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际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情感体验、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英语是一门语言学科,语言的学习和运用是一个长期不懈的过程。新课程标准强调,课程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3.
体验式语文学习活动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通过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那么,如何把握体验要素,提升语文素养呢?  相似文献   

4.
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这是一个新的研讨课题。要探讨这个课题,就必须以课堂作为基地,运用多种教学艺术(如开课和结课艺术、节奏艺术、语言艺术等),才能逐步实现这一目标。其中语言艺术在课堂教学中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起着积极作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语言艺术,是指在课堂教学中以简洁精确而富于技巧、充满情感的语言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能力,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使语文学习由知识学习向情感体验并轨,从而使师生之间进行知识传授、思想情感的交流传递,促进学生的审美体验、思想净化、心理融洽等。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所谓语感,就是读者或听者通过听人讲话或阅读直接感知语言,是学习、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一种敏锐感知力.也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重要标志。语感的强弱卣接体现学生阅读文章和体会思想感情的能力,反映学生的语文修养。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学习,而无论是语言的理解还是运用都和语感能力密切相关。可见,语感能力的培养在整个语文教育中的地位。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感能力呢?  相似文献   

6.
所谓“体验”是指人通过眼、耳、鼻、舌等感觉器官或自己身体行为直接感知客观“现象”,并开动思维机器认识“现象”本质的过程。语文体验式教学法,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蔡忠 《广西教育》2013,(14):26-27
激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是英语课程三维教学目标之一,更是生本主义和综合素养发展的体现。笔者尝试运用建构主义理念来探寻激活学生积极学习情感的途径和方法,以帮助学生丰富认知体验。笔者认为,通过外部建构形式来激活学生的积极学习情感,能够让学生在熟悉的语言学习环境中释放潜能,更好地满足他们的语言综合运用技能的发展需求。建构情感化教学情景模式,  相似文献   

8.
《考试周刊》2016,(19):93-94
新一轮课程改革强调要改变长期以来学生被动的、依赖的、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明确提出要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本文对如何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探索学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合发展的基础之上的。要实现英语教学的总目标就要遵循英语教学的特点,保证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形成,教与学方式的转变是根本。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逐步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学生课外学习中的合作学习。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增加,学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从发展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入手,根据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创新,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能对语文知识产生探究欲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加深学习体验,不断提高探究能力,实现创新教学。  相似文献   

11.
刘瑶 《考试周刊》2012,(43):101-101
从学生语言学习主观能动性出发,激发学生潜能和兴趣是体现课程生本主义教学理念的重要教学方法。尊重学生语言学习情感,优化教学过程,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能够增强学生学习体验,提高其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通过营造和谐学习氛围、创设互动交流情境、运用激励评价等教学方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语言学习需要。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设计思想"新课标"强调英语教学要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注重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英语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主动思维、自主学习的过程。我的设计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引导学生,利用各种活动引导他们积极参与,无论是口语水平很  相似文献   

13.
王建勤 《考试周刊》2009,(28):125-125
本次英语课程改革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因此,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成为每一位英语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自己通过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学习英语的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看法,以求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15.
体验式学习是通过精心设计的活动、游戏和情境,让参加者在参与过程中观察、反思和分享,从而对自己、对他人和环境,获得新的感受和认识,并把它们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语文体验式学习,指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向指路,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共同收集、处理语言信息.通过多向互动交往和情感交流等多种途径,使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提高学生个人的品德修养和语文素养。如何建构这注重主体体验的体验性学习的途径?笔者认为必须做到以下“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英语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特别强调要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小学生逐步发展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基于新课改的要求.本文旨在就我们英语教师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该如何实施情感教学法展开探讨.以此来加强我们的小学英语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  相似文献   

17.
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其形成是建立在学生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整体发展的基础上的。其中,情感态度是影响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我们在英语教学中不但要重视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更要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本文将从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真诚平等地对待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把情感态度的培养渗透到英语课堂教学中三方面论述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相似文献   

18.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途径。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情景,加强情感体验语文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把课上得生动、活泼、充满情感。语文教学要落实语言训练,就必须与情感体验相结合,运用情感教学,不但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智力的活动达到最佳心理状态。学生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学习和在乏味低沉的情绪中学习。效果截然不同。所以采用情感教学是课堂教学在高兴愉快的情绪中进行的有效保证。采用情感教学的最佳…  相似文献   

19.
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一定要学好语文。六岁儿童进入小学,便踏入了人生正式学习的阶段。语文是母语,是小学阶段的一门基础课程,它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培养审美情趣和文化修养的基础,对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的奠基作用。语文课程既要关注课堂上的“学得”,也要关注学生在各种语言实践活动中的“习得”。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能力和发展可能,通过已知探求未知。让学生在丰富的语言实践过程中,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依据自己的体验、感受与发现,主动地与作者对话,与同学、老师交流,逐步地养成质疑问难的习惯。课程标准对于总目标和各年级循序渐进的学习要求要清楚明了。语文教学要落实课程目标和年级要求,教学评价也要以课程目标和年级要求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