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集邮博览》2012年第3期刊登的《无法忘却的带边纸邮票》,将《遵义会议五十周年》邮票旁边的东西称作"边纸",并不妥当。按《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该套邮票说明,应叫"附票":"整版邮票的左边有一枚附票,附票规格:  相似文献   

2.
按《中国集邮大辞典》的定义,印刷全张“又称整版印张、整版邮票。整个印版在印刷机上印出的印张。可以切成若干邮票成品张(邮局全张)”。它如同纸币的大连张,通常并不向客户出售,但为了增加集邮兴趣,有些邮政也选择少量品种出售印刷全张(以下凡“全张”均指“印刷全张”)。  相似文献   

3.
大家知道,对于文1套票,邮市早已价格不菲。整版票更是难得一见,现在算得上珍邮了。笔者曾经购买过一版文1版票(首枚除外)。说来也许难以置信,到手不久,就被同伴们“瓜分”而去,竟连一套也未保存下来。笔者集邮的历史并不算短,算来已有50多年了。初次接触纪特邮票,并无什么目的,只是喜欢,特别是新中国邮票都有纪特编号,非常容易“对号入座”,容易收集,给初集邮者极大便利条件。当然光凭信销票是难以集全的。靠《集邮》杂志,还有京、沪、穗集邮公司的热情服务,按照公司赠送的邮票目录,大体上集全了老纪特邮票,当然多为盖销票。文革中,邮票取消志  相似文献   

4.
现在要集信销票已经较难了,真正的自然实寄封的信销票很少,只剩集邮爱好者互寄的“集邮实寄封”上的邮票和集邮爱好者购买的“商业实寄封”上的邮票(如邮票发行时的首日封、原地封等)。  相似文献   

5.
宋琛 《中国集邮》2001,(11):36-36
我国的集邮活动自1979年恢复以来,加入收藏邮票行列的集邮与日俱增,导致了J、T邮票呈现了洛阳纸贵的状况。为了缓解集邮购买纪特邮票的不便,全国各地的集邮公司于1981年开始逐步推出方便集邮购买新邮的措施,新邮预订也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6.
什么是“集邮”?“集邮”从字面上解释意即“收集邮票”,收集邮票做什么?一般是满足收藏癖好或怡情益智,培养正当的休闲娱乐,或会友共赏,发展人际关系。如同学中有人集邮,影响所及,大家跟着集,或同事朋友之间亦是如此感染,这在物质较缺乏,休闲娱乐不足的年代,确是一个非常实惠的嗜好。但集邮也是一个花费很大的娱乐,没有多一点的经济来源,也是玩不起的,因为每一个对集邮发生兴趣的邮迷,无不梦想拥有较好、较珍贵的邮票。这种欲望无时无刻不在脑中盘旋,但却不容易如愿,除非你家财万贯,可以尽情地花大钱购买珍贵邮票。否则,尽管你喜爱邮票的热情在燃烧,望着珍贵邮票却只好看着流口水,到最后总是失望地停下来或暂时离开集邮,因为实在玩不下去了。这就是“集邮”收集邮票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9月12日上午8时许,笔者兴冲冲地赶到芜湖市集邮公司第一门市部,凭预订证购买“十五大”邮票六方连。当时,我见柜台内已撕开的邮票中没有带厂铭的,便请营业员从半个全张邮票中撕下一个带厂铭的六方连。之后,发现这个六方连齿孔严重移位。  相似文献   

8.
黄山 《上海集邮》2003,(4):24-27
自从1840年世界第一种邮票“黑便士”诞生以来,邮票的形式已有很多变化。最早的变革要算齿孔的出现,在邮票四周打上齿孔,使大张邮票的分离变得容易.从此也使邮票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带齿边的小纸片。印刷技术的进步是使邮票改观的另一个重要方面,它使邮票的画面精致逼真。绚丽多彩,不但是一枚邮资凭证,同时也成为一件袖珍艺术品,吸引许多集邮。  相似文献   

9.
1965年11月,我汇款到中国集邮公司广州市分公司购买邮票,收到广州分公司寄来的挂号信中,夹有一张32开红色油墨印制的“我最喜爱的集邮邮票”选票。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有人(邮政部门的员工占多数)把国家邮政发行的JT邮票(这里专指未使用过的新邮票)分为“集邮邮票”和“寄信邮票”。一些集邮者把自己从集邮公司预订或从邮市里购买的新邮票拿到邮政局寄发邮件时遭到拒收:理由是邮票必须在邮政窗口现买现用,必须是本窗口出售的标有特殊印记或符号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俩是湖北黄冈市集邮协会的工作人员,边 工作,边集邮,在制作纪念封片、加盖纪念邮戳等 的过程中,既学到了邮识,也提高了工作能力。其中 最难得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王树声大将》 邮票首发纪念封和王树声大将个性化邮票首发纪 念封。我们在自制的首发封上贴上相关的邮票,并 加盖了“王树声大将纪念邮票首发纪念”、“王树声  相似文献   

12.
“立体集邮”乃我新创的一个名词。何谓“立体集邮”?是相对于邮票——邮册——邮集的“平面集邮”而言。何谓“平面集邮”?邮折上、邮册里的邮票、邮品,不论你怎么摆放,都是平面的、二维的;邯集贴页上的邮票、邮品,不论你如何展出,也是平面的、二维的。常规的集邮,不论是传统集邮的方式,还是专题集邮的方式,不论是搜集、整理,还是欣赏、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平面集邮”,只有少数集邮类别如极限集邮、原地集邮和某些需要实地考查邮路邮史的例外。“立体集邮”就是让邮票立起来,让集邮者走近邮票、走进邮票。  相似文献   

13.
《上海集邮》2000,(9):3-3
8月7日上午,上海市邮政局量少邮资票品摇号供应公证仪式在上海集邮大楼8楼举行。经市公证处公证,确认2000年上海新邮预订特殊邮品摇号凭证尾数号码10和8分别为《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1世纪展望》邮票整版票和《小鲤鱼跳龙门》小本票的幸运购买号。  相似文献   

14.
《集邮博览》2013年第1期载有《“放光芒”邮票停发内幕》,其内页附图及封面各有一枚“放光芒”邮票印样,在印样上部边纸上“同意照此样印制·邮票处”批示的后边有一个钢笔所书的“孙”字,  相似文献   

15.
2005年1月25日发行《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邮资片,邮资图为“50”字样,其中“0”以放大镜形式表现,放大镜下展现“1955 2005”及“中国邮政开办集邮业务50周年”字样,背景为邮票;装饰图为朱学范素描像及其为集邮业务的题词“方寸邮票知识百科集邮化丰富生活”。  相似文献   

16.
长期以来,我国集邮词典中只有普通邮票、纪特邮票、航空邮票、欠资邮票等专有名词,不知何时,冒出来一个“集邮邮票”,同时派生出配套的“通信邮票”(发信邮票、寄信邮票)。特定的名词必有特定的含义,由此还引发了许多纠纷,引起了一些官司。“集邮邮票”特指集邮者手中持有的仍然可以使用的纪特邮票,“通信邮票”特指当地邮局卖出的  相似文献   

17.
禅石 《中国集邮》2001,20(7):41-41
集邮与邮票投资是不同的,集邮是一种爱好、一种娱乐,所花费的资金不大,集邮一船根据自己的喜好,按不同的专题进行收集、购买。  相似文献   

18.
《安徒生童话》邮票首发式在武汉举行.同时举行的还有“第25届全国最佳邮票颁奖大会”,“湖北省集邮展览”、“第三届全国集邮研究会联谊活动”,  相似文献   

19.
根据《上海集邮》在《编辑寄语》里透露的第4期的作命题是“学”。按理,我应该写一篇介绍海外发行的学家或学名邮票,但我想换一个思路,不写邮票上的学,而写集邮的学修养与邮票鉴赏之间的关系。集邮的学修养有助于提高邮票鉴赏的水平,而邮票鉴赏又可以反过来促进集邮的修身养性。  相似文献   

20.
近20年来,笔者曾多次介绍过欧美国家的邮票发行部门、集邮组织或集邮报刊开展的集邮调查。这些调查涉及到集邮者的情况、购买邮票的情况、对已发行邮票的评价、对邮票题材的选择等,它们成为这些国家制订或补充修改邮票发行政策的科学依据,成为集邮组织有的放矢、更好地为集邮者服务的利器,成为集邮报刊调整版面设置、进一步满足集邮者需求的导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