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网络行为情境下,个体内在监督和调节能力减弱、道德情感体验趋于弱化、对网络道德规则和规范产生的敬畏感降低、个体内在道德建构自觉性下降、传统主流价值观的影响力面临挑战等因素,都影响着青少年网络道德行为的践行.要增强青少年对网络世界的现实性认识,提高青少年网络角色与现实角色的认同统一性;完善网络社会规则,增强青少年对网络社会规则的认同与内化,提升个体内在道德建构效能;加强网络道德失范行为的监督与执法,增强网络法律与道德的权威性,提升个体网络道德敬畏感;加强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培育,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自律水平,有效促进青少年网络道德心理的形成与发展,不断提升青少年网络道德素养.  相似文献   

2.
荣誉感和羞耻感是个体道德情感的两种重要形式,是保证个体道德心灵安宁和社会关系和谐的两个重要道德卫士。荣誉感是指主体对自己的业绩、贡献、品德与德性的社会价值的自我意识和体验。羞耻感常与内疚交替使用。霍夫曼把内疚看成是个体危害了别人的行为,或违反了道德准则而产生良心上的反省,对行为负有责任的一种负性体验。韦纳把羞耻描述为个体把消极的行为结果归因于自身能力不足时而产生的指向整个自我的痛苦体验。羞耻和内疚都是一种复合情绪,根据分化情绪理论,它们均包含害怕、厌恶、痛苦、恐惧、兴趣等成分。  相似文献   

3.
道德情感是人类特有的一种高级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对正确的、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会出现满意、愉快、心安理得等积极的内心体验。反之,对不正确、不符合道德准则的行为,便会产生内疚、愤怒、厌恶等消极的内心体验。道德情感是以道德认识为基础的,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道德情感也在不断发展。俗话说:知之深、爱之切。表明了道德情感的发展水平是与道德认识水平相联系的。  相似文献   

4.
羞耻感作为一种高级道德情感,是个体在道德自我形成以及道德行为中产生的一种指向自我的痛苦情绪体验.中西方对于羞耻感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差异.在中国文化中,羞耻感的含义更为宽泛且个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通过行为自我控制羞耻感.作为道德自我产生与发展的动力,个体通过趋利避害、模仿学习、主动自我建构而习得的道德自我受到羞耻感的直接影响.因此个体就必须要正视羞耻事件的情境及自我道德观念,自查反思自己的行为,改变从前的错误观念和行为标准.但同时也可能会导致过分遵服于规则、创造力下降等一些负面影响.在教育实践中,羞耻感的教育对于个体品德的培养、道德自我的建立有着很好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5.
羞耻心是指个体根据一定的道德标准,谴责自己的行为、动机和道德品质所产生的一种情感体验,是一定的道德准则在自我意识中的反映。它表现为个人在违反道德准则时良心会受到责备,产生羞愧、内疚等心理,并力图改正自己的不良行为或形象。学生羞耻心教育是指有目的地激发和培育学生的羞耻心,培养羞耻感,进而促进整体道德水平提高的教育活动。结合初中思品课程教学和多年的德育工作经验,笔者认为,对学生进行羞耻心教育应该从个体道德发展本身所具有的特点出发,遵循道德教育的普遍规律,结合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着手。  相似文献   

6.
思想品德教学不能只局限于讲授或讨论有关知识.而要落实到学生的道德实践中。要引发学生的道德实践、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要求教师在深刻领悟道德规范的普遍价值和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及道德经验水平的基础上,创设相应的道德情境,一方面将普遍的道德规范转化为学生个体的道德实践内容.引发学生个体化的道德情感体验:另一方面通过个体的道德实践和道德体验,  相似文献   

7.
道德信条是某一群体或某个人在某一方面信守的道德准则,分为群体道德信条和个体道德信条,是主要依靠道德主体的自律来实践的一种特殊道德规范。道德个体基于一般道德规范或群体道德信条经过道德认知、道德情感体验等环节选择并确立了个体道德信条。道德信条实践精神在道德主体完全而充分的体现,需要道德主体把道德信条内化为德性,并在一定社会伦理氛围和利益得失比较的考验中始终坚持与德性相一致的德行。  相似文献   

8.
道德情感的培育无疑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个体的修为是重要环节。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是前提,道德生活的投身与体验是基础,行为过程中的道德反省是关键,道德境界的归化是目标。  相似文献   

9.
在当前经济与社会转型的历史条件下,互利成为调节人际行为的基础性道德原则,它体现了个人作为平等主体之间的契约关系,反映了道德的功利性特征与要求.平等主体之问的利益共生性和常态下的道德情境,是互利原则合理发挥其作为道德原则的规范调节功能的必要条件.互利原则作为调节人际行为的一种基础性道德原则,有它的合理性与积极意义,但同时也有自身的缺陷与不足.因而,互利原则不是调节人际行为的唯一准则,也不是最高的道德原则和最终的道德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10.
道德冷漠是个体在具备道德认识的前提下而于特殊的情境中选择“不作为”的一种道德现象,鉴于道德冷漠的日益普遍化趋势,本文试通过解析道德冷漠的行为选择及心理自调节机制,力求全面深刻地揭示道德冷漠的个体心理成因,从而重构个体的道德行为。  相似文献   

11.
自我意识情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根据一定的价值标准评价自我或被他人评价时产生的情绪,也是个体根据道德自我认同标准,比较不同情境下的行为或行为倾向时产生的道德情绪。自我意识情绪以自我认知为基础,具有独特性。其中,内疚、羞耻、尴尬以及自豪和道德行  相似文献   

12.
锐眼 灼见     
《人民教育》2020,(5):9-9
道德冲突是指个体或群体因道德情感或道德行为的不一致而产生的矛盾。这些矛盾是个体内部产生的观点碰撞、情感冲突,也包括外显行为实践的差异……适当的道德冲突情境有助于儿童明确道德概念、增强道德判断和道德抉择能力。  相似文献   

13.
道德情感是指“道德意识在个体感受和体验层面上的反应,它是道德性质的活动引起人的心理上的情绪反应和内心感受。”在个体道德中,道德情感“直接参与道德认识、行为、品质、评价、信念的活动。它本身就是个体道德的主要存在方式,是全部道德现实化的根本环节。  相似文献   

14.
幼儿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湖州市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8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规则认知水平影响显著,年龄越大幼儿的道德规则认知水平越高,女孩道德规则的认知水平高于男孩;2.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行为影响不显著;3.在总体上,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说明两者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在遵守情境下,在三个年龄段上均是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高于行为得分,除小班差异不显著外,中大班差异均显著;男孩、女孩在遵守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得分。  相似文献   

15.
主题式情境体验教学围绕学习主题,整合教材内容,通过创设连贯性、系列化的学习情境,构建真实连贯的活动体验场域,规避碎片化情境设计的割裂式体验问题,不断激发学生的生成性体验,使其形成关联生活的思想与行为图式,实现道德的"真实生长"。  相似文献   

16.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个体的道德图式、角色卷入及大学生人格特点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因此,改善社会背景和教育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敏感性是指个体对情境道德含意的领悟和解释能力,是道德行为产生过程中逻辑上的初始心理成分。它与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及在加工过程中所伴随的直觉情绪有紧密的联系。研究发现背景因素(包括社会背景和情境背景)个体对情境的自动化加工、个体的道德图式、角色卷入及大学生人格特点都可能影响大学生的道德敏感性。因此,改善社会背景和教育干预是解决该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沈嘉祺 《中国德育》2007,2(1):95-95
真实情境与虚拟情境、“当事人”情境与“旁观者”情境的交叉与混淆给道德教育带来很多困惑,明确它们不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教育情境和生活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有效开展道德教育的前提。虚拟情境中的“不在场”与“不真实”向道德教育发出了挑战:“不在场”意味着想象中的道德行为,“不真实”意味着分裂的人格。虚拟情境下的道德教育只是一种假设,它对个体道德发展的影响只是一种可能;虚拟情境与生活情境的关联是有效道德教育的前提。“旁观者情境”是相对于“当事人情境”来说的,是个体道德学习和道德意识对象化的主要情境,对个体道德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研究采用道德情绪的行为回忆范式,探讨中国大学生在负性道德情绪影响下的应对行为.结果发现:(1)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更倾向于选择具有掩饰意义的行为词语;(2)负性道德情绪下的被试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显著高于控制组;(3)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的被试在做出掩饰动作后,其亲社会行为水平有所下降,与控制组相比无显著差异.上述结果揭示:中国大学生体验到负性道德情绪后更倾向于做出掩饰行为而不是洁净行为.  相似文献   

20.
情境是道德存在的基本要素,是儿童品德发展的必要条件。在道德教学中,情境具有提高道德敏感性、激活道德叙事、增进道德体验等功能。以情境认知理论为基础,基于情境实施道德教学,需要从激活人性能力出发,反映情境之于品德发展和道德教学的专业属性,切合个体在情境中的认知发生机制,通过目标驱动策略、问题启发策略、活动牵引策略、事件诱导策略、场景激活策略等的综合运用,达到有效的道德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