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随着汽车市场规模的日益扩大,各种设计、仿真软件所需的计算量也成倍增长。为给用户提供按需使用高性能服务并解决用户应用部署的依赖性问题,提升行业整体计算能力,结合汽车行业特点,设计并实现了一种面向汽车工业、基于分布式架构的高性能仿真云平台。该平台在充分利用硬件资源的基础上,通过集成各项业务所需的仿真软件,为用户提供云化的高性能租用服务,解决了高性能计算资源建设周期长、成本高以及资源闲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2.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高性能计算公共平台是清华大学校级公共服务平台之一。建立完备的设备管理方法及高效的系统运维模式是高性能计算平台管理的最基础工作之一。采用自动化与人工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了完善的设备管理制度保证整个集群设备安全运行;在集群系统运维中,自主开发了集群机自动检测及修复系统,实现了无人值守系统运维模式,保证集群系统的稳定性。目前,设备管理与系统运维系统已经应用于清华"探索100"百万次超级计算系统,为校内外用户提供了稳定、高效的高性能计算环境。  相似文献   

3.
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成"探索100"百万亿次集群机,为高性能计算相关各领域科研工作提供平台支撑。现着重从硬件系统部署、软件系统建设、技术支持等三个方面阐述百万亿次集群机的建设和部署情况。百万亿次集群集建设和部署以用户需求为中心,坚持开放共享的原则,建立服务于各领域用户的高性能计算平台。目前,"探索100"集群机已经正式对外开放,以稳定的性能、丰富的软件资源、专业的技术支持吸引校内外各领域用户使用。  相似文献   

4.
<正>云计算是一种利用互联网实现资源按需获取、弹性伸缩的计算模式。相对于传统高性能计算而言,云计算有诸如可扩展性、隔离性、迁移性、可定制以及弹性资源等很多优点。华中科技大学从2020年开始建设高性能计算云平台,引入云计算的资源管理和服务模式,采用容器和虚拟化技术并存的方式将传统高性能计算与云计算进行有效融合,对高性能计算资源进行虚拟化、容器化和多租户管理,充分发挥云计算优势,降低用户门槛,提升服务效率和质量,并支持更多样化的计算场景。  相似文献   

5.
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筹)建立高性能计算平台,为信息及其他相关科研领域提供平台支撑。高性能计算平台建设既是开展技术创新的过程,也是探索开放共享服务体系和机制创新的过程。文章从建设实践出发,围绕"开放、共享"的平台建设原则,从平台建设的必要性、资源管理、开放服务、机制创新等方面阐述高性能平台建设的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6.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以下简称平台)是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4月25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正式启动。2008年11月,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合并到平台。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全面整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资源,采取网上服务和网  相似文献   

7.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以下简称"平台")是由教育部主办、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承办的全国性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平台。2008年4月25日,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正式启动。2008年11月,中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网合并到平台。平台以网络技术为主要手段,全面整合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系统资源,采取网上服务和网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当前基于资源服务的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存在的问题,在文献分析的基础上,引入知识服务的理念,构建基于SOA的知识服务系统整体框架,提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从资源服务到知识服务转变的共性技术,即个性化知识服务门户、智能知识检索、知识档案和知识可视化展示技术等,实现了创新的知识服务模式,最后给出将研究成果应用到上海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中的应用案例,为数字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的知识服务转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深度学习方法在人工智能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在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上也产生了越来越多人工智能领域应用的计算需求。上海交通大学的超级计算机π充分利用GPU加速卡的硬件资源,率先在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上部署了多款主流深度学习软件框架,如TensorFlow等,向校内用户提供面向深度学习应用的计算服务。将阐述在传统高性能计算平台上部署深度学习软件框架的探索与实践,并通过对图像识别领域Inception模型的训练实验,验证目前校级高性能计算平台对深度学习应用的支持效果。实验结果显示,交大π超算的模型训练性能与目前最新NVIDIA Minsky GPU工作站上的性能相当,可以充分支撑校内深度学习相关应用。  相似文献   

10.
都市型村庄建设过程中,为实现公共服务与村庄社会管理的转型,以公共服务为出发点,通过现代计算机和信息网络技术,以"四位一体"的信息网络平台,形成服务信息互动、社会资源共享、全程动态监控的管理新模式,实现办公自动化、管理网络化、服务信息化,全面提升都市型村庄社会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从建设高水平公共研究平台对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的重要作用出发,提出了平台建设中应注意的问题,并介绍了清华大学在平台规划与管理方面的探索与实践,希望能对以后的工作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2.
科研实验平台建设与使用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研实验复杂程度增加、规模扩大,分散的小型实验台已不能适应科研的发展,结合清华大学电机系电力电子与电机控制科研实验平台的实际情况,探讨集中经费打造大型科研实验平台,以及大型科研实验平台使用和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EDA平台的开放共享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DA平台作为清华信息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的基础设施平台之一,以先进的软硬件、设计资源和工艺资源为基础,以专业技术服务为支撑,实现了校内集成电路设计领域EDA工具和设计资源的全面开放与共享,并提供技术支持、人才培训等服务,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条件支撑,保证教学实践环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高校实验室科研实验平台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该校在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在创建核化学化工科学研究实验平台、创新学科发展、培养相关人才和争取重大科研项目等方面,摸索出一些有益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疫情期间,为响应清华大学提出的“延期开学、如期开课”的号召,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推出了“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以云课堂的形式开展在线教学实践。在此背景下,文章首先梳理了云课堂的发展历程与特点,接着设计了包含三个模块(即前端、中台、后端)和一个平台(即清华终身学习平台)的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随后,文章介绍了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其满意度和应用效果,总结了其特点和实践经验,并反思了其不足。最后,文章提出了未来云课堂教学系统“一个中心、三个着力点”的构建思路。作为继续教育的一种新形式,清华终身学习云课堂的设计与实践可为高校继续教育在线教学的组织运行与未来发展提供参考,并有助于推动继续教育教学模式的创新和数字化转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清华大学留学生教学管理的总结和分析,摸索一套适应国际化办学的教学管理模式,构建支持国际化办学的教学管理平台,使我国高校留学生的教学管理工作逐步与国际社会接轨,为学校大力发展国际化办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清华大学的百年发展史,是一部为祖国兴旺的百年学术奋斗史。本文将清华大学的百年历程分为七个发展时期,梳理每一时期的学术研究发展情况,呈现清华学术研究的整体发展脉络。继而历数了不同时期、各科类的学术精英,展现清华百年人才辈出之画卷。最后指出,清华要着眼于未来新的百年,人文日新,科教兴国,为了人类的光明未来创新不止,奋斗不息。  相似文献   

18.
文章阐述了高性能混凝土(HPC)诞生背景及研究现状,HPC在世界各国的应用,及HPC在中国黑龙江的应用情况,同时也介绍了HPC在实际应用中施工质量的控制。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本文以清华大学工科教育为例对人才培养多样化和创新环境构建两个问题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并据此提出建设多样化的课程平台和多样化的学生课外活动体系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加快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实验中心平台建设、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在学习借鉴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6所名校先进的实践教学办学理念和实验中心平台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不断完善了该校实验中心平台建设,并加大对实验中心资金的投入,不断提升学校实践教学管理水平和办学质量,拓展了大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把实验中心建设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