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草根新闻评论是相对于主流新闻评论和"公共知识分子"的精英新闻评论而言的,它生于民间,长于民间,没有经过主流意识的疏导和规范,充满着平民气息,蕴涵着丰富的智慧,充满鲜活的生命力.草根新闻评论能在当今社会中兴起并且快速发展,必然有其存在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当前中国公众参与呈现出“媒体驱动型”特征。在公众参与中,尽管政府、公众、媒体三者之间开始形成良性互动,但是依然面临困境。倘若公民社会组织的合法身份与媒体呈现、发展公共领域与提升公共参与理性、媒体的进一步开放及地方官员阻挠、达成审议民主时媒体的精英主导与草根缺席、新闻专业主义及媒体“公器私用”腐败问题等诸问题无法解决,那么此种困境将会无法破局。  相似文献   

3.
《新闻界》2014,(18):58-61
中国新闻评论的发展呈现出舆论多元、观点杂陈、百家争鸣的"爆炸式繁荣"景象,但在这一片繁荣背后也深藏着隐忧。要实现新闻评论发展的"理想图景",需要从三方面构建,一是政府要加强与媒介的良性互动,搭建制度化的表达渠道;二是媒体要坚守社会责任感,构建真正的公共空间;三是公民要做到基于理性思考的公共表达。  相似文献   

4.
孙玮 《新闻爱好者》2010,(1):139-140
对公民概念的界定有许多,20世纪70年代以后,公民社会的研究成为西方政治经济学和社会学研究中的重点。本文研究中,我们把公民社会定义为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民间组织。本文主要讨论我国的公民社会在形成过程中新闻舆论监督现状如何、新闻舆论监督存在哪些问题、在我国公民社会形成中新闻舆论监督应该遵循什么原则、如何有效开展舆论监督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客观且理性的思维方式,其能够很好地对民生新闻反映出的社会问题以及问题背后的社会本质进行理性的分析与总结,对于促进解决社会问题以及社会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因而在民生新闻中运用批判性的思维对问题进行评论有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于问题的理解,也能够积极地督促有关政府部门对于问题的解决。所以本文主要对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作用以及民生新闻评论中批判性思维的误区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6.
作为一种话语表达,新闻评论不仅反映社会现实,并具有生产性力量,推动着社会事件的发展,塑造着公众的舆论生态。本文从话语建构的角度分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分阶段的新闻评论类型及特点。从话语生产与社会事件演进机制结合日本地震分阶段的灾情特点,本文初步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的新闻评论分为人道主义话语、启智话语、理性话语和危机话语四种新闻评论类型,四种话语评论类型纵向、动态地构成了国内主流媒体对日本地震新闻评论的舆论生态。  相似文献   

7.
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表明了媒体的观点和立场,形成了社会主流价值观,催生了主流舆论,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媒体要满足受众需求,就必须不断提高新闻评论的质量和水平.本文从新闻评论如何有效引导舆论这一角度入手,寻找新闻评论与舆论形成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促进新闻评论的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8.
巴全东 《传媒》2012,(10):44-45
正公民社会的兴起,传媒本质的回归,民本思想在新闻传播实践中的贯彻,让电视民生新闻成为近年来中国电视业的一支生力军。然而,经历了多年的"大干快上",民生新闻进入了疲惫期:报道题材过于狭窄、重复,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庸俗化、低俗化倾向,学者"新、奇、特、星、腥、性"的指责消解着媒体倡导真善美的社会责任。理性地审视电视民生新闻的"是非曲直",我们会发现表面繁荣的背后问题多多,势必面临品质提升的巨大压力。向主流新闻靠拢,关注社会问题,在权威性和公信力上寻求突  相似文献   

9.
汪光吉 《新闻世界》2011,(2):142-143
新闻评论是针对变动的、对公众有知悉意义的事实及时或适时发表的宣传性、意见性等信息,它是公众意见的表达方式。面对社会转型期中出现的各种亟待解决的问题,需要新闻评论来实现公共精神的理性表达,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本文以《南方都市报》的社论为例,探讨新闻评论如何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王莉 《今传媒》2010,(7):95-97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也称"参与式新闻","草根新闻"抑或"市民新闻",是"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  相似文献   

11.
中国社会的转型,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公众参与公共事务热情的提升,为言论的表达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中国的新闻评论在近几年呈现出"井喷"的趋势,并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新闻评论作者,盛大林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盛大林坚持每日撰写评论稿件,且优秀作品频出,基本上每周都有文章登上四大门户网站的首页,被网友誉为"网上最牛的公民"和"十大最具影响力评论家".他在从事新闻评论十余年间,发表文章近两千篇.盛大林的时评带有对社会的深思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的评论,用富有逻辑的论证,进行理性的分析判断,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他的时评选题广泛、视角独特;他的文字散发着理性、建设性;他的观点深刻、一针见血,充满着真知灼见;综观盛大林的时评作品,体现出他对社会的独特洞察力和强烈的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12.
随着公民新闻的发展,网民信息的发布、意愿的表达也日趋理性,由单纯关注热点事件本身,逐步发展为"呼吁建议"等更高层次的诉求,这体现的是公民理性水平的改善。本文探讨了公民新闻与公民理性之间的关系,认为公民新闻检验公民理性、公民新闻依赖公民理性、公民新闻培育公民理性。  相似文献   

13.
中国社科院的陈力丹先生在谈到新闻评论时曾用一句话概括新闻评论的作用:"减去相同的东西,加上新闻的意义。"所谓"相同的东西",是指新闻报道。世界上每天就发生这么多事,很多报纸在新闻报道上大同小异,难以分出截然高下。而评论就不同了,它是给人展示和分析所谓"新闻的意义",给社会热点、焦点、现实的问题以最直接有力的回应,帮助我们认识社会现象、梳理社会认知、澄清错误认识。现今,很多党报开了时评栏目,很多晚报、都市报开辟了时评版。随着新闻评论与人们的零距离化,新闻评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闻评论为什么会在今天得到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丰收 《新闻世界》2014,(3):42-44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随着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和新媒体的崛起,如何让理性的声音成为主流,加强主流媒体的新闻评论已经成为非常重要和迫切的课题。电视新闻评论节目《新闻1+1》是央视新闻频道改版后的一大亮点,在新闻评论方面成绩卓著。本文以《新闻1+1》的210期节目为分析样本,重点从选题和内容两方面对其节目进行了剖析,在反思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其新闻评论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李晓 《青年记者》2021,(2):59-60
新闻评论这种原本高度专业化的新闻形式已经平民化、简易化。通过何种方式做强知识型新闻评论,在嘈杂的众声中发出理性、权威的声音,成为主流媒体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新闻界》2016,(2):14-19
中国正处于转型时期,转型期新闻评论表达的核心特征就以从政论表达转向公民表达,观点表达过程中竞争意识和表达效率均有所增强,但观点表达的交往性降低,观点表达的意义消失。基于以上特征,本文认为在新闻评论成为公民表达之时,理性、人性和交往性三点应成为新闻评论表达的基本要求,在这种全民表达的过程中,普通公众应养成表达宽容这一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梳理国外文献,对国外公民新闻与主流媒体和社区媒体融合的两大发展路径进行了初步反思.国外公民新闻融入主流传统新闻业虽然是一条可供选择的现实路径,但这种方式只能吸纳少量的公民参与,并且对公民参与的引导比较有限,也并未充分提升公民的媒介素养.相比而言,公民新闻融入社区新闻的路径更为重要,也更加适合中国国情,它植根社区并鼓励不同社群进行广泛对话,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变中国社区新闻发展缓慢的局面和公民新闻发展的无序状态,有利于缓解现阶段部分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舆论热点不断出现又不断更新的情况下,主流媒体应具备追踪突发新闻和热点话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分析解读能力。追踪突发新闻和热点话题的快速反应能力和分析解读能力是主流媒体应当具备的两种关键能力,一方面可以真实、全面地报道和理性、建设性地解读、评论,迅速介入舆论形成、变化的进程,放大客观、理性和专业的声音,起到影响、引导舆论的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公众关注点的聚焦,宣传解释党和政府的主张、政策,推介有利于科学发展、社会和谐的新观念、新知识;同时还可以吸收群众议论包括网上观点中有现实针对性和启发性的内容,发现我们工作中的疏漏,在意见交流中促成交融和共识。  相似文献   

20.
数字化浪潮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逐步嵌入人们的生活,微博的异军突起让我们进入了"公民记者"时代。微博在畅通人们交流渠道的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传媒格局,多元化的话语体系正在被建构,碎片化的写作与阅读逐渐成为习惯。在这样的舆论背景下,传统媒体如何发挥新闻评论的优势,增强舆论引导能力,在诸多声音中做到观点正确、理性深刻、引人入胜,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传统媒体新闻评论的现状分析自2008年起,笔者每年都对全年的中国新闻评论状况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相继发表《民主进程中的公民意见表达——2008年中国新闻评论回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