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诗经》不仅是中国韵文的源头,诗歌的起点,而且是西周和春秋时代的人们给后人留下的一部全面反映当时社会情景的伟大史诗.它形式多样,讽刺诗、叙事诗、恋歌、战歌、颂歌、节令歌以及劳动歌谣,样样都有.它内容丰富,对周代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统治与制度,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各个方面都有所反映.而且,有许多诗文还与法律制度有关,以下对《诗经》中有关周代法制方面的内容试作初步探析.  相似文献   

2.
韩国媒体援弓l韩国女性家族部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韩国有三分之一的父亲缺乏与子女的沟通与交流。 韩国女性家族部于去年秋季,以690名15岁到24岁的青少年和1050名家有12岁到24岁子女的家长为对象,进行了有关父母与子女沟通情况的调查。 在调查中,表示“与子女缺乏沟通和交流”的家长的比例,父亲为34.470,母亲为19.8%。与母亲相比,父亲更缺乏与子女的沟通和交流。  相似文献   

3.
耿相新 《寻根》2010,(5):50-55
<正>书的发明改变了中国历史,中国纸与印刷术的发明改变了世界历史。人类文明之所以能够数千年绵延不绝、推陈出新,主要得益于文字、纸、印刷术与书的发明。文字的发明将人类从蒙昧与野蛮引向文明,纸的发明使人类记录自己的理想与抱负、思想与行为变得简单而易行,印刷术的发明则是孕育人类现代文明的"文明之母",而书的发明为人类文明的进阶与加速奔跑立下了汗马功劳。中国贡献给世界的纸与印刷术的两大发明,对古代乃至现  相似文献   

4.
<概况>为了进一步加强与亚洲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增进与亚洲各国人民的友谊,第十一届亚洲艺术节闭幕后,按照亚艺节组委会的安排,鄂尔多斯  相似文献   

5.
“与士大夫治天下”一言出于北宋神宗熙宁四年(1701年)一次关于变法的争论,当时宋神宗与王安石都认为变法有利于国与民,但文彦博认为变法侵害了士大夫和普通民众的利益,宋神宗说:“更张法治,于士大夫诚多不悦,然与百姓何所不便?”文彦博答道:“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  相似文献   

6.
文化大视野     
《中外文化交流》2013,(10):90-97
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南宁举办 2013中国—东盟文化论坛日前在广西南宁举行。中国与东盟的官员与专家围绕“对话与合作——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的主题展开研讨交流。本届论坛旨在共享中国与东盟各国在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突出成果和先进经验,促进中国与东盟各国在文化领域的深层次对话,推动中国与东盟各国的深入了解和交流。据中国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司副司长王福州介绍,与周边国家联合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与保护已经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宋代寺院对宋诗的创作与传播影响甚为显著,寺院题诗既是创作主体抒写活动的终结,也是读者接受与反馈的开始,题诗不仅在物质形态上会得到不同形式和程度的维护,甚至引起载体的转换与更替,而且对诗人的声名与仕途都可能产生直接影响。题寺诗对读者的影响主要表現为情感的共鸣与唱和的跟进,题诗者的创作准备与水准是决定作品质量的关键,并最终影响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浅析四川移民的两大族群及其文化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中,各省移民文化与巴蜀文化发生交流与碰撞,族群与文化重组与整合,最终出现了湖广人与客家人两大族群以及嫁接型移民文化和移植型移民文化两种文化。  相似文献   

9.
我于2005年7月加入北京奥组委,开始了一段不可复制的人生体验: 在随后的岁月,我们,以曾经的期盼与祈愿,曾经的激情与梦想.曾经的困惑与迷惘,曾经的重负与艰辛,曾经的峰值体验,曾经的喜极而泣。  相似文献   

10.
李慧 《世界文化》2009,(2):12-13
安徒生,一个享誉世界的童话大王,他用生花妙笔创作出许多饱含深情的童话篇章,为人们营建了一个色彩绚烂、神奇动人的“安徒生童话世界”。在这个虚幻世界里,爱情之光璀璨夺目,在爱的名义下,善与恶、美与丑、喜与悲相互碰撞,正义与执著、伟大与牺牲、坚贞与爱情彼此砥砺。但是,鲜为人知的是现实中的童话大师竞终身未娶!爱情,这个令人着魔的字眼留给安徒生的是无奈与伤感。今天,我们就撩开安徒生童话世界的梦幻霓裳,走进他真实鲜活的爱情人生。  相似文献   

11.
萧公权先生说:“盖中国政治思想者,中国文化与社会之产物,而同时为二者不可割离之部分。吾人如欲彻底了解中国之文化与社会,自不得不研究中国之政治思想。”所谓“文化与社会”,可以抽象的理解为“物质与精神”,而政治思想恰好介于二者之间,既不脱离政治生活,又与之保持一定的距离,具有抽象性与概括性。另外,政治思想是附着于政治思想者...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的音乐教育实践中,既存在着重美育轻求知的实用主义价值倾向,也存在着重求知轻美育的唯智主义倾向.文章在分析音乐教育的价值与价值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求知和美育的争论与异化倾向,提出了如何在音乐教育中实现求知价值与审美价值的融合,以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统一,理性与经验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2011年上海市新闻出版、版权工作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围绕上海“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总目标,统筹处理好把导向与促繁荣、出精品与出效益、宏观做强与微观搞活、传统出版与数字出版、服务上海与服务全国等关系,不断推动上海新闻出版工作健康发展。要更加认真、更加积极地做好版权工作,以出色的版权工作保护权益,促进发展,树立上海和中国的良好形象。  相似文献   

14.
中古时期的郊祀礼说与礼制,是作为一套整体性的知识,在诠释与重构中不断发展的。郑玄、王肃的郊祀理论,为五帝的身份提供了儒学学理上的说明,建立了天—五帝—众神的三级神祇结构。魏晋隋唐君臣对郑、王天说的理解与取用是片面化的。在南朝的郊祀礼制中,郑说与王说被化约为将五帝等同于昊天的“六天说”与将五帝等同于众神的“一天说”,分别应用于明堂、迎气、雩祀之礼与南郊祭天礼之中,但这一做法难以处理郊坛上的五帝神位。隋唐的郊祀制度吸收北朝的郊丘分立之制以及南朝的五精帝祭祀体系,有意识地调整五帝的祭祀地位。最终《开元礼》折衷前代礼说与礼制,确认了五帝作为天佐与帝君的两重身份,建立起昊天—五帝—众神的祭祀结构。这一祭祀体系虽然与郑玄、王肃的理论十分接近,但其本身并不直接来源于郑、王礼说,而是礼学与礼制经过反复的诠释与重构的产物。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成为全球性的一个大潮,城市品牌形象设计和实施,已经关涉到城市综合实力的竞争,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文化问题业已日渐凸显出来。本文以成都"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为例,对城市形象设计中的文化问题进行探讨,指出城市的文化形象定位以及城市形象的外显与物质化,有助于构筑良好的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并就城市形象的外显与物质化这一问题,从城市形象与CIS,城市形象与规划,城市形象与景观,城市形象与建筑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解读。  相似文献   

16.
张新斌 《寻根》2010,(6):33-38
<正>比干与姜太公,是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历史名人。他们生活在同一个时代,都与同一个地点发生着联系,但是他们又有着两种不同的命运,体现着两种精神与价值,他们似乎都被特定的族群所怀念,也都实现了由人到神的转变。可以说,在他们身上所体现的一与二、矛盾与统一,直到现在,对当代的我们都有着深刻的启迪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吴棠 《大理文化》2014,(5):94-104
现今中国的各种节日很多,不同时代给人们留下不同的记忆:亲情、温馨与期盼;苦涩与无奈;欢庆与淡漠,贯窜着所亲历的一些节日。  相似文献   

18.
羌人原居甘青地区,与华夏族同源异流,是中国最古老的族群之一。羌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许多民族的血管里都流淌着羌人的血液,汉藏尤甚。羌人之所以总是为其他族群输出血液,可能与羌人主动与被动的不断迁徙,缺乏稳定的生存环境有关;与羌人居住地生存环境相对较差,缺乏发展壮大所必须的资源有关;与羌人长期处在汉、藏等强大的族群之间,外部压力和吸附力太大有关。尽管如此,羌人却并未像匈奴、鲜卑、突厥、契丹等北方游牧民族那样消失,这与羌人多元的族群结构,众多的族群支系;与川西北复杂封闭的地理环境,自给自足的经济状况,以及羌人极强的适应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当代台湾工艺以多元的族群文化为基底,借助多样化的天然取材、时尚的创意加值、丰富的人文思考而孕育出独特的工艺美学观.通过开放性的形式探索与多元化的工艺形态呈现,在传统与现代、技术与设计、技术与观念、形式与人文间找到独特的对话关系,从形式、美学到文化建构了当代台湾工艺的现代性.  相似文献   

20.
"空城计"叙事文本众多,亦各有区别。历史叙事中的"空城计"凸显宏观的军事布局,而小说与戏曲叙事注重描述个人的心理活动,相比之下,戏曲因刻画人物心理细致入微更受民众的理解与欢迎。辨析不同的叙事文本,有助于我们了解军事与文学在相关叙事中的相互制约与影响作用,更好地理解"空城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