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栋彬的《棋如人生》和林夕的《人生如下棋》是两篇精彩的小品。两篇文章都以棋为话题,引棋人题,谈论人生,但风格不同,旨趣各异。  相似文献   

2.
作为成年人,尤其是作为教育者,对处在人生初期的孩子.我们是以他们人生预言的裁决者身份出场.还是以人生成长导引者的角色出场呢?小小说《寓言课上的预言》或许可以给我们一点儿启示。《乌鸦和狐狸》是一则阐述善良与邪恶较量的寓言。董玉素和吴宝河的人生前后变化.很好地演绎了这则深刻的人生寓言。  相似文献   

3.
人生,作为青年个体的人生,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事业和爱情。《人生》中的高加林在这两个方面都是以悲剧而告终。《人生》的深刻之处,在于作者深入挖掘了造成高加林  相似文献   

4.
反映社会生活,舒发作者情怀,演绎社会理想、人生追求,进而揭示社会本质和人生真蒂是文学作品的重要功用之一。清初学者蒲松龄,“久困场座”,仕途蹇滞。终生郁郁不得申其志,转而担神谈鬼,“托街谈巷议,以自写其胸中磊块”。他的代表作品《聊斋志异》(下称《聊斋》)以文言短篇小说,笔记的文学形式多层面地展示社会人生,广泛、深刻、直接地干预社会生活,在中国古典文学中具有其鲜明的特点。本文似就此略作评述,以就教于同道。《聊斋》干预社会生活极具广泛性。一部《聊斋》就是一幅封建社会的全景图。封建社会各阶层,各行业的人…  相似文献   

5.
文章就法国作家司汤达的小说《红与黑》中的主人公于连和巴尔扎克的小说《高老头》中的人物拉斯蒂涅进行比较,简明阐述了这两个人物的人生经历和命运的抉择,从而以点带面地揭示了那个时代的社会本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路遥的构思观出发,具体分析了他的两部代表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的构思特点。《人生》是历史感与现实感的有机交融,而《平凡的世界》在历史感和现实感交融的过程中,更多地渗透了作家的一种人生态度。  相似文献   

7.
曹加明 《读写月报》2023,(10):21-23
<正>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说“未经省察的人生不值得一过”,人生不能浑浑噩噩、迷迷糊糊,而要清醒、从容地把握。阅读诗人朗费罗的《人生礼赞》一诗,不禁被诗中蕴含的审美追求和昂然的生命姿态感动。诗人以审美的笔触启示我们——人生,究竟应该如何面对?在对《人生礼赞》的审美窥探中省察自我生命,应该是每一位清醒者应然的生命姿态。  相似文献   

8.
钱钟书先生世称“文化昆仑”。他的长篇小说《围城》以机智诙谐,才情横溢饮誉海内外。学术著作《谈艺录》、《管锥篇》,从中国古代文化中披沙拣金,融广博知识和精卓见解于一体。滴水见光,著从微现,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亦能窥见机智诙谐和识义卓绝两个特点。《读〈伊索寓言〉》是其中的一篇,作者以智慧之笔洞烛世相,以哲人之思观察社会,用幽默语言展人生别开生面之情趣。  相似文献   

9.
在1987年以《烦恼人生》开始蜚声文坛的武汉青年女作家地莉,被当代文学研究界视为“新写实”主义的重要代表人物。她的以武汉为地域背景的中短篇小说《烦恼人生》(1987)、《不谈爱情》(1989)和《太阳出世》(1990)被视为“新写实”的力作,尤其是《烦恼人生》,可以看作是“新写实”的经典。但地莉小说中的生命激情——这另一道亮丽的风景,评论界却似乎未注意到。笔者试图从这个角度来阐释池莉的小说。池莉之被文坛注意可能始于1982年的小说《月儿好》,但真正名声大震却是自1987的《烦恼人生》。这部小说真实而不嫌琐碎地记叙了武汉…  相似文献   

10.
关于正确妥善地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中外许多思想家都进行过阐说。该文以《论语》和《友论》的思想资料作为基础,论说了孔子与利玛窦通过人生实践而总结出来的交友原则,指出他们的人伦观都表现出人道主义精神和伟大的道德力量。同时,由于中西文化背景和生活空间的不同,两人的人伦观在实践层面还存在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
读罢金从华先生的《教授与木匠》《(小小说选刊》2004年第23期),不禁为之拍案叫绝。绝在匠心独运,极尽对比之能事;妙在折射心灵,力展人生之感悟。技巧娴熟的作者以买房卖房为契机,将毫不相干的两个人或两类人放在一起,运用简明的叙说,深刻地剖析人生百态,细致地折射了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12.
本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了张爱玲的《传奇》与池莉的“人生三部曲”)《烦恼人生》、《不谈爱情》、《太阳出世》内容上的异同。共同点:两都注重对平凡日常人生的叙写。不同处:张爱玲的《传奇》中的日常生活是绸般的;而池莉“人生三部曲”中一平凡人生却是棉布般的。  相似文献   

13.
《中文自修》2005,(12):16-18
茅盾有自己的文学信仰,那就是文学要“反映人生并指导人生”,从20年代的《蚀》、《卖豆腐的哨子》到30年代的《子夜》《林家铺子》再到40年代的《腐蚀》《霜叶红似二月花》《风景谈》,茅盾以他丰富的创作实践着“为人生”的文学主张,绘制了一幅幅多彩的时代人生画卷。走进这些作品,走进作品中的人物,我们似乎仍能感受到那风雨飘摇年代的动荡不安,各色人物的苦闷和挣扎,以至最终摆脱困境,走向新生。[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金瓶梅》以西门庆的家庭兴衰为线索 ,写他对权势和情欲的追求 ;《红楼梦》以贾府的渐趋衰败为线索 ,写出对世道世界的批判和对人生理想的追求。《金瓶梅》以吴月娘和玳安为两条轴线展开“两描写” ,《红楼梦》以世道世界与女儿世界的关联为线索而进行。《金瓶梅》与《红楼梦》的“两描写”有同有异  相似文献   

15.
影视剧《士兵突击》和《阿甘正传》成功地塑造了许三多和阿甘两位人物形象。本文通过人物形象的对比分析,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新思考、新定位,从而学习主人公的优秀品质和宝贵精神,坚强地面对生活和人生。  相似文献   

16.
《三颗枸杞豆》(以下简称《三》)和《我们家的男子汉》(以下简称《我》)都是以儿童为主要人物的叙事文。《三》中的“我”既是线索人物,又是主人公;《我》与之相反,采用了成人“我”的叙事视角。两篇课文一正一反地指明了成长的路径,不约而同地呼吁要强健生命精神、成长为一个真正的人,是很好的人生启蒙教材。  相似文献   

17.
角度选择得好,可使作文出彩。下面介绍选定角度的做法。一、根据题旨选择事物的属性湖北招生考试《出彩作文》2004年11月号下半月《人生如药》和《如水人生》,这是以“人生”为话题写的同主旨而载体不同的两篇文章。两文意同“象”异,同一立意植根在不同事物的属性中:《人生如药》选择药“苦”的属性,《如水人生》选择水流“曲折”的属性,所表达的主旨都是“人生坎坷”。  相似文献   

18.
《远大前程》和《了不起的盖茨比》虽然产生于不同的国家和文化氛围之中,但作者都以敏锐的观察力,超前的思想意识,象征的艺术手法,正视自己的社会和时代,冷静地思考人生,揭示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的“幻灭”特征,显示出作家高超的艺术才能。  相似文献   

19.
苏轼的《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两个思想层次:一是将自然景色与人生联系,以自然景观为载体表达人生短暂无常。二是通过描写历史场景和英雄形象,展示了历史的辉煌和英雄气概,强调了光阴的流逝和人生的价值。通过自然和历史交织,苏轼传达了人生的脆弱和变幻,劝告人们珍惜当下,思考生命的意义。这两个层次相互映照,构建了丰富的人生哲学。  相似文献   

20.
王飞 《现代语文》2007,(4):57-58
叶兆言的中篇小说《枣树的故事》以悲凉的故事为承载,将追忆苦难、指责仇恨、拷问灵魂复杂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其本意是有益于读对理想人生和命运的反思和设计。[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