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当飞行器达到第一宇宙速度(7.9千米/秒)时,才能克服地球引力环绕地球飞行,而不至于落回地球表面。当飞行器速度提高到第二宇宙速度(11.2千米/秒)时,可以脱离地球,飞向太阳系的其他行星;提高到  相似文献   

2.
高峰 《少年月刊》2015,(6):34-35
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人造卫星等太空飞行器,要进入太空持续飞行,就必须摆脱地心引力。要把地球上的太空飞行器运送到地球大气层外,至少要使它获得7.9千米/秒的第一宇宙速度;要使飞行器脱离地球,飞往行星或其他星球,就需达到11.2千米/秒的第二宇宙速度。为了使太空飞行器达到这个速度,运载火箭必须提供相当大的推力。因为运载火箭上带有推进剂、发动机等沉重的"包袱(fu)",按目前  相似文献   

3.
杜尚之 《丽水学院学报》2000,22(2):26-27,31
当发射物体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时,直接用解常微分方程组方法得出轨道为椭圆,并且阐明了这物体可能成为人造地球卫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宇宙速度是指物体在宇宙间运行的速度,它包括第一宇宙速度、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大小分别为7.9km/s,11.2km/s和16.7km/s.在中师物理教材中都只给出了第一字亩速度的计算过程,而没有给出其他两种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本人就多年的教学经验,想对第二宇宙速度的推导谈一下自己的看法,仅供同行参考.首先简要说明第一宇宙速度的推导过程.第一宇宙速度是指某物体环绕地球运转所必须具有的速度,也叫环绕速度.设某物体的质量为m,其环绕速度为v1;地球的质量为M;物体绕地球表面运转的轨道半径是R0,显然,此半径的最小值…  相似文献   

5.
相关资料表明:地球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一般洲际弹道导弹(速度一般小于第一宇宙速度)的射程至少应达到5500~8000千米(各国定义不一,我国为8000千米)。洲际弹道导弹的弹头速度可达7千米/秒,最大高度可达1600千米。本文笔者从理论上就洲际导弹的最大射程作深入的分析和探讨,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6.
刘秀珍 《考试周刊》2014,(83):141-142
万有引力定律一章中人造地球卫星问题的综合性较强,涉及的概念较多,学生容易弄混弄错。如运行速度、发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环绕速度);地球赤道上随地球自转的物体、近地卫星、地球同步卫星;双星问题等,本文就这一部分的易混问题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高三复习“天体运动”内容时 ,时常有学生问到 ,人造卫星的运行轨道 ,为什么有的是圆、有的是椭圆 ?这个问题虽超出了教材范围 ,但可以运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 .下面笔者就此问题做一些探索和拓展 .一、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是决定其运行轨道的主要因素人造卫星是靠运载火箭发射的 ,火箭在运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 ,当人造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人造卫星的速度也就达到最大 ,这个速度叫做人造卫星的发射速度 .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一宇宙速度 ( 7.9km/s)而小于第二宇宙速度 ( 11.2 km /s)时 ,被发射的物体就成为人造卫星 .假设卫星与火箭分离时 …  相似文献   

8.
第四宇宙速度○刘治生所谓第四宇宙速度,是指冲出银河系的最低发射速度。第一宇宙速度是使航天器绕地球旋转而不掉落地面的最低发射速度(7.91公里/秒);第二宇宙速度是航天器如欲飞离地球而不再返回的最低发射速度(11.9公里/秒);飞出太阳系的最低发射速度(16.66公里/秒)称第三宇宙速度。由于人类对银河系的了解尚  相似文献   

9.
顾家国 《物理教师》2008,29(11):13-15
通过对万有引力知识的学习,我们知道,发射卫星的最小速度是√gR(又称第一宇宙速度),此时卫星绕地球表面做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达√2gR时(又称第二宇宙速度),卫星以地球球心为焦点作抛物线运动,当然再也不可能返回地球,因为抛物线为非闭合曲线;当发射速度介于√gR和√2gR之间时,卫星作椭圆运动,并随发射速度的增大椭圆越扁,地球为椭圆的一个焦点,发射点为近地点;当卫星速度大于√2gR而小于第三宇宙速度时,它将在地球引力范围内做双曲线运动,当卫星脱离地球引力后,将绕太阳运动成为太阳的一个行星,如果控制发射速度和轨道,它也可成为其他行星的卫星;当发射速度大于第三宇宙速度时,卫星将脱离太阳系的束缚,向其他星系运动.  相似文献   

10.
宇宙速度     
物体达到11.2千米/秒的运动速度时能摆脱地球引力的束缚。在摆脱地球束缚的过程中,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它并不是直线飞离地球,而是按抛物线飞行。脱离地球引力后在太阳引力作用下绕太阳运行。若要摆脱太阳引力的束缚飞出太阳系,物体的运动速度必须达到16.7千米/秒。那时将按双曲线轨迹飞离地球,而相对太阳来说它将沿抛物线飞离太阳。  相似文献   

11.
临界问题广泛地存在于中学物理中,每一个具体的临界问题都存在一个特殊的转换状态,这个特殊的转换状态称为临界态。临界态需满足一定的物理条件,这个物理条件称为临界条件。一般说来,不同的临界条件对应着不同的临界问题。然而很多的临界问题虽然物理过程或物理本质不同,却对应着同样的临界条件。根据临界条件的不同,将众多临界问题归类是分析解决临界问题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就临界条件为“υ_(相对)=0”的一类临界问题归纳阐述。 一、υ_(相对)=0是运动物体上升还是下降的临界条件 大家知道,当运动物体在竖直向上方向做减速运动时,若其竖直向上的分速度为零,则物体到达最高点,这是以地为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当物体甲以另一运  相似文献   

12.
陈锋 《物理教师》2013,34(1):34-35
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必修2的"宇宙速度"内容时会有这样的疑问,如果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抛出但速度方向不是水平,能成为绕地球运行的人造地球卫星吗?如果物体以第一宇宙速度竖直向上抛出能脱离地球的引力束缚,成为绕太阳运行的人造行星吗?……要回答这些问题,不  相似文献   

13.
超音速汽车     
<正>众所周知,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速度是340米/秒,约为1224千米/小时,超音速即是指速度比340米/秒大的状态,超音速汽车是指以可燃气体作动力并且速度大于340米/秒的汽车。地球上的超音速汽车有英国工程师研制出的一辆时速达到1000英里  相似文献   

14.
当物体由一种物理状态变为另一种物理状态时,可能存在一个过渡的转折点,这时物体所处的状态通常称为临界状态,与之相关的物理条件则称为临界条件.解答临界问题的关键是找出临界条件.如:相互挤压的物体脱离的临界条件即为压力减为零,在涉及到弹簧时,由于弹簧的弹力随着形变量的改变而改变,就会出现这种临界情况,现就弹簧的临界问题做一分析.  相似文献   

15.
在天体运行及卫星运动问题中公式繁多、变量关系复杂,而速度和加速度对解决与万有引力相关的运动学和动力学问题非常关键.本文就与速度有关的问题进行研究.一、三个宇宙速度在教材中第一宇宙速度的定义是: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所必须具有的速度.它包含以下几层含义:(1)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简称近地环绕速度.(2)在所有的圆轨道卫星中,近地环绕速度最大,因而又叫最大环绕速度.(3)是卫星的最小发射速度.也就是说当发射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时卫星将落回地面不能进入轨道运动.第一宇宙速度的求法有两种…  相似文献   

16.
宇宙飞船和航天飞机从天外“下凡”——返回地球,那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啊!它们的速度要由第一宇宙速度(7.9公里/秒)进入大气层,利用缓冲火箭和四面巨大的降落伞(最大的主伞面积有一千二百多平方米),使速度逐渐降低。宇宙飞船最后以3.5米/秒左右的速度软着陆。而航天飞机降落到地面时的速度要大得多,因此它需要一条高  相似文献   

17.
图象能形象的表达物理规律,在中学物理中应用十分广泛,高考非常重视对物理图象的考查。今年高考涉及图象的试题,易难相间、量多而灵活。下面选解数题作例析。 [例1]第9题: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米/秒,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米/秒,在这1秒钟内该物体的( )。 A.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 B.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米/秒~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米/秒~2。  相似文献   

18.
物体在竖直面上的圆周运动 ,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掌握这部分知识应重点弄清三个问题 .一、临界速度问题物体在竖直面上做圆周运动 ,过最高点的速度 v=Rg,常称为临界速度 ,其物理意义在不同过程中是不同的 .图 1做圆周运动的物体 ,按运动轨道的类型 ,可分为无支撑(如球与绳连结 ,沿内轨道的“过山车”)和有支撑 (如球与杆连接 ,车过拱桥 )两种 .前者因无支撑 ,在最高点物体受到的重力和弹力的方向都向下 ,如图 1所示 .当弹力为零时 ,物体的向心力最小 ,仅由重力提供 ,由牛顿定律知 mg=mv2R,得临界速度 v=Rg.当物体运动速度 vRg产生离心运动 ,要维持物体做圆周运动 ,弹力应向下 .当 v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人造地球卫星》这节中,从平抛物体的落地点与水平初速的关系出发,进而得出人造地球卫星的环绕速度(第一宇宙速度),并介绍了第二宇宙速度和第三宇宙速度的数值和意义。在实际教学中,常有学生发问:“老师,第二、第三宇宙速度的大小是怎样得出的呢?”是啊,教育通讯卫星的上天,“阿波罗”的登月,  相似文献   

20.
正在研究物理问题中,隐含着许多物理思想,理清物理问题中包含的物理思想,灵活应用物理解题中的思维方法,对我们研究物理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今天向同学们介绍"临界法",它是我们研究物理问题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一、临界法的概念"临界"是指当一种物理现象变成另一种物理现象,或物体的一种物理性质变成另一种物理性质时,在转变问题时存在着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过渡的转折点,这个转折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