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教学目的要求 :1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2 .认识小艇在威尼斯城中的作用 ,体会威尼斯的美丽和风情。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材重难点 :了解小艇的特点 ,学习作者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方法。第一课时一、导入 ,揭示课题。1 .通过描述著名城市与其独特的标志引出威尼斯与小艇的密切关系。2 .看录像初步感知威尼斯城及小艇。3.作者为什么选小艇写 ?带问题初读课文。二、初读课文 ,理清脉络1.讨论 :小艇的什么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2 .引导学生抓住文章的三大重点。三、学习课文第 2、3节 ,落实训练点。1 .反复朗读 …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 :   1.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小艇与威尼斯水城的密切关系 ,认识威尼斯美丽的风光及独特的风情。   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方法。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具体描写的。   教具准备 :投影仪、录音机。   教学过程 :   一、整体导入   1.全文是围绕哪句话展开的 ?课文围绕“小艇成了主要的交通工具 ,等于大街上的汽车”这一中心句向我们介绍了哪些内容 ?   2.根据学生的回答 ,教师板书 : 小艇的特点   主要的交通工具船夫的技术 小艇的作用   二、导…  相似文献   

3.
一、教学要求:1.认识小艇在威尼斯水城中的作用,了解威尼斯美丽独特的风情。2.了解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写作的方法。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朗读课文。二、教学重点知道作者是怎样抓住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学习作者抓特点写具体的方法。教学过程:本单元教学开始时,先引导学生阅读导读提示,让学生了解本单元学习的课题和训练重点。鉴于这篇课文教学任务不重,为了检查和训练学生的预习能力,将预习安排在课内进行。第一课时教学思路:以预习提示为指导,整体感知抓要点。以课后练习为凭借,当堂作业抓…  相似文献   

4.
<正>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威尼斯独特的风情、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感受威尼斯的风光美,提高审美情趣。2.领会作者抓住特点和把人物的活动同事物、风情结合起来描写的表达方法。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自然段,并积累自己喜欢的语句。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3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背诵课文的前四个自然段。能力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作者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方法。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课文,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的关系,感受自然美、生活美。教学重难点了解威尼斯的特点和它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特点描写事物的。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课题质疑1郾同学们,在咱们建水,最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可在意大利的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却是什么?(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郾看了课题,你想提出哪些问题?生1:…  相似文献   

6.
一、教材分析《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物的散文 ,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展示了异国风情和小艇的重要作用。课文从“我”的所见所感入手 ,首先交代了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 ,接着详细介绍了小艇独特的构造特点 ,然后讲了船夫的高超驾驶技术 ,最后说了小艇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抓住事物特点描写是课文表达上的主要特点。教学目标 :掌握生字新词 ,朗读课文 ;通过学习课文内容 ,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 ,小艇的特点及它同威尼斯城的关系 ,受到热爱大自然与热爱生活的教育 ;领会抓住事物特点描写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威尼斯的小艇》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文句,展示了瑰丽的异国风情与小艇的独特作用,是对学生进行抓住事物的特点描写的好例子。教师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到文章的生动、具体与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绘分不开。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的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艇特点及小艇同水城威尼斯的关系;2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3会用“看图画,读课文,想问题,谈感想”的方法学习课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谈话导入师:今天,老师要带同学们去一个风光独特的遥远国度旅行,旅行完了以后,看谁的?..  相似文献   

9.
蒋岭 《云南教育》2002,(28):34-35
《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清新、隽永的散文,篇幅虽短,却把小艇勾勒得活灵活现,富有情趣。教学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及小艇跟威尼斯城的密切关系,学习作者观察事物、抓住事物特点写的方法。针对教材特点,我设计以读为主线的四环节流程。即:第一环节→第二环节→第三环节→第四环节↓↓↓↓整体→部分→整体→新整体↓↓↓↓预读→细读→议读→练读↓↓↓↓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学习课文写法第一环节,整体预读。预读是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一个好方法,它能使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初步养成边读边想…  相似文献   

10.
孙鹏  李传芳 《山东教育》2012,(Z1):37-39
一、学习目标揣摩作者是如何写出威尼斯小艇的特点的,感受威尼斯的民族风情、异域文化。二、学习重点1.在交流批注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威尼斯独特的风情。2.了解作者是怎样运用不同的表达方法描写威尼斯小艇的。三、教学过程(一)图像导入,整体感知师:同学们,前两节课,我们进行  相似文献   

11.
初磨:深陷巷里难转身课前,我搜集了大量的有关威尼斯以及威尼斯小艇的资料,以感受威尼斯的风情及小艇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点描  相似文献   

12.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品词悟句,了解威尼斯小艇轻巧灵活的特点及与威尼斯的关系,读出对小艇的喜爱之情;2.学习作者把人物的活动同景物、风情结合起来进行描写的表达方法,借助拓展资料、  相似文献   

13.
《威尼斯的小艇》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26课,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学的要求和本组课文的训练重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能正确读写"威尼斯、小艇"等词语。(2)细读课文,感悟威尼斯小艇的特点以及它同威尼斯水城的关系。了解威尼斯独特的地理风貌。(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威尼斯独有的魅力。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以"情"为线,以"读"为载体,以"谈"为手段设计了四个环节,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B案     
[教学目标] 1.反复朗读课文第5~6自然段,知道威尼斯的人们与小艇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运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感受这座水上城市独特的风情。  相似文献   

15.
第九册《威尼斯的小艇》所在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课文表现出作者鲜明的思路:小艇的重要作用→小艇的样子→坐在舱内的感受→船夫的驾驶技术好→威尼斯人离不开小艇。怎样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在读书活动中探索求知(课文写什么)求得(怎样抓住事物特点写)呢?笔者通过创设读书、思考、讨论的活动情境,给学生以思维的空间,利用课文提供的阅读材料,强化重点训练项目到阅读理解过程中。这样既锻炼了学生听说读写的语文基本功,又让学生从字词句段篇的学习中形成了会自读、会自悟、会自得的技能。 一、启发学生自…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 人教版五年级(下)第八单元第26课。 教学目标 1.了解威尼斯小艇的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确切生动的语言描写事物的方法。2.了解第4自然段的构段方式并背诵这一自然段。  相似文献   

17.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写的一篇语言优美、层次清晰、结构严谨的文章。课文通过介绍威尼斯小艇的样子、船夫驾驶小艇的高超技术以及小艇的重要作用,以形神兼备、灵活多变的语句为我们展示了威尼斯这座水上名城特有的异国风情。本课教学,我先通过课件引导学生初步感知威尼斯这座水上城市,然后通过欣赏威尼  相似文献   

18.
[教材简析与教法提示]: 《威尼斯的小艇》一文介绍了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船夫怎样驾驶小艇和小艇在威尼斯的作用,描写了这座世界著名的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课文可分为四段:第一段讲小艇是威尼斯主要的交通工具;第二段讲威尼斯的小艇是什么样儿的;第三段讲船夫的驾驶技术特别好;第四段讲威尼斯的小艇的作用。全文围绕小艇在威尼斯的重要作用这一中心展开,文章条理清楚,写作思路清晰。 教学本文时,先从文章的条理入手,弄清作者的思路,再指导学生运用边读边思边议的方法阅读课文,指导学生弄懂作者是如何抓住威尼斯小艇的特点来写具体的,了  相似文献   

19.
王丰 《教学与管理》2010,(12):52-54
《威尼斯的小艇》是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的一篇写景散文.文章以小艇为线索,抓住小艇的特点、船夫的驾驶技术以及小艇白天和黑夜在河道上行驶、停歇的情景,展示了威尼斯这个水上城市特有的风光.本文在写法上最大的亮点在于抓住事物特点、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描写,将事物写具体.本文是景物描写的佳作,更是"抓特点进行习作训练"的范例.  相似文献   

20.
《雪猴》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石家庄市友谊大街小学王淑萍本单元的重点训练项目是“抓住事物的特点写”。《雪猴》这篇阅读课文是本单元的第四篇课文。在学习本单元前三课《鲸》、《蟋蟀的住宅》、《威尼斯的小艇》抓住事物特点写的基础上,教学这篇课文,旨在让学生用已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