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CAI动画激趣,吸引学生阅读课文学生天性好玩好动。运用CAI,能通过动画刺激他们的大脑皮层使之产生兴奋中心,使学生对感知到的事物作出积极的心理反应,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自觉、自愿地学习。如教《小猫种鱼》,由CAI课件出示:一只卡通小猫在地上挖了一个坑,把小鱼放进坑里,美滋滋地想象得到很多鱼的情景。“我想知道小猫为什么种鱼?”“小猫种鱼收到了鱼吗?”教师趁学生兴起说:“小朋友们想知道答案吗?答案就在《小猫种鱼》这篇课文中。”然后画面推出整篇课文,不等教师发令,学生就抢着去自由读课文了。二、CAI图…  相似文献   

2.
教学目标1 结合课文内容体会“全神贯注”的含义 ,学习罗丹做事专注的精神。2 在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的基础上 ,弄清段与段之间的联系。3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练习用“祝贺”、“莫名其妙”造句。4 培养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创新思维能力。第一课时教学步骤一、紧扣课题 ,初读课文1 教师板书课题 ,学生快速读文 ,想想什么叫“全神贯注”?怎样才叫“全神贯注”?(不作答)2 齐读课题两遍 ,释题。师介绍罗丹简历。二、再读课文 ,自学字词1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下列词语(新词) :雕塑挚友掀开祝贺杰作诞生打扰情绪喝醉哎哟…  相似文献   

3.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该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该倡导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而作为课程改革重要载体的新教材如何承载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如何展现新《课标》的“主动性”和“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4.
据卡自学,整体感知教师首先出示“导学卡”。卡上除对本篇课文有学法提示外,还精心设计了如下自学思考题:1.请先观察文中插图并细读描写“老战士”坐姿、表情、手势、衣着等内容的语段,想一想它们分别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老战士”会被冻死。然后,在书上画出关键性句子。工将军听说有人冻死后,他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根据课文填空:愣了一下→()→()→()。3.为什么说“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晶莹”的含义是什么?4.为什么说“胜利不属于这样的队伍,还会属于谁呢”?接下来,学生根据“导学卡”的提示自学课文,教…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1.通过自学,会读写“欣”“惕”等6个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用“欣赏”“津津有味”造句。3.反复朗读、品味,感受小足球赛的精彩。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你们在双休日会怎样放松自己?昨天放了学,有一群活泼可爱的孩子来到一块空地上,热热闹闹地举行了一场———小足球赛。(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师:听了课文,你觉得这场小足球赛举办得怎样?2.学生自读课文。3.小组合作学习生字、生词。出示自学要求:(1)想办…  相似文献   

6.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师:请同学们按照出示的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例1的学习。 (投影出示)观察例1,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有哪两种量?这两种量有没有关系?为什么? (2)路程是怎样随时间变化的? (3)说出几组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比较它们的大小并说出这个比值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4)这两种量的变化有什么规律?用式子表示它们的关系。 (学生分组交流后,汇报自学情况,教师同时板书重点内容。) 生:(回答问题1)例1的表中有路程和时间这两种量,它们有关系,因为路程是随着时间的变化…  相似文献   

7.
朱吉杰  林文双 《化学教学》2010,(2):32-34,45
1两例教学案例及启示 案例1: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学生表现出来的问题层次和思维方法 首先教师帮助学生认识“我的发现、我的理解、我对知识的归纳或体会”表格,给学生建立思维方法模型,在表格的三环节中,“我的发现”是最核心内容,学生以自学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并整理填表。如(表1)内容是一个自学小组讨论修正稿: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 是不是放手让学生自学就是自主学习?目前,许多教师对自主学习的理解有偏差.认为自主学习,就是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进行自学.如此理解自主学习显然是不对的.如果是这样,这种“牧羊式”的课堂教学,还要你教师干什么?学生又何必到学校里来学习呢?  相似文献   

9.
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四个重要环节(下)北京市丰台区教师进修学校吴桐桢二、指导自学这个环节是伴随着“自学”的环节产生的。学生要在教师未讲授之前就“自学”,这就要帮助学生解决“如何学”的问题。我们是这样做的:(一)指导学生理解并参与培养语文自学能力的教学过...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教材(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8-9页。教学目标:1.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能正确读出0~5各数,了解0~5各数的顺序及大小。3.正确理解“0”的实际含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小朋友喜欢听故事吗?今天我们来讲一个“小猫钓鱼”的故事。教师放录音:《小猫钓鱼》师:小朋友听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后,有什么话要告诉老师吗?生:小猫开始不专心,没有钓到鱼;后来专心了,就钓到了一条大鱼。师:小朋友听得很认真,我们也要认真、专心学习,才能学好知识。犤评:故事激发了学…  相似文献   

11.
一、自主学习投影显示例1:一列火车行驶的时间和所行的路程如下表。师:请同学们根据自学提示,以小组为单位,观察、讨论,完成例1的学习。自学提示(投影显示)1、表中有哪两种量?是否有关联?2、路程是怎样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3、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分别是多少?比值是多少?(学生观察,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师:表中有哪两种量?生:时间和路程这两种量。师:时间是怎样变化的?路程随着时间的变化有什么变化?生1:时间变了,路程也跟着变。生2:我发现这种变化是有规律的。时间由1小时成2小时、3小时…  相似文献   

12.
1问题的提出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倡导积极主动、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高中数学课程还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阅读自学等学习数学的方式.这些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在教师引导下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13.
《只有一个地球》是一篇说明文。教学时要凭借语言文字,深入理解文章内容,认识事物,提高环境保护意识,并领会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教学中可做以下设计:一、揭示课题1.板书并齐读课题。设问:看到课题,你有什么想法?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1.指名接读全文,检查字音。2.提问:课文向我们介绍了有关地球的哪些知识?(教师适当点拨,引导学生弄清层次。)3.这篇课文应该怎样分段?每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第一、二自然段为一段;第三、四自然段为一段;第五、六、七自然段为一段;第八、九自然段为一段。)4.说说课文中还有哪些…  相似文献   

14.
一、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养成思维习惯“思起于疑”。在课堂上巧设一些问题或矛盾,让学生在阅读课文时展开积极的思维,在教师的启发下激发智慧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要求设置一些能引导学生自学的问题,启迪学生思考。如在“硫酸的工业制法”教学中,我设置了以下四个问题让学生自学:①接触法制硫酸的原理是什么?可分为哪几个主要生产阶段?②在每一个阶段中,发生哪些主要反应?所用设备各是什么?③在吸收塔里为何不用水或稀硫酸来吸收三氧化硫?④工厂的尾气如何处理才能排放入大气中?这些问题虽无多大梯…  相似文献   

15.
40·《葡萄沟》教师先让学生将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的水果名称填人下面括号中:五月—七八月—九十月(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接着,教师提问:为什么作者最后才写到葡萄?学生讨论后,教师归纳:这一段按照时间顺序,由次到主地介绍了葡萄沟的各种水果。将写葡萄的句子放到最后,主要是为了突出这里盛产葡萄,实际上这也是交待“葡萄沟”得名的原因。分析第二自然段时,教师让学生分别概括本段中四个句子的意思,并填空:(种葡萄)—(展枝叶)—(结葡萄)—(吃葡萄)在此基础上,教师要求学生用同样的方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相似文献   

16.
本单元的核心教学项目是“询问时间”以及“时间的两种表达方法”。Lesson57一、教学目标1.学习词汇:watch,time,give,about,thirty2.学习询问时间的两种方法:(1)What'sthetime,please?(2)Whattimeisit?3.学习时间顺序表达方法二、教学步骤1.向学生展示一只表的实物或图画,对学生说:What'sthisinEnglish?It'sawatch.同时将生词“watch”抄在黑板上,教学生朗读。接着说:Yes,thisisawatch.It'smywatch.It'sanewwatch.It'sverynice.Imustlookafterit.将这一段话重复两遍,让学生试着在小组里复述(…  相似文献   

17.
任国先 《宁夏教育》2011,(11):38-38
“学讲练”课堂教学流程为“提出目标,指导自学,互学互教,当堂反馈”。即:学(先学)——出示这堂课的学习目标——进行自学前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学提纲自学,教师巡视发现学生自学中的问题;讲(后教)——学生汇报、讨论、纠正自学结果——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练——围绕学习目标理解、牢固当堂所学知识——帮助学生熟练灵活运用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18.
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经验:只是课文.哪怕是生动曲折的小说,学生都缺乏兴致,而对课外的一些快餐类读物,学生却兴致勃勃。课文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营养丰富的食品”呀,为什么会这样?其实。这怨不得学生,而是因为我们一些教师的阅读教学方式专制所致:着意于对课堂的充分驾驭,使学生在每一次阅读课文甚至阅读课文的每一个段落时都要带着明确的任务,再加上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还要一遍遍“引诱”或“审问”出自己制定的“标准”答案,使原本轻松活泼的阅读享受变成了学生的“苦役”。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对阅读课文失去兴趣.理解阅读能力难以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9.
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家华罗庚曾经倡导学生“要学会自学”,他指出:“任何一个人如果养成自修的习惯,都是终身受用不尽的。”由此可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长期的重要目标。那么,什么是数学自学能力呢?数学自学能力是在具有一定的数学基础与技能的前提下,通过自学数学教材等发展起来的一种独立获取数学知识、技能的能力;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生自己阅读数学课本或有关的参考书、资料。深入理解和领会其精神实质,解答相应的练习或问题等实践中逐步形成的。笔者在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方面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20.
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因为“实在”、“有用”,在全国基础教育界掀起了持久的课堂教改的大潮,其教学的基本环节是:板书课题、揭示目标一自学指导一检测一兵教兵(后教)一当堂训练。在“自学指导”环节中,学生带着给定的思考题进行自学,能快速进入紧张的学习状态并积极思考问题,减少了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缩短了学习时间,提高了课堂学习的效率。然而,每节课都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自学、思考,会不会养成学生对教师“自学指导”的依赖,丧失独立思考、发现的能力,影响学生的学习力?“千篇一律”的“自学指导”会不会削弱教师的备课能力、降低精心备课的热情,阻碍教师的成长?下面,与大家交流我在运用这一教学模式进行化学教学的一些心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