地,中国集邮总公司(总司)和山东省集邮公司(鲁司)都曾制作商品首日封,分别调用或复制各地日戳盖销邮票,两家公司所用日戳的地名除-8滇南雨林图互有不同,总司为“云南盈江铜壁关”,鲁司为“云南沧源营业3”,其余全都相同。  相似文献   

9.
按邮电部规定,新式中、法文对照邮资已付日戳的中部字钉槽不加边线;下部上行刻市、县名,下行刻局名和序号,但各地在执行中不尽相同。图①北京戳,市名中间加刻小括号,内刻速递标志“EMS”。图②丹江口戳,局名刻成“(武)”,令人费猜,“武”实际是武当山。图  相似文献   

10.
70年代,邮电部《邮政业务规定汇编》规定:临时邮局和流动服务组作为领导局的内部单位,所用日戳以下月牙里的日戳号码为区别标志,不刻“临时”、“流动”等字样。因此,在70年代以后的较长一段时间内,就鲜见带“临”或“临时”字样的邮戳。随着集邮活动的开展,各地又相继使用临时邮戳,并且越来越盛行起来。  相似文献   

11.
《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对邮政日戳有明确规定:取消邮政编码,一律刻局、所名称,不缀局所类别(支、所、代)。序号刻局名后,市县均冠省区名称……”附图这枚日戳不是省会城市也冠省区名称,下部没局所名称,只刻代营。  相似文献   

12.
这里补充去年第12期42页,继续介绍7种欠资戳,其中6种为椭圆形。 一、单圈式,中间加一条横线,上半部刻“欠资”,下半部刻“分”。山西太原(图①)。 二、双圈式,除刻“欠资”、“分”之外,下半环刻地名和邮政编码。广东佛山(图②)。 三、双圈式,除刻“欠资”、“应收”外,下半环刻地名和支局名。山西灵石(图③)。 四、双圈式,刻有“欠资”、“应收”和地名,外圈带有花纹。江苏南京(图④)。  相似文献   

13.
我国邮政编码日戳也有各种不同的用途。这些日戳除各邮电局专用于收寄邮件的日戳不必另刻表示用途的文字以外,其他大都在邮政编码的尾部缀以表示各种用途的文字(一般多为两个字)。但也有少数邮局违反有关规定,刻出了各种不同的“异体”  相似文献   

14.
1995年原邮电部下发[1995]422号文件《关于印 发<邮电日戳印模规格与使用管理规定>的通知》(以 下简称《管理规定》),曾对邮政日戳中的文字和数字字 体、日戳戳面刻用文字内容和排列等有着明确的规定。 邮戳中的文字,是指邮戳上部的市县名、下部的分支 机构名称或生产单位及日戳序号、中部的年月日时的  相似文献   

15.
同一景观,出现在不同的邮政部门刻制的风景日戳中,笔将这种现象称为“同景异地”。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先让我们看看原邮电部的有关规定,不论是1985年7月27日颁布的410号通知,还是1995年6月16日颁布的422号通知,对风景日戳的刻发范围都作了这样的规定:风景日戳,只刻发给有名风景名胜所在的市,县邮政[电]局,  相似文献   

16.
建国之初,邮政日戳包括火车邮局戳依然沿用“三栏式”点线圆戳,直到1956年10月30日邮电部颁布“邮业字第52号通知”,决定自1957年1月1日起启用“腰框式”邮政日戳(含火车邮局戳)。“腰框式”邮政日戳由五部分组成,而规范款式的火车邮局戳占其四个部分,其布局如下: (图1) 一、上半环内刻有戳名(也称邮路区间),戳名一般是由邮路始终两站各取一字而命之,再加“火车”二字组成戳名。  相似文献   

17.
1996年5月12日《河姆渡遗址》邮票发行当天,笔者在其原地——浙江余姚见到4种“河姆渡”地名日戳: ①河姆渡镇(河姆渡遗址所在地)邮电支局收寄邮件仍用双线腰框式地名日戳(图①)。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邮政日戳上标明邮政编码,达十年之久,在世界邮政史上罕见,它的效果和得失如何?我们对这段邮史至少应有一个简要的记述。 我国邮政编码的结构 我国的邮政编码以四级六码编列。“四级”即省、邮区、县(市)、投递局或收寄局;“六码”的前两位数字表示省、区和直辖市,前三位数字合在一起表示  相似文献   

19.
邮电部于1957年发文规定:“临时邮局和流动服务组作为其领导局的内部单位,所用日戳,以下月牙形里面的日戳号码为区别标志,不刻‘临时’、‘流动’等字样。”1985年又重申:“邮  相似文献   

20.
每逢邮资票品发行,不少地方邮政都会启用相关邮戳,而风景日戳启用首日,也有一些地方邮政部门为此启用纪念邮戳或宣传邮戳。1993年9月25日,邮电部发行JF40《上海杨浦大桥建成》邮资封,上海市邮政局启用“杨浦大桥”风景日戳,并刻用“上海杨浦大桥风景邮戳启用首日纪念”邮戳(图1)。这是笔者第一次见到的为风景日戳启用而刻用的纪念邮戳,增加了风景日戳收集者的收集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