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杨万里是南宋著名大诗人。研究杨万里具有当下意义,主要表现在“新”、“活”、“诚”三方面,他留下的文化遗产有积极的现实作用。更为重要的是,深入研究杨万里,将为南宋文学特别是诗歌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在这一点上,钱钟书先生的意见给我们很大启示。  相似文献   

2.
杨万里既强调诗为“矫天下之具”,又以“味”论诗。前者是理学家杨万里重功用教化思想的反映,后者则表明诗人杨万里对当时充斥诗坛的以史为诗、以理为诗的一种理性拒绝。二者相较,重情重性才是杨万里对诗歌本质的诠释。  相似文献   

3.
谈杨万里诗歌创作的活法,不能满足于吕本中的解释,而应该深入一步去挖掘它的特殊内涵。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研究还很不充分。作为独特的诗法,杨万里的活法,既是观察认识生活的方法,也是选材构思的方法,还是艺术传达的方法。其基本要求一是透脱,二是快。实质上,用“捉诗”一词来概括也许要比活法更准确、更有效。  相似文献   

4.
华兹华斯和杨万里是东西方文学史上比较独特的诗人,二人均热爱自然,写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歌咏自然田园风光的诗作.威廉·华兹华斯是18-19世纪英国浪漫主义文学先驱,杨万里则是我国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杨万里对后世影响虽远不及华兹华斯,但其诗歌在南宋自成一家,被称为“诚斋体”.本文主要从二者诗歌的题材、风格等方面进行比较,挖掘诗歌的艺术特色的差异,分析其背后蕴含的自然观,哲学观及诗学理论,从而加深对二者诗歌的审美认识.  相似文献   

5.
钱钟书先生将宋诗“活法”看作是宋代诗歌创作的主要方法之一,其中对于杨万里的“活法”钱钟书先生有着较高的评价,笔者通过举例分析钱钟书先生的观点,并且对比杨万里、陆游诗歌不同评价来印证钱钟书先生对杨万里诗歌的态度。  相似文献   

6.
张勇 《现代语文》2007,(5):11-12
本文主要分析杨万里对江西派的态度,从杨万里绍兴壬午年焚毁早年学江西派的诗作,及其对“活法”二字的回避,以及谈论诗歌的有关诗丈作品三个方面分析杨万里自己对江西派的态度。得出在绍兴壬午年焚毁学江西派的“少作”之后,杨万里就不再把自己视为江西派一员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士问题历来是人出身的古代思想家普遍碰到的问题,在以诗人闻名的杨万里身上就表现的更为突出。作为程学后人,杨万里注易“以史证经”,卓成易学一宗。从“士”到“知道”.开显了理学的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8.
张镃是南宋中期诗坛的一位活跃人物。他与杨万里过从甚密,堪称知音。他们的交游对诗歌创作产生了较大影响:一方面,张镃虽未正式执弟子礼,但是内心一直师事杨万里,推赏其活法并努力摹仿;另一方面,杨万里视张镃为中兴后劲,尤赏其诗之“工”,由于他的鼓吹称扬,张铉诗名日隆。但张镃诗歌缺乏较为鲜明的艺术个性,表明他对杨万里的学习终究是取貌遗神。  相似文献   

9.
<正> “茶山衣钵放翁诗”。但作为“江西诗派”后期的传人,吕本中和曾几所发生的影响,其实足远不止于陆游一人。较杨万里更早就跻身“中兴四人诗人”之列的萧德藻,便“亦师茶山”。而杨万里则正是沿着吕、曾所开辟的通道,才杀出了“江西诗派”的墙垣。刘克庄说:“比之禅学,山谷,初祖也;吕、曾南北二宗也;诚斋稍后出,临济德山也。初祖而下止是。言句至棒喝出,尤径键矣。故又以二家续紫微(吕本中)后”。这种攀比与界定,以其过于夸大了“江西诗派”对杨万里的影响,因而多为人所诟病。但他之所以会降杨万里归于这一谱系之中,而反将曾几的嫡传弟子陆游排斥于外,甚至还编辑《茶山诚斋诗选》来印证,则是因为他确实看出了杨万里诗歌艺术与吕、曾的渊源关系。这种祧继关系,不象陆游那样属直接的师从形式,而是一种简接的濡染与渗透。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祧继关系,较陆游还更能显示出整个一辈诗人在取法  相似文献   

10.
教学情景再现:在教学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时候,我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这是杨万里送别林子方的时候写的一首诗,那么,诗中应该写一写两个人的送别话语,但是杨万里却跟林子方谈起的是西湖接天的莲叶和别样红的荷花?这是为什么呢?”在短暂思考之后,学生的发言集中于这样几个方面:“杨万里写莲叶荷花是一种借景抒情。”“写莲叶和荷...  相似文献   

11.
当前宋史学界和历史文献学界对尤袤所撰《遂初堂书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对杨万里所撰序文的名称和书后跋语中李焘之言在认识和表述上含混歧异。通过本文考证可知,杨万里之序名为《益斋藏书目序,》而非《遂初堂书目序》。至于陆友在该书跋尾所载李焘之言,乃是误植杨万里的序文。  相似文献   

12.
<正> 宋室南渡以后,诗坛上活跃着“中兴四大诗人”尤柔、杨万里、陆游、范成(?)。而杨万里时名尤高,姜特立在《谢诚斋惠长句》中称:“今日诗坛谁是主?诚斋诗律正施行”。的确,杨万里的“诚斋体”活法诗,在当时和后代诗人中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杨万里绝句诗的艺术特色夏东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是南宋诗坛上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的“中兴四大诗人”之一,为人正直,为官清俭,是一位人品高尚的儒者。其诗名在南宋要大于陆游,周必大《跋杨廷秀赠族人复字道卿诗》称杨万里“执诗坛之牛耳”;姜特立《谢杨诚斋...  相似文献   

14.
宋代人杨万里除旧立新,步出江西诗派的藩篱,形成了“诚斋体”,这既是文学本身的要求所致,也是宋代文化高度繁荣环境下,儒、道、释三家哲学思想合流对杨万里诗道观产生巨大影响的体现,正是得益于这种独特的哲学思想传统的影响,杨万里才能够超越前贤,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15.
南宋孝宗年间,诗歌创作大盛.杨万里提出“近代风骚四诗将”,在中兴四大诗人之中,杨万里以他的清新活泼的“诚斋体”成为了“诚斋,执诗坛之牛耳”,他自觉地创新,自觉地超脱,是“诚斋体”成为了宋调转型的代表,能够体现宋诗的自我转变成就.  相似文献   

16.
杨万里是文学史上著名的“活法”诗人,其诗在《沧浪诗话》中独列一家,严羽称之为“诚斋体”。“诚斋体”诗被严羽单独列为一家,缘于它鲜明的特征:活、奇、趣、俗。那么,杨万里如何将“雅”与“俗”调剂在诗歌创作中,从而形成独具创格的“诚斋体”的呢? 说到“雅”,我们首先要面对的问题是:杨万里的诗学渊源在哪里?南宋诗坛上,凝定的江西诗派模式影响极大。杨万里与同时代的陆游、范成大等诗人走的是相近的师承道路。他在《荆溪集自序》中说:“予之诗始学江西诸君子。”这里说的“江西诸君子’包括黄庭坚、陈师道、曾几等人。而…  相似文献   

17.
学术界很少论及杨万里的文气说。杨万里在《诚斋策问》中集中阐发了他的文气理论主张,而《诚斋策问》是杨万里早期的作品,未收入《诚斋集》,是以未引起学术界的重视。当然,这种文气理论也贯穿在杨万里后来一生的文学创作实践和理论建构中。杨万里的文气说是在其哲学气本论的基础上构建起来的一个重要的美学范畴,赋予了文气说新的审美要素和审美情趣,提升了“气象”在中国诗歌美学体系中的地位,并且合理地将文气、文体和文法有机统一起来。杨万里的活法理论和诗味说都是由文气说发展而来的。其文气说对中国古代文气理论的发展有着其独特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今天,我们来学习宋朝诗人杨万里的《小池》。谁能来有感情地读一下?”刚刚学过《所见》后,我简洁地导入新的古诗课。“我!”小宇没举手就站起来了,一脸诡秘的笑容:“小池,宋,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背诵时,他把“爱晴”拖得很长很长,学生们也跟着哈哈大笑起来。  相似文献   

19.
南宋杰出诗人杨万里,是江西吉水县人。他廉介清正,文思敏捷,谦虚好学,待人真诚,教子有方,至今仍然有口皆碑。 杨万里和陆游、范成大、尤袤,被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万里与尤袤的关系特别亲密。淳熙年间,杨万里做秘书监,尤袤住太常  相似文献   

20.
毕竟西湖六月中,同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杨万里是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在诗歌创作道路上,曾由师法古人一变而为师法自然,讲求“活法”,给诗歌创作开辟了一条新途径,创造了新天地。长久的创作积累,使其形成了新、奇、活、快等鲜明特色,在南宋独标一帜,被称为“诚斋体”。这首诗是杨万里宋孝宗淳熙十四年(118)任杭州秘书少监期间送别友人时写的一首赞美杭州西湖风光的诗篇。短小的篇幅,由衷地表达了诗人热爱西湖的眷眷深情,也反映出诗人对优美风光惬心、畅意的积极情怀。品味全诗,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