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 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  相似文献   

2.
在编辑新闻稿件的过程中,我发现构成新闻要素的五个“W”,一个也不能丢;丢一个也影响新闻的真实性。 一条新闻要写清五个“W”,即何人、何时、何地、何事、何故(有人叫何因),五个“何”。无论是我们无产阶级新闻界的老前辈,还是西方资产阶级他们的老前辈,都是这样主张的。这似乎已是新闻写作的常识。可有些人偏偏在这个常识问题上发生问题:写新闻只写三个四个甚至只写一个“W”;  相似文献   

3.
新闻中的背景材料,常被称为“新闻背后的新闻”。它是新闻事件发生的环境和原因的说明,是与新闻主要事实有密切关系的历史情况、自然情况、人物简介、地理背景、知识资料的介绍和解释。一条脍炙人口的新闻的构成,新闻背景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大家知道,新闻的六要素(通常说的五个W和一个H)中,“何事”和“怎么样”这两个要素,常常要通过背景材料表达出来并表达明了。  相似文献   

4.
尽管消息有多种多样,写作也各有差异,但是不论写好哪类消息,都应具备如下一些基本要求: 其一,应具有新闻的要素。所谓新闻的要素,一般是指“五要素”,即在一条消息里应写出何时、何地、何人、何事和为什么,这样才能把报道的事实交代清楚.读者看到它便明白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和为什么。这五要素的每个英文单词,都以英文字母W开始,因此在西方新闻学上又称它为“五个W”。早在1945年的战争年代,我们党中央的报纸——延安《解放日报》就以《从五个W说起》为题发表过一篇社论。那篇社论专门论述消息写作中五要素的作用,认为这五要素“犹之乎人的头脸必须有耳、目、口、鼻一样。缺少了一件,就会不成样子。”  相似文献   

5.
五个“W”,是指新闻的五要素。“W”是五个英文单词的第一个字母。即When(何时),Where(何地),Who(何人),What(何事),Why(为什么)。时间、地点、人物、事情、为什么,这是新闻报道最起码的条件,是新闻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但写  相似文献   

6.
认真     
新闻学中有所谓五要素,也称五个W,这是弄新闻的人们的常识,也是新闻的起码要求。《解放日报》1945年12月13日社论《从五个W说起》就曾指出:“五个W是把事实弄清楚的最起码条件”。据内行说,在国外,五要素缺一,是不被视为新闻的;倘若不小心登到报纸上,轻者被打假,重者吃官司,再牛的编辑记者也不敢小看这五个小小的  相似文献   

7.
新闻照片是用形象报道新闻,也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它借助摄影的手法,真实地、形象地、生动地再现了新近发生的事实。因此,新闻照片的说明与照片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它对照片起着阐释、补充,升华的作用。照片只是再现了新闻事件一刹那的形象。单一的画面很难反映这一事件的全貌,必须依靠文字把新闻的来龙去脉阐释清楚,指出何人、何事、何时、何地、何故(简称新闻的五个W》。有的还需要补  相似文献   

8.
石翼 《军事记者》2010,(2):65-65
五个“W”指新闻的五个要素,即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这五个“W”是怎样来的呢? 1851年关联社首次用电报发新闻稿。由于当时电讯技术很不完善.收发电报常出现故障。于是编辑部就向记者提出发稿要求:发新闻稿时一定要把新闻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要素统统塞进第一段,这样,一旦电讯发生故障,只要第一段收到了.也算收了一篇完整的新闻稿.  相似文献   

9.
借助文字强化形象优势新闻摄影的优势是形象,但任何形象都不是完美无缺的。新闻摄影的“局限”也是新闻形象自身的弱点所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摄影运用形象“说话”、独立报道新闻的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形象性再强的图片新闻,也离不开文字说明交代它的诸要素。不认识这一点,过份强调形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事实上设有一个摄影记者是完全依赖形象而不借助文字就能报道新闻的;只是因为他们是摄影记者,是以画面形象为主报道新闻的,文字在他们手中处于从属的地位。没有必要的文字说明,形象自身就“立”不起来,也不可能有新闻形象的相对独立性。因而文字说明对于新闻摄影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缺少的。  相似文献   

10.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标题新闻只有五个W(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原因)也不成,还应该有一个H(什么结果)。五个W和一个H加在一起,才是完整意义的新闻要  相似文献   

11.
叶春华同志在《新闻写作》一书中,对新闻五要素即通常所说的“五个w”提出异议,并且提出了一个新的“五要素”。对此,我想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五个w,是说一则新闻报道,必须交代清楚时间(when)、地点(where)、人物(who)、事件(what)和原因(why)。叶文认为:“这不是新闻五要素”。五个w“这种说法并没有把新闻的特点和个性概括出来、揭示出来,没有把新闻这种独特的文体与其它文体区别开来。”五个w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体化”。事实上,“好多新闻并不都是五个w俱全  相似文献   

12.
消息写作的难点在导语,这是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共识。怎样组织一个好的导语?不仅是刚踏入新闻界年轻记者的难题,也让老新闻工作者着实头痛。翻开教科书,对导语写作的总结是六要素,即五个W和一个H(何事、何时、何人、何地、何因、如何)。而现实写作中,我们发现六要素俱全的导语文字冗长,难以体现“新闻  相似文献   

13.
新闻导语中的六个要素(五个 W 和一个H),不能平分秋色,而要抓准新闻中最重要的要素,突现新闻的价值,是今天的新闻报道向我们提出的新的要求。处于导语中最突出地位的那个新闻要素,我把它称之为“强调性要素”。新闻六要素中的每一个要素都可以在不同的消息导语中处于核心领头的地位,这就要看事件本  相似文献   

14.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和民主发展的进程,新闻透明度在不断增加,不少过去被视为“禁忌”的政治性事件性、案例性、动态性、信息性社会新闻,开始越来越多地公布于众。对于这一点,我是举双手赞成的。作为新闻的五个要素,即五个W,是新闻工作者都知道的基本常识。这里,笔者来个小小的发明,提出一个“增强第六W意识”——注意社会效果问题,就正于广大同行。比如说,前个时期,上海几家新闻单位围绕于双戈一案的文章,可以说是做足的利用这一反面典典型,进行法制宣传教育,当然是好的。但是,在于双戈一案的大量报  相似文献   

15.
就新闻而言,所谓“可看性”是指新闻作品具有同时满足受众信息需求和审美需求的特质,是新闻作品的可读性和鉴赏性的结合。可看性是听众与读者选择新闻的重要标准之一。在当今传媒铺天盖地信息浩若烟海的时代,研究经济通讯的可看性,对于提高媒体的收听率、收看率,提升媒体形象,提高媒体的影响力与地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可看性与“五个W”的延伸消息的基本构成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结果“五个W”,而通讯则是“五个W”的延伸。读者关注着经济报道的可看性,记者要作的事,就不仅仅是完成一个写作任务,而是要下功夫写出在…  相似文献   

16.
王毅 《军事记者》2009,(8):30-30,39
新闻五要素(即新闻的五个W),是新闻写作的基本知识,也可以说是入门课。不懂得对它的把握和运用,就无法把一桩新闻事件写成符合新闻规定性的消息。可每篇新闻都需要五要素俱全吗?在对这个问题的探讨中,多数意见倾向于:五要素不能否定,但具体取舍要视情况而定,不一定每篇新闻五要素都要俱全。  相似文献   

17.
博览     
新闻五要素新说叶春华在《新闻写作》一书中认为:五个 W不是新闻五要素,而只是「新闻要用事实说话」这一基本要求的具休化。他认为,新闻的要素也有五个,它们是;具体性,「指的是新闻必须是具体的,它是客观事实的报道,是用事实来说话的。」真实性,「指的是这些具体事实必须是真实的,是现实生活中已经发生的真人真事(既不是没有发生的,也不是将要发生的),是如实地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目的。」  相似文献   

18.
新闻记者、编者,都知道新闻事实构成的五个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通称为5个“W”。其中,前面4个“W”,是直感的,看得见的,摸得着的;而最后一个“W”——“原因”,则不完全相同,有的是直感的,有的是抽象的,需要记者给新闻事实以客观的分析之后,才可得出。不然,就会影响新闻的真实性,引来诸多议论。《王杰墓前人流如潮》这则消息,在省好新闻评选中,初评为一等奖,定评降为三等,正是作者分析新闻事实的“原因”时,不客观。现将全文笔录于下: 王杰墓前一度冷清之后,今年清明节期间人流不断,有10万多人为英雄扫墓,清明前一天即达1万多人。  相似文献   

19.
《新闻战线》第2期载刘广金《“标题新闻”要名副其实》一稿,针对“标题新闻”提出了三点意见。前两点,我深表赞同,但对第三点,我则不敢苟同了.刘广金认为:“《标题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新闻的五要素(即五个 W)不能少,从目前情况来看,新闻要素不全是一大通病,有些新闻时间、地点不清,使读者难以推测。”如果按这个要求,  相似文献   

20.
“消息写作要做到规范化,有哪些基本要求?”这是一位刚刚迈入新闻工作岗位的年轻记者向我提出的一个问题。 “从消息写作的规范来说,首先应具有必要的新闻要素。”当我这样回答时,便建议他读读50多年前中共中央机关报《解放日报》发表的《从五个W说起》一文。此文开宗明义就指出:“新闻必须有五个W(when——时间,Where——地点,Who——人物,What——事情,Why——为什么),犹之乎人的头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