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写议论文少不了引用材料。引用材料恰当,文章就可能写得好;引用材料片面,文章就会写偏;引用材料错了,文章就会写错。因此,如何引用材料是写议论文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本文谈谈引用材料的几种方法。一、完全引用法。如果材料的内容单一,篇幅简短,或者是一段名言警句,一首小诗,一则短文,材料本身就只有三言两  相似文献   

2.
【重点辅导】议论文的论据。论据是议论文中用来证明论点、支撑论点的材料 ,这是论据的本质特征。1 .明确论据的类型 :道理论据和事例论据。 1道理论据。《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引用了七则名言作论据。这是因为 ,名言是思想的火花 ,是人们长期社会实践的结晶 ,它言简意赅 ,富有哲理 ,且无需再加以证明就被人们普遍承认。因此 ,恰当引用名言 ,能有力支撑论点 ,加强文章的立论效果 ,增强文章说服力。 2事例论据。例《理想的阶梯》,作者为了证明中心论点 ,把“奋斗”具体化为三个方面——刻苦勤奋 ,珍惜时间 ,迎难而上 ,并分别列举了有…  相似文献   

3.
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4.
一般说来,名言警句的引用反映出一个人阅读量的多寡。在议论文中,引用名言警句,不但体现语言的丰富,还能增强观点的说服力,使文章顿时有了亮色,有了文化气息,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可以说,名言、警句在议论文中是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5.
<正>在写作时,我们经常遇到这样的问题,一个意思若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往往拖沓冗赘,词不达意,但若能找到一句恰当的名言或名诗句来替代,那就会进入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境界。因为名言名句生动形象,言简意赅,本身就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由此观之,考场作文尤其是议论文如能恰到好处地"引用"一些闪着智慧光彩、蕴涵着丰富思想内涵的名言名句,就能激活语言表达,让阅卷老师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可以  相似文献   

6.
议论文写作,特别是应试作文,如果作者能巧妙地引用一些优美的歌词,那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必将给文章增添不少色彩。一、用以拟题,点明主旨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写作议论文,拟题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一个好的题目,给读者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如果能恰当地引用一句人们喜闻乐见的歌词作为议论文的题目,既能准确地点明文章的中心论点,又能使所议论的道理变得  相似文献   

7.
本单元《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理想的阶梯》、《说“勤”》、《事业篇》四篇文章均是议论文。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用名言和事例作论据证明论点的方法,难点是议论文的结构以及议论文中事实论据叙述的详略。本单元的可考点有:①全文或主体段落的结构层次分析;②名言的记诵与恰当运用;③议论文中的记叙与记叙文中的记叙的比较区别;④准确、严密、生动的语言。  相似文献   

8.
王华同学问:“老师,请你谈谈《怀疑与学问》一文引证特色好吗?”引证是议论文常见的论证方式;由于引证内容一般是些名言警句,所以如果引用得当,肯定会使文章增色。苏教版初中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怀疑与学问》一文就是一篇引证很成功的议论文。现分析如下。一、旁征博引,言之凿凿本文为一则千字文,文中却有三处引用。三处引用的内容皆为古代的一些大家所言,分别是程颐、张载、孟子。姑且不论孟子等人在思想上的建树,单就学术而言,这三个可以说是声名播及古今。所引三句话均是治学的经验总结,很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9.
论点、论据和论证是议论文的三要素。阅读议论文 ,就要把握文章的论点 ,分析文章的论据 ,理解文章的论证 ,从而正确理解文章提出的主张 ,认真体会文章结构的逻辑性 ,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 ,感受文章语言的严密性、准确性和生动性。本文谈谈如何把握议论文的中心论点。一、要研究中心论点的表现形式中学课文里 ,中心论点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 :1 .中心论点直接表现在文章之中 ,即可以在文章中直接划出表现中心论点的现成句子。如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 ,用文内引用的名言作标题 ,鲜明地揭示了论点 ;《理想的阶梯》一文 ,针对青年中存在…  相似文献   

10.
不少同学在写作时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原因是这些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思想的进化剂,它已积淀为语言中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写作时恰当引用,能给文章增光添彩,能更有力地说明  相似文献   

11.
高三语文课进入专题复习阶段后,语文课堂上常常显得格外沉闷。怎样把高三语文的专题复习课上出情趣,让课堂充满生机?笔者根据任教高三的经历,试从几个方面作一总结。复习课需要教师激励恰当地引用名言会帮助学生坚定信心,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从主观意识上对复习课产生兴趣。复习伊始,我就引用郭敬明的"高三,是坐在地狱,仰望天堂"  相似文献   

12.
<正>【导引语】同学们在写作时大都喜欢引用名言名句,原因是这些诗词佳句、名言警句作为一种传统文化载体,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人类思想的进化剂,它已积淀为语言中的精品,是语言宝库中的珍珠和钻石。作文时恰当引用,能给文章增光添彩,能更有力地说明道理,论证观点,抒发感情。那么怎样在作文时恰到好处地引用名言名句呢?  相似文献   

13.
1.引用开头法点拨在写作时,结合话题,巧妙地引用一两句贴合话题的诗文、歌词、名言、俗语等,使人一睹文章开头,便迅速被引入文章的情景之中。使用这种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引用要准确、恰当,切勿张冠李戴。  相似文献   

14.
“名言”,是前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宝贵人生体验。其言简意深,内涵丰富,寓意深刻,闪烁着哲理的火花,且毋需再加证明。精当恰切的引用名言进行说理,能有力的支持、加强文章的立论和论述,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大量引用“名言”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文进行说理的支柱。这篇仅一千多字的文章,却引用了七则名言。从来源上看,这些名言,有的出自哲学家,有的出自科学家,有的出自文学家,诗人。从作用上看,这些名言多数引作论据,有的作论点,有的既作论点又作论据。从引用方式上看,多数明引,也有暗引(如  相似文献   

15.
金贝 《新读写》2011,(1):31-31
现在很少有人愿做个平凡人,甚至很多人对于平凡不屑一顾。但当你读完《平凡的世界》后,你是否还会这么想呢?我想你对平凡一定会有一个不同的见解。平凡的人更有坚定的理想和信念,有执著的追求和渴望。或许你读完后第一件想做的事就是——捡拾平凡。  相似文献   

16.
刘文彬 《现代语文》2011,(11):135-137
一、导入 请同学们想想:你是否经常对作文分数不满意?你是否在探寻提高作文水平的方法而无果?想让你的作文独具魅力吗?从同学们的回答声里我听出了你们对提高作文水平的渴望!那老师今天就教你们一招——在记叙中恰当的运用景物描写!  相似文献   

17.
<正>许多孩子都是因为有甜点的承诺,才会吃完青菜。其实,保证会得到甜点,可以让孩子养成吃青菜的习惯。奖赏是把惯性行为变成习惯的要素,因为你会渴望它们,而渴望就是使习惯变成"永动机"的必备要素。当然,幸福本身就已经是奖赏,那是我们所追求、向往和一切努力背后的奖赏,然而幸福是一个能带来其他礼物的礼物。一旦你变成更幸福的人,就会发现人生在各方面都有进步,而这个情况发生时,你的渴望也  相似文献   

18.
李广仓 《教育文汇》2010,(12):25-26
如果在你的课堂上,有学生在搞恶作剧,你会怎么办?恐怕有些老师会大发雷霆,大声训斥学生一番。 一次,一位语文老师在引用一句名言时,不知是他忘记了该名言的出处,还是故意想让同学们猜一猜,于是就问:“这是谁的名言呢?”  相似文献   

19.
<正>名言警句,内蕴丰厚,言简意赅,给人启迪,发人深思。在议论文写作中,引用名言警句,能够增强文章的文化底蕴与说服力,使文章的观点更加令人信服。一、引发观点即以名言为"引子",提出话题,自然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如,优秀作文《柔也人生,刚也人生》的开头:"古话说:‘识时务者为俊杰。’也就是说,我们要辨清所面对的形势,该勇敢、坚强之时便似山般不屈、不折,该柔软、温和之时便似水般不兴、不惊。"作者开篇引用古语,避免了凭空立论,使文章开篇就彰显出一种理趣。  相似文献   

20.
《同学少年》2016,(7):8-9
<正>精辟的成语、优美的诗句、经典的格言、丰厚的典故,无一不是人类文化积淀的精华,写文章时如能恰当引用,或强化作者的见解,增强文章的说服力;或增添文章的文学性与趣味性,使表达更含蓄典雅、耐人寻味;或深化文章的主题,使表达更富于启发性。因此,写作文时不妨巧引妙用,给文章增光添色。一、明心志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过:"诗人之言字字为我心中所欲言,而又非我之能言。"在作文中引用名言名句,往往能够言简意赅、恰到好处地表达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