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一、活动设计思考: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从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能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植物与动物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而孩子们被这些变化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也渴望通过观察在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为了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希望可以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2.
活动意图:这一活动意在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花、草、树、动物,了解春天的特征。积累关于春天的知识,加深对春天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想像力和创造力,设计出自己的作品。  相似文献   

3.
活动目的1.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通过观察获取有关春天的知识。2.通过看、画、说、唱、跳等多种形式,培养和提高学生在观察、想像、表达、表演等方面的能力,充分展示学生的个性才能。3.在活动中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并在老师指导和帮助下用“美”的形式来抒发这种情感。4.通过活动磨炼意志,加强合作,陶冶情操。活动准备学会古诗《春晓》、诗歌《春风吹》,了解春天的有关特点。活动过程一、踏春———观察体验1.到校园里找春天。在老师指导下重点观察:小草的颜色、姿态如何;柳树的枝条正发生着什…  相似文献   

4.
一、目的要求; 1.指导学生认识春季的显著特征。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观察春天的特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到野外观察动植物的变化。 (二)课堂教学: 1.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你们知道春季有什么特点吗?今于我们就来学习第5课——春天。  相似文献   

5.
活动目标: 抓住春游这一契机,以“和春天来次约会”为主题,通过开展“观察春天,欣赏春天,感受春天,留住春天”这种同一主题、不同内容的活动,让学生较为全面地认识春天,积累相关素材,提高学生听、说、读、写、思等语文综合能力及交往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活动分析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充满生机的季节。为了让儿童了解春天的特点,体验春天的美丽,我设计了《春天来啦》这一活动课。在活动中让儿童通过观察,发现春天的特征,感受春天的景色带给人们的愉悦,同时了解这个季节里植物、动物等方面的常识,培养儿童的环保意识。设计理念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人在活动中生成,在不断的活动中获得发展。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亲历各种实践活动,才能不断解决学生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之间的矛盾,逐步形成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精神。《品德与生活》课程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  相似文献   

7.
2.春天里的歌洪曦(赣州市西津路小学)[活动要求]1.通过活动培养儿童的朗读能力,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2.知道春天到了,万物发生了什么变化。[活动准备]1.录音:《春天在哪里》、《小雨沙沙》两首歌曲。2.带学生到大自然中找春天。3.让学生事先抄好本次...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标在春风拂面、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拜访春天”,整合学生所学的知识,寻觅春天,赞美春天,感受大自然的勃勃生机,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唱、绘以及信息搜集处理等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活动准备1.课外搜集有关春天的成语、诗词。2.学习《春天在哪里》《春天的故事》等歌曲。3.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观察、绘画、写作。活动过程一、伴春舞1.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野外草地上,“春的使者”(佩戴春风、细雨、鲜花、绿草、小树、燕子等头饰)伴着《春天在哪里》翩翩起舞。2.主持人宣布活动开始。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优美…  相似文献   

9.
一、盲目综合 案例:一位老师在开展题为《儿歌创作大奖赛》的活动时这样进行:1.让学生听一组儿歌;2.让学生观察一组动物活动的场面:3.组织学生交流有关动物的样子、生活习性等;4.小组合作创作儿歌:5.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喜欢画画的为儿歌绘制插图,喜欢唱歌的练习唱儿歌,喜欢跳舞的为儿歌编舞:6.组织交流展示。(其中最后两个环节用去了一大半的时间,整个过程又唱又跳,热闹异常……)  相似文献   

10.
设计思考 《纲要》中明确指出:要让幼儿亲近自然,发现自然中的许多现象,从而培养幼儿善于发现、善于提问的能力。春天是一个万物复苏的季节,到处都是一片春意盎然的景色,植物与动物都有了很明显的变化,而孩子们被这些变化激发起强烈的好奇心,也渴望通过观察在大自然中寻找答案。于是,我设计了本次主题活动《春天来了》,希望通过本次主题活动进一步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相似文献   

11.
《寻觅春天的踪迹》属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设计。教学目标为:采用手抄报、诗配画、画配诗、书法、片段作的形式表达对春天的体验与感悟.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活动历时半个月。学生经历了准备与实践阶段后。如何展示他们的风采呢?根据由感性到理性的认知规律,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1)用视觉与听觉感受春天。(2)展示表现春天的手抄报等各类作品。(3)朗诵赞美春天的片段作。(4)谈本次综合性学习的感受。下面是《寻觅春天的踪迹》的教学片段:[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学习目标:1.了解春天景色的特点,学会用恰当的语言、歌声、图画来表现春天的美景,通过交流,培养口语交际能力。2.留心观察春天。3.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爱美情操,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课前准备:1.学生搜集有关描写春天的词句、文章、童话故事或图片等资料,学唱赞美春天的歌曲,画一幅春天的图画。2.多媒体课件一组。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演示课件春回大地万物复苏柳绿花红莺歌燕舞春风拂面泉水叮冬百花齐放百鸟争鸣1.指名读、齐读上列词语。2.说说你的发现。3.谈话、揭题:是啊,春天来了!瞧,小朋友们正在寻找美丽的…  相似文献   

13.
4.动物习性知多少王政田,李福庆(南丰县教研室)[活动要求〕1.激发学生阅读兴趣,提高学生课外阅读的能力,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思考的习惯2.训练口头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的意识和自主学习、活动的良好习惯。[活动准备]1.在小黑板上画一花形,在花心与...  相似文献   

14.
吴莉菊  周云 《山东教育》2002,(30):33-33
设计意图孩子对动物很感兴趣,特别是对动物如何生殖、发育、长大更是急于探知,课后经常有孩子问我,为什么鱼妈妈生出来的宝宝一开始和妈妈长得不一样?鸡蛋里为什么会钻出小鸡来?……为了满足孩子的求知欲望,让孩子对动物的生殖方式有初步的了解,特设计了此次活动。活动目标1.通过观看课件,初步了解动物的两种生殖方式:胎生、卵生及其发育过程。2.发展分析、概括能力,丰富词汇:胎生、卵生。3.激发对动物的探索兴趣,培养热爱小动物的情感。活动准备1.各种动物图片若干(每组一份),胎生、卵生字卡,人手一块操作板(上面…  相似文献   

15.
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做精神文明好少年。2.培养学生读好书、多读书的兴趣和习惯。3.深入理解课文(故事)内容,巩固所学知识。4.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活动重点:讲精神文明故事活动准备:1.课前发给学生读书卡,按卡的提示书目读故事。2.(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录像带或录音带。3.幻灯片、红花。活动过程:一\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重要问题的决议)的录像或录音,宣传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导人活动内容。二、读精神文明故事。1.…  相似文献   

16.
活动目的1郾引导学生认识春天的花,了解其特点,感受春天的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郾通过观察,结合想象,培养学生完整地说一句话的能力,初步进行连贯地说一段话的训练。活动准备1郾到大自然中观察。2郾黑板上画上春天花园背景图。3郾喇叭花、蝴蝶花、迎春花、牡丹花、桃花、小野花的卡通画。4郾若干个各种花的头饰。5郾音乐磁带《花仙子》。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1郾春姑娘来了,她给我们带来了许多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出示几盆春天的花)是呀,春天是花的海洋,五彩缤纷,美丽极了!小朋友,你知道春天的花有哪些?其中你最喜爱什么花…  相似文献   

17.
7.课本里的动物世界陈兰华(赣州市红旗二校)[活动要求〕1。复习巩固课本中有关动物的知识,激发学生观察了解各种动物,热爱大自然的兴趣,懂得保护有益动物的意义。2.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口头表达能力。[活动准备]1有关动物的图片、头饰。2.小黑...  相似文献   

18.
一、指导观察、引发兴趣 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我们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春天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去寻找春天对景物进行观察;风雨中对人物进行观察;观看电视片<人与自然>或<动物世界>时,对动物进行动态和静态下的观察等,都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观察的基础,写下来并非难事,所以,写作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天真童趣地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9.
课前准备 :1.在教师的带领下到野外观察春天花草树木等自然景物的变化 ,让学生通过手摸、眼看、鼻嗅、嘴说 ,亲身感受春天的美景 ,寻找春天的痕迹 ,并制作成录像《春天》。2 .将自己观察到的最感兴趣的内容画下来。3 .制作CAI欣赏课件 ,使学生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丽。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情导入根据录像资料回忆老师和同学们找春天的过程。老师 :春天来了 ,它在哪里呢 ?前几天 ,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找春天 ,发现了很多春天的秘密。让我们回忆一下吧 !(放录像《春天》)二、口述目标 ,激发动机1.认识春天 ,知道春天的秘密 ,感受春天的…  相似文献   

20.
一、指导观察、引发兴趣观察,是学生认识事物的起点,也是学习作文的第一步。我们在教给学生观察方法的同时,要注意引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春天带着孩子走出校园,去寻找春天对景物进行观察:风雨中对人物进行观察;观看电视片《人与自然》或《动物世界》时,对动物进行动态和静态下的观察等,都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学生有了观察的基础,写下来并非难事,所以,写作中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充满天真童趣地跃然纸上。二、组织活动,激发兴趣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而恰当利用孩子这一天性则是激发小学生作文兴趣的有效途径。如雪后与孩于一起堆雪人、打雪仗、做游戏“传活”,活动结束后,教师马上指导作文,学生都会兴趣盎然,落笔成文。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