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做好早期预防的对策与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利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仍然是当前社会治安的一个突出问题。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主要存在八个特点。针对这些特点,应该在全社会树立未成年人犯罪也是犯罪的指导思想,筑好家庭第一道防线,建立学校和教育部门的屏障,创建未成年人成长的良好社会环境,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从而避免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我们必须深刻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做好早期预防的对策与措施,防止未成年人犯罪。家庭影响,学校教育和社会影响的不利因素是造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学习障碍和未成年犯罪扦有共同特征。未成年人犯罪前辍学有复杂的背景,有其自身的问题,也有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问题,更有社会环境不良因素的影响,是各种问题的综合反映。矫正青少年学习障碍,预防和减少犯罪必须采取综合对策。  相似文献   

5.
家庭因素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不良环境和家庭教育缺陷是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一个重要原因,要预防未成年人的犯罪,必须改善家庭环境,提高家长素质,增强未成年人犯罪家庭预防观念。同时,社会也应该积极参与,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6.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严重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作为一种特殊的犯罪类型,与成年人犯罪在刑事责任的认定、刑罚的适用和量刑标准上有着明显的区别。应该大力开展法制教育,整治社会环境,加大打击犯罪力度,加强对在校生的管理,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加强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7.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我国是一个拥有约3.67亿未成年人的发展中国家,未成年人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兴亡,未成年人的法制素质也影响我国法制社会的建设进程,因此未成年人的犯罪问题一直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预防及遏制未成年人犯罪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未成年人犯罪,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通常是指对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和有关刑事法律所规定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虽然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多种多样,但家庭的不良影响、学校教育的缺失、文化市场的失控和不良社会环境是其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1990年以来,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犯罪初始年龄提前了2至3岁。黔南州的未成年犯罪以盗窃最突出。处在青春发育期心理不稳定,是非辨别能力差,好冲动,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内在因素,而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因素也不容忽视。因此,要重视健康文明的家庭教育,发挥学校教育的主渠道作用,净化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未成年人犯罪已经成为社会焦点问题之一,未成年人犯罪需要多方一同努力,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降低未成年人犯罪出现率。文中将重点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同时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对策,希望未来的未成年犯罪现象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11.
金科学 《教育与职业》2007,(33):188-189
当今社会拜金主义盛行,法制教育弱化,贫富两极分化,对未成年人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为未成年人犯罪提供了心理环境,降低了他们的罪责感,使他们将“不劳而获”的思想合理化,甚至作为其犯罪的正当理由。加之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的现代化,社会传媒对未成年人的影响与日俱增,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不当,使未成年人犯罪率逐年上升。因此,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影响,是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当今。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象不断发生,且呈上升趋势,并给家庭、社会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关注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问题,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发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网络的正面影响是巨大的、毋庸置疑的,但其负面影响也使未成年人深受其害——网络已成为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因素.本文首先对网络环境下的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进行了考察,以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的新的特点和趋势为切入点,探讨网络环境对未成年人犯罪的影响及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14.
许桂菊 《成才之路》2010,(22):14-15
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正在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比率呈日渐上升的趋势,犯罪的初始年龄在不断缩小,犯罪的种类在不断增多。很难想象,这些被喻为祖国的花朵、未来的希望的未成年人尚未真正走进社会,就已经成为社会的害群之马。为此,笔者就未成年人犯罪的成因和预防谈点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特殊性。相应的,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也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作为刑事诉讼的一种特殊程序,其程序设计和运作除了受传统法律因素的影响外,还要考虑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影响。社会学理论、心理学理论、法学理论共同构成未成年人犯罪诉讼程序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人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是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的主力军。他们能否健康成长是关系到后继是否有人,关系到祖国前途和命运的问题。而未成年人走上犯罪道路给社会和家庭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惨重的。因此,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显得越来越重要。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已成为影响社会安定和家庭幸福的一大社会问题.家庭结构、家庭关系、家长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教育方式都与未成年人犯罪有着密切的联系.不良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极大的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甚至成为一些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原因;良好的家庭教育及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必要保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李霞 《中学文科》2006,(1):92-92
由于发育年龄提前和频繁接受不良文化影响等原因,20世纪90年代以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初始年龄比20世纪70年代提前了2至3岁,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未成年人犯罪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程度最高的问题之一。为什么在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的同时,青少年犯罪却呈大幅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9.
新时期未成年人犯罪出现了新的特点,成为困扰社会发展的严峻问题。探其原因,教育体制及学校教育的缺陷、不良社会文化、家庭及未成年人自身存在的不良因素等是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隐患。通过净化社会环境、保证未成年人完整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培养未成年人健全人格、提高未成年人自我免疫能力、预防和矫治未成年人一般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强化问责制等,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也是全世界关注的一个十分复杂的社会问题.深入分析未成年人犯罪的五个特点,即犯罪年龄低龄化、犯罪类型单一化、犯罪主体团伙化、犯罪时间趋同化、文化水平低层化.进一步剖析导致未成年人犯罪的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社会因素等多重原因的具体内容,联系我国目前对未成年人犯罪的“教育、感化、挽救”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原则的刑事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从一个刑事审判法官的视角,就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提出可行性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