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司马光不仅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他主持编修的《资治通鉴》在文献编纂学领域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充分反映了其丰富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文章从档案文献编纂的过程控制、原则指导、形式创新三个全新的视角出发,深入挖掘并重新阐释了司马光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创新之处和宝贵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国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它是伴随着档案产生而产生的。先秦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一个重要历史阶段,在这个时期,先秦学者在他们从事书籍、文献、档案的整理和编纂过程中,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编纂原则和方法,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经验,并取得了一定编纂成果。先秦编纂理论经验对我们今天的档案编纂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因此,今天研究先秦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及其编纂思想是对档案编纂学学科建设具有指导作用的一个课题。据本人所知,目前有关先秦档案文献编纂方面的研究论文和著作还不多且缺乏资料性和系统…  相似文献   

3.
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保存至今的"比次之书"数量巨大,然而真正从理论高度来研究"纂辑"之学的文章较少。如何进一步发展、繁荣档案的纂辑之学,我们认为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所遵循的"述而不作"的原则、体现的唯物主义思想倾向以及所蕴含的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与方法等,对于提高我们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水平,有着弥足珍贵的借鉴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档案编纂活动自孔子编纂<六经>开始,历代相因,连绵不断.历代统治阶级在长期的编纂实践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档案编纂活动实践经验,产生了丰富的档案编纂思想,并具有着明显的历史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5.
本运用档案学原理,依据历史献,对孔子在编纂选材方面的贡献作较深入地研究。并结合现实作进一步的阐述。章指出:孔子处理档案献的原则和方法为后代学所继承和发扬,使我国的档案利用工作体现出相当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今天我们更需具有改革创新的思想,进一步挖掘出档案工作的潜力,赋予档案献以更加旺盛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档案文献编纂学是高等学校档案学专业本科的必修课程。作为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兼具、功能性与操作性共存的档案学专业课程,构建完善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体系对于更好地开展教学、提高档案文献编纂学教学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档案文献编纂学课程的基本内容构成、教学方法应用与教学手段完善等课程体系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7.
分析了光盘技术应用现状,着重阐述了光盘技术与档案编纂手段的有机结合的必要性及其具体结合技术环节指出光盘技术与档案编纂手段的有机结合是档案编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刘向刘歆父子与档案文献编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向,刘歆爷子校书,也就是档案献整理编纂活动,把收集不同版本,校勘,考据,整理,编目等熔为一炉,形成了整理古籍的原则和方法,创立了目录学,校雠学,促进了档案史料编纂的开展,对古代化的保存,积累和传播有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论档案编纂在文化传承中的独特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档案编纂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主要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档案编纂对于保存、积累、传播文化方面的独特功能和它对于拓展档案编纂的学科理论建设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编纂我国第一部通古今贯中外的心理学通史,具有填补空白的重要意义。应当体现时代性、全面性、新颖性、多样性的编写原则与特色;理清中外古代心理学思想和现代心理科学历史的发展脉络;把握当代心理学高新科技化、综合化、本土化和实用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档案管理工作源远流长,漫长的演变过程为我们今天的档案管理提供丰富的经验.由于古代史档不分家,本文从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演变的角度梳理历朝对其独特的贡献,以及演化发展的脉络,揭示了古代文献编纂的众多原则和方法对于我们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董中印 《池州师专学报》2006,20(6):31-32,38
本文着重探讨了网络技术的发展给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带来的一系列法律问题,其中主要探讨了编纂中的著作权问题、隐私权问题、数字化权及网络传输权的问题,为当前档案编纂工作解决这些实际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论谢伦伯格《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的理论与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谢伦伯格是现代档案史上名的挡案学家,他的诸多理论、思想尤其是其作《现代档案--原则与技术》中关于档案定义、档案的双重价值鉴定论及有关档案的整理等方面的理论及思想,不仅对当时的档案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而且对于今天电子件时代的电子件与档案的管理也同样具有极大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云南少数民族档案编纂历史悠久。从西汉起,大量史志中辑录的少数民族档案日趋增多。民国时期,在金石档案、地方资料、回族史料的编辑方面都有新的突破。建国后,特别是近20年来,少数民族档案编纂工作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并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5.
自上个世纪末以来,新型传播媒介迅速崛起。受其影响,档案文献编纂发生了较大变化,不仅档案文献的检索、收集更加快捷,而且档案文献的编排更加便利,公布的形式也日趋多样化。新型传媒环境对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产生正面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值得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罗尔纲在长期治史中,不但在档案史料方面成果累累,而且在档案史料的使用中逐渐形成了其全面、系统的档案史料观.突出表现在:档案的搜集方面,实地采访、摸底发掘;档案的鉴定方面,外部鉴定法、内部鉴定法;档案的利用方面,利用奏折、诏令、族谱、民间传闻;档案的编纂上,按地区、按体例编纂.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30年代,因民族危机日渐深重的现实刺激和自身教、学身份的变化,吴晗提出撰写历史教材、培养学生历史兴趣、提高历史师资力量、编纂历史课外读物等历史教育原则与手段,标志着其历史教育思想的初步形成。40年代以后,随着对历史教科书编纂的意义、历史教育与时代之关系认识的深化,其历史教育思想进一步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在史学普及实践中,其历史教育思想臻于成熟。他从教、学两方面着手,本着广泛性与针对性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发挥全社会的力量,采取多种手段,将历史教育和历史研究相结合,在强调历史教育社会功能之时,不忘其学术价值,推动了历史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论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20世纪中国史学,不能不提梁启超的史学。学界对梁启超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很少有人论及其历史编纂学思想。实际上,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是十分丰富的,对旧史的批判蕴含着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对新史的设想则直接反映了梁启超的历史编纂学思想;对史籍的划分和史体的评述,反映了梁启超对史书编纂形式的认识,也蕴含着史学家丰富的编纂思想;关于史学求真与致用治史目的的认识、关于通史与专史研究与撰述之思想以及赋予"史家四长"的新意义和新的阐释等等,都深刻体现着梁启超丰富的历史编纂学思想。  相似文献   

19.
《白山司志》是我国古代遗留至今最完整的一部土司专志,该志于编修过程中始终坚持秉笔直书、详今略古、存以阙疑、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从而保存了大量完整而珍贵的历史资料。对《白山司志》的编纂原则进行专门研究,无疑可以充分彰显其史料价值,便于后学者研究、整理与利用。  相似文献   

20.
李则纲《史学通论》是在新史学思潮影响下对我国史学进行反思和认识的史学理论著作。该作在继承我国优良史学传统的基础上,吸收西方近代的史学理论,较系统地阐述了历史编纂过程中史料搜集与整理的方法,提出了史书编纂的八个步骤及其基本原则,充分认识到史学修养对于历史编纂的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