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个乡,八天内要写出五百件文艺作品;一个市,一年内要产生一万万件的群众创作成果,这就叫"放卫星"。"放卫星"是1958年中国大地的"热词",如火如荼的"大跃进"形势,让各地区、各部门纷纷提出自己的跃进计划和生产高指标。随之,媒体也跟进出现了一系列令人瞠目结舌的虚报或夸大宣传的高产新闻。而此前一年,苏联刚刚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媒体便  相似文献   

2.
国家一级演员牛群当真干起了全国第一养牛大县——安徽蒙城县副县长的工作,人未就职,炒作先行,各路媒体竟抢"牛"新闻:一会儿是牛群入"牛群",一会儿又是牛哥打"牛牌",一会儿发展"牛经济",一会儿营造"牛文化",至于蒙城牛啤、中国牛网、牛矿泉、牛肉干,还有牛日记等等等等,一时间充斥媒体版面,有人精心策划的这篇"牛"文章,被闻"牛"而动的新闻媒体炒了又炒,乐此不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明眼人一看即知这多如牛毛的"牛"新闻掺有水份,连牛县长自己也不得不承认是个"炒作"。蓉城老百姓来得更加率直:"俺一大早就牵着俺的牛来了,就想看看牛群,  相似文献   

3.
浅析“媒体”及“第五媒体”的概念与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媒体”的概念所谓媒体,也叫媒介、传媒。不同的人、不同的角度给出的定义不同。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媒介是指“使双方(人或事物)发生关系的人或事物。”从传播学角度来分析和认识,国外学者有两个经典的论述。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有一个对媒介的决断性定义:媒介就是信息。麦克卢汉认为,传播媒介不只传递信息,还告诉人们世界是什么样子。人们在掌握文字前主要使用当面交谈的手段,即听觉、视觉并用。而有了印刷文字后,人们便长期依靠报刊、书籍(视觉);及至有了电视,人们才视觉、听觉并用,既延长了感官,也恢复了感官的平衡,所以…  相似文献   

4.
随着"悟本堂"作为违章建筑被拆除,张悟本,一个包治百病的"神医"形象也随之轰然倒塌了. 通过一些媒体的宣传和炒作,一名根本不具有任何行医资格的下岗工人、营养品推销员居然摇身一变,成为了人人敬仰的"神医",这是不是一些媒体的大意失察?当其理论经过媒体的无限放大,导致一系列农产品被恶意囤积,价格发生非理性上涨时,媒体恐怕更是难逃干系.  相似文献   

5.
张力 《军事记者》2015,(3):64-65
2014年9月至12月,人民空军推出了成立65周年主题系列宣传,报道诸多创新:变主题宣传的"集中攻坚"为"体系制胜",融传统媒体"高大上"与新兴媒体"接地气"为一体;借力珠海航展、招飞宣传、"金头盔"比武等热点活动因势而谋;与腾讯网融合传播"定点投送",使主题持续长、传播广、影响大。  相似文献   

6.
姜燕 《新闻前哨》2004,(12):17-18
不顾社会效益,一味猎奇,寻求所谓的"轰动效应",追求感官刺激,专挑那些稀奇古怪、违背人之常理的事去宣传,去煽情,这是舆论中的"媚俗"现象。一般而言,"媚俗"容易被人识别,现在传媒对"媚俗"现象很是警惕。但媒体宣传中的"媚官"现象尚未引起人们的足够警惕。  相似文献   

7.
从"走转改"活动伊始,湖南日报报业集团就将活动开展的核心锁定为一个"人"字,即"用作品连通基层人脉、用文风聚合媒体人气、用实践提升专业人品"。媒体只有将自己这"一撇"写得精彩,才能与人民要求的那"一捺"相互支撑,成就一个堂堂正正的大写"人"字。养生之道中有个常识,叫"缺啥补啥"。"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全国宣传战线大张旗鼓地铺展开来,其实就是这样一种善意的提醒:当今部分媒体和媒体人,正在离基层渐行渐远,必须下大力气补上这一课。连通人脉"脚板底下出新闻",曾是老一代新闻工作者的优良传统。但随着信息传播技术的日  相似文献   

8.
《东南传播》2015,(4):9
<正>一年一度的全国两会,刚结束不久。人大开幕那天,北京的天空蓝的意外,大会堂前媒体大战,则如约上演。业内人说:2015年是"媒体融合开局之年",那么,这一年的全国两会,就成为全国各地媒体融合的一次"大阅兵"。今年各家的装备明显升级了,带着谷歌眼镜、举着6D相机、随身带着小巧的卫星传输设备,年度大热神器——自拍杆,更是无处不在、大显身手。电视记者忙着发微博、报纸记者忙着拍视频、网站记者也要出镜做直播……各路记者"不务正业",纷纷跨界。在他们的后方,一个个多媒体"中央厨房"里,端出一道道热气腾腾的最新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印度媒体不惜借助虚假新闻和炒作负面新闻,一窝蜂地群起攻击中国,尽管中印双方对此多次进行澄清,但虚假新闻仍然在左右一些人的思想。本文将从印度官方缘何无力控制媒体言论、媒体缘何自发报道"中印话题"、受众缘何深受影响三方面进行分析,力图对这些现象作出解释,以帮助业界人士理解印度媒体的对华报道,并作出正确决策。  相似文献   

10.
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主题报道活动为例,对信阳报业持续不断地坚持以"发挥自力来促进外力",充分利用本地"小媒体"做好"大宣传",使信阳从"城内"走向"城外",让更多人认识信阳、理解信阳、支持信阳,讲好信阳故事,传播信阳好声音,为信阳建设加油鼓劲。阐述地方主流媒体如何做好主流报道,并以此促进地方宣传及与其他地区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进而扩大地方主流媒体影响张力。  相似文献   

11.
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新闻的发展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这就促使媒体对新闻报道必须精心策划,精细运作,增强新闻的时效性以及新闻的广度与深度,扩大媒体的影响力。然而,媒体的这种"精心与精细"十有八九不被理解,被扣上已经被贬义了的"炒作"的帽子,倍受公众乃至一些学者诟病。  相似文献   

12.
对"录遗",《汉语大辞典》的解释是:清代科举制度,凡生员参加科考,录科未取,或未参加科试、录科者,在乡试前再行补考一次,名为"录遗"。经过录遗即可参加乡试。《辞海》的解释与此相同,《辞源》、台湾版《中文大辞典》的解释也相近,特别是都众口一辞说"录遗"是"清代科举制度"。但是,这种解释却有不够严密、不够准确之处。说不够严密,就是虽把"录遗"的过程说清了,但对什么是"录遗",却并未确切说明。其实,在《辞源》注明"录遗"解释材料所出的《清会典事例》三三七《礼部·贡举》中,本有简明扼要的解释:"录送遗才科举。"这才是"录遗"一词的意思,辞书上的解释是"录遗"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3.
高均强 《新闻界》2001,(3):46-47
近年来,一些市州报和地方党报,纷纷跟着都市娱乐性报刊大肆进行新闻"炒作",某件纠纷案件、桃色新闻等等一经出现,立即便有跟踪性报道、连续性报道,而且标题制作得特别刺眼,再加上图片、底纹和现代激光技术的包装,不引起轰动效应才怪。然而,新闻"炒作"过多过滥,必然会带来一些负面效应。一些新闻单位为"炒作"而故意夸大新闻事实,大有制造新闻之嫌,致使有水份的新闻、甚至纯粹假新闻充斥报纸版面。试想一想,一些似是而非的东西会给读者带来思想上怎样的混乱,给新闻本身所涉及的对象造成精神、物质上什么恶果,又给整个社会种下一…  相似文献   

14.
如果说,一句真话能改变社会,恐怕有所夸大,但能照亮民众的心智,善莫大焉。不断地揭露真相,集腋成裘,亮光就会逐步驱散黑暗,不但照亮今人,而且惠及后世新年伊始,人民日报微博说今后要"努力说真话",引起热议。《中国新闻周刊》600期策划也提到,一直在"努力说真话"。我特别欣赏的是"努力"二字。如果哪家媒体底气十足地说:"我们一贯说真话,今后也将保证只说真话,不说假话",那么这句话本身就足以让人对它以后所说的每一句话的真实性发生怀疑,因为这显然不符合已存在的事实,以  相似文献   

15.
新书推荐     
《中国新闻周刊》2005,(9):68-68
《格格不入:萨义德回忆录》三联书店(美)爱德华·萨义德2004年12月定价:22元一个生于巴勒斯坦的非阿拉伯人,一个国籍是美国的"非美国人",一个说英文读英文的反英斗士--这就是萨义德。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他把这本自传命名为"格格不入",他一生都因为身份断裂而像个局外人。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记者在报道社会新闻时频频出现采访造假、炒作煽情、罔顾人伦等有违新闻人的传媒道德的情况。此现象的盛行引起了业界的议论,不少专家学者提出新闻报道应遵循"零度"写作。而为了有别于"零度",可将新闻写作的叙事语境分为"零度"、"高温"和"低温",新闻写作如何真正做到客观传递事实,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达到最终良好的传播效果,值得我们探讨。"高温"叙事引来反面效应如今的"高温"报道多出自于特稿,《新闻学大辞典》中对特稿的解释为:运用解释、分折、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媒体融合的深度推进,每年两会报道已经形成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力的态势,亮点纷呈。本文从核心思想宣传、议程设置、深度融合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人民日报2019年两会宣传报道的经验。认为:主题宣传应坚持守正创新,注重新闻规律,大力创新报道方式,加强议程设置,有效提升新闻价值;积极推进深度融合,有效拉近两会报道与广大受众的距离,扩大舆论影响覆盖面,全面提升新闻舆论"四力",发挥主流媒体在引领构建新时代主题宣传全媒体传播新格局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郭光华 《现代传播》2013,35(1):146-147
一、"内外有别"原则受到的挑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对外宣传工作无论从外部环境到内在要求,还是从理念到实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粗略地说,这一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政治的开明,带来了信息的公开化。改革开放与思想解放不断刷新政治的开明度,对外宣传也日益显示出开放姿态,在宣传内容上主动向西方媒体大尺度的开放。二是经济的腾飞,  相似文献   

19.
主题报道,一直以来都是主流媒体的优势。时政新闻报道作为主题报道的"重头戏",其所承载的信息,代表了党和国家对重大问题的看法、主张和方针、政策,从普通百姓的生活到整个国际社会,无不受到影响,从而集重要性、时效性和广泛性于一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正面宣传,要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要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的全貌。对于时政新闻而言,如何出彩出新?  相似文献   

20.
如同英雄凯旋,美国“伟哥”在我们媒体的簇拥下,已粉墨登陆中国市场。一盒仅一粒的“伟哥”售价达 99元,很让美商赚了一大笔钱。之所以如此,与我们媒体的超常宣传分不开,最长的报道洋洋洒洒上万言。这种宣传不是广告却胜于广告,本来很一般的东西几经炒作便成了点石成金的“无价之宝”,很容易吊起读者的胃口,“伟哥”便是这般炒作的幸运儿。但辉瑞公司的老板不会送锦旗给我们的新闻媒体——因为参与炒作的单位太多太多,无法一一“致谢”。   作为媒体,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要吸引读者、拥有读者,炒作新闻也是可以理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