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维纳斯以反对意志"自由"而著称于世,而中国的哲人庄子恰恰坚持意志的自主、自足,且庄子哲学并不存在列维纳斯所指出的传统哲学的种种弊端。列维纳斯之所以反对意志的自主、自足,是因为他认定意志自由会导致"杀人",然而,庄子的"玄想式的自由"并不会"杀人"。与对自我意志的压抑相应,对于他人的意志,列维纳斯主张无条件地顺从,而庄子则不同。列维纳斯的伦理要求在庄子看来是"遁天倍情"的"死人之理",庄子的玄想式自由对今人仍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人生意义     
沪一、23,32 2 2 2 561户一、7 66(伴)啊啊啊!选卫卫工二返6- 不要问为什么,不要间做什么我要追2 .2 267-2 1 7 357{6尸一、2l矛23 么么一一gd︸什什4.乃j 6一 了‘‘我要奋斗。-一夕1 6.66 5 33. (独〕不要问我 万不要问我5 12:是为是为.产、35 尸~气 23右-{红-泛生达乡理里卫  相似文献   

3.
《罪与罚》作为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故事围绕主人公拉斯科尔尼科夫为生计所迫杀死放高利贷的老太婆阿廖娜并意外杀死了阿廖娜的妹妹莉扎韦塔展开。着重刻画出拉斯科尔尼科夫在杀人前后一系列复杂痛苦的内心活动。而小说中出现的类似于"超人"哲学的理论在整部作品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主人公对这一理论态度的不断改变,故事中的"罪与罚"更立体地展现在我们眼前。  相似文献   

4.
《檀香刑》通过描绘和揭示刽子手赵甲的普通心理、杀人哲学、职业生涯与道德,刻画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刽子手形象。赵甲的典型不是具体的个案,而是具有普泛性。这个典型的意义,就在于警示我们:要时刻提防人性中潜在的赵甲式恶魔,别让它出来作恶。  相似文献   

5.
生和死是对立而统一的,是密不可分的。海明威通过他的死亡意识来告诉我们,人类生存于世,需要的就是自强不息的硬汉子精神,需要我们不断地奋斗拼搏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  相似文献   

6.
朱熹与戴震     
在中国哲学史上,朱熹是唯心主义理学之集大成者,戴震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唯物主义哲学的最后代表,戴氏并以批判程朱理学“以理杀人”见称于世。从形式上观之,朱学与戴学形同水火,事实上,二者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就朱学与戴学的相互关系作进一步研讨,并以此就教于方家。 一、早年戴震对朱学的维护  相似文献   

7.
哲学的思维方式直接关系着我们对问题的态度,在现代哲学从科学世界观向回归生活世界的转向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及时重新理解教育问题,并把这种变化带到教育实践当中,本文主要阐述了现代哲学视野的转变过程,及在这种背景下对教育的再思考。  相似文献   

8.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全部哲学的基石,是我们了解全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钥匙,我们可以从实践的角度来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形成、演化,正确地解读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哲学问题的发展趋势,为我们正确理解今天的哲学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柳州师专学报》2017,(1):115-120
激愤杀人作为一种特殊样态的杀人行为,古已有之。成立激愤杀人应当同时满足起因要件、主观要件、时间要件以及结果要件。作为司法中的酌定量刑情节,激愤杀人的法定化既存在着深刻的理论根据,也面临着真切的现实呼唤。将激愤杀人纳入现行刑法,宜依循条文修改结合立法解释的路径,对故意杀人罪的条文作适当调整,并通过立法解释规范激愤杀人行为的具体内涵。  相似文献   

10.
孔子曰:上士杀人用笔端,中士杀人用语言,下士杀人用石盘。可见杀人的方法很多。我刚会一位客,因为他谈锋太健了,就用两句半话把他杀死。虽然死不死由他,但杀不杀却由我,总尽我中士之义务了。  相似文献   

11.
一个中国留美学生,在已拿到博士学位时,愤然开枪杀死他的导师及他人的事件,早已在报刊上刊登。一时间,人们议论纷纷。其中最多的议论是指责该学生个人私欲膨胀、道德低下,并认为这是他杀人的主要原因。然而,人们并没有真正了解这位年轻人,特别是不能从他杀人的心理...  相似文献   

12.
当今时代,任何哲学研究和创新要达到真实,就必须置于“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的理论背景下,脱离了这一视域,我们的研究将失去价值。通过时“中西哲学”在比较过程中形成自身整体性特征的分析,揭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意义导向;并通过考察哲学传统的当代作用,阐明哲学发展的个性化路向。  相似文献   

13.
戴震《与某书》尖锐批判“后儒以理杀人”,是其一生哲理思辩的结晶,是以当时社会为背景对理学末流的本质批判,成为戴震哲学的代表作之一。  相似文献   

14.
米丽娟 《重庆师专学报》2007,26(1):24-26,30
从生动形象的文学和绘画艺术入手,借助高更的一幅哲理性巨幅油画标题提出了三个让无数人绞尽脑汁的基本哲学问题——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并试图从医学、解剖学、史学和哲学等角度给予回答。通过寻找答案,笔者重新认识了马克思主义,并运用萨特的话说明“马克思主义是不可超越的”,马克思主义是博大、深邃而完备的哲学体系,是迄今为止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果,对三个基本哲学问题作出了科学全面而令人信服的回答。  相似文献   

15.
虽然从立法原义上看,我国刑法中的抢劫罪包含故意杀人的行为,但是无论是从法定刑的配置、犯罪客体的确定,还是从杀人与抢劫的关系以及国外的立法例来看,这种规定是不合理的。从立法完善的角度考虑,应当将以杀人为手段进行抢劫的行为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6.
一个国家、民族,要兴旺发达,拥有光明的未来,就必须拥有创新的理论思维,拥有自己的哲学。哲学是思想的花朵,文明的灵魂,精神的王冠;哲学是推动社会变革和发展的理论先导,是激发人、塑造人、引导人的精神力量。哲学锻造我们的思维,净化我们的心灵,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相似文献   

17.
哲学与民族文化的关系云南师范大学哲学与民族文化研究所我们原本是哲学教研室,从1980年开始研究云南少数民族哲学与文化,后来逐步确定从哲学、民族学(文化人类学)与文化学的交叉关系中来研究哲学,建立哲学与民族文化学科。我们认为,哲学与民族文化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我们只有感受到哲学的“真”“善”“美”才会激发学生学习哲学的兴趣,并乐此不疲。  相似文献   

19.
AA——Acknowledging(感激)感激上天赋予你的一切。BB——Belief(信念)做每一件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CC——Confidence(信心)对自己充满自信心。DD——Drearning(梦想)对未来对生活要有梦想。EE——Empathy(心灵相通)站在对方的角度为对方考虑。  相似文献   

20.
《大众哲学》是艾思奇早期哲学思想的代表作,它在我国率先开辟了哲学通俗化、大众化的道路,并对哲学中国化、现实化进行了初步的探索,对丰富、发展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哲学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大众哲学》所体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哲学与人民相结合的正确方向和开拓创新精神,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时期搞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研究和普及,不断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境界,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